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传输中RZ-ODPASK调制格式的SPM效应及其补偿研究
1
作者 李晓军 文爱军 +3 位作者 刘增基 岳鹏 翟万腾 刘姣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48-1851,共4页
研究了单信道40Gbps归零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调制格式(Return-to-zero Octal Phaseamplitude-shift Keying,RZ-ODPASK)光传输系统中,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对于相位支路差分解调性能的影响.理论推导了相邻两个不同... 研究了单信道40Gbps归零八进制差分相位幅度调制格式(Return-to-zero Octal Phaseamplitude-shift Keying,RZ-ODPASK)光传输系统中,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对于相位支路差分解调性能的影响.理论推导了相邻两个不同幅度的码元由于SPM效应,产生的非线性相移差表达式.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相移差预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相位支路解调信号的眼张开代价,提高RZ-ODPASK长距离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多电平调制 ODPASK spm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补偿方案的研究与讨论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琛 饶敏 +3 位作者 唐勇 李雷 张明德 孙小菡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讨论了各种非线性效应对WDM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配置的色散补偿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仿真,发现传输链路、输入功率均存在一个最佳配置点,对系统进行混合补偿要优于前、后补偿。并且对WDM系统中各个信道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光纤传输系统 色散补偿光纤 传输性能 非线性效应 混合补偿 光纤通信系统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高斯脉冲光束在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楚晓亮 张彬 +9 位作者 蔡邦维 魏晓峰 朱启华 黄小军 曾小明 王晓东 王逍 刘兰琴 周凯南 郭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
采用分步法结合Hankel变换对修正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飞秒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啁啾脉冲放大系统(CPA)中的啁啾高斯脉冲,对其全光束自聚焦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 采用分步法结合Hankel变换对修正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飞秒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啁啾脉冲放大系统(CPA)中的啁啾高斯脉冲,对其全光束自聚焦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GVD)对大啁啾脉冲的影响很小,谱宽对自聚集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具有大啁啾的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不同于飞秒脉冲,而与纳秒脉冲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高斯脉冲 自聚焦 群速度色散(GVD) 自相位调制(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放大器对超短光脉冲频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毅 彭玉峰 吴建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2-815,共4页
为进一步理解半导体光放大器工作的物理本质,从速率方程出发,采用分段模型数值分析了超短光脉冲经SOA后的输出频谱和由SOA产生的附加啁啾特性。结果表明:SOA引起的附加啁啾是与SOA的偏置电流、初始信号脉冲的波长、脉冲形状、峰值功率... 为进一步理解半导体光放大器工作的物理本质,从速率方程出发,采用分段模型数值分析了超短光脉冲经SOA后的输出频谱和由SOA产生的附加啁啾特性。结果表明:SOA引起的附加啁啾是与SOA的偏置电流、初始信号脉冲的波长、脉冲形状、峰值功率以及脉冲宽度等因素有关;对应的输出脉冲的频谱形状也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皮秒光脉冲 自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皮秒脉冲放大中自相位调制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常丽萍 范薇 郭淑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1-1185,共5页
利用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对百皮秒单脉冲(重复频率1Hz)进行了放大实验,分析了其放大过程中自相位调制对脉冲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芯径(纤芯直径6.5μm)掺镱双包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研究了放大器中从小信号增益到增益深度饱和整... 利用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对百皮秒单脉冲(重复频率1Hz)进行了放大实验,分析了其放大过程中自相位调制对脉冲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采用小芯径(纤芯直径6.5μm)掺镱双包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研究了放大器中从小信号增益到增益深度饱和整个变化过程中自相位调制引起的频谱展宽效应,并分析了SPM引起的脉冲波形和频谱光强分布的变化.采用布喇格光纤光栅扫描方法观察了其光谱的变化,解决了单脉冲光谱不易测量的问题.结果表明:区别于无源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百皮秒脉冲放大过程中增益饱和效应和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共同作用,使脉冲频谱分裂成不对称双峰结构,且光强分布先向短波后逐渐向长波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自相位调制 增益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在1.4μm处光谱展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超 阮双琛 +2 位作者 于永芹 杜晨林 刘承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采用输出波长为1.4 μm的光参量放大器(OPA)作为泵浦源,泵浦0.2m长的光子晶体光纤,观察到光谱展宽现象.实验得到的光谱宽度达58.4nm(1.3708~1.4292μm ),比OPA输出的光谱宽度(30.4nm)展宽28nm.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光参量放大器 自相位调制 群速度色散 光谱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的长距离副载波复用光纤有线电视系统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英雄 宋建港 +1 位作者 林如俭 范春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给出采用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1 550 nm副载波复用(subcarrier multiplexing,SCM)长距离光纤有线电视(cable TV,CATV)系统的实验结果.对系统中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最佳位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最佳位置相符,并得... 给出采用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1 550 nm副载波复用(subcarrier multiplexing,SCM)长距离光纤有线电视(cable TV,CATV)系统的实验结果.对系统中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器的最佳位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最佳位置相符,并得到较好的组合二阶互调(composite second order distortion,CSO)输出指标.通过建立200 km传输实验系统,对比有无色散补偿模块(dispersion compensation module,DCM)时的指标测试结果,证明采用啁啾光纤光栅作色散补偿能够改善由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引起的CSO指标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光纤光栅 色散补偿 自相位调制 组合二阶互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在增益饱和半导体光放大器中的畸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利军 林洪榕 迟晓玲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分析了半导体光放大器处于增益饱和状态下的自相位调制 ( SPM)效应对传输脉冲波形、相位的影响 .其中着重考虑了不同脉冲指数 (高斯脉冲和超高斯脉冲 )以及不同脉宽 (相对于载流子寿命 )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增益饱和 自相位调制 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形状对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用于啁啾补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韬 黄德修 丘军林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光脉冲经过增益饱和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后,由于放大器的自相位调制,使放大脉冲附加上频率啁啾。合适的附加啁啾不但能抵销入射脉冲的初始啁啾,而且还有可能借助简单的群速度延迟线对脉冲进行压缩。本文计算了不同形状的入射脉冲... 光脉冲经过增益饱和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后,由于放大器的自相位调制,使放大脉冲附加上频率啁啾。合适的附加啁啾不但能抵销入射脉冲的初始啁啾,而且还有可能借助简单的群速度延迟线对脉冲进行压缩。本文计算了不同形状的入射脉冲经光放大器放大后的输出脉冲形状及其附加的频率啁啾,分析了它们对光放大器用于啁啾补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 半导体 激光 放大器 频率啁啾 脉冲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调制技术在区分聚合物薄膜晶畴、非晶畴中的应用
10
作者 朱国栋 李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聚合物材料多为半晶态 ,晶畴和非晶畴共存。采用扫描探针显微术的力调制技术 ,成功区分出聚合物薄膜P(VDF TrFE)中存在的弹性性质相差悬殊的两类畴 :高弹性畴和低弹性畴 ,并推测高弹性畴对应于P(VDF TrFE)的晶畴。由此可见 。
关键词 力调制技术 扫描探针显微镜 聚合物薄膜 晶畴 非晶畴 Sneddon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电压暂降事件类型辨识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沙浩源 梅飞 +4 位作者 李丹奇 李轩 张宸宇 史明明 郑建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648-7659,共12页
为缓解特征自提取模型对电压暂降样本数据量的依赖,提高模型的特征抓取能力,该文提出基于改进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auxiliary classifi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AC-GAN)的暂降事件类型辨识算法。首先,将暂降三相电压数据转... 为缓解特征自提取模型对电压暂降样本数据量的依赖,提高模型的特征抓取能力,该文提出基于改进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auxiliary classifi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AC-GAN)的暂降事件类型辨识算法。首先,将暂降三相电压数据转换为基于空间矢量(space phasor model,SPM)的二维轨迹曲线,以此作为智能模型的输入。然后,对AC-GAN进行改进,通过在判别器内融合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来改善判断模型的特征自提取能力,从而提高整个AC-GAN网络的性能。利用所生成的与真实样本特性及分布一致的数据,来实现数据增强,以解决非平衡样本条件下特征学习不充分的问题。最后,利用江苏地区实际数据场景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数据条件下准确而稳定的暂降类型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 空间矢量 卷积注意力机制 暂降事件 类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光脉冲压缩中的应用
12
作者 朱永栋 曹文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59,共3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灵活的设计特点,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光脉冲压缩、全光开关、全光复用/解复用器、色散补偿器和光存储等等。文章主要对FBG在光脉冲压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压缩器的结...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灵活的设计特点,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光脉冲压缩、全光开关、全光复用/解复用器、色散补偿器和光存储等等。文章主要对FBG在光脉冲压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压缩器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光脉冲压缩 群速度色散 自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抑制技术对长距离CATV传输的CSO的影响
13
作者 顾靓博 王春华 李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EDFA级联放大的长距离CATV系统中,常采用附加相位调制法来抑制光纤中非线性SBS效应,从理论上研究了附加相位调制法在长距离1550 nm波长对CATV系统CSO的影响.该文采用微扰迭代法求解薛定谔方程推导得出的采用附加相位调制后的系统CSO... 在EDFA级联放大的长距离CATV系统中,常采用附加相位调制法来抑制光纤中非线性SBS效应,从理论上研究了附加相位调制法在长距离1550 nm波长对CATV系统CSO的影响.该文采用微扰迭代法求解薛定谔方程推导得出的采用附加相位调制后的系统CSO解析表达.通过对理论研究结果的仿真分析,发现通过调节附加相位调制度或改变相位调制频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系统的CSO性能,实现超长距离CATV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和二阶失真 附加相位调制 自相位调制 SBS抑制 Raman放大 微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啁啾技术在2.5Gbit/s光传输系统中的实现
14
作者 吴又生 郑宏军 +2 位作者 金云峰 胡毅 杜普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0-32,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在2.5Gbit/s光传输系统中预啁啾技术的实现,并对2.5Gbit/s光传输系统中的预啁啾和自相位调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高速光传输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光发送模块 预啁啾 自相位调制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腔长匹配APM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沈家强 王清月 向望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7,34,共4页
本文在一新的非腔长匹配APM激光器中,首次实现连续Nd:YAG激光器的锁模运转,获得了频率200MHz、功率0.5W、脉冲宽度88ps的锁模脉冲输出,并分析了腔长对锁模运转的影响。
关键词 APM激光器 相位调制 非谐振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中自相位调制与四波混频影响因素仿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活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 为了解决在高速率传输过程中,光纤介质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光信号造成的严重衰减问题,围绕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Opti System模拟软件分析了造成SPM和FWM效应的主要变量因素.结果表明,输入功率、信道间隔以及色散是造成自相位调制和四波混频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光纤传输性能,为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 信号衰减 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效应 脉冲频移 光纤色散 信道间隔 边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学的微波移频方法研究
17
作者 高永胜 谭佳俊 王瑞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3-2133,共11页
微波移频技术(MFS)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卫星通信、频控阵雷达等系统。基于光子学的微波移频方法具有带宽大、频谱纯净等优点。为了探索基于光子学的微波移频性能,该文对比研究了基于声光移频(AOFS)、锯齿波相位调制(SPM)和I/Q调制3种... 微波移频技术(MFS)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卫星通信、频控阵雷达等系统。基于光子学的微波移频方法具有带宽大、频谱纯净等优点。为了探索基于光子学的微波移频性能,该文对比研究了基于声光移频(AOFS)、锯齿波相位调制(SPM)和I/Q调制3种微波光子移频方法,阐释了3种方法的原理,搭建了对应的原理验证系统,对不同的移频方法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移频方法都可以实现精准的微波信号移频,实现大于30 dB的杂散抑制比。但3种移频方法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AOFS的工作频率、带宽和移频方向较为固定,可调谐性低;SPM移频与I/Q调制对输入驱动信号要求严格,系统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信号移频 光子学 声光移频 锯齿波相位调制 I/Q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