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on of sub cross-correlation cancellation technique for unambiguous acquisition of BOC(kn, n) signals 被引量:5
1
作者 JI Yuanfa CHEN Xiaoqian +2 位作者 FU Qiang SUN Xiyan ZHEN Weim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5期852-860,共9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mbiguous acquisition of BOC signals caused by its property of multiple peaks,an unambiguous acquisition algorithm named reconstruction of sub cross-correlation cancell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mbiguous acquisition of BOC signals caused by its property of multiple peaks,an unambiguous acquisition algorithm named reconstruction of sub cross-correlation cancellation technique(RSCCT)for BOC(kn,n)signals is proposed.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signal decomposi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cquisition algorithm structure,and the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the correlation function.The method firstly gets the sub-pseudorandom noise(PRN)code by decomposing the local PRN code,then uses BOC(kn,n)and the sub-PRN code cross-correlation to get the sub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Finally,the correlation peak with a single peak is obtained by reconstructing the sub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so that the ambiguities of BOC acquisition are removed.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RSCCT can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side peaks of BOC(kn,n)group signals while maintaining the narrow correlation of BOC,and it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equivalent to sub carrier phase cancellation(SCPC)and autocorrelation side-peak cancellation technique(ASPeCT),and it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relative to BPSK-like.For BOC(n,n),the acquisition sensitivity of RSCCT is 3.25 dB,0.81 dB and 0.25 dB higher than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like,SCPC and ASPeCT at th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of 90%,respectively.Th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is 1.91,3.0 and 3.7 times higher than ASPeCT,SCPC and BPSK-like at SNR=–20 dB,respectively.For BOC(2n,n),the acquisition sensitivity of RSCCT is 5.5 dB,1.25 dB and 2.69 dB higher than BPSK-like,SCPC and ASPeCT at th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of 90%,respectively.Th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is 1.02,1.68 and 2.12 times higher than ASPeCT,SCPC and BPSK-like at SNR=–20 dB,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decomposition SUB cross-correlation reconstructingcorrelation function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2
作者 Guanghua Yi Xinhong Hao +3 位作者 Xiaopeng Yan Jian Dai Yangtian Liu Yanwen H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AMR method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the time series of the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re reconstructed into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ignal preprocessing process.Second,the depthwise convolution and large-size convolutional kernels bas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DLRNet)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capability of the AMR model.Finally,the model perform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vector that represents the signal modulation typ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R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AMR method.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intains a high level greater than 90% even at -14 dB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Depthwise co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nd radar signal sepa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ird-order degree of cyclostationarity criteria
3
作者 FAN Xiangyu LIU Bin +2 位作者 DONG Danna CHEN You WANG Yuanc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441-1453,共13页
Sepa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radar signals is the key function of modern radar reconnaissance,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nd anti-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 Sepa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radar signals is the key function of modern radar reconnaissance,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nd anti-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parating mixed signals in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egree of cyclostationarity(DCS)crite-rion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Firstly,the DCS criterion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cyclic spectrum theory.Then the algo-rithm flow of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DCS criterion.At the same time,Givens matrix is constructed to make th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 suitable for multiple sig-nals with different cyclostationary frequencies.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further proved.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and re-cognize common multi-radar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nd signal separation cyclostationary frequency Givens matrix degree of cyclostationarity(DCS)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正交时频空的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 李峰 夏麒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8,共6页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 为了解决高速多径信道难以实现可靠传输的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技术.针对接收端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因子的逐bit消息传递(MP)检测方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来简化消息传递中的因子图.相较于传统逐符号消息传递算法,添加对数似然比(LLR)将算法精度提高至bit级,同时对节点间传递的消息添加阻尼因子加快收敛,在此基础上改进消息传递的规则,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次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信号检测算法加快了算法收敛,在保证接收端误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稀疏矩阵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与纤维化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进 李建省 +1 位作者 刘臻华 张新丽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0-988,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其核心病理特征包括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慢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启动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细胞...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其核心病理特征包括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慢性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启动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细胞损伤、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积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不仅破坏肾脏结构,还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扩展,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衰退。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纤维化在DN进展中相辅相成,二者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疾病恶化。炎症反应不仅是纤维化发生的早期驱动因素,还可通过多种反馈机制加剧纤维化进程,形成炎症-纤维化恶性循环。但慢性炎症与纤维化之间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深入探索慢性炎症与纤维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防治DN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慢性炎症、纤维化在DN中的作用机制,旨在深入理解DN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肾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极值特征值差与特征值几何平均的多主用户频谱感知算法
6
作者 杨喜 王思宇 +4 位作者 雷可君 张耿 张银行 谭哲雯 王仁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67-2776,共10页
单主用户信号的出现主要引起多天线接收信号取样协方差矩阵中极值特征值的变化,而多主用户信号的出现则会同时扰动取样协方差矩阵极值特征值和其他特征值,此时,经典的极值特征值检测算法则会表现出次佳的检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 单主用户信号的出现主要引起多天线接收信号取样协方差矩阵中极值特征值的变化,而多主用户信号的出现则会同时扰动取样协方差矩阵极值特征值和其他特征值,此时,经典的极值特征值检测算法则会表现出次佳的检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极值特征值差与特征值几何平均(difference of extreme eigenvalues and geometric average of eigenvalues,DEEGAE)的多主用户信号检测判决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Wishart矩阵特征值统计分布理论的感知判决门限的闭式求解方法。该算法在频谱感知过程中直接利用认知用户的多天线接收数据构造判决规则并实施感知判决,具有全盲检测的优点;通过融合2种极限特征值门限分析结果,提高了非渐近感知条件下感知结果的准确性。Monte-Carlo仿真试验表明,新算法具有比经典的最大最小特征值之比算法和协方差绝对值检测算法更优的多主用户信号检测性能,同时能获得比传统基于最大最小特征值之差及其改进算法更为可靠的检测结果;与此同时,新算法的检测性能随着样本数目以及天线数目的增大而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多主用户信号 盲频谱感知算法 中心Wishart随机矩阵 特征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室内Wi-Fi指纹定位算法
7
作者 康晓非 梁琪悦 李雨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7-2162,共6页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算法未考虑指纹数据非欧几里德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双层特征提取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算法(DuGCNLoc)。该算法在接入点(access point,AP)层面通过设计邻接矩阵...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算法未考虑指纹数据非欧几里德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CN)双层特征提取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算法(DuGCNLoc)。该算法在接入点(access point,AP)层面通过设计邻接矩阵建立图结构;在参考点(reference point,RP)层面,使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选取邻近节点构建子图,并通过GCN分别对图结构特征提取,位置预测由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FC)完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自建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上的定位性能均优于传统算法,实现了平均定位误差为0.85 m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位置指纹 图结构 邻接矩阵 图卷积网络 最近邻算法 接收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DOA估计方法
8
作者 陈宝君 李学庆 +2 位作者 鞠艳杰 王硕 李春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3-959,共7页
针对传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表现性能差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波达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化的频域信号进行共轭反向修正实现对噪声的抑制,构造出... 针对传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表现性能差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频域协方差矩阵的波达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化的频域信号进行共轭反向修正实现对噪声的抑制,构造出了新的频域协方差矩阵,利用平均噪声子空间建立空间谱估计函数,通过谱峰搜索估计出信源的方位角。经仿真对比分析,所提改进方法可以识别多个相干信号,并且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条件下仍然获得较好的方位估计性能,估计误差较传统算法降低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信号 波达方向估计 频域协方差矩阵 噪声子空间 MUS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子空间分解的主模式抑制算法
9
作者 郑达祺 祝献 葛辉良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主模式抑制(dominant mode rejection,DMR)波束形成器具有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好、需要快拍数少、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当中。DMR算法计算量主要在于对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当阵元数增加时,运算量会急剧增加。此... 主模式抑制(dominant mode rejection,DMR)波束形成器具有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好、需要快拍数少、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当中。DMR算法计算量主要在于对数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当阵元数增加时,运算量会急剧增加。此外,主模式子空间维度参量也会影响算法的性能。针对运算量增大和主模式子空间维度估计这两个问题,从Krylov子空间的角度出发,利用Lanczos型迭代和随机逼近的概念,可以实现主模式子空间的快速分解,同时在Lanczos递推过程中能够对主模式空间维数进行检验估计。所提方法显著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同时还可以准确估计主模式空间的维数,提高算法性能。文章通过仿真及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模式抑制(DMR) KRYLOV子空间 运算速度 信号子空间 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概率矩阵的GO-FLOW可靠度计算新方法
10
作者 韩冲 段富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9-346,共8页
GO-FLOW法是一种可以评估多时序系统与多阶段任务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但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烦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GO-FLOW可靠度计算新方法.首先,引入了时序概率矩阵和时序联合概率矩阵的概念,从矩阵运算的角度推导了常用操作符的运算规则... GO-FLOW法是一种可以评估多时序系统与多阶段任务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但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烦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GO-FLOW可靠度计算新方法.首先,引入了时序概率矩阵和时序联合概率矩阵的概念,从矩阵运算的角度推导了常用操作符的运算规则;其次,针对具有多时序特点的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O-FLOW法的共有信号修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GO-FLOW可靠度计算新方法和共有信号修正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新方法不仅能够直观全面地表示系统在各个时间点的状态,且易于编程,在简化运算流程、缩短分析时间和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FLOW法 可靠性分析 时序概率矩阵 共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混沌映射的复合型部分随机测量矩阵构造算法
11
作者 陈兴兰 鲁进 张亚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72,共15页
测量矩阵的构造是影响压缩感知技术重构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随机性测量矩阵高存储成本以及确定性矩阵较难满足约束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ic property,RIP)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构造测量矩阵的改进方法,将随机高斯矩... 测量矩阵的构造是影响压缩感知技术重构性能的重要环节。针对随机性测量矩阵高存储成本以及确定性矩阵较难满足约束等距性(Restricted isometric property,RIP)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构造测量矩阵的改进方法,将随机高斯矩阵、确定性矩阵和混沌序列相结合,充分利用随机高斯矩阵少量测量数和混沌映射较低相关性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混沌序列的相空间特性、测量矩阵的RIP特性、以及构造优化测量矩阵的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实验对比了随机高斯矩阵、托普利兹矩阵和现有的复合型矩阵。结果表明,在一维随机信号的相对误差、成功重构概率及信噪比的指标上,所提优化测量矩阵均优于其他3种矩阵;在二维图像的重构时间复杂度、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数和平均结构相似性指数的指标上,所提优化测量矩阵也均有一定的提升,表现出更好的重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混沌映射 约束等距性 测量矩阵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
12
作者 王卓凡 陈刚 +1 位作者 赵旭 边家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共13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信号振幅随时间波动,导致现有的方法的重构性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利用趋势和周期信号所构造的汉克尔(Hankel)矩阵的低秩性...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信号振幅随时间波动,导致现有的方法的重构性能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方法:利用趋势和周期信号所构造的汉克尔(Hankel)矩阵的低秩性,通过对GNSS坐标时间观测序列所构造的Hankel矩阵进行低秩重构,进而利用反Hankel变换获得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重构;由于利用核范数来近似地表示矩阵的秩存在一定的误差,利用快速惯性近端线性化交替方向乘子算法(FiPLAM),将因子分解作为低秩约束,并将自适应选秩与低秩矩阵拟合算法相结合,使用更为准确的低秩约束获得所构造的Hankel矩阵真实秩的更好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奇异谱分析、小波分解、滑动最小二乘方法及加权核范数最小化方法相比,提出的自适应寻秩与FiPLAM结合的方法在不需要插值情形下在残差振幅、残差谱指数、残差谱密度、速度不确定度、重构偏差等指标上具有更好的重构精度,能为实际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 汉克尔(Hankel)矩阵 信号重构 低秩矩阵拟合 自适应选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换流器系统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模态分析法
13
作者 费思媛 高晨祥 +2 位作者 汪可友 徐晋 秦世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68,共10页
基于连续频域的模态分析可定位影响系统弱阻尼模态的主导节点。随着换流器数量的增加,待研究系统呈现出高阶动态特性,给系统模态辨识及其定量分析带来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参考电磁暂... 基于连续频域的模态分析可定位影响系统弱阻尼模态的主导节点。随着换流器数量的增加,待研究系统呈现出高阶动态特性,给系统模态辨识及其定量分析带来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参考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思想,建立系统离散域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建模分析,规避了连续频域分析因涉及符号变量运算而产生的计算负担。其次,由等效电路得到离散时域模型求解系统模态,并根据离散节点导纳频域模型进行节点参与因子分析,定位系统薄弱点。最后,进一步结合链式法则,量化系统模态对换流器参数的灵敏度,从而实现针对性参数优化调整以提升系统性能。研究表明,该分析流程为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灵敏度 节点导纳矩阵 离散域 小信号稳定 多换流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健斜投影预处理的主瓣抗干扰算法
14
作者 隋振兴 王铮 袁晓垒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实际应用中,阵列接收数据往往包含目标信号部分,用包含部分目标信号的样本协方差矩阵来代替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尤其当阵列接收快拍数较低时;同时,目标信号往往比较弱,直接对其进行测角会出现一定的角度测量误差,导致... 实际应用中,阵列接收数据往往包含目标信号部分,用包含部分目标信号的样本协方差矩阵来代替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尤其当阵列接收快拍数较低时;同时,目标信号往往比较弱,直接对其进行测角会出现一定的角度测量误差,导致目标信号导向矢量出现误差。这两种非理想应用情形会严重恶化算法抗干扰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稳健斜投影预处理的抗主瓣干扰算法,首先在包含目标信号的接收数据基础上重新构造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最大程度上减小了目标信号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二,基于重构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高精度估计的目标信号导向矢量,联合设计稳健斜投影预处理矩阵来实现对主瓣干扰的有效抑制;最后,对斜投影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稳健自适应波束调零实现对旁瓣干扰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无主瓣畸变的同时,能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和旁瓣干扰,对接收数据中包含目标信号、存在角度误差等非理想情形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瓣干扰 稳健斜投影 协方差矩阵重构 自适应波束形成 目标信号导向矢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声特征提取的总变分正则化流形学习方法
15
作者 张开业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徐希鑫 李建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语音声信号具有显著的时频稀疏性、时变性和高维非线性,为具体表征和有效提取其声特征,提出一种总变分正则化流形学习方法。以局部线性嵌入算法为基础,对预处理后的语音声信号先后进行二次傅里叶变换,再经统计分析提取长时幅值特征,构... 语音声信号具有显著的时频稀疏性、时变性和高维非线性,为具体表征和有效提取其声特征,提出一种总变分正则化流形学习方法。以局部线性嵌入算法为基础,对预处理后的语音声信号先后进行二次傅里叶变换,再经统计分析提取长时幅值特征,构造包含短时和长时幅值特征的声特征向量,生成高维特征矩阵;在利用总变分对其k邻域进行优化,最后构造基于权重值能量最小化约束的总变分正则化流形学习声特征提取数学模型,经凸优化得出最优权重,解析语音声特征的低维流形。经分析与方法对比,该方法不仅可以明确声特征流形的物理意义,避免流形的扭曲变形,而且还能大幅降低数值计算量,提升计算速度,为智能语音的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提供方法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语音声信号 正则化流形 总变分 高维特征矩阵 k邻域 声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双晶面阵全聚焦降噪成像研究
16
作者 刘伟达 杨宸旭 +6 位作者 王俊龙 刘梓昱 杨会敏 严宇 徐喆 廖静瑜 林莉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19,共7页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信号噪声水平高,模态复杂而导致缺陷检测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降噪的一发一收纵波(TRL)双晶面阵全聚焦成像方法。在厚度76 mm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加工深度10~70 mm、直径3.2 m...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信号噪声水平高,模态复杂而导致缺陷检测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降噪的一发一收纵波(TRL)双晶面阵全聚焦成像方法。在厚度76 mm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加工深度10~70 mm、直径3.2 mm的横通孔缺陷,选择中心频率2.25 MHz的TRL探头采集全矩阵捕获(FMC)数据。利用灰狼算法优化FMC信号VMD的惩罚因子系数和分解层数,根据模态分量的频谱能量分布和互相关系数重构全矩阵数据矩阵。建立三维空间的声束传播延时叠加法则,将FMC降噪信号进行全聚焦成像。研究表明,相比于原始FMC数据、经验模态分解降噪和小波包分解降噪的成像结果,VMD降噪成像的缺陷信噪比分别提高了4.69~6.85 dB、2.28~4.40 dB和2.29~4.47 dB,有效提升了焊缝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变分模态分解 信噪比 双晶面阵 全聚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特征分析的BPSK信号关键参数估计方法
17
作者 朱航 邹晓鋆 +3 位作者 谭铭 许旭光 韩立珣 宋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2-483,共12页
针对非合作通信中所截获的根升余弦脉冲成形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信号,创新性地将其建模为周期调制信号,并对周期调制信号分段观测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结果进行了必要分析,明确了单分量及多分量情况下奇异值分... 针对非合作通信中所截获的根升余弦脉冲成形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信号,创新性地将其建模为周期调制信号,并对周期调制信号分段观测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结果进行了必要分析,明确了单分量及多分量情况下奇异值分解的结构性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信号自身特点提出了对符号速率、载频、滚降系数、延迟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估计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功率谱及其直方图进行分析,利用噪声功率谱恒定的特点,实现对信号符号速率及载频的粗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信号平方项的Chirp-Z变换谱进行分析实现载频的精确估计,并提出了通过功率谱得到成形脉冲绝对值归一化波形的新方法,有效避免载频对根升余弦脉冲滚降系数估计的影响;其次对其包络谱进行分析,明确了信号包络谱在符号速率整数倍处出现明显谱线,得到符号周期的精确估计值,并结合功率谱分析中对成形脉冲归一化波形的估计,首次引入波形相似度衡量指标对滚降系数实现估计;最后根据周期调制信号模型,创新性地设计并构建了信号的动态延迟分段观测矩阵,分析不同延迟量情况下信号根升余弦脉冲基本波形的分段情况,利用所提出的改进的奇异值比谱实现对信号接收延迟的精确估计。仿真表明,本文方法具备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升余弦脉冲 二进制相移键控 参数估计 功率谱 包络谱 动态延迟分段观测矩阵 奇异值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NLOS信号抑制联合卡尔曼滤波的UWB定位算法
18
作者 曾纪钧 温柏坚 张小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0,共6页
由于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信号的存在,基于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的超宽带室内定位方法会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NLOS信号抑制联合KF的UWB定位算法。对UWB接收信号进行建模,并估计得到NLOS信号的协方... 由于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信号的存在,基于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的超宽带室内定位方法会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NLOS信号抑制联合KF的UWB定位算法。对UWB接收信号进行建模,并估计得到NLOS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利用该协方差矩阵对接收信号进行“白化”抑制;利用KF进行室内定位,同时针对KF滤波发散、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RBF神经网络对误差进行在线修正,提升滤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NLOS环境下能够获得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室内定位 卡尔曼滤波 协方差矩阵 信号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miR-15b-5p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脂多糖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赵志 刘梦鲲 +2 位作者 查日飞 张汀葆 王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1-1240,共10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中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物1(MALAT1)/微小RNA-15b-5p(miR-15b-5p)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软骨损伤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以5 mg/L LPS处理ATDC5细胞形成骨关节炎细胞损伤模型,RT-qPCR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中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物1(MALAT1)/微小RNA-15b-5p(miR-15b-5p)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软骨损伤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以5 mg/L LPS处理ATDC5细胞形成骨关节炎细胞损伤模型,RT-qPCR检测细胞中MALAT1和miR-15b-5p的表达。MTT、流式细胞术、茜素红染色和ELISA检测MALAT1和miR-15b-5p对LPS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验MALAT1和miR-15b-5p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LPS诱导的ATDC5细胞中,MALAT1表达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升高,钙化结节增多,MMP13、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ollagenⅡ、Aggreca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ALAT1过表达可消减LPS对软骨细胞活性、凋亡、炎症反应、成骨分化、细胞外基质降解和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P<0.05);而miR-15b-5p过表达增强了LPS对软骨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MALAT1在LPS诱导的软骨细胞中低表达,其通过靶向miR-15b-5p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减轻LPS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T1 miR-15b-5p 软骨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关节炎 炎症反应 成骨分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
20
作者 王栗沅 何华锋 +2 位作者 何耀民 韩晓斐 李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3,共11页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 针对不同噪声背景下广义斜投影滤波存在滤波“死角”,且易受噪声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阈值(SVT)的广义斜投影极化-空域联合滤波方法。以均匀圆阵极化敏感阵列为基础建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利用最小化干扰约束广义斜投影算子设计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器;在干扰参数未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SVT的滤波权矢量计算方法;通过对滤波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与三种同类方法仿真对比,结果表眀:基于SVT的广义斜投影三维极化滤波方法能够在无需估计噪声协方差矩阵的条件下实现干扰抑制并恢复出目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斜投影 低秩矩阵恢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奇异值阈值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