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改进A*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研究
1
作者 廖功铭 任鸿翔 +1 位作者 王德龙 梁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针对多船会遇,提出基于四元船舶领域模型的速度障碍法,并融合动态窗口法对速度区间进一步约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在多船避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A*算法 四元船舶领域 速度障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过程辅助的船舶辐射噪声分类算法
2
作者 聂磊鑫 王海斌 +1 位作者 李超 张永霖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现阶段船舶辐射噪声分类通常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训练过参数化的模型。船舶辐射噪声的实测数据量一般较少,因此可以采用数据扩增策略去改善训练数据的多样性。然而相比于实测数据的时频谱图,该策略得到的增广时频谱图... 现阶段船舶辐射噪声分类通常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去训练过参数化的模型。船舶辐射噪声的实测数据量一般较少,因此可以采用数据扩增策略去改善训练数据的多样性。然而相比于实测数据的时频谱图,该策略得到的增广时频谱图通常存在边缘分布偏移,忽视这一点将无法充分利用增广数据,会带来性能上的损失。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斯过程辅助的船舶辐射噪声时频谱图分类算法。该算法在训练分类模型时,除了最小化分类器输出与标签之间的交叉熵损失,也同时借助高斯过程回归,最小化了不同数据上特征提取器输出的分布差异,进而在特征空间实现真实数据时频谱图和增广时频谱图的边缘分布对齐,这可以促进分类器的训练。公开海试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深度学习方法中现有的预训练-微调策略,在不同训练数据量下,该文所提算法都能够对近场船舶辐射噪声实现更准确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辐射噪声 时频谱图扩增 域自适应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流作用下双船码头系泊系统响应特性研究
3
作者 蒋志勇 庄月昊 +1 位作者 韦琪 武志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在强风大浪等恶劣海况下,双船码头的系泊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确保其稳定与安全,有必要对双船码头的系泊响应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水动力软件AQWA,基于三势流理论对2艘10.5×10^(4)t散货船并排码头系泊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在... 在强风大浪等恶劣海况下,双船码头的系泊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确保其稳定与安全,有必要对双船码头的系泊响应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水动力软件AQWA,基于三势流理论对2艘10.5×10^(4)t散货船并排码头系泊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在风流浪联合作用下不同浪向角下系泊系统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双船并排码头系泊时,外船的运动响应大于内船;在离岸风下,系泊系统的缆绳张力较大;在向岸风下,系泊系统的护舷力较大;环境载荷同向时,缆绳张力及护舷力较大。为双船码头系泊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船系泊 时域分析 系泊特性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水面船回波亮点特征研究
4
作者 黄金凤 陈子铨 汪海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29,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舰用水声对抗器材回波诱骗的逼真度,对典型水面船的回波亮点特征进行分析。基于Kirchhoff近似公式和四路径方法构建水面船声散射模型,对比分析改变船舶尺寸、船舶类型和观测角度对水面船回波亮点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为进一步提高舰用水声对抗器材回波诱骗的逼真度,对典型水面船的回波亮点特征进行分析。基于Kirchhoff近似公式和四路径方法构建水面船声散射模型,对比分析改变船舶尺寸、船舶类型和观测角度对水面船回波亮点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回波亮点个数与船舶类型密切相关,船舶尺寸、类型和观测角度均可改变亮点相对分布位置及亮点对应回波幅值,船舶尺寸和观测角度直接影响水面舰船回波展宽宽度。研究结果对水面舰船回波模拟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船 亮点特征 散射声场 时域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给船靠泊的远海浮式码头可作业天数预测
5
作者 王伟涛 陈浩东 +2 位作者 钟斌 樊天慧 刘鲲 《造船技术》 2025年第1期1-6,34,共7页
对补给船靠泊的远海浮式码头可作业天数进行预测。介绍远海浮式码头与补给船的结构和环境信息,采用频域方法中的谱分析方法对远海浮式码头与补给船的结构运动响应进行短期预报。分别采用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中的谱分析方法对远海浮式码... 对补给船靠泊的远海浮式码头可作业天数进行预测。介绍远海浮式码头与补给船的结构和环境信息,采用频域方法中的谱分析方法对远海浮式码头与补给船的结构运动响应进行短期预报。分别采用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中的谱分析方法对远海浮式码头与补给船的运动响应极值进行预报,并将两种预报结果进行对比。根据频域方法预报结果和作业约束条件,基于不同艏向布置的3个目标海域波浪工况,计算远海浮式码头的可作业天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谱分析方法预测补给船靠泊的远海浮式码头可作业天数可为实际工程中的远海浮式码头艏向优化和锚地优选等提供参考,并对远海浮式码头和其他海洋工程作业船舶的作业能力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浮式码头 可作业天数预测 补给船 靠泊 谱分析方法 运动响应 频域方法 时域方法 作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a River-to-Sea Ship 被引量:1
6
作者 Yiwen Wang Weiguo Wu C.Guedes Soar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8年第3期380-388,共9页
The ship motions and wave-induced loads of a new type of river-to-sea ship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 river-to-sea ship is an unconventional type of container ship characterized by high breadth... The ship motions and wave-induced loads of a new type of river-to-sea ship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 river-to-sea ship is an unconventional type of container ship characterized by high breadth to draft ratio and low length to breadth ratio, which makes it more prone to hydroelasticity than conventional ships of the same size. A segmented model was tested under two loading conditions, namely, ballast and loaded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vertical motions and wave-induced loads under each condi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are calculated by a nonlinear time domain code at each time step. The 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s of vertical ship responses in regular waves are analyzed, and 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to-sea ship Wave-induced RESPONSES NONLINEAR time domain simulatio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风险领域模型
7
作者 杨家轩 于潇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7,共7页
为构建船舶风险领域及分析其特征,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提出一种具有风险级别的船舶领域模型。首先,根据预处理后的AIS数据,获取他船相对于本船的位置。然后,采用椭圆领域边界对船舶相对位置... 为构建船舶风险领域及分析其特征,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提出一种具有风险级别的船舶领域模型。首先,根据预处理后的AIS数据,获取他船相对于本船的位置。然后,采用椭圆领域边界对船舶相对位置数据进行筛选,同时获取到代表风险级别的临界点,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船舶风险领域。最后,利用老铁山水道中149 m、190 m、229 m、300 m船舶的AIS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分析船舶风险领域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船舶的风险级别;在同一风险级别时,不同尺度船舶间的风险领域长、短半轴与船长之比差异较小;风险级别为1的船舶领域边界接近于圆形;他船在本船周围分布的密集程度不同。本研究所提模型对航行安全保障、航行风险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数据 椭圆领域 风险级别 船舶风险领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
8
作者 陈亮 李健昊 +1 位作者 何成 师皓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如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标注样本有限的条件下,提升舰船检测性能一直是SAR图像处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知识从有标注的源域(光学图像)转移到未标注的目标域(SAR图像),降低对标记SAR图像... 如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标注样本有限的条件下,提升舰船检测性能一直是SAR图像处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知识从有标注的源域(光学图像)转移到未标注的目标域(SAR图像),降低对标记SAR图像数据依赖。同时,设计了频域转换模块、注意力区域增强模块和自适应权重模块来缩小光学、SAR图像域之间的域差距,提高源域与目标域特征对齐效率,增强网络在挑战性样本下的特征迁移能力。在公开发布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块较基础模型AP50提升10%,总体性能优于其他先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适应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光学图像 舰船检测 频域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跨域运载编队队形配置问题研究
9
作者 黄力伟 江晓世 《船舶》 2024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海上跨域运载都是关乎国家利益的重要行动,而护航编队的队形配置是海上跨域运载行动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考虑的问题。该文针对海上跨域运载编队的队形配置问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护航军舰拦截海面目标模...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海上跨域运载都是关乎国家利益的重要行动,而护航编队的队形配置是海上跨域运载行动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考虑的问题。该文针对海上跨域运载编队的队形配置问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护航军舰拦截海面目标模型,对双舰伴随跨域运载时编队规模和护航军舰位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保证拦截到目标情况下护航军舰与运载编队的队形配置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海上跨域运载编队队形配置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该结论不仅从定性方面,还着重从定量方面为海上跨域运载行动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运载 编队 护航 目标拦截 队形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法的时域绕射力计算研究
10
作者 鲁江 张楠 +1 位作者 张新曙 顾民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994,共14页
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的开发对势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提出要求,本文针对三维时域面元法开展绕射力计算研究。首先引入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其瞬时项的求解采用Hess&Smith方法,记忆项的求解采用Beck团队的方法;其次,推导出全... 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的开发对势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提出要求,本文针对三维时域面元法开展绕射力计算研究。首先引入三维时域自由面格林函数,其瞬时项的求解采用Hess&Smith方法,记忆项的求解采用Beck团队的方法;其次,推导出全浪向绕射力脉冲函数法编程所用的数学表达式;然后,采用分布源模型求解源强和速度势,并采用压力直接积分法求出时域绕射力;最后,针对Wigley I船型开展绕射力和FK力计算,并与公开的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方法和代码可用于船舶工业CAE软件势流求解器和波浪中船舶非线性失稳运动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域面元法 三维时域格林函数 绕射力 船舶CAE自主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缩效应对船舶破损进水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厉京达 彭飞 +1 位作者 杜度 王展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6,共7页
破损的密闭舱室内残余空气的流通性和压缩性对破口进水或横贯进水速度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伯努利原理和波义尔定律,采用准静态法建立了考虑空气压缩效应的船舶破损进水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对简易舱室破损进水进行时域模拟,通过与现有... 破损的密闭舱室内残余空气的流通性和压缩性对破口进水或横贯进水速度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伯努利原理和波义尔定律,采用准静态法建立了考虑空气压缩效应的船舶破损进水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对简易舱室破损进水进行时域模拟,通过与现有数据的比较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然后以ITTC标准驳船模型为对象,开展考虑空气压缩效应和非水密门影响的破损舱室进水数值计算,分析空气压缩效应与非水密门对舱室压力、进水速度、水面高度等因素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舱室存在空气压缩效应时,舱室达到进水平衡时间减少,水面高度减小,对船舶稳性不利;当考虑舱室之间非水密门影响时,舱室达到进水平衡过程会产生变化,非水密门受力临界较大情况下会阻碍水漫延进入下一舱室,缩短舱室达到进水平衡的时间和水面高度。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模拟考虑空气压缩效应的船舶破损进水过程,为破损船舶浮性稳性精确预报和应急处置决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船舶 空气压缩 数值计算 时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船舶领域应用
12
作者 赵峰 刘桃宏 杜晓东 《机电设备》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基于EBSILON软件对船用百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对美国桑迪亚试验室10.31 k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麻省理工学院275 M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进行模拟,验证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再压缩循环为基础,... 基于EBSILON软件对船用百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进行设计,首先通过对美国桑迪亚试验室10.31 k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麻省理工学院275 M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进行模拟,验证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再压缩循环为基础,开展450 k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设计和变工况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百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对外输出功率为479.351 kW,热电转换效率为26.7%,满足设计要求。在设计工况下,系统运行的分流比范围为0.200~0.639,且认为分流比0.639这个点是S-CO_(2)动力循环系统开始对外作正功。在变工况下,系统对外输出功率随着系统流量增加而增大,随着再压缩机流量增加而减小,这也印证了从质量流量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控制运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船舶领域 系统设计 变工况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相遇局面让路船自动避碰行动方案 被引量:14
13
作者 贺益雄 黄立文 +1 位作者 牟军敏 熊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4-1029,共6页
为研究交叉相遇局面让路船自动避碰方案,通过局面要素将局面分为4个阶段,基于避碰规则和海员通常做法研究各个阶段自动避碰行动。紧迫局面形成点和紧迫危险形成点的计算以MMG模型和圆形船舶领域模型为基础,依靠基于龙格库塔方法和二分... 为研究交叉相遇局面让路船自动避碰方案,通过局面要素将局面分为4个阶段,基于避碰规则和海员通常做法研究各个阶段自动避碰行动。紧迫局面形成点和紧迫危险形成点的计算以MMG模型和圆形船舶领域模型为基础,依靠基于龙格库塔方法和二分法的数学模型实现。改进的碰撞危险度模型以空间碰撞危险度和时间碰撞危险度基于海员通常做法合成。一种新的最有效避让方式比较模型用于产生碰撞危险产生以前和紧急情况下的自动避碰方案。以一艘交叉相遇局面让路船为对象进行仿真,验证采用的数学模型并生成应采取的自动避碰行动。结果表明:MMG模型精度满足要求;基于二分法的局面要素数值化计算模型能可靠、快速地收敛;可生成符合避碰规则和海员通常做法的自动避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路船 船舶领域 水动力模型 交叉相遇局面 自动避碰 二分法 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水域船舶领域三维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徐周华 牟军敏 季永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0-383,共4页
通过引入船舶领域的概念 ,以及借鉴船舶领域 (二维 )模型的思想 ,在结合内河船舶操纵与避碰以及航道特点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狭窄水域船舶领域三维模型的思想 .综合实船操纵性试验的结果 ,并通过实例计算 。
关键词 船舶领域 三维模型 桥区引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典型水域船舶领域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文元桥 李通 +3 位作者 郑海涛 黄亮 周春辉 肖长诗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7,59,共6页
为获取内河典型水域的船舶领域特征,利用船舶历史轨迹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网格化目标船周围水域,计算每一时刻下目标船周围距其最近的他船所占的网格,叠加每时刻下他船的网格分布,得到单船的网格密度图,对同一长度类型的船舶的网格... 为获取内河典型水域的船舶领域特征,利用船舶历史轨迹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通过网格化目标船周围水域,计算每一时刻下目标船周围距其最近的他船所占的网格,叠加每时刻下他船的网格分布,得到单船的网格密度图,对同一长度类型的船舶的网格密度图进行叠加,得到特定类型船舶的网格密度图。观测该网格密度图和分析该网格密度数据,得到特定类型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在内河典型水域,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尺度均与传统的基于理论分析的领域形状和尺度及海上自由航行水域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尺度有较大的区别。内河水域船舶的领域形状受船舶行为影响明显,呈非对称椭圆状,且椭圆长轴与船首向平行。船舶领域长度为船长的2.5~3.5倍,船宽的16~21倍;船舶领域宽度为船长的1.5~2.0倍,船宽的9~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内河典型水域 历史轨迹数据 网格密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数据的船舶领域建模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元桥 王玉宾 +3 位作者 张帆 张义萌 黄亮 周春辉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船舶领域,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提出一种船舶领域建模方法。根据样本选取目标船,通过提取目标船的周围船舶,对周围船舶相对目标船的运动轨迹进行拟合,从而求取船-船最近距离,以该最近... 为研究船舶领域,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提出一种船舶领域建模方法。根据样本选取目标船,通过提取目标船的周围船舶,对周围船舶相对目标船的运动轨迹进行拟合,从而求取船-船最近距离,以该最近距离确定目标船周围最近船舶的相对位置分布,构建出船舶领域统计模型。以最近船舶的相对位置分布为样本,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样本估计,进而确定船舶领域的形状和大小。利用荆州渡船区域的AIS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比分析横穿航道的横驶船与航道内直航船以及不同尺度的上行船舶和下行船舶的船舶领域特征,得到不同类型船舶的领域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所确定的船舶领域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数据 船舶领域 建模 领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领域模型的港口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代君 王当利 刘克中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4期679-682,共4页
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是航运规划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许多经验性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它的客观性.文中通过引入船舶领域模型,对港口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航道日交通量的理论模型,并将其运用到... 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是航运规划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许多经验性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它的客观性.文中通过引入船舶领域模型,对港口受限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航道日交通量的理论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港主航道中,计算得到天津港主航道年交通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模型 港口受限航道 航道通过能力 交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大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能力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明俊 艾万政 程志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2,共3页
结合实测得到的苏通大桥桥区水域的船舶流量数据,运用船舶领域理论,论证苏通大桥施工期主通航孔上、下行全天通航能力,为保证现场施工和船舶通航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船舶流量 船舶领域 通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恺 韩非非 +1 位作者 李俊星 张玮 《水道港口》 2010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结合船舶领域概念及桥区限制性航道船舶航速公式,采用标准船型船舶吨位与船舶长度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推求两者关系。引入加权平均船型概念,建立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与以往公式进行对比认为,文章提出的... 结合船舶领域概念及桥区限制性航道船舶航速公式,采用标准船型船舶吨位与船舶长度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推求两者关系。引入加权平均船型概念,建立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与以往公式进行对比认为,文章提出的方法结果较为准确,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限制性航道 通航能力 航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领域和MMG的最晚施舵点/CRI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益雄 熊勇 +1 位作者 黄立文 田延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5期1088-109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MG和船舶领域的LSP计算模型,以及改进的空间碰撞危险度(space collision risk index,SCRI)/时间碰撞危险度(time collision risk index,TCRI)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精度可满足研究与实践要求;基... 提出了一种基于MMG和船舶领域的LSP计算模型,以及改进的空间碰撞危险度(space collision risk index,SCRI)/时间碰撞危险度(time collision risk index,TCRI)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精度可满足研究与实践要求;基于二分法的LSP模型能快速、可靠收敛;LSP和SCRI/TCRI模型更符合海员通常做法和避碰规则的公认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水动力模型 二分法 最晚施舵点 碰撞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