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站间传递函数的人工源电磁法有效信号提取
1
作者 李帝铨 刘子杰 +2 位作者 胡艳芳 朱云起 佟铁钢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6-758,共13页
强干扰区多类噪声时空叠加,对电磁勘探的影响严重且复杂.以往的人工源电磁(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信号处理方法大多针对单道数据进行处理,并未考虑各道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产生非必要的误差.为此,在同步观测的... 强干扰区多类噪声时空叠加,对电磁勘探的影响严重且复杂.以往的人工源电磁(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信号处理方法大多针对单道数据进行处理,并未考虑各道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产生非必要的误差.为此,在同步观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站间传递函数的CSEM有效信号提取方法.首先,从多域对同步观测的CSEM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优选出高信噪比的参考站;其次,基于参考站与测站之间的时域信号方差比(Ratio of variance,ROV)实现测站强干扰噪声的快速识别与定位,采用密度聚类方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筛选出测站高信噪比数据段,并构建频率域站间传递函数;最后,考虑各道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参考站信号与站间传递函数对受强干扰时间段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强干扰环境下CSEM有效信号的高精度提取.通过对仿真信号与广域电磁法(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WFEM)实测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站间传递函数的CSEM信噪分离方法不仅考虑了多道同步观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还能在不增加野外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有效信号的高精度提取,方法具有普适性,为CSEM同步阵列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源电磁法 同步观测 传递函数 方差比 密度聚类 有效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
2
作者 杨梓 范潇 王宏伟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照片进行分析。本工作证明当冷冻样品质量足够好时,仅使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上的蛋白颗粒图像就可以获得近原子级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密度图,并分别解析了apoferr... 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照片进行分析。本工作证明当冷冻样品质量足够好时,仅使用单张冷冻电镜显微照片上的蛋白颗粒图像就可以获得近原子级分辨率的单颗粒三维重构密度图,并分别解析了apoferritin和20S蛋白酶体的三维结构。研究发现,由于蛋白分子颗粒在样品中Z轴不同位置的分布和电子显微镜的像散作用对单张照片中衬度传递函数零点缺失形成了综合补偿效应,从而在单颗粒三维重构中有效恢复了空间频率全域内的结构信息。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累计曝光剂量数据的三维重构发现,保存无损高频信息以及足够角度搜索的低频信息的最低辐照剂量其实远低于当前通用的累积曝光量。据此,本工作估算了完成正确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解析所需要的最低辐照剂量以及最小颗粒数。本工作加深了我们对冷冻电镜数据信号在图像中保存的理解,为开发更好的冷冻电镜数据采集策略、更好地保存完整高频信号提供了实验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Cryo⁃EM) 单颗粒分析(SPA) 衬度传递函数(CTF) 信噪比(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SiTF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旭东 胡铁力 +4 位作者 岳文龙 付建明 薛战礼 阎晓宇 王学新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1-24,共4页
信号传递函数(SiTF)是评价红外热像仪性能的最基本且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它是响应度函数的线性部分,从响应度函数测试曲线中可得到待测系统增益、线性度、动态范围和饱和度的信息。采用高精度的双黑体反射靶标评估系统对CEDITIIA型热... 信号传递函数(SiTF)是评价红外热像仪性能的最基本且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它是响应度函数的线性部分,从响应度函数测试曲线中可得到待测系统增益、线性度、动态范围和饱和度的信息。采用高精度的双黑体反射靶标评估系统对CEDITIIA型热像仪的SiTF进行了测试分析。该系统保证了背景辐射的均匀稳定,且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极小,从而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给出了测试SiTF时出现波动的多种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系统 信号传递函数(sitf) 热像仪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越 张鸿飞 +4 位作者 陈颖 杜松怀 苏娟 刘露 沈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9-4774,I0013,共1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 以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DFIG-based WECS)为例,利用小信号分析法推导出由风机、双质量块传动链构成的动力与传动系统通用传递函数方程。动力与传动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及系统运行工作点相关。该传递函数可进一步分解为扭转分量和非扭转分量。传动链参数仅对扭转分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力传动、电机、变流器、控制等环节的风力发电系统传递函数模型。模型综合了各环节参数,可直观反映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算例及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传递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based WECS) 小信号分析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严侠 王军评 +1 位作者 毛勇建 邓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 提出一种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方法,建立了连续振动载荷在线复现控制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其中,提出一种信号分帧处理与重构技术,解决了长时连续振动载荷的在线波形复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量级样本库构建与加权平均的传递函数动态估计方法,抑制了系统非线性对控制精度的影响;采用谱误差反馈修正方法,改善了系统的频域控制精度。开展了“1主2从”联台试验,结果表明:时域和频域控制精度良好,整体延迟时间在亚秒量级,全程总均方根值误差在1%以内,为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分布式振动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波形复现 传递函数 分帧与重构 多量级随机信号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的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红雨 张宪亮 陈宇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标准的传递,是通过高精度黑体、标准靶标和标准准直器对其进行准确测试。而高精度黑体的量值可溯源到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建立的全辐照国家基准黑体辐射源,保证了测量高灵敏度热像仪的必备条件。目前,国家唯一的全辐... 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标准的传递,是通过高精度黑体、标准靶标和标准准直器对其进行准确测试。而高精度黑体的量值可溯源到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建立的全辐照国家基准黑体辐射源,保证了测量高灵敏度热像仪的必备条件。目前,国家唯一的全辐照基准装置和红外热像仪性能参数检测校准装置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体 辐射温度 sitf NETD MTF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主动地震监测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洪体 庄灿涛 +2 位作者 薛兵 赵翠萍 朱祖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08-1815,共8页
借助人工震源,主动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并监视其动态变化是地震学家的一个梦想,本文提出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PASM:Precisely and Actively Seismic Monitormg)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本文介绍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以与GP... 借助人工震源,主动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并监视其动态变化是地震学家的一个梦想,本文提出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PASM:Precisely and Actively Seismic Monitormg)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本文介绍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以与GPS保持同步的电子系统控制的旋转质量体作为地震信号源,产生精确的、高度可重复的地震信号,这种信号经过地下介质传播到达观测点被数字地震仪器记录,由专门的计算方法提取,可以获得监视地下介质结构的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地下介质结构及物性的主动精确动态监测.其中震源是一种连续震源,工作时对地输入能量强度低,对环境不造成任何破坏性影响,可长期运行,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绿色震源.以此震源为基础构成的精密主动地震监测系统,配合高灵敏度的数字观测系统,再加上数据处理和信噪比增强技术,可以在150 km以上的距离外得到有效纪录,精确地监视固定路径的精度优于1 ms的走时变化,进而监视地下介质的速度变化和介质参数的变化,是一种前景光明的新型地震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控制震源 主动地震监测 信号变换 传递函数 走时时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遥感相机TDI CCD积分级数和增益的优化设置 被引量:36
8
作者 薛旭成 石俊霞 +2 位作者 吕恒毅 马天波 郭永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3,共7页
为了提高空间TDI CCD遥感相机的成像质量,研究了相机TDI CCD积分级数和增益的优化设置方法。分别讨论了信噪比(SNR)和调制传递函数(MTF)与积分级数的关系,指出增加积分级数能解决光能量不足问题并有效提高SNR,但同时会引起系统MTF下降;... 为了提高空间TDI CCD遥感相机的成像质量,研究了相机TDI CCD积分级数和增益的优化设置方法。分别讨论了信噪比(SNR)和调制传递函数(MTF)与积分级数的关系,指出增加积分级数能解决光能量不足问题并有效提高SNR,但同时会引起系统MTF下降;增加增益也可解决光能量不足问题,但不能改变系统的SNR和MTF,因此优化积分级数和增益可改善图像质量。采用SNR×MTF作为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对积分级数和增益设置进行了优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相机参数下,当卫星俯仰角速度为0.005(°)/s,曝光量为饱和值的1/66时,积分级数选为44级,增益设置为1.5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 CCD 信噪比 调制传递函数 增益 积分级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CNR201的高精度模拟信号隔离电路设计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希高 凌春晖 +2 位作者 吕馥言 刘志民 吴淼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0,154,共5页
为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的探掘矛盾,研制了基于双频激电法和电场聚焦偏转效应的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该仪器要求输出单路幅值可控、5路相互隔离的双频调制方波电流,同时完成输出电压电流值的高精度隔离采样。论文深入分析了基于线性光耦HC... 为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的探掘矛盾,研制了基于双频激电法和电场聚焦偏转效应的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该仪器要求输出单路幅值可控、5路相互隔离的双频调制方波电流,同时完成输出电压电流值的高精度隔离采样。论文深入分析了基于线性光耦HCNR201的高精度线性隔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电压传递函数关系;提出了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隔离电路设计方案,完成了高精度模拟信号隔离电路设计(包括输出电压电流隔离采样电路及电压隔离控制电路)。通过搭建电压隔离采样电路并对其测试结果精度进行分析,表明该电路可实现0~2.5 V直流电压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信号 线性光耦 隔离电路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振动台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继峰 任万滨 +1 位作者 康云志 翟国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1-244,共4页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 电动振动台是振动与冲击环境试验的主设备,对其模型的辨识与估计是开展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和振动试验仿真的必要环节。基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力学和电学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以冲击信号作为激励的振动台模型传递函数进行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的方法。并应用其模型参数完成了冲击波形的生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辨识方法有效可行,对电动振动台试验波形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振动台 系统辨识 传递函数 冲击 随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音频技术综述 被引量:16
11
作者 殷福亮 汪林 陈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8,共9页
论述了三维音频的基本原理,从头相关传递函数(HRTF)的测量、计算、插值和模型逼近以及串声消除算法与稳健性等方面,综述了信号处理方法在三维音频技术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三维音频技术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最后,对三维音频技术的未来研究... 论述了三维音频的基本原理,从头相关传递函数(HRTF)的测量、计算、插值和模型逼近以及串声消除算法与稳健性等方面,综述了信号处理方法在三维音频技术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三维音频技术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最后,对三维音频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音频 信号处理 头传递相关函数 串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系统对空间目标探测能力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谭碧涛 陈洪斌 +1 位作者 王群书 关小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
对空间目标实际探测过程中,光电系统的探测能力不仅与其可探测信噪比有关,还与其所成图像的质量有关,即空间分辨能力有关。针对现有光电系统探测能力分析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传递函数下的信噪比探测模型(MSNR),给出了基于MSNR下的... 对空间目标实际探测过程中,光电系统的探测能力不仅与其可探测信噪比有关,还与其所成图像的质量有关,即空间分辨能力有关。针对现有光电系统探测能力分析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传递函数下的信噪比探测模型(MSNR),给出了基于MSNR下的系统极限探测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实现可定量分析大气、像差、目标运动等对系统探测能力的影响;利用实测数据完成对MSNR模型的完善,对不同条件下光电系统的极限探测能力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条件、系统像差、目标运动等条件对系统的探测能力影响明显,目标运动导致探测能力降低近1.0等星;该方法实现定量对光电系统的探测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可为系统优化设计与实际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能力 调制传递函数 信噪比 空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像移速度计算方法及DSP实现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孔德柱 刘金国 +2 位作者 吕世良 陈佳豫 武星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35-1941,共7页
为了精确匹配地物运动在空间相机像面上产生的像移,实现了以WGS-84坐标系下航天器位置向量及速度向量、航天器轨道坐标系下姿态角及姿态角速率作为输入参数的像移速度计算方法。首先,在原有像移速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惯性坐标系,降... 为了精确匹配地物运动在空间相机像面上产生的像移,实现了以WGS-84坐标系下航天器位置向量及速度向量、航天器轨道坐标系下姿态角及姿态角速率作为输入参数的像移速度计算方法。首先,在原有像移速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惯性坐标系,降低了求解轨道倾角和降交点经度的复杂性。通过球面几何的余弦定理直接求解航天器与降交点相对地心夹角的余弦值,避开了原像移速度计算模型中通过判断卫星飞行方向和星下点纬度来求解航天器与降交点相对地心夹角余弦值这一过程。然后,有机联系星下点的经度和纬度与FLASH的地址,避开访问高程数据时繁琐的查表过程。通过分析像移速度残差对相机MTF的影响,评估了像移速度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在TI的DSP上实现了像移速度的整个计算过程。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像移速度计算残差为0.15%,引起相机的MTF下降为1%,像移速度计算时间<2ms,满足空间相机对像移速度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像移速度 调制传递函数 数字信号处理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工频电力通信信号检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斌 赵学增 滕志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35-39,共5页
工频电力通信是一种以配电网为介质的新型通信技术。配电网中的 5 0Hz基波及 5次电流谐波影响上行电流信号的检测。文中提出 ,背景电流抵消后让信号通过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陷波器 ,可去除背景中残留的基波及谐波电流的影响。实际应用... 工频电力通信是一种以配电网为介质的新型通信技术。配电网中的 5 0Hz基波及 5次电流谐波影响上行电流信号的检测。文中提出 ,背景电流抵消后让信号通过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陷波器 ,可去除背景中残留的基波及谐波电流的影响。实际应用说明 ,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匹配滤波 ,可以很好地检测上行电流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电力通信 自适应陷波 匹配滤波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测量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邱景辉 高先周 索莹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时域天线,具有超宽带特性,在频带范围内天线端口反射系数小于-10dB(VSWR<2),可以确保电磁脉冲测量的不失真。并且在脉冲测量中用了一种对此时域天线的新的分析方法,即引入了转移函数。根据现有理论可以计算出测量系统... 本文设计了一种时域天线,具有超宽带特性,在频带范围内天线端口反射系数小于-10dB(VSWR<2),可以确保电磁脉冲测量的不失真。并且在脉冲测量中用了一种对此时域天线的新的分析方法,即引入了转移函数。根据现有理论可以计算出测量系统所用的同轴传输线的损耗。最后利用宽带示波器显示的测量信号的结果,通过此显示的信号能很容易的计算出需要测量的脉冲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天线 转移函数 脉冲信号 信号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二代与三代像增强器低照度分辨力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晓峰 常乐 +3 位作者 赵恒 邱永生 陈俊宇 张彦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0-267,共8页
比较了超二代像增强器和三代像增强器在不同照度下的分辨力。结果表明,增益、极限分辨力、信噪比以及调制传递函数相同的超二代像增强器和三代像增强器,当照度大于4.3×10^(-3) lx时,分辨力均为常数,均不随照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照度... 比较了超二代像增强器和三代像增强器在不同照度下的分辨力。结果表明,增益、极限分辨力、信噪比以及调制传递函数相同的超二代像增强器和三代像增强器,当照度大于4.3×10^(-3) lx时,分辨力均为常数,均不随照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照度小于4.3×10^(-3) lx时,分辨力均不为常数,均随照度的降低而降低,并且超二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均低于三代像增强器的分辨力,照度越低,差别越大。此外,当采用品质因子来比较像增强器的综合性能时,只能在相同光电阴极的像增强器之间进行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光电阴极的像增强器之间进行比较,即品质因子不能用来比较超二代像增强器和三代像增强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微通道板 灵敏度 分辨力 增益 品质因子 信噪比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递函数估计小阻尼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苏向荣 丁康 谢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720,共4页
提出一种对冲激响应函数信号采一段连续样本 ,对样本从起始点和隔 L点为新起始点分别进行两次同样点数的傅立叶变换 ,再分别与输入的力信号进行两次传递函数分析 ,利用其对应谱峰处的幅值计算出阻尼的方法。不考虑模态耦合 ,这是一种精... 提出一种对冲激响应函数信号采一段连续样本 ,对样本从起始点和隔 L点为新起始点分别进行两次同样点数的傅立叶变换 ,再分别与输入的力信号进行两次传递函数分析 ,利用其对应谱峰处的幅值计算出阻尼的方法。不考虑模态耦合 ,这是一种精确估计小阻尼的方法 ,不受时域截断产生的能量泄漏的影响 ,能应用于多自由度系统阻尼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 :阻尼识别精度高 ,当无噪声干扰时 ,最大误差只有 1.6 3% ;有噪声时 ,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和延迟点数 ,阻尼的最大误差也只有 1.33%。在两个频率成分靠得很近和大阻尼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识别 传递函数 频谱分析 离散频谱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多功能传感器信号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孙金玮 刘昕 孙圣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1-394,共4页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和Moore Penrose广义逆矩阵的基本性质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 ,用于多功能传感器输入信号的数值重构 .算法既考虑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漂移 ,同时也考虑了输入信号的误差 .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总体最小二乘法 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 信号重构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次位相元件照相物镜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皓明 张新 +2 位作者 方志良 雷广智 张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6-1031,共6页
设计了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利用三次位相元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光通量及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光学系统焦深。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以传统的双高斯型照相物镜为光学系统模型,选取焦点及离焦-1.6λ(λ=550... 设计了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利用三次位相元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光通量及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光学系统焦深。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以传统的双高斯型照相物镜为光学系统模型,选取焦点及离焦-1.6λ(λ=550 nm)近似-6.4倍焦深两个成像位置。对比分析了传统光学系统及光学/数字系统的焦点位置调制传递函数(MTF)、离焦1.6λ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及在瑞利判据±100倍焦深范围内的离焦传递函数。通过光学设计软件CODEV9.7新增图像模拟功能,得到了光学系统的模拟成像结果。利用自编图像处理程序,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该光学/数字成像系统确实能够有效扩大光学系统焦深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相物镜 光学设计 位相板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图像传感器降噪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3
20
作者 佟首峰 阮锦 郝志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根据 CCD输出噪声的特点 ,CCD视频处理电路的目的是消除 KTC噪声 ,抑制低频噪声和宽带白噪声。文中分析了三种抑制噪声的方法 ,相关双采样法、双斜积分法、开关指数滤波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在一象素周期内进行前后两次采样 (或积分 ) ,... 根据 CCD输出噪声的特点 ,CCD视频处理电路的目的是消除 KTC噪声 ,抑制低频噪声和宽带白噪声。文中分析了三种抑制噪声的方法 ,相关双采样法、双斜积分法、开关指数滤波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在一象素周期内进行前后两次采样 (或积分 ) ,系统的输出为两次采样之差 ,从而获得视频信号。文中不仅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推导噪声传输函数 ,而且详细分析各自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复位噪声 相关双采样 信噪比 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