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桂酸-石蜡二元共晶和纳米SiO_(2)气凝胶新型建筑储能材料的研制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闻静 张红婴 +1 位作者 张屹东 许润泽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7,共10页
以月桂酸(LA)和石蜡(PS)为原料制备了月桂酸-石蜡(LA-PS)二元共晶混合物,通过真空吸附法将二元共晶混合物吸附到纳米SiO_(2)气凝胶中形成复合相变材料月桂酸-石蜡/纳米SiO_(2)气凝胶。泄漏实验表明,纳米SiO_(2)气凝胶对LA-PS的最大吸附... 以月桂酸(LA)和石蜡(PS)为原料制备了月桂酸-石蜡(LA-PS)二元共晶混合物,通过真空吸附法将二元共晶混合物吸附到纳米SiO_(2)气凝胶中形成复合相变材料月桂酸-石蜡/纳米SiO_(2)气凝胶。泄漏实验表明,纳米SiO_(2)气凝胶对LA-PS的最大吸附率为70%;傅里叶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LA-PS/纳米SiO_(2)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化学相容性;DSC测试结果显示,LA-PS/纳米SiO_(2)气凝胶的相变温度为35.19℃,相变潜热为115.89J/g。此外,LA-PS/纳米SiO_(2)气凝胶的储能效率为98.99%,说明LA-PS/纳米SiO_(2)气凝胶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因此,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在玻璃窗透明围护结构利用方面,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脂肪酸 石蜡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气凝胶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传庆 汪洋 +4 位作者 李占峰 马魁 王蒙蒙 刘瑞祥 刘福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2-745,755,共15页
Al_(2)O_(3)-SiO_(2)气凝胶(ASA)因具有孔隙率高、密度低、比表面积高等特性,耐高温和隔热性能较为突出,在航空航天隔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ASA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和高温下对红外辐射吸收和散热能力较弱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高... Al_(2)O_(3)-SiO_(2)气凝胶(ASA)因具有孔隙率高、密度低、比表面积高等特性,耐高温和隔热性能较为突出,在航空航天隔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ASA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和高温下对红外辐射吸收和散热能力较弱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高温隔热领域的应用;元素掺杂和纤维增强是目前改进ASA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常用方法。本文从ASA的制备技术、ASA性能的影响因素、元素或物质掺杂ASA的研究及纤维增强ASA复合材料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ASA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io_(2)气凝胶 元素掺杂 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皇帅 朱震庭 +3 位作者 杨子豪 陈哲 马毓 张航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的多种工艺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气凝胶的干燥方法和Al、Si物质的量比对气凝胶在极端高温下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掺杂策略,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Al_(2)O_(3)-sio_(2)气凝胶 高温热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高温相变 复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靳艳萍 乔宏霞 马永炯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86-8192,共7页
以原位聚合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掺杂量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凝胶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具有海绵状多... 以原位聚合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掺杂量对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光谱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凝胶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具有海绵状多孔网络,聚丙烯腈纤维被SiO_(2)气凝胶紧密包裹。在800℃进行高温裂解测试时,复合材料中Si-O-Si特征峰依旧存在,气凝胶骨架结构保持较好,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裂解性能。随着纤维掺杂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抗压强度和最大变形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孔径和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大。PAN-5%试样的比表面积、孔容、抗压强度和最大变形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30.85 m^(2)/g,0.1132 cm^(3)/g,1.051 MPa和5.05 mm;孔径和导热系数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4.05 nm和0.0196 W/(m·K)。可见,PAN-5%试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sio_(2)气凝胶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建筑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SiO_(2)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耐温性能
5
作者 侯建业 张忠伦 +2 位作者 付晓晴 王明铭 刘振森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了提高SiO_(2)气凝胶在高温下的隔热性能,以溶胶-凝胶两步法制备SiO_(2)前驱体溶液,将遮光剂Fe_(2)O_(3)粉末添加到SiO_(2)前驱体溶液中,结合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Fe_(2)O_(3)-SiO_(2)复合气凝胶,探究Fe_(2)O_(3)遮光剂的添... 为了提高SiO_(2)气凝胶在高温下的隔热性能,以溶胶-凝胶两步法制备SiO_(2)前驱体溶液,将遮光剂Fe_(2)O_(3)粉末添加到SiO_(2)前驱体溶液中,结合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Fe_(2)O_(3)-SiO_(2)复合气凝胶,探究Fe_(2)O_(3)遮光剂的添加(Fe_(2)O_(3)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5%、1.0%和3.0%)对气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1)Fe_(2)O_(3)添加到气凝胶中,不会影响气凝胶的形貌;Fe_(2)O_(3)的添加抑制了材料因高温造成的质量损失,提高了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2)温度低于800℃时,Fe_(2)O_(3)外加量为0.5%(w)的试样,其热导率最低,隔热性能最好;而在800~1000℃温度下,Fe_(2)O_(3)外加量为1%(w)的试样,其热导率最低,仍保持较好的纳米多孔结构。3)通过控制Fe_(2)O_(3)外加量,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温度段的复合气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sio_(2)复合气凝胶 遮光剂 孔结构 热导率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红外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飞 刘珩 +4 位作者 于开胜 吴雨 任浩 吕琪 贺明武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4-1080,共7页
为应对日益先进的红外探测侦察与精确打击技术,有效提升人员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本文探索采用纤维浸渍成型法,选择硅酸四甲酯作为硅源,以氨水作为碱催化剂,使用三甲基氯硅烷、正己烷进行疏水化处理,运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疏水SiO_(2)... 为应对日益先进的红外探测侦察与精确打击技术,有效提升人员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本文探索采用纤维浸渍成型法,选择硅酸四甲酯作为硅源,以氨水作为碱催化剂,使用三甲基氯硅烷、正己烷进行疏水化处理,运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并对其微观形貌、隔热性能、疏水性能、红外光谱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表征研究。在戈壁荒漠和城市绿地两种背景下,使用伪装网、隔热饰片等不同材料与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进行对比实验,验证其红外隐身性能。结果表明,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隔热性能明显优于伪装网、隔热饰片等材料,并且其隔热性能随着毡体厚度增加逐渐增强,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能够满足野战环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复合隔热毡 红外光谱 隔热性能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长伟 杨鑫 +1 位作者 张忠伦 王明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 以六水合氯化铝(AlCl_(3)·6H_(2)O)、正硅酸乙酯(TEOS)和八水合氧氯化锆(ZrOCl_(2)·8H_(2)O)为混合前驱体,以环氧丙烷(PO)作为凝胶网络诱导剂,乙醇和水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了Al_(2)O_(3)-SiO_(2)-ZrO_(2)三元复合气凝胶。研究了不同PO添加量、醇水体积比和Al/Si/Zr摩尔比对其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多功能粉体物理特性测试仪对气凝胶的凝胶形态、微观形貌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O添加量为88mL,醇水体积比为8∶9,Al/Si/Zr摩尔比为12∶3∶1和12∶4∶1时制备出的气凝胶结构性能良好,且凝胶时间在较合适的范围内,具有较低的密度为0.125g/cm^(3)和0.143g/cm^(3),较高的比表面积为683.14m^(2)/g和684.56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锆复合气凝胶 凝胶时间 微观形貌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atalyst on structure of(PEO)_8LiClO_4-SiO_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s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春跃 张倩 +2 位作者 冯庆 高金环 赵悠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4期438-442,共5页
(PEO)8LiClO4-S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CPEs)were prepared by in-situ reaction,in which ethyl-orthosilicate(TEOS)was catalyzed by HCl and NH3.H2O,respectively.The ionic conductivity,the contact angle and the ... (PEO)8LiClO4-S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s(CPEs)were prepared by in-situ reaction,in which ethyl-orthosilicate(TEOS)was catalyzed by HCl and NH3.H2O,respectively.The ionic conductivity,the contact angle and the morphology of inorganic particles in the CPEs were investigated by AC impedance spectra,contact angle method and TEM.The conductivities of acid-catalyzed CPE and alkali-catalyzed CPE are 2.2×10-5and 1.1×10-5S/cm respectively at 30℃.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cataly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in-situ preparation of SiO2,and influences the surface energy and conductivity of CPE films directly.Meanwhile,the ionic conductivity is related to the surface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olyethylene oxide) sio2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CONDUCTIVITY catalytic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为前驱体的SiO_(2)气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徐长伟 孙沈涵 +1 位作者 张忠伦 王明铭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共8页
本实验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常压干燥的方式来制备SiO_(2)气凝胶。主要探究不同硅酸钠质量分数、化学干燥剂掺入量对SiO_(2)气凝胶振实密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水洗法去除其中的Na^(+),确定了最佳的水洗效... 本实验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常压干燥的方式来制备SiO_(2)气凝胶。主要探究不同硅酸钠质量分数、化学干燥剂掺入量对SiO_(2)气凝胶振实密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水洗法去除其中的Na^(+),确定了最佳的水洗效率,并分析Na^(+)对气凝胶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酸钠质量分数为7wt%时,制备出的气凝胶性能较为优异,具体表现为凝胶时间较短(3 min),振实密度可低至0.209 g/cm^(3),孔隙率较高(90.5%)。当n(DCCA)∶n(Si)=2∶1时,气凝胶有着较大的比表面积(531.69 m^(2)/g)与较高的总孔体积(2.51 ml/g),且孔结构也最为均匀。水洗去除Na^(+)时,应将水洗温度控制在50℃左右,用水量控制在15倍体积水左右,洗四次即可去除97.24%的Na^(+)。最后发现残留的Na^(+)会对SiO_(2)气凝胶的密度和导热系数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Na^(+)工艺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化学干燥剂 水洗工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薄膜催化剂的结构对其光催化性能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付宏刚 王建强 +4 位作者 任志宇 闫鹏飞 于海涛 辛柏福 袁福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71-1676,共6页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Fe^(3+)的TiO_2光催化剂(Fe^(3+)-TiO_2/SiO_2),以氙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TiO_2/SiO_2比TiO_2纳米粉有更好的催化活性,Fe^(3+)的最...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Fe^(3+)的TiO_2光催化剂(Fe^(3+)-TiO_2/SiO_2),以氙灯为光源,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TiO_2/SiO_2比TiO_2纳米粉有更好的催化活性,Fe^(3+)的最佳掺入量为0.03%。罗丹明B在粉体和膜催化剂的作用下遵循不同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根据XRD,SEM,Raman,XPS和FTIR的表征结果可认为,TiO_2在SIO_2表面薄膜化和Ti-O-Si键的形成是催化活性提高和降解机理不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薄膜 催化剂 结构 光催化性能 溶胶-凝胶法 制备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TiO_2/SiO_2上光促表面催化甲烷和水合成甲醇和氢气 被引量:14
11
作者 桑丽霞 钟顺和 +3 位作者 肖秀芬 王希涛 谭建华 周智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复合半导体催化剂 Mo O3-Ti O2 / Si O2 ,通过 XRD,BET,TPR,IR,UVDRS和 TP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 ,并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吸光阈值显著蓝移 ;Ti O2 在 Si O2 表面... 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复合半导体催化剂 Mo O3-Ti O2 / Si O2 ,通过 XRD,BET,TPR,IR,UVDRS和 TP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 ,并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吸光阈值显著蓝移 ;Ti O2 在 Si O2 表面分散可增强 Mo O3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调变吸光性能 ,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基元能够有效地吸附活化甲烷和水 .在 1 0 0℃下利用固定床环隙反应器借助紫外光的激发 ,通过“光 -表面 -热”协同作用 ,气相甲烷和水在 Mo O3-Ti O2 / Si O2 表面生成了甲醇和氢 ,选择性达到 8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tio2/sio2 甲烷 甲醇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TiO_2两元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忠生 张哲 +4 位作者 翁志农 王珏 周斌 沈军 陈玲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0-202,共3页
SiO2-TiO2两元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纳米光催化氧化剂。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丁酯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HNO3、醋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了SiO2-TiO2两元气凝胶。研究了不... SiO2-TiO2两元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纳米光催化氧化剂。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丁酯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HNO3、醋酸为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了SiO2-TiO2两元气凝胶。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以及SiO2:TiO2不同配比等制备因素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用BET、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TiO2两元气凝胶具有大比表面积(600m2g1),纳米多孔结构(骨架颗粒约为30~50nm,孔洞尺寸为几十nmn); 经乙醇超临界干燥所得的 TiO2为锐钛矿型;所制备的SiO2-TiO2两元气凝胶比纯TiO2气凝胶骨架结构强度得到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气凝胶 溶胶-凝胶 超临界干燥 结构表征 sio2-tio2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TiO2薄膜的制备及光致超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德涛 郭宪英 +1 位作者 周娟 李荣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0,28,共4页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的光致超亲水性的SiO2-TiO2薄膜,实验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声技术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丁酯(TBOT)为前驱体制备SiO2-T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普通载玻片上涂膜;然后分别运用微波炉和马弗炉2种不同的烧结方式进行热...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的光致超亲水性的SiO2-TiO2薄膜,实验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声技术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钛酸丁酯(TBOT)为前驱体制备SiO2-T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普通载玻片上涂膜;然后分别运用微波炉和马弗炉2种不同的烧结方式进行热处理制得产品。将所得产品分别进行接触角、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T-IR、AFM测试。结果表明:马弗炉烧结得到的SiO2-TiO2薄膜亲水性要好于微波炉烧结,并且在V(TEOS)∶V(TBOT)=0.75∶1时,接触角最小,可达到4.3°,满足防污自清洁的要求;红外谱图说明有Ti—O—Si键的生成,证明SiO2和TiO2之间生成了复合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tio2 亲水 薄膜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SiO_2-TiO_2块材的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秀全 陈奇 +2 位作者 宋鹂 李会平 陆剑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186,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正丁酯和聚乙二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多孔SiO2-TiO2系块状材料.着重研究了不同含钛量下材料的红外光谱、孔径分布和化学稳定性.实验表明:500℃焙烧2h后,可有效去除残余有机物,形成以Si-O和Ti-O键...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正丁酯和聚乙二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多孔SiO2-TiO2系块状材料.着重研究了不同含钛量下材料的红外光谱、孔径分布和化学稳定性.实验表明:500℃焙烧2h后,可有效去除残余有机物,形成以Si-O和Ti-O键共存的无定形网络结构.引入较多钛量时,使材料的孔径分布变窄、平均孔径下降,同时样品的体积密度增加、而开口气孔率和吸水率则均下降.在80℃热水中浸泡72h后,吸附-脱附曲线的类型和形状几乎没有变化.随着Ti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平均孔径的变化率减小, 耐水性提高. SiO2多孔材料在95℃的1%NaOH碱液中不稳定而溶碎,但随着Ti含量的增加,材料在碱液中的重量损失有显著减小的趋势,耐碱性明显改善.但引入Ti并不能提高该类多孔材料在98℃的20%硫酸液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杂化 多孔sio2-tio2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TiO_2复合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浩 崔程琳 孙思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64,68,共6页
基于提高SiO_2-TiO_2复合颜料应用水平和降低涂料成本的目的,对SiO_2-TiO_2复合颜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测试分析了添加SiO_2-TiO_2复合颜料所制备涂料的黏度、涂膜对比率和紫外线照射对涂膜色差的影响,并与添加金红石型钛... 基于提高SiO_2-TiO_2复合颜料应用水平和降低涂料成本的目的,对SiO_2-TiO_2复合颜料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测试分析了添加SiO_2-TiO_2复合颜料所制备涂料的黏度、涂膜对比率和紫外线照射对涂膜色差的影响,并与添加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涂料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添加SiO_2-TiO_2复合颜料与添加同比例钛白粉的涂料相比,添加15%和20%(质量分数,下同)的SiO_2-TiO_2复合颜料的涂料对比率大于添加同比例钛白粉的涂料,添加量均为5%和10%时涂料的对比率接近;涂膜经紫外线在600 h以内照射,添加15%SiO_2-TiO_2复合颜料时涂料的△E*ab比添加同比例钛白粉涂料的小,添加量均为10%时涂料的△E*ab相当;SiO_2-TiO_2复合颜料在涂料中表现出的抗紫外老化性能与其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行为一致。结果表明SiO_2-TiO_2复合颜料与金红石型钛白粉具有相当的遮盖能力和抗紫外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tio2复合颜料 涂料 应用 对比率 抗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TiO_2复合氧化物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临萍 赵永祥 +2 位作者 武志刚 王永钊 刘滇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以廉价的四氯化钛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一步水解法合成含TiO220%(质量分数)的SiO2 TiO2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的影响。采用FT IR、XRD、BET等测试方法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高达661 7m2/g,经1100℃高温... 以廉价的四氯化钛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一步水解法合成含TiO220%(质量分数)的SiO2 TiO2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焙烧温度的影响。采用FT IR、XRD、BET等测试方法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高达661 7m2/g,经1100℃高温焙烧,仍有11m2/g;热稳定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焙烧,没有引起Ti O Si键的断裂,高温焙烧后,仍以无定型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tio2复合氧化物 溶胶 凝胶法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TiO2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丹 李祥村 +3 位作者 贺高红 张洪磊 江广兰 边腾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四异丙基钛酸酯(TIP)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软模板法将SiO2掺杂到TiO2中,成功制备了SiO2-TiO2有序多孔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 以四异丙基钛酸酯(TIP)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软模板法将SiO2掺杂到TiO2中,成功制备了SiO2-TiO2有序多孔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TiO2多孔复合材料中存在Ti—O—Ti、Si—O—Si和Ti—O—Si 3种化学键。将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进一步—SO3H功能化(SiO2-TiO2-SO3H),以水溶液中的碱性品红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改性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经—SO3H功能化的材料具有较优的吸附性能,吸附率达到90%以上。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能很好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经线性拟合得到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sio2-tio2 多孔复合材料 —SO3H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曲典 姚兰芳 +1 位作者 朱永安 岳春晓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离子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使薄膜具有复合型钛离子的催化效果,并且有介孔结构.随T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达到85%以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节,可实现对薄膜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形成的多孔薄膜折射率在1.2~1.4之间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tio2复合薄膜 纳米多孔 模板剂 椭偏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写技术制备SiO_2-TiO_2条形光波导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爱魁 王泽敏 +1 位作者 刘家骏 曾晓雁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9,共3页
为了研究激光直写技术在光波导制备中的应用,采用波长为1.07μm的连续光纤激光器制备了硅基SiO2-TiO2条形光波导。探讨了激光直写技术制备条形光波导的原理,研究了激光参数对条形光波导宽度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光波导的通光模场以及光传... 为了研究激光直写技术在光波导制备中的应用,采用波长为1.07μm的连续光纤激光器制备了硅基SiO2-TiO2条形光波导。探讨了激光直写技术制备条形光波导的原理,研究了激光参数对条形光波导宽度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光波导的通光模场以及光传输损耗。结果表明,条形光波导的宽度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激光扫描速率在0.1mm/s^1mm/s范围内变化时,条形光波导的宽度随着激光扫描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高于1mm/s时对波导宽度无明显影响。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激光直写得到的条形波导的厚度约为0.4μm,宽度为120μm,整条波导非常均匀、准直性很好,对于1550nm波长的光呈多模传输,最小传输损耗为1.7dB/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条形光波导 激光直写 sio2-tio2 传输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g-C_(3)N_(4)复合材料的3D打印制备及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文璞 赵晓东 +3 位作者 季惠明 马元良 马生花 沈铸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使用直写型3D打印的方式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与多孔结构的SiO_(2)/g-C_(3)N_(4)复合气凝胶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多孔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对于模拟溶液中高浓度罗丹明B(Rh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SiO_(2)块体... 使用直写型3D打印的方式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与多孔结构的SiO_(2)/g-C_(3)N_(4)复合气凝胶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多孔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对于模拟溶液中高浓度罗丹明B(Rh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SiO_(2)块体气凝胶比表面积达482.1 m^(2)/g,具备孔隙体积为1.195 cm^(3)/g的纳米多孔结构,对RhB具有好的吸附性能。经g-C_(3)N_(4)修饰所得的SiO_(2)/g-C_(3)N_(4)复合气凝胶材料孔结构与比表面积变化不大,除仍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外,在紫外光照下对RhB(100 mg/L)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经5次循环测试后SiO_(2)/g-C_(3)N_(4)复合气凝胶对RhB的去除率仍达92.98%,相比之下3D打印SiO_(2)气凝胶仅为55.75%。机理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的g-C_(3)N_(4)可吸收光能并生成光生电子空穴对,其与H_(2)O和O_(2)作用产生氧化活性物质超氧自由基,最终均参与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对RhB大分子的催化氧化降解。3D打印结构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实现了催化剂与RhB大分子较大的反应接触面积,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sio_(2)/g-C_(3)N_(4)复合气凝胶 吸附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