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波 张立元 +5 位作者 邹建洲 刘中华 徐少伟 滕杰 钟一红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0,171,共7页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分析2010年6月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224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56.94±1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分析2010年6月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透析患者224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56.94±14.47)岁,透析龄(54.20±43.39)个月。所有患者均收集临床病史,并于周中透析前检测25(OH)D、甲状旁腺素(parathyaid hormone,iPTH)、血钙、血磷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in T,cTn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结果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58.53±18.33)nmol/L,其中25(OH)D水平正常36例(16.1%)、不足163例(72.8%)、缺乏25例(11.2%)。男性组25(OH)D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61.94±19.84)nmol/L vs.(55.12±15.37)nmol/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P<0.05),与cTnT、NT-proBNP、hs-CRP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白蛋白和25(OH)D浓度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人群中25(OH)D缺乏和不足十分常见,且可能与心脏疾病、炎症、贫血的发生发展相关。年龄增长、女性、营养不良等是导致的25(OH)D缺乏和不足的因素。25(OH)D缺乏和不足在透析人群中的意义以及合理的干预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25(oh)d] 血液透析 横断面调查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伴COPD患者血清25-(OH)D、TNF-α和IL-6水平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静 李威 +1 位作者 李一梓 王左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血清25-(OH)D、TNF-α和IL-6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COPD伴牙周炎患者[(C+P)组]20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P组)20例,同期门...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血清25-(OH)D、TNF-α和IL-6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COPD伴牙周炎患者[(C+P)组]20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P组)20例,同期门诊随诊的健康对照组(H组)20例。采集临床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25-(OH)D、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各组间牙周病指数有显著性差异。(C+P)组与P组、H组相比,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较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组血清25-(OH)D与IL-6呈负性相关关系(P<0.05),C+P组血清25-(OH)D与Tnf-α呈负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25-(OH)D、TNF-α和IL-6可能与牙周炎和COPD病理机制相关,牙周炎和COPD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5-(oh)d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2D3负向调节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紧张肽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敏书 聂国明 +3 位作者 余健 何威逊 罗莉漫 徐洪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研究1,25-(OH)2D3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肽-醛甾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及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血管紧张肽Ⅱ(AngⅡ)灌注组(C组)、AngⅡ+1,25-(OH)2D3灌注... 目的研究1,25-(OH)2D3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肽-醛甾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及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血管紧张肽Ⅱ(AngⅡ)灌注组(C组)、AngⅡ+1,25-(OH)2D3灌注组(D组)。B、C、D组均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制作DM大鼠模型。C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AngⅡ400ng·kg-1·min-1;D组经两条渗透性微量泵通路分别给予AngⅡ(400ng·kg-1·min-1)+1,25-(OH)2D3(450ng·kg-1·min-1)。两组均连用10周。检测大鼠血糖(BG)、收缩压(SBP)、24h尿蛋白定量(TP)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和醛甾酮(Ald)水平。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检测尿液足细胞(UPC)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的分布。结果B组BG、SBP、UPC、TP、PRA、AngⅡ、Ald均较A组明显升高。C组SBP、UPC、TP、PRA、AngⅡ、Ald较B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D组SBP、UPC、TP、AngⅡ、Ald较C组明显降低,D组AngⅡ较B组明显降低。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A组GLEPP1正常分布,C组呈明显缺失,B和D组亦缺失。UPC与TP、AngⅡ呈正相关(rs=0.51,0.35,P<0.01,P<0.05)。结论1,25-(OH)2D3可能是RAAS的负向调节因子,通过下调RAAS活性,防止足细胞脱落排泄介导其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糖尿病 足细胞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莹 冯正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绝经后女性62例,50岁及以上男性24例,对其临床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血清25-(OH)D和体脂成分等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绝经后女性62例,50岁及以上男性24例,对其临床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血清25-(OH)D和体脂成分等进行测定。按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不同的亚组,即严重缺乏组(25例)、缺乏组(44例)、不足组(17例),比较各组体脂分布是否存在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各体脂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25-(OH)D等指标与体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5-(OH)D严重缺乏组个体其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比值(VAT/SAT)高于25-(OH)D不足组(P<0.05),25-(OH)D缺乏组个体其BMI高于25-(OH)D不足组(P<0.05)。VAT/SAT与腹臀比、躯干脂肪质量/四肢脂肪质量、躯干脂肪百分比/腿部脂肪百分比均显著相关(P值均<0.05)。BMI与除外VAT/SAT的其余各体脂指标均显著相关(P值均<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示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VAT/SAT显著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相互关联,且绝经后女性患者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oh)d 体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_3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体液免疫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新慧 张会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中25-(OH)D3与健康人群有无差异,及25-(OH)D3与AITD患者体液免疫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GD)50例、桥本甲状腺炎(HT)30例,健康人20例,检测样本血清25-(OH)D3、甲状腺自身抗体(T...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中25-(OH)D3与健康人群有无差异,及25-(OH)D3与AITD患者体液免疫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Graves病(GD)50例、桥本甲状腺炎(HT)30例,健康人20例,检测样本血清25-(OH)D3、甲状腺自身抗体(TSAb、TGAb、TPOAb)及甲状腺功能,并对25-(OH)D3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D组及HT组25-(OH)D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D组25-(OH)D3与TSAb、FT3、FT4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HT组25-(OH)D3与TGAb、TPOAb、TSH呈负相关,与FT3、FT4呈正相关。结论:AITD患者存在低25-(OH)D3血症,与患者的体液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25-(oh)d3 甲状腺自身抗体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1,25-(OH)_2D_3对EC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震 付聪 +4 位作者 王冰一 窦蒙蒙 赵继敏 黄幼田 赵明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和1,25-(OH)2D3及2药联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1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7mol/LDEX与10-7mol/L1,25-(OH)2D3以及同种浓度2药联合处理EC1细胞48、72和96h,并设溶剂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和1,25-(OH)2D3及2药联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1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7mol/LDEX与10-7mol/L1,25-(OH)2D3以及同种浓度2药联合处理EC1细胞48、72和96h,并设溶剂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25-(OH)2D3单独应用具有抑制EC1细胞增殖的作用(F1,25-(OH)2D3=51.185,P<0.001);DEX单独应用具有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FDEX=8.170,P=0.009)。DEX、1,25-(OH)2D3及时间3种因素两两间均存在交互作用(细胞增殖抑制:F1,25-(OH)2D3×DEX=11.017,P=0.003;F1,25-(OH)2D3×时间=3.668,P=0.041;FDEX×时间=7.887,P=0.002。G0/G1期细胞比率:F1,25-(OH)2D3×DEX=12.381,P=0.002;F1,25-(OH)2D3×时间=6.583,P=0.005;FDEX×时间=5.096,P=0.014),且两药间提示存在拮抗作用。未发现3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细胞增殖抑制:F1,25-(OH)2D3×DEX×时间=0.512,P=0.606。G0/G1期细胞比率:F1,25-(OH)2D3×DEX×时间=0.410,P=0.668)。结论:DEX和1,25-(OH)2D3单独及联合使用能对EC1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且使EC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1 25-(oh)2d3 EC1细胞 细胞周期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燕燕 张会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TC的患者3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血清25-(OH)D_3、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PTC的患者3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25-(OH)D_3、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研究PTC肿瘤组织中B型RAF基因V600E(BRAF^(V600E))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PT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5-(OH)D_3水平较低(P=0.000),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较高(P=0.000)。2PTC组间比较: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及平均年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P=0.002),有BRAF^(V600E)突变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无BRAF^(V600E)突变者(P=0.000);IRI在PTC有淋巴结转移者或BRAF^(V600E)突变者较高(P=0.000);PTC患者25-(OH)D_3水平与IRI未见明显相关。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高胰岛素抵抗是PTC的危险因素(P=0.006、P=0.001),高25-(OH)D_3是PTC保护因素(P=0.000)。结论:高25-(OH)D_3可能是PTC的保护因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助于预防PT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3 胰岛素抵抗 BRAFV600E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3水平对卵巢反应性及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尹佳倩 许孝凤 +2 位作者 张雅梦 邹慧娟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4-646,共3页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对卵巢反应性及冻融周期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行FET共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前血清25-(OH)D3水平,分为<20μg/L组和≥20μg/L组;比较2组的促排卵...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对卵巢反应性及冻融周期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行FET共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前血清25-(OH)D3水平,分为<20μg/L组和≥20μg/L组;比较2组的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25-(OH)D3≥20μg/L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20μg/L组(64.3%vs 45.5%,P<0.05);2组患者获卵数、MⅡ数、受精率、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总天数、优质胚胎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低水平25-(OH)D3与卵巢反应性无相关性,但与妊娠率的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血清25-(oh)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体内25(OH)D3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毛旭东 吴彦 +4 位作者 盛宏光 刘志文 王春平 李水军 王洪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25(OH)D3水平,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住院患者,对同一血清样本分别用LC-MS/MS法和ELISA法测定25(OH)D3水平,同时用LC-MS/MS法测定25(OH)D2的水... 目的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25(OH)D3水平,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住院患者,对同一血清样本分别用LC-MS/MS法和ELISA法测定25(OH)D3水平,同时用LC-MS/MS法测定25(OH)D2的水平。结果 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均数为14.99±6.51 ng/mL,酶联免疫法测定的均数为20.91±9.70 ng/mL,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5(P<0.01),线性相关方程为维生素D3(LC-MS/MS法)=4.829+0.486×维生素D3(ELISA法)。LC-MS/MS法组25(OH)D3浓度高于20 ng/mL的比例17%,酶联免疫法组为52%,LC-MS/MS法组的25(OH)D2和25(OH)D3总浓度高于20 ng/mL的为24%。25(OH)D2占25(OH)D总量的8.4%。结论 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数值明显低于ELISA法,两者正相关性较高,可经方程互换。酶联免疫法低估了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检测25(OH)D3的同时需测定25(OH)D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MS)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25(oh)d3 25 (oh)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OH-D_2、25-OH-D_3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3-625,630,共4页
目的研究人体内25羟维生素D2(25-OH-D2)、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检测205例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中25-OH-D2及25-OH-D3的含量,并根据维生素D(VitD... 目的研究人体内25羟维生素D2(25-OH-D2)、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检测205例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中25-OH-D2及25-OH-D3的含量,并根据维生素D(VitD)含量分析VitD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人体内VitD(25-OH-D2+25-OH-D3)含量与50岁以下者的股骨颈骨矿含量无相关性(P>0.05),与50岁以上者呈正向直线相关(P<0.05或P<0.01),男女性别均一致。结论对于50岁以上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内血清VitD的含量降低很可能会导致其股骨颈骨矿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密度 25-oh-d2 25-oh-d3 相关性 25-( oh) d2 25-( oh) 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11
作者 杨胜红 姚培学 +1 位作者 欧应勇 欧阳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0-1083,共4页
1,25-(OH)2D3是Vit D的活性形式,因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而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扮演重要角色。1,25-(OH)2D3通过减少炎性因子、诱导抗菌肽的释放、结合免疫细胞Vit D受体在气道中发挥抗炎作用。同时1,25-(OH)2D3减轻气道上皮纤维... 1,25-(OH)2D3是Vit D的活性形式,因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而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扮演重要角色。1,25-(OH)2D3通过减少炎性因子、诱导抗菌肽的释放、结合免疫细胞Vit D受体在气道中发挥抗炎作用。同时1,25-(OH)2D3减轻气道上皮纤维化、影响气道细胞如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气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泌。此外1,25-(OH)2D3减少TGF-β1、IL-17A的表达。本文就1,25-(OH)2D3在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付丽坤 崔红梅 +6 位作者 卢坤玲 邹春燕 纪桂贤 李莉 李京龙 盛丽娜 谢长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25nmol/L(n=28,D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应用T1WI同/反相位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28.66±6.45)%及C组(38.74±11.47)%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组(22.79±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54.79±5.28)%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减低,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呈负相关关系(P<0.05,r=-0.125)。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越低,肝脏脂肪含量越高,血清25(OH)维生素D有望成为NAFL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维生素d 肝内脂肪含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雷艺 王小英 +4 位作者 阳琰 高琳 黄琦 李思成 李豪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Graves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367例,将Graves病患者分为初发组、未控制组、控制组,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 目的探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Graves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367例,将Graves病患者分为初发组、未控制组、控制组,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TM),601型)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及25(OH)D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西门子^(TM),Centuar XP型)检测游离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_4)、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_3)、甲状腺素(thyroxin,T_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等相关指标,探讨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未控制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初发组(P<0.01),初发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控制组组(P<0.01)。血清25(OH)D水平与TS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呈正相关,与FT_3、FT_4、T_3、T_4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水平降低可能与Graves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GRAVES病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S/D值联合血清25(OH)D水平检测在子痫前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长芳 徐敏 +5 位作者 孙彩凤 张凌 吕艳 王超萍 徐晓黎 叶文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母亲血清25(OH)D水平和双侧子宫动脉S/D平均值对子痫前期(PE)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常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60例、轻度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母亲血清25(OH)D水平和双侧子宫动脉S/D平均值对子痫前期(PE)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常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60例、轻度子痫前期(MPE)40例,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3组孕妇均于15~20周测量双侧子宫动脉S/D均值,于24周检测母亲血清25(OH)D水平;同时绘制S/D平均值、血清25(OH)D水平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比较各曲线下面积,同时计算S/D平均值、血清25(OH)D水平和联合检测PE的诊断效能。结果 SPE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MPE组,MPE组又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组双侧子宫动脉S/D平均值(4.09±0.62),明细高于MPE组S/D平均值(3.26±0.55)和正常组S/D平均值(2.62±0.51),而MPE组S/D平均值又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组25(OH)D水平为(32.44±5.84),明显低于MPE组25(OH)D水平(37.15±5.90)和正常组25(OH)D水平(42.57±7.44),而MPE组25(OH)D水平又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痫前期组双侧子宫动脉S/D值平均值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66,P <0.01);S/D平均值、25(OH)D水平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和0.719,均低于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双侧子宫动脉S/D平均值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均可用于子痫前期的诊断和监测,且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d水平 子宫动脉S/d 子痫前期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_3及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艳丽 李伟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与川崎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KD患儿35例,检测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OH)D3和IL-6水平,并选取25例呼吸道感染发...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与川崎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KD患儿35例,检测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血清25-(OH)D3和IL-6水平,并选取25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作为发热对照组,25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25-(OH)D3和IL-6值,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KD治疗前25-(OH)D3水平:正常儿童较发热儿童高(P=0.025);KD患儿较正常儿童高(P=0.023),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6水平:发热儿童虽较正常儿童高(P=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患儿较发热儿童高(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25-(OH)D3与IL-6水平进行相关分析,r=0.9,P=0.000。血清25-(OH)D3水平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6水平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3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25-(OH)D3与IL-6水平无相关性(r=0.18,P=0.4)。结论 KD患儿治疗前血清25-(OH)D3与IL-6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后无明显相关。25-(OH)D3可能参与KD的发病,可作为KD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25-(oh)d3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对观察性和实验性研究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景华 王柯 曹振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96,共16页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为身体活动调节微量营养素代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1月30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观察性研究和实... 目的系统梳理身体活动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为身体活动调节微量营养素代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1月30日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74篇文献,包括51篇观察性研究和23篇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室外身体活动会显著降低维生素D缺乏风险,但室内身体活动无该效应;较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但低强度身体活动与之无相关性;不同季节身体活动均与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显著相关。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运动和长期运动训练均可显著提高血液循环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耐力训练和抗阻联合耐力训练均能显著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抗阻训练并无显著性效应。结论身体活动水平与血液循环维生素D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运动干预对血液循环维生素D营养状态具有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身体活动 25-羟维生素d[25(oh)d]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思宇 鲁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CHB患者(乙肝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的血清25-(OH)D3、CHB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CHB患者(乙肝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的血清25-(OH)D3、CHB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LN(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PⅢ)、IV型胶原(CⅣ),并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A、B、C级),肝纤维化进行分期(S0~S4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乙肝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功能A、B、C级的血清25-(OH)D3水平依次降低,各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与AST、ALT、TBIL呈负相关性(P〈0.05)。(3)血清25-(OH)D3水平在肝纤维化S0~S4期水平依次降低,除S0与S1、S3与S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负相关性(P〈0.05);血清25-(OH)D3与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Ⅲ、CⅣ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肝功能下降及肝纤维化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25羟维生素d3(25-(oh)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肾1-α羟化酶与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昶荃 陈建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肾1-α羟化酶改变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组)、维生素D3处理的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处理1组)、1-α(OH)D3处理的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处理2组)和正常老龄大鼠(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肾1-α羟化酶改变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组)、维生素D3处理的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处理1组)、1-α(OH)D3处理的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处理2组)和正常老龄大鼠(正常对照组)24h尿白蛋白、血25-(OH)D3和1、25-(OH)2D3水平;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各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结果糖尿病组24h尿白蛋白高于其他3组,1、25-(OH)2D3和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处理2组。处理1组与糖尿病组比较,25-(OH)D3有升高趋势,1、25-(OH)2D3和骨密度无显著差异。处理2组25-(OH)D3和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1、25-(OH)2D3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处理1组1、25-(OH)2D3和骨密度较处理2组低,25-(OH)D3较处理2组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肾1-α羟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血中1、25-(OH)2D3减少和骨密度下降,1-α(OH)D3显著改善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鼠 肾1-α羟化酶 1 25-(oh)2d3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介导鸡BMSCs和BMMs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的形成
19
作者 顾建红 闵雯嫣 +5 位作者 周佳桦 赵玉田 卞建春 刘学忠 袁燕 刘宗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9-1517,共9页
为探究1α, 25-(OH)2D3对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OC)形成的影响,笔者对1α, 25-(OH)2D3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骨吸收功能鉴定、O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 为探究1α, 25-(OH)2D3对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OC)形成的影响,笔者对1α, 25-(OH)2D3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骨吸收功能鉴定、O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1α, 25-(OH)2D3能够上调BMSCs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下调骨保护素(OPG)的表达。1α, 25-(OH)2D3处理共培养细胞5 d,OC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骨吸收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Ⅱ型碳酸酐酶(CAⅡ)、组织蛋白酶K(CtsK)及TRAP等标志性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8 mol·L^-1 1α, 25-(OH)2D3效果最明显。结果表明,10-8 mol·L^-1 1α, 25-(OH)2D3能够介导鸡BMSCs和BMMs共培养体系中OC的形成,该OC具有骨吸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OC在家禽骨骼及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鸡胚 25-(oh)2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破骨细胞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丽 李野 +1 位作者 王明玉 王安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维生素D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维持机体血液钙、磷平衡及骨骼的矿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的研究认为它不仅调节钙磷代谢,还对细胞的增长分化和免疫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维生素d3 1 25-(oh)2-d3 25-oh-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