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S2002和MNA-SF评价老年入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博 丁丽丽 +1 位作者 陈燕波 任姗姗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年第9期76-79,共4页
目的: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老年入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NRS2002和MNA-SF与传统营养评价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新入院老年患者162例,... 目的: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老年入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NRS2002和MNA-SF与传统营养评价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新入院老年患者162例,进行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计算两种方法与传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NRS2002与BMI、CC、AMC、ALB、HB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MNA-SF与BMI、CC、AMC、ALB、H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NRS2002及MNA-SF与TP、CR、BUN、TG、TC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NRS2002和MNA-SF可以作为内科老年入院患者的营养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营养风险筛查2002 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原陈珊 来云霞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7期82-85,89,共5页
目的:调查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探索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通用筛查工具(MUST)、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简表(PG-SGASF)等3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山西省肿瘤... 目的:调查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情况,探索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通用筛查工具(MUST)、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简表(PG-SGASF)等3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2023年8月—2024年5月的所有入院成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患者体重在近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变化情况;饮食改变情况以及影响饮食的原因等。整理完成NRS2002、MUST、PG-SGASF得分。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疾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绘制韦恩图、ROC曲线。结果:合格问卷633份,男性327例、女性306例,平均年龄(54.41±14.35)岁。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在14%~22%之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更高。3种筛查结果绘制韦恩图显示,NRS2002与MUST一致性更高。以NRS2002为基础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MUST:0.9287,PG-SGASF:0.596)。结论: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其他类型肿瘤患者偏低,但恶性度越高营养不良风险越大。NRS2002有一定的漏诊情况,MUST简易且全面,PG-SGASF更适合用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软组织肿瘤 营养不良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 通用筛查工具(MUST)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简表(PG-SGA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赖观好 彭双林 +2 位作者 卢雪云 邓晶莹 黄雪妹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在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阳江人民医院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 目的观察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在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阳江人民医院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h内进行MNASF营养风险筛查,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肠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阳性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MNA-SF通过提供一个简单而全面的评估框架,有助于早期发现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并提早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 围手术期 老年患者 营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老年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及预后调查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伟 杨炯贤 +3 位作者 胡景 张玲 王秋梅 康维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科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入选98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住院的≥60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入院72h内完成实验室指标、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膳食回顾、人... 目的:探讨老年科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入选98例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住院的≥60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入院72h内完成实验室指标、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膳食回顾、人体测量和体成分分析等营养评定,观察临床结局(死亡、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98例患者均全部完成了整个调查,年龄(74.06±7.90)岁。MNA-SF结果正常营养状态者40例(40.82%),营养不良危险37例(37.76%),营养不良21例(21.43%)。营养不良者年龄(79.1±9.3)岁,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营养不良者前白蛋白[(114.7±62.5)mg/L,n=19]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204.0±65.2)mg/L, n=37,P<0.05]和营养不良危险组[(175.1±58.3)mg/L,n=34,P<0.05]。营养不良组感染并发症(28.6%)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12.5%)和营养不良危险组(5.4%)。营养不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21.9±8.9)d]均高于营养正常组[(14.9±5.9)d]和营养不良危险组[(15.9±7.5)d,均P<0.05)]。所有患者死亡2例,均发生在营养不良组。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延长住院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并发症,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五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失能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景小凡 孙建琴 +6 位作者 柳园 陈伟 李鸣 莫宝庆 万雪梅 黄承钰 杨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884-888,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失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五城市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3类机构中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目的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失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五城市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3类机构中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ADL、健康和营养等方面。判断失能与营养评价分别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ADL-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4929人入选本研究,根据失能情况分为病例组(<20分,n=379)与对照组(≥60分,n=4550)。两组年龄、城市、机构、所患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呼吸、体温、水肿、黏膜、皮肤弹性、咀嚼能力及牙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者中,营养状况正常占50.9%(2509/4929),存在营养风险33.66%(1659/4929),营养不良15.44%(761/4929),两组营养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OR=3.41)、咀嚼功能较差(OR=2.03)、心血管系统疾病(OR=1.87)、>90岁(OR=1.84)、泌尿系统疾病(OR=1.55)是老年人AD-失能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营养状况(OR=0.73)和消化系统疾病(OR=0.51)是老年人AD-失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90岁、咀嚼功能差、营养不良、患有精神神经、心血管及泌尿等系统疾病的老年人ADL-失能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病例-对照研究 失能 简易微型营养评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洪大情 王君如 +5 位作者 张亚玲 孟祥龙 高辉 吴姝焜 何强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15-818,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同时收集基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48月(40±13月),采用Kaplan-Meier以及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别。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提示:SGA<25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SGA≥25分患者高(P<0.05),MIS>10分组比MIS≤10分死亡风险高(P>0.05)。以MNA-SF分组,MNA-SF≥11分死亡风险低于NA-SF<11分(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GA及MIS不同分组仍然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P<0.05)。结论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不同,SGA法以及MIS法所评价的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风险有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评估 SGA mna-sf 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筛查工具对老年肿瘤患者营养筛查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晓峰 苏宁 +2 位作者 贾若苹 李玲玲 李凤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合理选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便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对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进行营养筛查,以白蛋白和前白... 目的:探讨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合理选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便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对130例老年肿瘤患者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进行营养筛查,以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为标准评定上述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以白蛋白为参考标准,MNA-SF、PG-SGA的灵敏度分别为55.7%、68.3%,特异度分别为45.1%、89.7%。以前白蛋白为参考标准,MNA-SF、PG-SG的灵敏度分别为67.1%、75.2%,特异度分别为51.0%、93.1%。结论:PG-SGA考虑到多个影响营养的复杂问题,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于肿瘤患者的实际营养状况。较之MNA-SF,PG-SGA更适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恶性肿瘤 患者主观全面评价法 微型营养评价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8
作者 张燕 王利仙 +2 位作者 吕晓华 罗红梅 张正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评价新版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成都市老年康疗院住院、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 861例,在入院后48 h内用新版MNA-SF进行营养筛查。采用克朗巴赫系... 目的评价新版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成都市老年康疗院住院、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 861例,在入院后48 h内用新版MNA-SF进行营养筛查。采用克朗巴赫系数α评价MNA-SF的信度;采用Kaiser-Meyer-Olkin(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分析评价MNA-SF的效度。根据MNA-SF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n=319)、营养不良风险组(n=1 046)及营养不良组(n=1 496),比较3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量表对营养状况的预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SD-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 3%(1 496/2 861)。MNA-SF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11,表明MNA-SF量表的信度较好。KMO值为0.827,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χ2=27. 616(P<0.05),得出球形假设被拒绝,适合进行因子分析。MNA-SF量表中7个因子[饮食变化、近3个月的体质量减轻情况、活动能力、应激或急性疾病情况、神经精神疾病、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C)]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 14%,表明该量表效度合理。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组及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呈趋势性增加,BMI、CC、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呈趋势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预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最佳截断点为10分,其灵敏度为78.93%,特异度为83.59%,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 0. 781~0. 811,P<0.05)。结论新版MNA-SF适用于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估,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 风险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与肾功能不全对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亚亚 裴小华 +3 位作者 苏晓璇 万里红 张怡 赵卫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 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 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 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 0.86~0.99)和贫血(OR=2.46,95%CI 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增龄与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与患者的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部分离退休人员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雅平 王淑民 +1 位作者 王一书 于雅杰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ini Nutritional Short-Form,MNA-SF)评估离退休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探讨影响北京市离退休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MNA-SF量表,对到北京小汤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 目的:通过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ini Nutritional Short-Form,MNA-SF)评估离退休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探讨影响北京市离退休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MNA-SF量表,对到北京小汤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251例,进行营养状况及相关饮食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74.33±7.73)岁,MNA-SF的平均得分为12.17±1.91,营养不良占调查人数的17.9%,营养状况良好者占82.1%;BMI<18.5kg/m2为4.4%,18.5kg/m2≤BMI≤23.9kg/m2的为35.1%,BMI≥24kg/m2即超重、肥胖的人数达到60.5%;同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MNA-SF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NA-SF与BMI分级后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46(P=0.000<0.01),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关饮食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9.7%老年人膳食口味是清淡的,23.9%偏咸,6.4%属于偏甜、辣或其他,食用鱼类的频率每周<2次的人数占71.7%,而每周≥2次的人数占28.3%。结论:离退休老年人超重/肥胖的问题较为严重,女性离退休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较男性差,随着年龄的增高,营养不良的风险有上升趋势,故应在未进入老年前期人群中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和提出干预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绝大多数老年人饮食口味较清淡,但每周食用鱼类的频次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价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医学-心理模式对血吸虫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11
作者 江永平 吴慧超 +2 位作者 李雅娟 张勇 杨佐南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790-1792,共3页
目的:观察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对血吸虫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影响。方法63例血吸虫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5例随访期间死亡)接受社会-医学-心理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及MNA-SF评分、SF-36评分、MELD-Na评分变化。结... 目的:观察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对血吸虫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影响。方法63例血吸虫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5例随访期间死亡)接受社会-医学-心理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及MNA-SF评分、SF-36评分、MELD-N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血白蛋白、血清钠浓度、腹水程度和肝性脑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营养不良发生率、MNA-SF评分、MELD-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医学-心理治疗模式有助于延缓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无助于改变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血吸虫 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SF-36健康调查量表 终末期肝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