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ating processes toward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 composites
1
作者 Zetu Jiba Walter W.Focke +1 位作者 Lonji Kalombo Moshawe J.Madit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16-324,共9页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afe methodology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of energetic materials.Coating formulation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o find a suitable method that may enable sel...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afe methodology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of energetic materials.Coating formulation process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o find a suitable method that may enable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as the safe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high explosive(HE)compositions.For safety and co nvenie nce reasons,the co ncept demonstr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inert explosive simulants with properties quasi-similar to the real HE.Coating processes for simulant RDXbased microparticles by means of PCL and 3,4,5-trimethoxybenzaldehyde(as TNT simulant)are reported.These processes were evaluated for uniformity of coating the HE inert simulant particles with binder materials to facilitate the SLS as the adequate binding and fabrication method.Suspension system and single emulsion methods gave required particle near spherical morphology,size and uniform coating.The suspension process appears to be suitable for the SLS of HE mocks and potential formulation methods for active HE composites.The density is estimated to be comparable with the current HE compositions and plastic bonded explosives(PBXs)such as C4 and PE4,produced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The formulation method developed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ce behind the processes paves the way toward safe SLS of the active HE compositions and may open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unitions of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ING processes ENERGETIC materials simulants MOCK explosive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的3D打印成形与致密化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殷杰 耿佳毅 +3 位作者 王康龙 陈忠明 刘学建 黄政仁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 SiC陶瓷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热端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大尺寸和复杂形状SiC陶瓷需求的日益增长, 3D打印技术在制造周期、成本及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D打印方法众多,各具特点:立体光刻(Stereolithography, SLA)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和优良的表面质量,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设计支撑结构,再加上残余应力和低固含量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发展;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技术具有较强的材料普适性,适用于高分子、金属和陶瓷等多种材料,可实现大尺寸快速成形,且制造成本较低,但其成形素坯表面质量较低,需进行后续加工;熔融沉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制备的SiC陶瓷材料可借助反应烧结实现致密化,但成形素坯存在层间结合强度低、表面有较明显条纹等缺陷,并且成形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构建大型零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3D打印SiC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成形素坯的后续高温致密化处理方法及其基本物理性能,并展望了3D打印SiC陶瓷材料的未来前景。新型3D打印技术及其与多种打印方式的融合将在陶瓷宏微观结构的精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3D打印 激光选区烧结 致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素的固溶强化效应,α-Al固溶体的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晶粒尺寸约18.35μm,合金内部位错密度1.91×10^(15)/m^(2),表面硬度(117.8±4.7)HV,抗拉强度(436±13)MPa,延伸率(7.98±0.27)%,远高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应性能;SLM技术制备合金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协同作用,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D打印 增材制造 AL-si-MG合金 硬度 抗拉强度 强化机制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TiB_(2)/Al-Si-Mg大尺寸复杂构件 被引量:1
4
作者 廉清 肖亚开 +6 位作者 孙华 赵鑫光 尹健 吴一 王洪泽 郑凯特 黄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63,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熔池特征结构,细小等轴晶粒组织均匀分布且随机取向,纳米TiB_(2)颗粒在材料内部弥散分布。随成形厚度增加,复合材料伸长率保持稳定,抗拉强度受本征热处理影响略微增大;在不同成形高度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保持稳定;在不同成形方向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保持稳定,伸长率受熔池结构影响在水平方向略高。基于以上结果,成功制备大飞机舱门铰链臂(588 mm×318 mm×470 mm)复杂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TiB_(2)/Al-si-Mg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复杂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IWOA算法的SLS聚酰胺制件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赵静 王超 +5 位作者 范恒亮 罗殿宇 孙薇薇 丁国华 李宇航 彭浩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5,159,共9页
以聚酰胺粉末为实验材料,以力学性能为评价目标,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间距、摆放角度及他们两两交互作用对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制件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揭示了工艺参数对制件成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到了... 以聚酰胺粉末为实验材料,以力学性能为评价目标,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间距、摆放角度及他们两两交互作用对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制件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揭示了工艺参数对制件成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到了工艺参数与抗拉强度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以回归方程为目标函数,使用混合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MSIWOA)算法进行SLS制件抗拉强度的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并与鲸鱼优化(WOA)算法的优化结果及实验验证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MSIWOA算法对SLS聚酰胺制件工艺参数的优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可行性,可为SLS制件力学性能的提升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选择性激光烧结 工艺参数优化 MsiW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CB/PES激光烧结件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陈晖 徐海峰 +2 位作者 钱伟栋 李燃 刘烁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制备碳纳米管(CNT)/炭黑(CB)/聚醚砜树脂(PES)激光烧结件,研究了CNT和CB含量对CNT/CB/PES烧结件显微组织、拉伸和弯曲强度、导电性能和密度的影响。CNT和CB总质量分数为2.50%,将CNT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0.15%,C...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制备碳纳米管(CNT)/炭黑(CB)/聚醚砜树脂(PES)激光烧结件,研究了CNT和CB含量对CNT/CB/PES烧结件显微组织、拉伸和弯曲强度、导电性能和密度的影响。CNT和CB总质量分数为2.50%,将CNT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0.15%,CB质量分数从2.50%相应减少至2.35%,烧结件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均先上升后下降,CNT质量分数为0.05%时烧结件拉伸和弯曲强度较未添加CNT时分别提升了30.69%和41.31%。随着CNT含量增加,烧结件的导电性能上升,而烧结件的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碳纳米管 显微组织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PES/PTW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晖 李燃 +3 位作者 徐海峰 刘烁 钱伟栋 孙玲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以聚醚砜(PES)为基体、六钛酸钾晶须(PTW)为填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制备了PES/PTW激光烧结件,研究了PTW用量对PES/PTW烧结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W用量的增加,PES/PTW烧结件的拉伸... 以聚醚砜(PES)为基体、六钛酸钾晶须(PTW)为填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制备了PES/PTW激光烧结件,研究了PTW用量对PES/PTW烧结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W用量的增加,PES/PTW烧结件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在PTW质量分数为2.0%时均达到最大值,较纯PES烧结件分别提升了27.72%和21.91%。随着PTW用量的增加,PES/PTW烧结件Z向的尺寸精度逐渐升高,但表面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六钛酸钾晶须 力学性能 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合金及其裂纹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梦瑶 朱海红 +2 位作者 祁婷 张虎 曾晓雁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为了得到性能良好的Al-Si合金零件,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合金的成形特性以及成形试样中裂纹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成形样致密度和工艺参量的关系以及裂纹的形成机制。在合适的工艺区间内,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致密度先上升后下降;大... 为了得到性能良好的Al-Si合金零件,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合金的成形特性以及成形试样中裂纹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成形样致密度和工艺参量的关系以及裂纹的形成机制。在合适的工艺区间内,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致密度先上升后下降;大部分试样底部存在沿熔覆层扩展的冷裂纹;其形成机制是Al-Si合金粉末成形过程中,生成大量共晶Si相,使材料的抗裂性能不足以抵抗成形过程中的高温度梯度导致的残余应力所致。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成形工艺参量,可以得到无裂纹的性能良好的成型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选区激光熔化 AL-si合金 致密度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制备Ni-Cr-B-Si合金粉末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文权 李雅倩 +2 位作者 李欣 刘亮 陈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7-2082,共6页
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镶块磨损和失效的情况,而一些进口模具镶块成本较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模具镶块的方法,为修复模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试验利用选区激光熔化工艺,选取不同工艺参数对粒度为21~60μm的Ni-Cr-B-Si... 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镶块磨损和失效的情况,而一些进口模具镶块成本较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模具镶块的方法,为修复模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试验利用选区激光熔化工艺,选取不同工艺参数对粒度为21~60μm的Ni-Cr-B-Si合金粉末进行打印,最终分别得到表面粗糙度Ra≤3.5μm和致密度为98.6%的立体试样。通过对合金试样表面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与分析,得到激光能量密度对三者的影响规律。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并在激光能量密度为78 J/mm^3时获得表面质量最佳的试样。试样的耐磨性能与致密度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二者均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过高的能量密度会导致试样边角产生开裂和翘曲,故80 J/mm^3的激光能量密度最为适宜。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具有快速冷却的特点,该特点使合金试样具有细小的微观组织,并且随能量密度的增大,试样的晶体生长形态从胞状树枝晶向等轴树枝晶转变。试样中基体相为FeNi3、γ-Ni和Ni 3Si,主要强化相为M7C3、M23C6和Cr 2B,在晶粒细化和强化相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试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显微硬度平均值达到848.1HV 0.5。同等试验条件下,本试验制得的合金试样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常用的H13热作性模具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B-si合金粉末 选区激光熔化 表面形貌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S工艺参数对Al_2O_3/SiO_2/ZrO_2复合陶瓷烧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蔚 刘永贤 FUH Jerry Ying Hsi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0,433,共5页
针对复合陶瓷材料Al2O3/SiO2/ZrO2脆性大难加工等问题,结合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成形复合陶瓷粉末,采用Nd:YAG激光器及其送粉装置进行激光烧结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观察了成形件... 针对复合陶瓷材料Al2O3/SiO2/ZrO2脆性大难加工等问题,结合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工艺成形复合陶瓷粉末,采用Nd:YAG激光器及其送粉装置进行激光烧结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观察了成形件的微观组织并分析了微观组织成分.探讨了激光烧结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单层烧结质量的影响及扫描速度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工艺过程,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扫描速度15 mm/s、激光功率40 W、搭接量0.4 mm,得到了气孔较少、密度3.72 g/cm3的烧结表面,能够烧结出致密并具有枝状组织的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复合陶瓷 显微结构 试验设计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成型AISI316L复杂零件的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中良 史玉升 +2 位作者 刘锦辉 闫春泽 李涤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6-520,共5页
将等静压(IP)技术引入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以改善SLS成形零件的致密度与力学性能。采用PA12的TG曲线、拉伸实验与显微形貌等分析手段,探讨了PA12覆膜AISI316L零件的热脱脂机理与工艺,分析了SLS/IP过程高温烧结(HS)与热等静压(HIP)环... 将等静压(IP)技术引入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以改善SLS成形零件的致密度与力学性能。采用PA12的TG曲线、拉伸实验与显微形貌等分析手段,探讨了PA12覆膜AISI316L零件的热脱脂机理与工艺,分析了SLS/IP过程高温烧结(HS)与热等静压(HIP)环节FeMn对AISI316L零件致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等。结果表明:针对SLS成形AISI316L原型件,制定的脱脂工艺合理;在高温烧结与HIP环节,添加微量FeMn有利于其致密度与拉伸性能改善,经大于300MPa冷等静压(CIP)压制、1320℃高温烧结与1250℃/120MPaHIP处理后,其致密度超过95%,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与延伸率分别达到209.5GPa、306MPa、656.45MPa与53.1%。因此,SLS/IP技术为制造高致密高性能金属零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烧结 冷等静压 高温烧结 热等静压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用老化尼龙11粉末的循环利用
12
作者 金叶 高唯 +1 位作者 孙茂银 吴健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2,160,共7页
针对聚酰胺11(PA11)粉末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过程中,高温老化的粉末熔体流动性能显著降低,导致性能恶化,无法直接循环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老化粉末回收方法。研究了新粉和旧粉的性能差异,采用新粉和老化粉(旧粉)共混技术,讨论... 针对聚酰胺11(PA11)粉末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过程中,高温老化的粉末熔体流动性能显著降低,导致性能恶化,无法直接循环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老化粉末回收方法。研究了新粉和旧粉的性能差异,采用新粉和老化粉(旧粉)共混技术,讨论不同新旧粉比对相对分子质量、粉末熔体流动性、粉末热性能的影响,明晰旧粉的添加量对烧结制件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0%旧粉的混合粉末能实现粉末熔体流动性的大幅度提高,比纯旧粉的熔体流动性提升了298%;烧结制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纯新粉的98%和91%,尺寸精度控制在±0.1 mm以内;制件表面质量好,无橘皮,无明显侧纹。通过PA11新旧粉共混技术可以实现PA11旧粉在生产体系中的回收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老化粉末 尼龙11 新旧粉共混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用激光增材制造金属构件热处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薛飒 朱振 +3 位作者 兰剑 赖运金 左振博 李少强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8-580,共13页
航空航天用金属构件需同时满足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等要求,铝、钛、镍三类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发展材料,也是激光增材制造中重要的应用材料。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成形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获得近全致密... 航空航天用金属构件需同时满足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等要求,铝、钛、镍三类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发展材料,也是激光增材制造中重要的应用材料。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成形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获得近全致密的复杂结构金属构件,是目前增材制造的研究热点。热处理是增材制造金属构件后处理环节中的主要步骤,在调整组织及最终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面向航空航天用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Al-Si-Mg、Ti6Al4V和Inconel 718合金构件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热处理 Al-si-Mg TI6AL4V Inconel 7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激光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肖荣诗 魏佳硕 +1 位作者 崔梦雅 黄婷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5,共14页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柔性传感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加工作为一种无需掩膜的柔性制造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非接触式加工、制造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多种电介质表面实现金属功能图案的直接制造,近年来发...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柔性传感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加工作为一种无需掩膜的柔性制造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非接触式加工、制造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多种电介质表面实现金属功能图案的直接制造,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技术路线,分别概述激光刻蚀、选择性激光烧结、脉冲激光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液相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辅助化学镀6种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及它们在电介质表面加工金属功能图案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相应的技术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金属功能图案 激光刻蚀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脉冲激光沉积(PLD) 激光诱导化学液相沉积(LCLD)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LCVD) 激光辅助化学镀(L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S/CIP工艺SiC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鹏 朱小刚 +2 位作者 吴甲民 王联凤 史玉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3,共7页
以喷雾干燥的SiC-Al_2O_3-Y_2O_3造粒粉为原料,使用机械混合法得到复合粉体,通过激光选区烧结/冷等静压技术并结合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出SiC陶瓷,对SiC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及密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造粒粉平均粒径为39... 以喷雾干燥的SiC-Al_2O_3-Y_2O_3造粒粉为原料,使用机械混合法得到复合粉体,通过激光选区烧结/冷等静压技术并结合液相烧结工艺制备出SiC陶瓷,对SiC陶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弯强度及密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喷雾造粒粉平均粒径为39.43μm,球形度较高,流动性良好,适用于SLS成型;SLS成型最优参数为激光功率7W、扫描间距0.15mm、扫描速率2200mm/s、单层层厚0.15mm且CIP压力为80MPa时, SiC陶瓷素坯的性能最佳,抗弯强度为(2.23±0.10)MPa,密度为(1.31±0.05)g/cm^3;在1950℃下烧结2h后,样品发生了致密化,SiC陶瓷密度为(1.95±0.17)g/cm^3,相对密度为(60.81±5.31)%,抗弯强度为(55.43±4.0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激光选区烧结 冷等静压 液相烧结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黏结剂含量SiC素坯的选区激光烧结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龙之 殷杰 +3 位作者 陈晓 王新广 刘学建 黄政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7-352,共6页
Al/SiC是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在大功率电子器件、5G基站关键冷却组件、电动汽车、高速刹车片、空间探测器操作装置等相关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制备工艺的局限性使得近净成形的无压浸渗法成为制备Al/Si... Al/SiC是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在大功率电子器件、5G基站关键冷却组件、电动汽车、高速刹车片、空间探测器操作装置等相关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制备工艺的局限性使得近净成形的无压浸渗法成为制备Al/SiC复合材料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得到高质量的碳化硅(SiC)陶瓷素坯是熔渗技术的先决条件,选区激光烧结技术是获得高质量陶瓷素坯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无需模具即可成型制备大规模、复杂形状部件。本研究以热塑性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利用机械混合与喷雾造粒的方法制备了复合粉体,采用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制备SiC素坯,制备了黏结剂体积分数低至15%的样品,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当树脂含量增大到体积分数25%时, SiC坯体的强度增量为702.1%。对于喷雾造粒粉体制备的样品而言,喷雾干粉的多孔结构使得SiC生坯的孔隙率较高(71.18%),导致生坯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 选区激光烧结 素坯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激光选区烧结C_f/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傅华 朱伟 +1 位作者 郑沈威 闫春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04-2610,共7页
通过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和液相渗硅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试样组织由C、SiC和Si三相组成,其密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89±0.01g/cm3和237±9.8MPa.采用UMTTriboLab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f/SiC复合材料... 通过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和液相渗硅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复合材料.试样组织由C、SiC和Si三相组成,其密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89±0.01g/cm3和237±9.8MPa.采用UMTTriboLab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f/SiC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10N,30N,50N和70N)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载荷较小(10N)时,Cf/SiC复合材料的磨损由微凸起和SiC硬质点造成,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载荷为30N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最好,其平均摩擦因数为0.564,磨损率低(5.24×10^-7cm^3/(N m)),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形成的磨粒磨损和黏结磨损.载荷增大到70N时,材料磨损严重,磨粒脱落形成凹坑,产生裂纹,其磨损率(8.68×10^-7cm^3/(N m))高,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烧结 CF/siC复合材料 载荷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结Si/Fe混合粉末材料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鹏 陈志勇 +2 位作者 朱卫华 蒋松林 王新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利用ANSYS工具建立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热电功能材料β-FeSi2的三维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混合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与孔隙率的变化和材料相变过程对温度场的影响。系统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二元粉末内部温度场随时间和空间的... 利用ANSYS工具建立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热电功能材料β-FeSi2的三维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混合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与孔隙率的变化和材料相变过程对温度场的影响。系统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二元粉末内部温度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分析二元粉末激光烧结过程中激光热能在粉床内部的传输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烧结深度增加,粉床内部温度和温度梯度迅速衰减,粉床内部温度场在深度方向呈漏斗状梯度分布,粉层内部热影响区域最深的位置滞后于激光束中心。在已烧结区域,粉层内部存在一个均匀分布的高温体积区间。对此粉层区域温度的研究将为实验中控制烧结材料相变过程与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烧结 温度场 有限元模拟 二元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系合金的改性工艺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凯 谢德巧 +2 位作者 吕非 王飞 刘志东 《电加工与模具》 2020年第6期60-69,共10页
通过对粉末的成分进行调控,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可以快速成形具有不同元素组成的合金零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Al-Si系合金改性工艺进行了总结。首先详述了基于SLM增材技术的Al-Si系合金制造的成形特点,相比其他成分的铝合金,其成形效... 通过对粉末的成分进行调控,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可以快速成形具有不同元素组成的合金零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Al-Si系合金改性工艺进行了总结。首先详述了基于SLM增材技术的Al-Si系合金制造的成形特点,相比其他成分的铝合金,其成形效果较好但强度较低;其次,介绍了Al-Si系合金添加纳米颗粒或其他合金元素以有效实现其性能增强的研究;最后,考虑到Al-Si系合金成形后脆性较高,介绍了SLM成形Al-Si系合金的相关后处理研究。基于以上,针对未来SLM成形高强度Al-Si系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AL-si系合金 弥散强化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激光冲击性能
20
作者 陈泓谕 罗来马 +3 位作者 林锦山 昝祥 朱晓勇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11-2517,共7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1700℃,44.1 MPa)的方法成功制备W/Si复合材料,并通过SEM、EDS、XRD等分析手段以及显微硬度测试和激光热冲击试验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试样随Si含量的增加...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1700℃,44.1 MPa)的方法成功制备W/Si复合材料,并通过SEM、EDS、XRD等分析手段以及显微硬度测试和激光热冲击试验对其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试样随Si含量的增加依次生成W_5Si_3和Si_2W中间相,该结果与W-Si二元相图完全吻合。激光冲击后试样表面呈现出3种不同形貌:熔融区、影响区及未影响区(边缘区)。相较于其他试样,W/5%Si(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的晶粒小、硬度高,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i复合材料 放点等离子烧结 抗激光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