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罗冬娇 严杰 +3 位作者 毛亚飞 李淑萍 罗依惠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 lip L 32 / 1- lip L 4 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了解钩体野生株 lip L32和 lip L4 1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ip L32 / 1- li-p L4 1/ ...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 lip L 32 / 1- lip L 4 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了解钩体野生株 lip L32和 lip L4 1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ip L32 / 1- li-p L4 1/ 1融合基因 ,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 SDS- PAGE检测目的重组蛋白 r L ip L32 / 1- r L ip L4 1/ 1表达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鉴定 r Lip L32 / 1- r Lip L4 1/ 1的免疫原性。采用 PCR和 MAT分别检测 97株问号钩体野生株 lip L32和 lip L4 1基因及其表达情况。采用 EL ISA检测 2 2 8例钩体患者血清 lip L32和 lip L4 1基因产物的抗体。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 ,lip L 32 / 1- lip L 4 1/ 1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 99.9%和99.8%。目的重组蛋白 r Lip L32 / 1- r Lip L4 1/ 1表达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 10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r L ip L32 /1和 r Lip L4 1/ 1兔抗血清均能与 r L ip L32 / 1- r L ip L4 1/ 1结合。 97.9%和 87.6 %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有 lip L32和 li-p L4 1基因。95 .9%和 84 .5 %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与 r Lip L32 s和 r Lip L4 1s兔抗血清出现效价 ,为 1∶ 4~ 1∶ 12 8的MAT阳性结果。分别有 94 .7%~ 97.4 %和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lipL32基因 lipL41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基因表达 克隆 分子 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TB/rCTB-rOmpL1/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阮萍 严杰 +3 位作者 毛亚飞 李淑萍 罗依惠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p L 1/ 1和 ct B- omp L 1/ 1融合基因 ,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 SDS- PAGE、Westernblot和 GM1- ELISA分别检测目的重组蛋白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 1/ 1表达量、免疫反应性及与 GM1结合的活性。采用 PCR和 MAT分别检测 97株问号钩体野生株 omp L1基因及其表达情况。采用 ELISA检测 2 2 8例钩体患者血清 omp L1基因产物的抗体。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 ,lt B- omp L1/ 1和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 ,分别为 99.7%~ 99.9%和 99.5 %~ 10 0 %。r LTB- r Omp L1/ 1和 r CTB- r Omp L1/ 1表达产量均约为细菌总蛋白的 10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1/ 1均分别能与r Omp L 1/ 1兔抗血清和牛 GM1结合。 89.7%问号钩体野生株含有 omp L1基因 ,87.6 %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与r Omp L 1/ 1和 r Omp L1/ 2兔抗血清出现效价 ,为 1∶ 4~ 1∶ 2 5 6的 MAT阳性结果。 86 .8%和 88.6 %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ompL1基因 大肠埃希茵 LTB基因 霍乱弧茵 ctB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克隆 分子 rLTB—rOmpLl/1/免疫学 rCTB-rOmpL1/1/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决明子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及部分一级结构的测定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续娥 杨水云 赵文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64-767,共4页
决明子 (CassiaobtusifoliaL)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 ,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 ,决明子非还原态蛋白质主要是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4 2、4 0和 38kd的蛋白质... 决明子 (CassiaobtusifoliaL)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 ,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 ,决明子非还原态蛋白质主要是由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4 2、4 0和 38kd的蛋白质组成 ,还原态主要由Mr 为 2 4和 16.5kd的两条肽链组成 .采用硫酸铵盐析分级法提取蛋白质的结果表明 ,当硫酸铵饱和度为 4 0 %~ 55%时 ,所提取的蛋白质 (P55)得率最高 .对由P55分离纯化所得的主要组分PS 的N端部分进行测序及同源分析 ,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体载脂蛋白B有一些相关性 ,并提示决明子蛋白质或有可能通过参与体内脂质的代谢而起到降脂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决明子 蛋白质 分离提取 一级结构 同源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lipL32/1-ompL1/1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严杰 钊守凤 +4 位作者 毛亚飞 阮萍 罗依惠 李淑萍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7,42,共6页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的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克隆测序后构建 lip L32 / 1- omp L1/ 1的毕赤酵母真... 目的 :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的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融合基因 lip L32 / 1- omp L1/ 1,克隆测序后构建 lip L32 / 1- omp L1/ 1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p PIC9K- lip L32 / 1- omp L1/ 1- P.pastoris GS115。用 MM和 MD平板分离 His+ Mut+型菌落 ,YPD平板筛选出 G4 18高抗性的 His+ Mut+ 转化子。以酵母裂解酶处理的高拷贝转化子 His+ Mut+ 克隆裂解产物为模板 ,5 'AOX1和 3'AOX1为引物 ,用 PCR检测所构建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染色体 DNA中的目的融合基因。在 BMMY培养基中用甲醇诱导目的重组蛋白 r L ip L32 / 1- r Omp L1/ 1表达。采用硫酸铵沉淀 ,Ni- NTA亲和层析提纯培养物上清液中的 r L ip L 32 / 1- r Omp L1/ 1。采用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 r L ip L 32 / 1- r Omp L 1/ 1的产量及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获得的 lip L32 / 1- omp L1/ 1融合基因约为 1794 bp。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原始lip L32 / 1和 omp L1/ 1基因型比较 ,相似性分别高达 99.94 %和 10 0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系统可分泌 r Lip L32 / 1-r Omp L1/ 1,SDS- PAGE后位于预期位置处 ,产量约占上清总蛋白的 4 0 %。r Lip L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lipL32/1基因 ompL1/1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真核表达 克隆 分子 zipL32/1-ompL1/1融合基因/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同燕 陈宏权 +2 位作者 梁忠 李艳和 甘小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3-919,共7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是其黑素皮质素受体MCR(MC1-5R)家族成员之一,属G蛋白偶联受体。它可与瘦蛋白、神经肽、α-黑素细胞刺激素等一起调节动物体重和采食量。参考鸡MC4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并测序了鹅...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是其黑素皮质素受体MCR(MC1-5R)家族成员之一,属G蛋白偶联受体。它可与瘦蛋白、神经肽、α-黑素细胞刺激素等一起调节动物体重和采食量。参考鸡MC4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并测序了鹅MC4R基因。结果表明,鹅MC4R基因编码区全长996 bp,其核苷酸序列与鸡的同源性为95.3%,与人、牛、猪等哺乳动物同源性在75%-79%;其氨基酸序列与鸡的同源性达到98.5%。构建哺乳类、鸟类和鱼类MC4R基因核苷酸进化树显示,鹅较早地与哺乳类动物分化开来。分析MC4R蛋白的氨基酸残基特性参数表明,MC4R的7次跨膜结构与MC4R的亲水性区域、电荷密度以及氨基酸残基位于表面概率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4 序列分析 同源性 氨基酸残基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雷质文 姜英辉 +5 位作者 王妍婷 赵丽青 张健 倪鑫 王建广 梁成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48-252,共5页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检测体系,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采用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检测体系,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采用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NASBA检测方法,灵敏度为7.1×102cfu/ml,高于普通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检测 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迷迭香酸合成酶基因片段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邬树伟 吕晓玲 +2 位作者 郝磊 魏曼 赵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34-138,共5页
迷迭香酸合成酶(Rosmarinic acid synthase,RAS)是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合成迷迭香酸重要前体物质2-氧-(4-香豆酰)-3-(4-羟基苯)乳酸的关键酶。利用同源序列扩增方法成功获得了紫苏RAS基因cDNA片段,命名为PerRAS-1,该片段长353 bp... 迷迭香酸合成酶(Rosmarinic acid synthase,RAS)是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合成迷迭香酸重要前体物质2-氧-(4-香豆酰)-3-(4-羟基苯)乳酸的关键酶。利用同源序列扩增方法成功获得了紫苏RAS基因cDNA片段,命名为PerRAS-1,该片段长353 bp,编码11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Q824060.1)。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香蜂草、彩叶草和丹参RAS基因片段的相似度分别高达86.44%,83.05%和83.05%。RAS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erRAS-1与唇形科植物的RAS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谱分析表明,PerRAS-1基因在紫苏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且在根中表达量最高。紫外线(UV-B)照射和过氧化氢(H2O2)处理紫苏叶片在一定程度上下调PerRAS-1基因在叶中的转录水平;茉莉酸甲酯(MeJA)在一定程度上上调PerRAS-1基因在叶中的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迷迭香酸合成酶 同源扩增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麸醋醋醅中产酸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于华 黄丹 +4 位作者 陈卓 欧俊模 白春蓉 毛祥 唐姣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90,共8页
以四川麸醋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浇注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以产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以四川麸醋为研究对象,从醋醅中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酸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平板浇注划线和平皿生化反应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以产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分离菌株最适产酸条件,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菌株发酵液中有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其最适产酸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26h,培养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 8.0,产酸能力可高达776.4mg/100m L。在发酵液中检测出6种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甲酸、乙酸和琥珀酸,其含量分别为0.0132mg/m L、0.0066mg/m L、0.0169mg/m L、0.3954mg/m L、0.0433mg/m L、0.0552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醋醋醅 芽孢杆菌 产酸特性 同源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藻弧菌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秦胜利 王建广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46,共5页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检测体系,对溶藻弧菌进行检测。采用溶藻弧菌的hsp60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溶藻弧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NASBA检...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检测体系,对溶藻弧菌进行检测。采用溶藻弧菌的hsp60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溶藻弧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NASBA检测方法,灵敏度为6.9×102 cfu.mL-1,高于普通PCR方法。溶藻弧菌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和良好特异性,并且对仪器要求更低,用普通恒温设备即可进行反应,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检测 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镰孢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巍 许艳丽 朱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2期181-187,共7页
镰孢菌属是一类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种类丰富的真菌,扮演着一系列重要的生态角色。然而,镰孢菌属下分类中各个种的遗传多变性,为其在分类学、生态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镰孢菌... 镰孢菌属是一类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种类丰富的真菌,扮演着一系列重要的生态角色。然而,镰孢菌属下分类中各个种的遗传多变性,为其在分类学、生态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镰孢菌在上述几个领域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工酶分析、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核酸序列分析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等分子技术在镰孢菌研究中均有应用。表1,参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孢菌 RFLP AFLP 核酸序列分析 RAPD DGGE Real—Time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博卡病毒1型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 SXWN20株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小甫 吴旭锦 +4 位作者 郑红青 尹宝英 熊忙利 张文娟 张兆顺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82-86,共5页
建立了检测猪博卡病毒1型(PBoV)的nPCR方法,对陕西省部分猪群PBoV1型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与条件,测试了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了PBoV1型nPCR检测方法,并对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nPCR方法检测P... 建立了检测猪博卡病毒1型(PBoV)的nPCR方法,对陕西省部分猪群PBoV1型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与条件,测试了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了PBoV1型nPCR检测方法,并对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nPCR方法检测PBoV1型单链DNA的极限为4.742×10^(-2) ng/μL,该方法与PCV2、PCV3、PPV、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DNA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检测了陕西省猪场60份样品,PBoV1型阳性率为3.33%(2/60)。测序获得的SXWN20株VP1/VP2基因序列比对发现,SXWN20株与参比的PBoV1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6%~97.5%,与PBoV2/3/4/5型同源性仅为53.8%~59.7%。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参比毒株分为3个大分支,SXWN20株与PBoV1型毒株处在一个进化分支,PBoV2型处在一个进化分支,PBoV3/4/5型处在一个进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博卡病毒 核酸检测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核酸检测及核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晓兰 孙时 +3 位作者 高玉峰 王有 姜陆 周士博 《口岸卫生控制》 2011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 研究国境口岸地区鼠类自然携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状况,为国境口岸地区鼠类防治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采集于口岸地区的鼠类样品的核酸(RNA)提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目的 研究国境口岸地区鼠类自然携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状况,为国境口岸地区鼠类防治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采集于口岸地区的鼠类样品的核酸(RNA)提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分析等过程,对口岸地区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状况进行确认。结果 在辽宁口岸捕获的14只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中,其中7只检测到汉城型汉坦病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注册的汉坦病毒核酸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97%-99%)。结论 辽宁口岸褐家鼠中汉城型汉坦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口岸地区鼠类的监测和控制,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在口岸地区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核酸检测 核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揭示肿瘤发生发展及个体化治疗的新途径
13
作者 潘映秋 张伟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表观遗传学分析手段的结合,对大量样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已具备了重新认识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从以往的不同个体之间...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表观遗传学分析手段的结合,对大量样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已具备了重新认识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从以往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到最近大量自身不同组织的横向比对,自身基因组的纵向比对,新思路层出不穷,个体化诊治肿瘤已显露出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碱基序列 遗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比对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99与耐热肠毒素STⅠ融合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测定
14
作者 李书光 沈志强 +5 位作者 单虎 管宇 肖跃强 王金良 南松剑 刘吉山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K99中扩增出0.54kb的K99菌毛抗原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用BglⅡ鉴定K99插入的方向并测序。选择目的基因片段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与同样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 采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K99中扩增出0.54kb的K99菌毛抗原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用BglⅡ鉴定K99插入的方向并测序。选择目的基因片段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与同样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合成的耐热肠毒素STⅠ核苷酸序列连接,通过PCR方法鉴定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序分析,证明插入的K99-STⅠ融合基因片段具有正确的核苷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99菌毛抗原基因 STⅠ基因合成片断 融合基因 克隆与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永卓 王晶 +4 位作者 傅博强 黄翔 董莲华 牛春艳 杨佳怡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3-398,共6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突发病毒疫情事件,加快病毒检测并提高检测准确性变得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规定了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作为...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突发病毒疫情事件,加快病毒检测并提高检测准确性变得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规定了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作为确诊病例的方法,检测结果是对潜伏期人群、疑似病例人群和隔离期人群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进行确诊的重要依据。对实时荧光RT-PCR检测、数字PCR检测及基因测序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后续监控和生物安全测量(生物计量)标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地区汉族人群CSF1PO基因座的多态性研究
16
作者 梁景青 赵芳芳 梁景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97-98,共2页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DNA多态性 ,在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的CSF1PO基因座中发现 7个等位基因 ,19种基因型 ,群体调查证实该等位基因按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 ,观察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 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DNA多态性 ,在山西地区汉族人群的CSF1PO基因座中发现 7个等位基因 ,19种基因型 ,群体调查证实该等位基因按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 ,观察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杂合度为 0 75。本研究显示 ,该基因座灵敏度高 ,易准确判型 ,是一较好遗传标记 ,适用于法医学、人类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FIPO基因座 基因频率 DNA多态性 汉族人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雯暄 甘芝霖 +3 位作者 陈爱亮 徐贞贞 孙爱东 李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9440-9450,共11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等。全方位、准确地实现对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传统的培养法和其他检测技术如免疫学... 食源性致病菌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等。全方位、准确地实现对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传统的培养法和其他检测技术如免疫学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技术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目标单一、效率低、灵敏度差等问题。核酸技术具有特异性强、高通量、分析角度全面等特点,近几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第二、三代测序技术以及其他核酸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前景。旨在归纳已具备商业应用价值的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上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各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展望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核酸技术 PCR技术 测序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PCR-核酸试纸条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姜海瀛 张志杰 +5 位作者 王艳双 张莉 高丽君 李明成 孙丽媛 张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5-281,共7页
该研究建立肉类食品中牛肉PCR-核酸试纸条快速鉴定方法,并开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国家标准中牛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标记,研发牛肉DNA快速提取试剂和基因检测试剂,采用核酸试纸条进行可视化检测;应用分子克隆及测序技术,克隆牛肉标准品;并... 该研究建立肉类食品中牛肉PCR-核酸试纸条快速鉴定方法,并开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国家标准中牛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标记,研发牛肉DNA快速提取试剂和基因检测试剂,采用核酸试纸条进行可视化检测;应用分子克隆及测序技术,克隆牛肉标准品;并对试剂的特异性、重现性、稳定性及灵敏度进行考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简单、快速,DNA的完整性、浓度及纯度均非常好;退火温度59℃、在20个循环时试纸条检测结果最特异,牛肉正品均出现2条条带,易混品及空白对照均出现1条条带。克隆测序后的牛肉DNA序列与牛线粒体DNA特异指纹区段序列同源性100%。自主研发的试剂盒特异性、重现性、稳定性良好,模板DNA最低检出量为1 pg/μL。该研究建立的PCR-核酸试纸条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研制的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视稳定,适用于实地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核酸试纸条 牛肉 快速检测试剂盒 分子克隆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全序列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谈珺 陈红运 +1 位作者 高必达 朱水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05-5106,5170,共3页
在定向克隆和序列分析试验中,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cv.white Burley)为繁殖寄主,根据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中CMV基因组RNA1,RNA2和RNA3基因序列,共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3.3 kb的RNA1、3.0 kb的RNA2... 在定向克隆和序列分析试验中,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cv.white Burley)为繁殖寄主,根据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中CMV基因组RNA1,RNA2和RNA3基因序列,共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3.3 kb的RNA1、3.0 kb的RNA2和2.2 kb的RNA3 PCR扩增产物。M-CMV基因组cDNA经过序列测定,3条链的长度分别为:M-CMVRNA1全长3 361 bp,分子量为111 kDa的1a蛋白;RNA2全长3 037 bp,含有两个分子量为96.7 kDa的2a蛋白和分子量为13.1 kDa的2b蛋白;RNA3全长2 215 bp,分别编码分子量为30.5 kDa的3a蛋白和分子量为24 kDa的外壳蛋白(cp)。这是继国内CMV-CD、CMV-CA全序列报道之后的首次M-CMV全序列分析,为以后采用基因突变、置换方法观察寄主的症状变化做了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 核酸 全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探针液相杂交法检测核酸序列依赖扩增产物诊断侵袭性曲霉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文耀 华若伊 +5 位作者 杜丽 蒲清泉 严佳 杨蜜 何云燕 夏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建立纳米金探针液相杂交法检测核酸序列依赖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产物,用于快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IA)。方法采用NASBA扩增曲霉菌属特异性18S rRNA保守序列,扩增产物与5'端经巯基化俢饰的特异... 目的建立纳米金探针液相杂交法检测核酸序列依赖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产物,用于快速诊断侵袭性曲霉病(IA)。方法采用NASBA扩增曲霉菌属特异性18S rRNA保守序列,扩增产物与5'端经巯基化俢饰的特异性纳米金探针进行液相杂交,用该法检测106例临床血液标本(14例确诊,32例拟诊,60例未感染IA),并与GM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纳米金探针只与曲霉菌属菌株的NASBA产物出现阳性杂交反应,而其他非曲霉菌均为阴性。NASBA-纳米金液相杂交法检测106例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1%(38/46)、81.67%(49/60),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90。GM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52%(26/46)和83.33%(50/60),AUCROC为0.723。结论 NASBA-纳米金液相杂交技术检测曲霉菌感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实验室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 侵袭性曲霉病 曲霉菌 纳米金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