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30种常用园林绿化树种固碳能力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钱璟 沈思栋 +1 位作者 范舒欣 董丽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定量研究园林植物的光合固碳机理,评价、筛选高固碳能力的园林绿化树种,为城市绿地中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助力低碳园林建设。[方法]以北京城市绿地30种常用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实地监...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定量研究园林植物的光合固碳机理,评价、筛选高固碳能力的园林绿化树种,为城市绿地中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助力低碳园林建设。[方法]以北京城市绿地30种常用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实地监测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计算不同树种在不同季节的日均光合速率。采用同化量法核算供试树种单位叶面积年固碳量、单位土地面积年固碳量和单株年固碳量。根据上述3项指标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对树种的固碳能力进行分级。[结果]在供试树种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在不同季节的日均光合速率均值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对于同一生活型的树种,不同树种的日均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根据单位叶面积年固碳量、单位土地面积年固碳量和单株年固碳量,可将供试树种年固碳量由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3个等级。其中,榆(Ulmus pumila)的3项指标均为Ⅱ级及以上。综合单位土地面积年固碳量和单株年固碳量对供试树种的综合碳汇效应进行评价,乔木中旱柳(Salix matsudana)、榆、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灌木中毛樱桃(Prunus tomentos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鸡树条(Viburnum opulus subsp.calvescens)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的综合碳汇效应较强。乔木类树种单株年固碳量显著高于灌木类树种,但在单位土地面积年固碳量、单位叶面积年固碳量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灌木类树种的应用方式有关。[结论]基于对北京市30种常用园林绿化树种固碳能力的核算、比较,筛选出综合碳汇效应较强的树种,可为未来北京市低碳园林建设的树种选择与景观营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低碳景观 树种选择 固碳量 光合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与GF-2数据优选特征的中亚热带山地竹林树种识别
2
作者 谭艳 郭孝玉 杨可乐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126,共12页
树种分类及其空间位置展现是森林生态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管理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数据(GF-2)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LiDAR)联合在山地竹林树种分类中的应用价... 树种分类及其空间位置展现是森林生态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管理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分二号多光谱影像数据(GF-2)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LiDAR)联合在山地竹林树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以福建闽中山地为例,分别提取GF-2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LiDAR的高度特征、强度特征、地形因子和冠层高度特征(CHM),采用随机森林(RF)优选特征变量,比较单一GF-2影像、单一LiDAR数据、GF-2影像与LiDAR数据联合在树种分类中的应用潜力,设计3类特征组合,并运用2种机器学习分类器(RF、SVM)对竹林进行精细分类识别提取。结果表明:优选特征集LiDAR特征中回波强度的25%(I_25%)重要性最高,GF-2纹理特征中窗口11×11的蓝光波段均值(11_B1_Mean)和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表现较好;不同数据源比较,GF-2结合LiDAR数据在分类精度上优于单源数据;随机森林分类器方法结合GF-2、LiDAR数据集优选特征方案(F3)增加地形因子冠层高度等辅助特征后,树种分类的精度由78.47%提升到92.55%,总体精度达92.55%,kappa系数为0.91,表明增加辅助特征后,竹林树种识别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GF-2卫星影像 LIDAR数据 特征优选 树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雨灾害下青龙山林场树木损伤特征与抗性评估
3
作者 周细斌 杨繁 +1 位作者 周鸣惊 唐志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83-88,共6页
探讨冻雨灾害对不同树种的损伤类型及树种脆弱性,揭示树木生物学特性与其抗灾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管理、冻雨灾害防护及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2024年2月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林场树木的损伤情况,应用描述性统计和单... 探讨冻雨灾害对不同树种的损伤类型及树种脆弱性,揭示树木生物学特性与其抗灾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管理、冻雨灾害防护及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2024年2月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林场树木的损伤情况,应用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主成分分析(PC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评估树木特性与损伤类型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Pearson)探索次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在损伤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香樟和马尾松因冠幅较大、结构相对脆弱,表现出较高的腰折和断梢发生率;杉木在折枝方面受损明显,但整体损伤较轻。(2)树冠形状、枝干结构和木材密度等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树木抗冻能力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如坡位和坡向)与树木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冻雨频发区域应优先选择抗冻性强、恢复快的树种(如杉木),并减少香樟等易受冻害树种的栽种,以降低整体受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灾害 树木损伤 抗冻能力 树种选择 森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下关城区绿化树种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杨照辉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对下关城区的绿化树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下关城区绿化树种在树种结构和适应性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绿化树种种类较少、树种组成比例不合理、部分树种生长状况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增加乡土... 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对下关城区的绿化树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下关城区绿化树种在树种结构和适应性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绿化树种种类较少、树种组成比例不合理、部分树种生长状况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增加乡土树种比例、优化引种树种选择、营造地方特色景观等具体改进措施。这些建议将为下关城区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为建设美丽的下关城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树种结构 适应性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市彩叶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5
作者 张龙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本文通过对马鞍山市主城区主要街道、景区、公园、学校和小区彩叶树种的初步调查,分析马鞍山市种植的彩叶观赏树种的种类及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马鞍山市主城区彩叶树种共68种(54种14变种),隶属34科56属。彩叶树种中,乔木49种,占72.06%... 本文通过对马鞍山市主城区主要街道、景区、公园、学校和小区彩叶树种的初步调查,分析马鞍山市种植的彩叶观赏树种的种类及其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马鞍山市主城区彩叶树种共68种(54种14变种),隶属34科56属。彩叶树种中,乔木49种,占72.06%;灌木17种,占25.00%;藤本2种,占2.94%。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马鞍山市发展彩叶树种的建议,为全市营造特色彩叶景观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树种 选择 应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绿化树种选择的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研究
6
作者 王荣芬 刘伟 申国胜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探索古树资源在城乡绿化树种选择方面的应用,以2022年枣庄市古树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树种、生长状况、分布、绿化价值等方面,深入分析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枣庄市共有古树585株,隶属于19科35属40种,其中散生古树279株,... 为探索古树资源在城乡绿化树种选择方面的应用,以2022年枣庄市古树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树种、生长状况、分布、绿化价值等方面,深入分析枣庄市古树资源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枣庄市共有古树585株,隶属于19科35属40种,其中散生古树279株,古树群3个共306株;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分别占比6.32%、27.01%、66.67%;82.39%古树为正常株;51.62%古树分布在景区,45.13%古树分布在村庄;多数树种适合作为行道树、庭荫树或防护林。基于统计分析结果,从古树资源利用角度,建议行道树类选择国槐、青檀、银杏等树种,遮荫树类选择皂荚、杜梨、花楸树等树种,防护树类选择毛白杨、侧柏、枫杨等树种,孤赏树类可选择黄连木、合欢、榔榆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资源 多样性 树种选择 城乡绿化 枣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应性分析
7
作者 冯鹏 王东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65-66,69,共3页
造林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落实好树种选择,对提升造林效果具有关键影响。不同地区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特点都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确保因地制宜,满足造林需求。该文对造林工程的重要意... 造林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落实好树种选择,对提升造林效果具有关键影响。不同地区生态环境以及气候特点都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确保因地制宜,满足造林需求。该文对造林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种选择的原则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地区如何选择造林树种,确保所选品种满足适应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区 造林 树种选择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老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生长评价分析
8
作者 祁松 陈邦清 +5 位作者 欧阳芳群 田风雷 黄成名 高新章 张海玲 付高峰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1-55,72,共6页
对大老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18个主要树种建立比较试验林,调查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分析,选择优良树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高、枝下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且树高、胸径与材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生长性状... 对大老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18个主要树种建立比较试验林,调查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分析,选择优良树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高、枝下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且树高、胸径与材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生长性状评价选择出鹅掌楸、瘿椒树和柳杉3个优良树种,入选率为16.67%。鹅掌楸、瘿椒树平均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其他11个阔叶树种,分别达到1.0866和1.0735 m 3;柳杉平均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其他4个针叶树种,达到1.8297m 3。通过生长性状评价分析,初选出优良阔叶树种、针叶树种,表型性状优良,可为造林推广应用提供优质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收集 树种选择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九鼎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文章主要以中条山林区运城区域为例,对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和荒山造林技术进行探讨,应该选用侧柏,连翘,山桃,山杏等树种.在造林技术上应合理确定造林时间,种植前做好整地工作,种植时采用人工植苗造林,种植后加强林苗木管理及如何营造混交林... 文章主要以中条山林区运城区域为例,对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和荒山造林技术进行探讨,应该选用侧柏,连翘,山桃,山杏等树种.在造林技术上应合理确定造林时间,种植前做好整地工作,种植时采用人工植苗造林,种植后加强林苗木管理及如何营造混交林,强调克服因循守旧,积极引进新型造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山造林 树种选择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树种筛选研究
10
作者 王丽娜 王俏雨 +3 位作者 王生珍 马彩霞 刘长霞 谢瑾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51-54,70,共5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进行防火树种筛选的意义、筛选方法(评判方法、分析方法)、北方防火树种筛选的特征、青海省开展防火树种筛选的情况及展望,为青海省及北方地区防火树种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火树种筛选 评判方法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成效及发展思路
11
作者 李美娴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为分析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概况及发展思路,于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样地进行试验调查,结合已有资料分析法、实地采样分析法,对相同标准的不同样地(T1、T2、T3、T4、T5、T6)进行建设调查,以掌握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概况。... 本文为分析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概况及发展思路,于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样地进行试验调查,结合已有资料分析法、实地采样分析法,对相同标准的不同样地(T1、T2、T3、T4、T5、T6)进行建设调查,以掌握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概况。结果表明:该项目总建设规模7万余亩,当前一期已完成种植6000多亩,人工林栽培树种主要包括:香樟、云南松、清香木、黄连木、红椿、栾树等,虽人工林栽培种类趋于多样化,但是一期项目进展缓慢;中幼林抚育成效分析得知,T3和T2中幼林抚育完成度分别是75.65%和70.58%。T4中幼林抚育完成度为40.51%;各样地配套设施(灌溉设备、水池、林区道路等)的完善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的配套设施相对完善,配套设施完善度比较为:T3>T2>T1>T6>T5>T4。由此可知,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人工林栽培趋于多样化,中幼林抚育纳入规划,具备相关配套设施,但整体而言,国家储备林项目进展缓慢,中幼林抚育措施尚不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全面。可从合理选择树种、做好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入手,确保开远市国家储备林项目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树种选择 营林方式 发展对策 开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绿化树种筛选——基于宣城市公园绿地树种调查与评价
12
作者 褚群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23-33,共11页
以宣城城区范围内150种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每种树木的11个功能性状,将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评价绿化树种的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树木3个指标的评价值和综合优势值,并以此筛选出宣城市适宜绿化树种物种... 以宣城城区范围内150种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每种树木的11个功能性状,将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评价绿化树种的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树木3个指标的评价值和综合优势值,并以此筛选出宣城市适宜绿化树种物种库。结果表明:宣城市绿化树种隶属57科97属,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与天然林近似。落叶树种观赏价值更高,综合优势值略高于常绿树种;乔木树种的生态功能优于灌木树种,两者综合优势值无明显差异。蔷薇科、木兰科、忍冬科、锦葵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具有明显优势。根据综合优势值共筛选出60种树种(包括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各15种)作为建群种或常见种,构建结构稳定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为其他城市筛选绿化树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筛选 层次分析法 观赏价值 生态功能 环境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江防护林主要树种选择研究
13
作者 施士争 王红玲 +1 位作者 王保松 黄瑞芳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3,29,共8页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 通过对江苏沿江8市古树资源和长江江苏段2岸1 km范围内森林中各树种资源分布调查,结合长江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江苏段防护林造林树种59个。分别针对沿路区、滨水区和滩面区3种生态位特点,通过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3类共10个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3种生态位上各造林树种均可分为3类,第1类树种3种生态位可作为优选树种分别有15,7,7个;第2类3种生态位作为一般树种,分别有22,40,29个;其他可作为备选树种。结合沿江不同造林环境的特点和相关树种的特殊适应性,提出了相应的树种选择和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生态景观林 树种 选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7种园林树种的耐淹性评价
14
作者 张德顺 尹伊凡 +2 位作者 姚鳗卿 张振 曹玮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55-66,共12页
蓝绿空间是风景园林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立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园林树种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是蓝绿空间功能综合发挥的关键因素。选取重庆市蓝绿空间适生的17种园林树种,通过淹水胁迫试验,测定其综合生长、水分生理、气体交换和... 蓝绿空间是风景园林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立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园林树种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是蓝绿空间功能综合发挥的关键因素。选取重庆市蓝绿空间适生的17种园林树种,通过淹水胁迫试验,测定其综合生长、水分生理、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等共14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各树种的耐淹能力。17种树种按照耐淹性强弱可分为最强、较强、较弱、最弱4种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树种选择与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耐淹性 评价体系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典型园林树种抗日灼能力评价研究
15
作者 张德顺 刘卫佳 +2 位作者 张振 孙明洋 曹玮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高温热浪增加导致夏季高温时间和日照强度增加,植物日灼问题加剧,但目前针对园林植物抗日灼性的研究较少。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模拟光照试验,对重庆市8种常见园林树种的抗日灼指数、抗日灼程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高温热浪增加导致夏季高温时间和日照强度增加,植物日灼问题加剧,但目前针对园林植物抗日灼性的研究较少。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模拟光照试验,对重庆市8种常见园林树种的抗日灼指数、抗日灼程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园林树种的抗日灼能力。结果表明:可从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方面来评价园林植物的抗日灼能力;依据抗日灼能力得分的高低,将8种树种分为3种类型,依次为抗日灼能力强(三角枫、香樟、金桂)、抗日灼能力中等(银杏、五角枫、鸡爪槭)和抗日灼能力弱(红枫、银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抗日灼 树种选择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干热河谷适生树种选择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孟 张学星 +7 位作者 罗燕 马永鹏 李伟 杨琳祥 柳文 赵培仙 李正红 马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89-3707,共19页
基于MaxEnt模型识别和预测云南干热河谷适生树种,对于改善和恢复其生态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收集40种具有代表性的潜在适生树种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筛选适生树种。预测当前和2021—2040年四... 基于MaxEnt模型识别和预测云南干热河谷适生树种,对于改善和恢复其生态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收集40种具有代表性的潜在适生树种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筛选适生树种。预测当前和2021—2040年四种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适生树种适生区的分布格局,划分优先种植区域,并明确MaxEnt模型用于树种选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情景下,影响干热河谷潜在适生树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是气候因子,其次是海拔、植物归一化指数、地表太阳辐射量和人类足迹。(2)未来,24种适生树种适生区稳定,发生概率与海拔关系呈单峰分布且高海拔下适生树种丰富度将降低。(3)干热河谷适生树种优先种植区域沿干热河谷呈狭长分布;实际调查发现,元谋县适生树种实际分布区域面积略高于最佳种植区域面积。应用MaxEnt模型筛选干热河谷适生树种选择是可行的,但在应用之前必须通过实地调查来验证树种实际生存情况与预测结果的差异。在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造林时,可优先考虑白枪杆、车桑子等24种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干热河谷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树种选择 优先种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汉华 曹窈畅 +5 位作者 鲍熙梅 赵厚本 郭昊 皮志豪 周光益 王旭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选择正确的栽植树种是石漠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关键。为了筛选粤北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树种,文章以粤北石漠化地区植物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了重要值、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碳储量为评价指标,应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树... 选择正确的栽植树种是石漠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关键。为了筛选粤北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树种,文章以粤北石漠化地区植物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了重要值、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碳储量为评价指标,应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树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低,进行植被恢复时,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上应优先考虑乔木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massoniana,灌木树种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盐肤木Rhus chinensis作为粤北石漠化植被恢复选择树种;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树种可作为石漠化树种选择的辅助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植被恢复 树种选择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绿化树种气候适宜性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捷 苟民欣 +1 位作者 陈新平 周建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园林绿化树种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减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有力工具。以中国重要林业树种木兰属植物为例,基于物种分布和气候的大数据集构建了物种分布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木兰属植物在气候适宜性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且... 园林绿化树种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减轻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有力工具。以中国重要林业树种木兰属植物为例,基于物种分布和气候的大数据集构建了物种分布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木兰属植物在气候适宜性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且在水分-热量条件的权衡限制下占据着特定的气候生态位;2)在54种木兰中筛选出潜在的耐旱型木兰14种、耐热型木兰10种、耐寒型木兰6种;3)以华北地区3个代表性城市沈阳、北京、西安为例进行了树种与城市之间的气候适宜性匹配,证明水分条件是制约木兰属植物在我国暖温带及中温带地区分布的关键因素,并筛选确定了一系列具有推广种植潜力的木兰种。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可用于我国木本植物区系的快速筛选,在植物引种和迁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化 树种选择 气候适宜性 大数据分析 木兰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垦区防护林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研究
19
作者 张英凡 楚光明 +4 位作者 刘长青 王小兵 王俊刚 杨振安 吕露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9,共11页
从焉耆垦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护林体系保护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林地资源监测和实地调查,以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综合效益和观赏价值作为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评价准则,选取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蛀干害虫能力、防风能力、经济... 从焉耆垦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护林体系保护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林地资源监测和实地调查,以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综合效益和观赏价值作为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评价准则,选取抗寒能力、抗旱能力、抗蛀干害虫能力、防风能力、经济效益等15个评价因子作为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3级评价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和法得出该区域64种主要防护林树种的树种适应性评价的总体得分值(Y),并根据该数值对防护林树种的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分析得到,Ⅰ级(Y≥4.0)适宜性优良的树种有泓森槐、胡杨、新疆杨等8种,Ⅱ级(3.6≤Y<4.0)适宜性较好的树种有刺槐、沙枣、山楂、美国黑核桃等19种,Ⅲ级(3.2≤Y<3.6)适宜性一般的树种有樟子松、大果榛子、臭椿、苹果等19种,Ⅳ级(2.8≤Y<3.2)适宜性较差的树种有梣叶槭、白榆、垂柳等13种,Ⅴ级(Y<2.8)适宜性极差的树种有箭杆杨、黑杨、竹柳等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选择 生态经济型 抗蛀干害虫型 层次分析法 防护林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树种抗火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迪 姚鳗卿 +6 位作者 陈芃序 李东明 李屹楠 郭丽 奉树成 王本耀 张德顺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严重,发生频率也日趋增多。其中全球火灾发生率不断攀升,给人居环境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城市火灾直接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绿化生态体系的健康。园林树木具有阻隔火灾蔓延的能力,科...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严重,发生频率也日趋增多。其中全球火灾发生率不断攀升,给人居环境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城市火灾直接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绿化生态体系的健康。园林树木具有阻隔火灾蔓延的能力,科学的规划和配置能有效提升城市的防灾避险水平,促进人居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绿化树木抗火性研究、评价和树种筛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为提升绿化系统的生态韧性提供了理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园林树种 抗火性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