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Mg改性γ-Al_(2)O_(3)复合吸附剂硒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谷梦瑶 郭士豪 +3 位作者 樊昊天 刘皓 陈娟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442,共8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Fe/γ-Al_(2)O_(3)复合吸附剂及Mg/Al/Fe三元复合吸附剂,并在固定床上进行硒吸附实验.探讨400~700℃下Fe/γ-Al_(2)O_(3)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H_(2)O浓度对两种吸附剂硒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8%H_(... 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Fe/γ-Al_(2)O_(3)复合吸附剂及Mg/Al/Fe三元复合吸附剂,并在固定床上进行硒吸附实验.探讨400~700℃下Fe/γ-Al_(2)O_(3)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及H_(2)O浓度对两种吸附剂硒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8%H_(2)O条件下,Fe/Al摩尔比为1∶10的吸附剂表现出最佳硒吸附性能,吸附量为10.968 mg/g,而Mg/Al/Fe吸附剂在20%H_(2)O条件下硒吸附性能最佳,吸附量为9.7606 mg/g.XPS结果显示,烟气中的SeO2与Mg/Al/Fe吸附剂表面的晶格氧结合,提高吸附剂表面的氧缺陷,从而改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γ-Al_(2)o_(3)复合吸附剂 吸附性能 H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TiO_2/SiO_2/Fe_3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廖振华 陈建军 +2 位作者 姚可夫 赵方辉 李荣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以纳米Fe3O4磁粉为核心,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具有偶氮染料结构的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反应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TiO2/SiO2/Fe3O4样... 以纳米Fe3O4磁粉为核心,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具有偶氮染料结构的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反应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TiO2/SiO2/Fe3O4样品为双层包覆型结构,SiO2为中间层,最外层是锐钛矿型的TiO2。该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并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重用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fe3o4 包覆 磁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γ-Al_2O_3、SiO_2混合体系的表面配位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嘉 张卫民 +3 位作者 黄佩佩 樊佳妮 孙仁贵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Fe2O3/γ-Al2O3/SiO2三组分混合体系的表面化学反应并非是单一体系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着不同矿物表面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三组分表面酸碱反应平衡式和相应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XOH2+≡XOH+H+(lgKa1=-4.23),≡XOH≡XO-+H+(lgKa2=-8.41).根据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α-Fe2O3/γ-Al2O3/SiO2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得到Cu2+、Pb2+、Zn2+在混合体系表面配位反应及其平衡常数如下:≡XOH+M2+≡XOM++H+;lgK=-2.20,-1.90,-3.2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AL2o3 sio2 混合体系 表面配位 表面酸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法制备SO_4^(2-)/Fe_2O_3-SiO_2固体酸及其催化性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东辉 李丹 +3 位作者 杨娟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77-1880,共4页
首次用硬脂酸法制备了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 ,经浸渍 H2 SO4后再焙烧得 SO2 - 4 /Fe2 O3 -Si 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 TEM,XRD,N2 吸附 /脱附和 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制得的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具有多孔结构 ,... 首次用硬脂酸法制备了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 ,经浸渍 H2 SO4后再焙烧得 SO2 - 4 /Fe2 O3 -Si 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 TEM,XRD,N2 吸附 /脱附和 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制得的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具有多孔结构 ,且随着 Si含量的增大 ,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 ,但孔径减小 .用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fe2o3 sio2 混合氧化物 硬脂酸 酯化反应 硫酸 负载型催化剂 三氧化二铁 二氧化硅 酯化反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含量对SiO_2-Al_2O_3-MgO-F系微晶玻璃析晶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孔德钰 陈立宗 +1 位作者 吕乃伟 田清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49-1652,共4页
为研究Fe2O3含量对SiO2-Al2O3-MgO-F系微晶玻璃析晶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不同Fe2O3含量的基础玻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此基础玻璃的热效应、相组成及组织形貌。结果表明:... 为研究Fe2O3含量对SiO2-Al2O3-MgO-F系微晶玻璃析晶特征的影响,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不同Fe2O3含量的基础玻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此基础玻璃的热效应、相组成及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在不同Fe2O3含量的样品中析出的晶相主要有云母、ZrO2、莫来石及柱晶石,Fe2O3含量超过0.5%时莫来石相消失。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云母的析出量逐渐提高,且晶体尺寸逐渐变大。但是当样品中Fe2O3含量超过0.8%时,云母晶体析出量反而减少且晶体尺寸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Mgo-F系微晶玻璃 析晶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法制备多孔纳米Fe3O4/SiO2复合磁性微球及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伊希斌 沈晓冬 +1 位作者 崔升 李永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了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金属氯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于SiO2基体中的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并用超临界干燥法对其进行干燥。利用X线衍... 为了制备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磁性复合微球,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和金属氯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于SiO2基体中的Fe3O4/SiO2磁性纳米复合微球,并用超临界干燥法对其进行干燥。利用X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和振动试样磁场计(VS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包覆完好、性能优良、分散性良好,制备颗粒的粒径为30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84.09 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sio2 复合气凝胶颗粒 超临界干燥 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SiO_2/Fe_3O_4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柯磊 姜继森 马学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硅酸钠溶液中将磁性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裹处理,得到表面包覆SiO2薄层的复合粒子,并通过XRD、TEM、穆斯堡尔谱、磁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包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粒子由磁性Fe3O4粒子核和外部... 采用共沉淀法在硅酸钠溶液中将磁性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裹处理,得到表面包覆SiO2薄层的复合粒子,并通过XRD、TEM、穆斯堡尔谱、磁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包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粒子由磁性Fe3O4粒子核和外部的SiO2包裹层组成,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为介于20-30nm,包裹后的样品具有典型的铁磁性特征,比饱和磁化强度Ms为23.250emu/g。与单一的Fe3O4纳米颗粒相比,磁性Si02/Fe3O4复合粒子除了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较小的矫顽力、较小的剩余磁化强度外,有着非常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sio2 包裹 磁性 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SiO_2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巍 高金荣 +3 位作者 韩合坤 陆俊炜 朱建军 谢吉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以Fe Cl_3·6H_2O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醇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Si O_2复合气凝胶。采用XRD,FTIR,SEM,EDS等技术对Fe_3O_4@Si O_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_3O_4@Si O_2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 以Fe Cl_3·6H_2O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醇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Si O_2复合气凝胶。采用XRD,FTIR,SEM,EDS等技术对Fe_3O_4@Si O_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_3O_4@Si O_2对刚果红溶液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Fe_3O_4@Si O_2复合气凝胶是由直径为10~20 nm的近球形颗粒组装而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材料,比表面积为457.93 m^2/g,平均孔径为10.7 nm。在溶液p H为5、吸附时间为35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Fe_3O_4@Si O_2吸附处理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刚果红溶液,刚果红去除率为99.39%,此时溶液中刚果红的质量浓度仅为0.052 mg/L。Fe_3O_4@Si O_2复合气凝胶吸附刚果红后具有较好的解吸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复合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 溶剂热法 刚果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催化剂Na_2O·SiO_2/Fe_3O_4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萍梅 黄凤洪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6,86,共7页
以Na2SiO3为活性物质,以纳米Fe3O4为磁核制备磁性固体碱催化剂Na2O·SiO2/Fe3O4,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与铁的摩尔比2.5,晶化时间2h,煅烧温度350℃,煅烧时间2.5h,并通过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的磁性进... 以Na2SiO3为活性物质,以纳米Fe3O4为磁核制备磁性固体碱催化剂Na2O·SiO2/Fe3O4,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与铁的摩尔比2.5,晶化时间2h,煅烧温度350℃,煅烧时间2.5h,并通过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的磁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Na2O·SiO2/Fe3O4具有较好的磁性和顺磁性,抗水性能优于传统均相碱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棉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醇油摩尔比7:1,催化剂加入量5%,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h,搅拌速度400r/min,在此条件下,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反应转化率为99.6%,连续使用11次后活性仍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体碱催化剂 Na2o·sio2/fe3o4 酯交换 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SiO_2包覆的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雪岩 郭海霞 +1 位作者 李翠霞 杜春岭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6-349,360,共5页
首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柠檬酸三铵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SiO2包覆的Fe3O... 首先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柠檬酸三铵改性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结果表明,SiO2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且饱和磁化强度下降,但矫顽力趋近于零,仍显示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fe3o4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纳米Fe2O3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邢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4,144,共5页
研究了纳米SiO2和纳米Fe2O3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力学性能、抗盐冻性能以及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了纳米改性混凝土在浓度为3%的NaCl溶液中冻融循环试验前后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 研究了纳米SiO2和纳米Fe2O3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力学性能、抗盐冻性能以及抗渗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了纳米改性混凝土在浓度为3%的NaCl溶液中冻融循环试验前后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掺量下,掺入纳米材料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无显著不利影响,且当掺量为1.2%时,纳米改性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最优。掺加纳米SiO2和纳米Fe2O3均能促进水泥浆体的水化深度,改善混凝土密实性,并形成一定的粗糙结构从而阻止微裂纹扩展,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降低电通量和冻融质量损失率,增大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而同等掺量下,掺加纳米SiO2的效果比掺加纳米Fe2O3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混凝土 纳米sio2 纳米fe2o3 力学性能 抗盐冻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SiO_2/聚氯乙烯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亚红 招扬 +1 位作者 朱天旭 胡家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用浓硫酸/浓硝酸(体积比3∶1)混酸改性、超声混融和化学水热法配制负载Fe_3O_4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将酸化改性的MWCNTs/Fe_3O_4与纳米级SiO_2以适当比例混合超声研磨所得添加剂MWCNTs/Fe_3O_4/SiO_2与聚氯乙烯(PVC)、聚乙二醇(PEG... 采用浓硫酸/浓硝酸(体积比3∶1)混酸改性、超声混融和化学水热法配制负载Fe_3O_4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将酸化改性的MWCNTs/Fe_3O_4与纳米级SiO_2以适当比例混合超声研磨所得添加剂MWCNTs/Fe_3O_4/SiO_2与聚氯乙烯(PVC)、聚乙二醇(PEG)、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共混制膜,获得MWCNTs/Fe_3O_4/SiO_2/PVC共混膜。通过对膜的纯水通量、溶胀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MWCNTs/Fe_3O_4/SiO_2/PVC的接触角为68.1°,纯水通量为111L·m2/h,BSA截留率为73.9%,皆较PVC膜有所提高,且膜的抗张强度(2.09MPa)和延伸率(17.01%)较MWCNTs/Fe_3O_4/PVC膜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级sio2 多壁碳纳米管/fe3o4 共混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Fe_2O_3/SiO_2及其苯酚羟基化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国军 陈宾宾 许二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分别以二茂铁和二氧化硅为前驱体和载体,通过"一步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来合成Fe2O3/SiO2催化剂.在二茂铁升华温度为110℃、载体400℃,N2作为载气,反应气氛为空气,真空度为0.08 MPa的条件下合成出了不同担载量的Fe2O3/SiO2催... 分别以二茂铁和二氧化硅为前驱体和载体,通过"一步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来合成Fe2O3/SiO2催化剂.在二茂铁升华温度为110℃、载体400℃,N2作为载气,反应气氛为空气,真空度为0.08 MPa的条件下合成出了不同担载量的Fe2O3/SiO2催化剂.同时,以Fe(NO3)3·9H2O为前驱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相同担载量的Fe2O3/SiO2催化剂作为参比催化剂,并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以评价其催化活性.通过BET、AAS、HR-TEM、FTIR、XR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了苯酚羟基化反应.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合成了高分散的SiO2担载的、高分散的α-Fe2O3纳米颗粒催化剂,活性物种α-Fe2O3纳米颗粒和载体SiO2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40℃,苯酚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质量为0.05g的反应条件下,CVD法制备的0.2mmol·g-1的Fe2O3/SiO2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苯酚转化率为39.16%,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分别为59.18%和35.11%.具有相同负载量、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没有检测到苯酚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CVD) fe2o3/sio2 苯酚 羟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deposition of Ni-Co-Fe_2O_3 composite coatings
16
作者 马莉 周科朝 +1 位作者 李志友 魏秋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08-714,共7页
Ni-Co-Fe2O3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electrodeposited using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modified Watt's nickel bath with Fe2O3 particles dispersed in it.The effects of the plating parameters on the chemica... Ni-Co-Fe2O3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electrodeposited using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modified Watt's nickel bath with Fe2O3 particles dispersed in it.The effects of the plating parameter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deposited Ni-Co-Fe2O3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S)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results reveal that Fe2O3 particles can be codeposited in the Ni-Co matrix.The codeposition of Fe2O3 particles with Ni-Co is favoured at high Fe2O3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medium stirring,and the deposition of Co is favoured at high concentration of CTAB.Moreover,the study of the textural perfection of the deposits reveals that the presence of particles leads to the worsening of the quality of the observed <220> preferred orientation.Composit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embedded particles exhibit a preferred crystal orientation of <111>.The more the embedded Fe2O3 particles in the metallic matrix,the smaller the sizes of the crystallite for the composit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DEPoSITIoN Co-Ni alloy fe2o3 particles composite coatings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SiO_2介孔组装体系的制备和吸收边的光学性质
17
作者 杨一军 刘强春 +1 位作者 杨保华 谢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获得SiO2介孔固体,用浸泡-加热分解法将Fe2O3颗粒组装在SiO2介孔固体中,构成不同复合量的块材Fe2O3/SiO2介孔组装体系.观察到复合量的不同及退火处理后造成吸收边的移动,表明了量子限域效应.
关键词 光学性质 fe2o3/sio2介孔组装体系 制备 吸收边 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 量子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界面合成中空Fe_3O_4/SiO_2磁性微胶囊
18
作者 吴大珍 刘胜伟 +1 位作者 夏济婷 侯琳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2-67,共6页
报道了一种简单合成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的方法,即以反相乳液的水滴作为形成中空结构的软模板,通过界面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多晶粉... 报道了一种简单合成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的方法,即以反相乳液的水滴作为形成中空结构的软模板,通过界面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磁滞回线测量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和研究。XRD、SAE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由SiO2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MPs)组成。SEM和TEM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中空结构,且SiO2壳层具有多孔特性。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超顺磁性和磁响应性。通过对比实验,提出SiO2界面异相成核的中空磁性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 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 界面异相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纳米纤维自组装制备强磁性Fe_3O_4@SiO_2核壳结构纳米粒
19
作者 田利强 张培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6期49-52,共4页
通过电纺纤维自组装制备了具有强磁性敏感性的Fe3O4@SiO2复合纳米颗粒.电纺纤维的形貌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形貌和磁性分别通过FESEM、TEM和VSM进行确定。结果显示,该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近似球形的结构,并且具... 通过电纺纤维自组装制备了具有强磁性敏感性的Fe3O4@SiO2复合纳米颗粒.电纺纤维的形貌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形貌和磁性分别通过FESEM、TEM和VSM进行确定。结果显示,该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近似球形的结构,并且具有多个磁性内核被包覆其中。纳米颗粒的尺寸大约为40 nm。Fe3O4@SiO2复合颗粒典型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高达43.842 A·m2/kg,并且其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由于该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强磁性敏感性,它们势必可以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纤维 自组装 fe3o4sio2 强磁性 fe3o4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eO-Fe_2O_3-CaO-ZnO渣系中N_(Fe^(3+))/N_(Fe^(2+))与组元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李运刚 陈国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1987年第5期29-32,共4页
SiO_2-FeO-Fe_2O_3-CaO-ZnO体系是火法炼铅的重要渣系。本文研究了该体系中NF^(2+)/N_(Fe^(2+))与组元的关系,指出选择γPbO较大和Fe_3O_4含量较低的渣型是降低渣含铅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feo sio2-feo-fe2o3-Cao-Zno fe ZNo 组元 CAo 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