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5.0 T磁共振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脑白质高信号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1
作者 成小山 曹丽 +5 位作者 郑信德 王睿 陈财忠 曾蒙苏 杨志刚 缪熙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5.0 T超高场MRI中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weighted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W-FLAIR)在可疑脑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检测中的图像质量优势及病灶可视化的价值。材... 目的探讨5.0 T超高场MRI中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weighted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W-FLAIR)在可疑脑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检测中的图像质量优势及病灶可视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1月至2024年9月73例因疑似或确诊脑缺血事件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5.0 T及3.0 T头颅MRI检查。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Likert 5分量表法评估两种场强下T2W-FLAIR序列的图像质量,并定量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同一患者相同脑区的WMH病灶面积及数量。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配对χ^(2)检验。结果相较于3.0 T T2W-FLAIR,5.0 T T2W-FLAIR的图像质量评分(5.0 vs.4.5)、SNR(2.44 vs.1.97)、CNR(1.43 vs.0.97)更高,且WMH检出效果更好。此外,同一患者相同区域5.0 T T2W-FLAIR显示的WMH病灶面积更大(P<0.001)、数量更多(P<0.001),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检测能力提升显著。结论5.0 T T2W-FLAIR在WMH的显示上优于3.0 T T2W-FLAIR,尤其在图像清晰度、微小病灶检出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脑内小缺血灶的早期诊断及准确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超高场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延迟增强MRI不同TI值对心肌梗死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虹宇 杨映霞 +3 位作者 黄涛 蒋平平 崔盟 林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通过与TI值为300 ms的常规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序列进行比较,探讨调整TI值为左室血池过零时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MRI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 目的:通过与TI值为300 ms的常规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序列进行比较,探讨调整TI值为左室血池过零时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MRI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静脉注射Gd-DTPA后10 min分别采用300 ms和血液过零时的TI值行PSIR序列延迟增强(LGE)扫描,扫描平面包括两腔心、四腔心及通过病变区的短轴位。测量并比较2种TI值LGE图像上正常心肌、心肌疤痕与心腔内血液的SNR、CNR和信号强度(SI)的差异及心肌梗死范围的差异。结果:调整TI后LGE图像上心肌疤痕区域与左心室血池的CNR[24.58(16.80,48.51)vs.11.83(5.04,22.73),Z=-6.87,P<0.05]更高,并能显示更大的梗死面积[4.20(2.10,7.55)mm^(2) vs.3.45(1.40,6.15)mm^(2),Z=-6.65,P<0.05],且有更高的疤痕-血池信号强度差[366.80(258.75,432.60)vs.175.90(73.30,259.35),Z=-8.13,P<0.05],更低的正常心肌-血池信号强度差[284.70(196.05,405.20)vs.511.20(394.55,636.70),Z=-8.07,P<0.01]。结论:调整TI后的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可以有效抑制心腔内血池信号,提高心肌疤痕与血池的对比,而且心内膜下和乳头肌的强化更明显而显示更清晰,从而可提高对梗死区域内心肌活性的检测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 磁共振成像 延迟强化 反转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FLAIR影像组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1年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武敬君 戴慧 +2 位作者 张旼旼 张晴 赵爽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影像组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术后1年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1例HGG(WHOⅢ~Ⅳ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肿瘤切除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获取... 目的:探讨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影像组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术后1年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1例HGG(WHOⅢ~Ⅳ级)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肿瘤切除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获取患者术后4周内的MRI T2-FLAIR图像,根据术后1年内的随访数据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51例)和复发组(3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组(57例)和验证组(24例)。采用3D-Slicer软件对残腔周围T2-FLAIR高信号区进行图像分割,并提取851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一阶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小波变换后的特征。采用观察者一致性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逐步进行组学特征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疗效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筛选出12个影像组学特征纳入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和0.757。进一步将临床参数IDH1基因突变状态、1p19q杂合缺失情况纳入模型后,联合模型中的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0.880(95%CI 0.788~0.902)、0.929(95%CI 0.830~1.000),灵敏度分别为0.864、0.857,特异度分别为0.834、0.910。结论:基于T2-FLAIR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具备早期预测HGG术后1年复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胶质瘤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影像组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多种磁共振成像序列图像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照勇 张海波 +3 位作者 李烁 王沄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的颅骨、脊柱、骨盆、肱骨、股骨、胫腓骨及肋骨处图像的信噪比(SNR)。选取20处MM的活动性病灶,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病变部位的强化噪声比(CNR)。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在可评价范围内。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以及DWI序列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9±0.70、4.16±0.73、3.89±0.70及3.76±0.68,T1WI脂相和水相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STIR序列(P=0.000和P=0.001)和DWI序列(P均=0.000),但T1WI脂相及水相之间(P=0.723)、STIR序列及DWI序列之间(P=0.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WI水相的SNR显著高于T1WI脂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P均=0.000),而后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WI序列的CNR均值虽略高于其他3个序列,但4个扫描序列CNR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成像各具优势,应联合应用诊断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骨髓瘤 图像质量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STIR序列对非神经根源性腰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奕 申勇 +1 位作者 赵建 王林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观察MRI检查中短T1反转回复(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成像技术对于非神经根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退变性病变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9月~2011年6月对在我院就诊的有腰痛症状但无神经根放射痛症状... 目的:观察MRI检查中短T1反转回复(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成像技术对于非神经根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退变性病变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9月~2011年6月对在我院就诊的有腰痛症状但无神经根放射痛症状的患者进行腰椎MRI扫描,共纳入130例患者,其中男89例,女41例,年龄17~81岁,平均48.3±16.0岁。病史均超过1年。MRI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TSE-T1WI、TSE-T2WI、STIR序列,横断面TSE-T2WI序列。对STIR图像及TSE-T2WI图像上腰椎退变性病变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L1~S1椎间盘退变情况、椎间盘突出/膨出的节段及程度、腰椎小关节骨质增生情况、棘间韧带水肿情况和腰背部皮下软组织水肿情况。分别对STIR序列与TSE-T2WI序列发现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膨出、椎小关节病变、腰部软组织病变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130例非神经根源性腰痛患者中,STIR序列对于腰椎间盘退变、棘间韧带水肿及腰背部皮下软组织水肿的检出数分别为482个、118节和25例,TSE-T2WI序列检出311个、42节和8例,两序列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STIR与TSE-T2WI序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和椎小关节骨质增生的检出数均为182个和71个,无差异。两序列均发现5例腰椎滑脱,19例腰椎管狭窄。结论:MRI STIR序列对非神经根源性腰痛患者腰椎间盘退变、棘间韧带水肿及腰背部皮下软组织水肿显示能力优于MRI T2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磁共振成像 STIR序列 非神经根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剂量含钆造影剂T2-FLAIR增强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于秀英 何勇 +4 位作者 姚振威 韩广 韩召春 刘松国 陈晓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共30例。患者均接受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分别用高压注射器推注0.1ml/kg(半剂量)和0.2m... 目的:探讨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在脑膜瘤病灶强化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共30例。患者均接受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分别用高压注射器推注0.1ml/kg(半剂量)和0.2ml/kg(全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进行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再次注射造影剂后立即加扫常规T1加权成像(T1WI)增强序列,其后进行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比较半剂量和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增强效果,同时与常规T1WI序列增强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0例脑膜瘤患者半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能达到常规T1WI序列增强的效果,其中15例病灶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5例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半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效果优于全剂量T2-FLAIR序列增强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半剂量含钆磁共振造影剂T2-FLAIR序列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增强效果优于全剂量,能达到T1WI序列增强的效果,在降低含钆磁共振造影剂剂量检查方面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剂量 T2加权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 增强扫描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3D-FLAIR序列诊断耳眩晕患者内耳内淋巴积水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娅 陈建宇 +4 位作者 钟镜联 付佳 朱洪蕾 许耀东 区永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MD)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方法在34例患者中筛选57耳,分为MD组、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及正常组。对每耳经咽鼓管咽口注射稀释的马根维显注射液1ml,24h后行3D-FLAIR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各组内... 目的探讨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MD)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方法在34例患者中筛选57耳,分为MD组、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及正常组。对每耳经咽鼓管咽口注射稀释的马根维显注射液1ml,24h后行3D-FLAIR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各组内淋巴积水的差异;计算该影像方法诊断(可疑)MD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4组平均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D组与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与正常组外,其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内淋巴积水分级存在差异(P<0.05);其中MD组与其他疾病组、MD组与正常组、可疑MD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3)。MRI增强3D-FLAIR序列诊断(可疑)MD的敏感度为77.42%、特异度为80.77%;影像诊断方法与单纯临床诊断(可疑)MD存在相关性(r=0.50)。结论 MRI增强3D-FLAIR能直观显示内耳内淋巴积水及积水程度,是诊断MD、特别是可疑MD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眩晕 内淋巴积水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不同时相诊断单侧突发性耳聋 被引量:3
8
作者 闵小红 顾华 +3 位作者 马琳琳 张奕 郭晓娟 蒋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HF)序列不同时相诊断单侧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对42例单侧突发感音性耳聋患者行HF序列扫描,分别比较HF序列不同扫描时间点(平扫,增强后10min、4h)前庭及耳蜗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以及同一扫描时间点... 目的探讨三维重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HF)序列不同时相诊断单侧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对42例单侧突发感音性耳聋患者行HF序列扫描,分别比较HF序列不同扫描时间点(平扫,增强后10min、4h)前庭及耳蜗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以及同一扫描时间点前庭与耳蜗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结果 42例中,18例(18/42,42.86%)内耳HF序列可见高信号。HF序列前庭、耳蜗信号强度比值均随扫描时间延长而增大,HF序列同一扫描时间点前庭信号强度比值均高于耳蜗(P均<0.05)。结论 HF序列增强扫描有利于显示单侧突发性耳聋病变,4h延迟扫描对于内耳异常信号的改变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新型3D-T2 FLAIR序列与传统SE T1W、3D-SPGR、2D-T2 FLAIR序列的强化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清磊 孙文阁 +3 位作者 李焕焕 李延亮 范国光 孙瑞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2-626,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T2 FLAIR)序列与传统自旋回波T1加权(SE T1 W)序列、三维容积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二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2D-T2 FLAIR)序列在不同浓度对比剂时的强化效果。方法将10只装有不同浓度...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T2 FLAIR)序列与传统自旋回波T1加权(SE T1 W)序列、三维容积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二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2D-T2 FLAIR)序列在不同浓度对比剂时的强化效果。方法将10只装有不同浓度对比剂的塑料试管按浓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在相同扫描序列和参数下采集10只试管和10名志愿者的头颅图像。计算图像信号的增强对比度(CER)、信号增强程度(SED)以及信号增强率(SER),绘制浓度-信号增强对比度关系曲线、浓度-信号增强程度关系曲线及浓度-信号增强率关系曲线。分析比较各个序列在不同浓度对比剂时的强化效果。结果新型3D-T2 FLAIR序列的CER及SED在低浓度的对比剂时较传统SE T1 W、3D-SPGR、2D-T2 FLAIR序列高,而在高浓度时CER及SED较传统SE T1 W、3D-SPGR、2D-T2 FLAIR序列低;新型3D-T2 FLAIR序列的SER较传统SE T1 W、3D-SPGR、2D-T2 FLAIR序列低。结论新型3D-T2 FLAIR序列在常规剂量及更低剂量扫描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肉眼观察对于新型3D-T2 FLAIR序列增强效果的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信号增强程度 增强对比度 信号增强率 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反转时间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伟 武靖 +2 位作者 杜湘珂 李毅 王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探讨3.0T MR反转时间(TI)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门静脉系统非对比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志愿者31名(正常组)、门静脉高压患者12例(门静脉高压组)采用不同的TI行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评估采用不同TI所得的IFIR图像的门... 目的探讨3.0T MR反转时间(TI)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门静脉系统非对比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健康志愿者31名(正常组)、门静脉高压患者12例(门静脉高压组)采用不同的TI行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评估采用不同TI所得的IFIR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主动脉SNR、肝脏组织SNR、门静脉主干CNR,根据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清晰程度进行评分。对上述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受检者不同TI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肝脏组织SNR、主动脉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TI门静脉图像分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不同TI图像的肝内分支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选择900ms TI时,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图像评分均低于正常组,TI为1100ms时,两组图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正常受检者,TI为700ms时既能得到较好的背景压制的图像,又能保证显示门静脉远端细支血管;而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选择TI为1100ms更有利于门静脉分支血管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 门静脉 高血压 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T2-FLAIR高信号血管征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忠华 褚春燕 +1 位作者 朱传芳 龚向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T2-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与颈动脉(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HVS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ICA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ICA狭窄程度<90%组和≥90%组。将HVS的分布区域... 目的探讨T2-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与颈动脉(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HVS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ICA狭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ICA狭窄程度<90%组和≥90%组。将HVS的分布区域划分为侧裂池、颞枕叶脑沟和其他部位,统计HVS在各区域出现的次数。根据HVS的分布范围,将HVS分为I级(HVS分布范围<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II级(HVS分布范围>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比较不同狭窄程度HVS的发生率和分级的差别,分析CEA前后ICA及T2-FLAIR序列的变化,评估CEA对HVS的影响。结果 ICA狭窄程度≥90%组HV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4,P<0.001)。HVS在各区域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侧裂池12次,颞枕叶脑沟34次,其他部位15次。ICA狭窄程度≥90%组的HVS II级比例高于<90%组(χ2=8.395,P<0.05)。CEA后24例HVS消失,5例HVS不变。结论 HVS的发生率及等级与ICA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ICA狭窄所致HVS多见于颞枕叶脑沟,侧裂池较少见。CEA可以明显改善HVS,术后HVS消失可能成为评估CEA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信号血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双翻转恢复序列在早期多发性硬化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卓琼 刘亚欧 +2 位作者 段云云 黄靖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5-1808,共4页
目的比较MR三维双翻转恢复(3D-DIR)序列与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对早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12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和9例早期复发-缓解型MS患者(病程短于2年),采用3.0T MR分别对21例颅内病变患者... 目的比较MR三维双翻转恢复(3D-DIR)序列与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对早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12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和9例早期复发-缓解型MS患者(病程短于2年),采用3.0T MR分别对21例颅内病变患者行3D-DIR及T2W TSE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技术对早期MS患者颅内不同部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与T2W序列相比,3D-DIR对总体病灶的检出增加了(P=0.007),对皮层内和皮层下病灶的检出也增加了(P=0.006,P=0.009)。在灰白质混合病变、深部灰质及白质病变的检测中,3D-DIR与T2WI序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MR 3D-DIR序列可以提高早期MS患者皮层内和皮层下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双翻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最佳参数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崔凤 叶滨宾 陈丽英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肝脏扫描的最佳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实验组将6组不同血红蛋白浓度液体和5组不同浓度的肝囊肿穿刺液埋于载体中,经0.5 T超导MR机行T2WI及FLAIR序列(TR6000 ms,TE 100 ms,TI 1500/1700/190...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肝脏扫描的最佳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实验组将6组不同血红蛋白浓度液体和5组不同浓度的肝囊肿穿刺液埋于载体中,经0.5 T超导MR机行T2WI及FLAIR序列(TR6000 ms,TE 100 ms,TI 1500/1700/1900 ms)扫描,检测并分析相同病灶在T2WI及不同TI值的FLAIR成像的信号强度。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FLAIR成像随液体蛋白浓度(≥1.64 g/dl)升高和TI值延长其信号呈逐渐升高趋势,优选参数FLAIR成像(TI 1700 ms)可鉴别肝囊肿与肝血管瘤(P<0.05)。结论:FLAIR成像可初步判定液体蛋白含量,优选参数的FLAIR成像结合常规SE序列可提高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竭反转恢复序列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RM序列的游程矩阵纹理特征联合ADC值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铭 田为中 +3 位作者 张继 王秀兰 夏建国 陈锦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 T_(2)反转恢复压脂(TIRM)序列游程矩阵纹理特征联合ADC值对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21例)与Ki-67低表... 目的:探讨基于MRI T_(2)反转恢复压脂(TIRM)序列游程矩阵纹理特征联合ADC值对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21例)与Ki-67低表达组(20例)。采用MaZda软件,在TIRM图像上选取病变最大层面画感兴趣区(ROI),提取病变的游程矩阵纹理参数,并在相同层面的DWI图像上采用相同的ROI测量ADC值,比较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之间各项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并计算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各纹理参数及ADC值与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Ki-67高表达组的水平方向(Horzl)、垂直方向(Vertl)、45度方向(45dgr)、135度方向(135dgr)上的游程长不均匀度(RLNU)及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135°方向上的灰度不均匀度(GLNU)均高于低表达组,而ADC值低于低表达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rzl-RLNU、Vertl-RLNU、45dgr-RLNU和135dgr-RLNU与Ki-67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Horzl-GLNU、Vertl-GLNU和135dgr-GLNU与Ki-67指数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ADC值与Ki-67指数呈负相关(P<0.05)。游程矩阵纹理参数中,45dgr-RLNU对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效能最高,AUC值为0.7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60.0%;ADC值的AUC值为0.84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和80.0%。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886,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75.0%。结论:基于MRI TIRM序列的游程矩阵纹理特征联合ADC值可提高对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游程矩阵 纹理特征 反转恢复压脂序列 表观扩散系数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翻转恢复序列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岩龙 吴小青 +3 位作者 郑义 田红岸 邓晶 余开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短时翻转恢复(short-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经临床确诊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资料。选择双侧大腿肌肉作为感兴趣区,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短时翻转恢复(short-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经临床确诊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资料。选择双侧大腿肌肉作为感兴趣区,采用常规T1WI、T2WI及STIR序列进行扫描,观察STIR序列与T1WI、T2WI在病变检出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1)本组12例患者于MRI上发现双侧大腿有不同程度异常信号表现,其中提示为肌炎11例、肌筋膜炎8例、皮下结缔组织炎9例、肌肉萎缩伴脂肪浸润1例。(2)在STIR序列上,12例患者均被发现双侧大腿有异常信号;T1WI仅发现5例皮下结缔组织炎,1例肌肉萎缩,未发现肌炎、肌筋膜炎;T2WI发现6例肌炎,1例肌肉萎缩及2例皮下结缔组织炎,未发现肌筋膜炎。(3)在STIR序列上,发现有7例患者的双侧大腿后、内侧肌群信号较其他受累肌群信号高,经病理证实该处肌肉损伤程度较重。结论 STIR序列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和高灵敏性,可明显提高软组织炎性病变的检出率,其信号强度可主观反映肌肉的损伤程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磁共振成像 短时翻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原理及其在心肌定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贾韬宇 秦培鑫 +4 位作者 扈锋 周小兵 鲁玲 潘存雪 李绍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158,共8页
心脏磁共振成像中的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技术是一种直观的无创性评价心肌组织特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多种定量参数用于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价。T1 mapping技术由准备脉冲和读出序列两部分组成,在其近20年的... 心脏磁共振成像中的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技术是一种直观的无创性评价心肌组织特性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多种定量参数用于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价。T1 mapping技术由准备脉冲和读出序列两部分组成,在其近20年的技术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对这两部分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优化。本文分别对三种准备脉冲(反转恢复准备脉冲、饱和恢复准备脉冲以及两者组合的准备脉冲)和两种读出序列(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和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各自的优化发展进程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以三种不同准备脉冲T1 mapping技术中的代表性序列为例进行成像原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 改良Look-Lock反转恢复技术 饱和恢复单激发采集技术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 细胞外容积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在肝移植术后MR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柳计强 张海三 +4 位作者 李金平 宋浩 张雨 尹媛媛 穆学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依次行上腹部IFIR序列成像和对比增强MRA(CE-MRA),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对门静脉显示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组图像评分的差异并测量吻合口直径... 目的探讨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依次行上腹部IFIR序列成像和对比增强MRA(CE-MRA),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对门静脉显示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组图像评分的差异并测量吻合口直径。比较2组图像测量值的差异,评价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结果 26例IFIR序列和CE-MRA均能显示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左、右支近端血管,图像质量≥3分者分别为92.31%(24/26)和96.15%(25/26)。2名医师对IFIR序列与CE-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Z=-1.077,P=0.282;医师2:Z=-0.629,P=0.529)。2组图像吻合口直径测量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t=0.369,P=0.546;医师2:t=0.020,P=0.889)。2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好。结论 IFIR序列可作为评估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流入反转恢复序列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IR和SWI序列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二级侧支循环 被引量:6
18
作者 褚长虹 朱建忠 +3 位作者 任帅 闫呈新 李辉坚 刘珍友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987,共7页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显著高信号血管(HSV)征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明显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MLSV)征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经MRA或CTA证实为...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显著高信号血管(HSV)征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明显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MLSV)征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经MRA或CT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1段完全闭塞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来评估患者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出院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13分)和预后差(13~38分)两组。对FLAIR图像上HSV征和SWI上MLSV征的严重程度评分(取值范围分别为0~8分和0~12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个预后组之间性别、疾病史、HSV征分级(高:HSV评分≥7、中等:HSV评分5~6、低:HSV评分≤4)和MLSV分级(高:MLSV评分>4;低:MLSV评分≤4)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比较高、低MLSV分级组及高、低HSV分级组(分别为评分>4和≤4)之间性别、疾病史、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出院NIHSS评分与入院NIHSS评分、DWI梗死灶体积评分、HSV和MLSV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72例中,FLAIR序列上HSV严重程度评分与SWI序列上MLSV严重程度评分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452,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越高则出院NIHSS评分越高(OR=1.493,P=0.001),相应预后越差;H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R=0.513,P=0.010)或ML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R=0.199,P=0.041),出院NIHSS评分越低,提示相应预后越好。明显不对称MLSV征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SV分级高的患者有较低的入院NIHSS评分(P=0.022)和较低的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P=0.042)。结论:对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和SWI序列上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侧枝循环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磁敏感加权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FLAIR序列表现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病灶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俱京涛 陈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4-166,170,共4页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在FCD中的占比为38.3%,而Ⅱ型占比为61.7%。手术是治疗FCD的有效方式。术前发现病灶并精准定位是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FC...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在FCD中的占比为38.3%,而Ⅱ型占比为61.7%。手术是治疗FCD的有效方式。术前发现病灶并精准定位是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FCD的诊断主要依赖MRI检查,但是,高达40%的Ⅱ型FCD和85%的Ⅰ型FCD病灶在常规MRI上表现为阴性,给诊断和手术带来极大的难度。随着MRI硬件、软件及后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FCD在常规MRI表现为阴性的检出率(综合诊断增益率为31%),对病灶准确定位、指导手术、降低术后癫痫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提高常规MRI表现为阴性的FCD检出率的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脑磁图 癫痫 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双反转恢复序列 液体和白质抑制序列 三维边缘增强梯度回波序列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形态学分析程序 基于表面形态学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FLAIR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康临 汪翀效 +2 位作者 张发平 束玲玲 王林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连续收集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FLAIR序列高... 目的探究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连续收集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信号强弱将患者分为A组(HVS<5分,53例)和B组(HVS≥5分,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不同HV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侧支循环代偿分级、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和脑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MRI检查时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饮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占比(39.62%与20.62%)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65±2.54)与(12.87±3.27)]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脑侧支循环代偿分级为(1.86±0.45)级,DWI-ASPECTS评分为(7.76±1.23)分,小于B组的(2.27±0.64)级和(8.25±1.34)分(P<0.05);A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为(54.28±12.34)cm^(3),大于B组的(25.67±8.6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 FLAIR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良好价值,患者的HVS评分越高预示脑侧支循环代偿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脑梗死体积越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扩散加权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