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茎绢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滑艳 何荔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采用乙醇提取 ,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 ,从白茎绢蒿 (Seriphidiumterrae albae(Krasch)Poljak)中初步分离鉴定出 9个化合物 :α 山道年 (α santonin ,1) ,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2 ) ,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taraxasterylacetat... 采用乙醇提取 ,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 ,从白茎绢蒿 (Seriphidiumterrae albae(Krasch)Poljak)中初步分离鉴定出 9个化合物 :α 山道年 (α santonin ,1) ,蒲公英赛醇 (taraxerol,2 ) ,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taraxasterylacetate ,3) ,乌苏酸 (ursolicacid ,4 )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5 ) ,胡萝卜甙 (daucos terol,6 ) ,二十五烷酸 α 单甘油酯 (pentacosanoicacid 2′,3′ dihydroxypropylester,7) ,硬脂酸 (steraricacid ,8)和二十四烷酸 (tetracosanoicacid ,9)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茎绢蒿 化学成分 菊科 绢篙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金属矿床白茎绢蒿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慈安 宋玮 +1 位作者 丁汝福 雷良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植被属土砾质荒漠植被类型,占优势的植物群落为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Krasch)Poljak),覆盖度为20%~25%。为探讨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在荒漠区找矿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隐伏于荒漠覆盖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希... 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植被属土砾质荒漠植被类型,占优势的植物群落为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Krasch)Poljak),覆盖度为20%~25%。为探讨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在荒漠区找矿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隐伏于荒漠覆盖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和阿克塔斯金铜矿作为实例,研究生长在这些矿床地表的白茎绢蒿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这些矿床上部均发育植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综合异常的宽度略大于矿体或矿化带的宽度,异常元素组合具有套合性和分带性。本文认为:(1)植物异常中强度较高、清晰度及连续性较好、规模较大的主导元素组合及其异常参数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矿化类型的标志或指标,进而圈定成矿靶区;(2)植物综合异常的空间分布及其套合性和分带性,能大致确定隐伏矿床(体)的位置;(3)植物异常的元素组合、异常规模和异常强度,能大致推测隐伏矿床(体)的埋藏深度和矿化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意义 植物地球化学异常 白茎绢蒿 金属矿床 荒漠 东准噶尔北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