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9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IR Analysis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in Cheddar Cheese during Ripening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Fang LIU Ai-ping +4 位作者 REN Fa-zheng ZHANG Xiao-ying Stephanie Clark ZHANG Lu-da GUO Hui-yua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86-1789,共4页
Proteo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ochemical reactions during cheese ripening.Studie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during ripening would be helpful for characterizing protein changes for assessing ch... Proteo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ochemical reactions during cheese ripening.Studies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during ripening would be helpful for characterizing protein changes for assessing cheese qualit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with self-deconvolution,second derivative analysis and band curve-fitting,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roteins in Cheddar cheese during ripening.The spectra of the amide I region showed great similarity,while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underwent a series of changes.As ripening progressed,the α-helix content decreased and the β-sheet content increased.This structural shift was attribute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hydrogen bonds that resulted from hydrolysis of caseins.In summary,FTIR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cheese that is undergoing ri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Cheddar cheese RIPENING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r-assisted water jet machining of high quality micro-trap structures on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2
作者 LIU Li YAO Peng +3 位作者 CHU Dong-kai XU Xiang-yue QU Shuo-shuo HUANG Chuan-zhen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6-1488,共13页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SEE)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issue in next-generation accelerators.Mitigating SEE on metal surfaces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and emittance 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while exte...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SEE)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issue in next-generation accelerators.Mitigating SEE on metal surfaces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and emittance 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while extending their lifespa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laser-assisted water jet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ng high-quality micro-trap structures on 316L stainless steel,a key material in accelerator manufacturing.The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laser repetition frequency,pulse duration,average power,water jet pressure,repeat times,nozzle offset,focal position,offset distance between grooves,and processing speed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stainless steel.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micro-groove depth increases with higher laser power bu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ater jet pressure and processing speed.Interestingly,repeat times have minimal effect on depth.On the other hand,micro-groove width increases with higher laser power and repeat times but decreases with processing speed.By optimizing these parameters,the researchers achieved high-quality pound sign-shaped trap structure with consistent dimensions.We tested the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the"well"structure.The coefficient is reduced by 0.5 at most compared to before processing,effectively suppressing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These results offer indispensable insight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trap structures on material surfaces.Laser-assisted water jet technology demonstrate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mitigating SEE on metal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assisted water jet 316L stainless steel micro-trap structures "well"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SEE) groove depth groove wi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ensation for secondary uncertainty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by gain adaptiv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友旺 桂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2期256-263,共8页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mmeasur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able variables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ADRFNNs) were employe...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mmeasur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able variables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ADRFNNs) wer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primary uncertainty and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turned into an equivalent linear model with terms of secondary uncertainty.At the same time,gain adaptive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GASMVSC)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ze the control effor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realization problem caused by some system's immeasurable state variables in traditional fuzzy neural networks(TFNN) taking all state variables as its inputs is overcome.On the other hand,the identification by the ADRFNNs online with high accuracy and the adaptive function of the correction term's gain in the GASMVSC make the system possess strong robustness and improved steady accuracy,and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control effort is also suppress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adaptive 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ADRFNN) gain adaptive sliding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GASMVSC) secondary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secondary structure of α-amylase by circular dichroism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云 覃文庆 +1 位作者 田学达 黄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29-1033,共5页
Based on the starch hydrolysis reaction acceler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α-amylase, the circular dichroism (CD)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changes of α-amyla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 Based on the starch hydrolysis reaction acceler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α-amylase, the circular dichroism (CD)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changes of α-amyla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water bath were studied by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peak heights (at 2=193 nm) of the CD spectra of the samples tre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water bath reduced. The reduced rate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ranged from 140% to 220%, while the reduced rate by water bath ranged from 60% to 140%. The peak of the sample tre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60 min disappeared at λ=193 nm, while the sample showed a wake peak by water bath. The peak position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emerged a blue shift in the range of 5-8 nm at λ=204 nm and λ=220 nm, while it emerged in the range of 3-5 nm by water bath. With time going on,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water bath have prompte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α-helix, β-sheet, β-turn and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s of random coil, but the trends were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irradiation Α-AMYLASE secondary structure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热应变的隧道火灾高温衬砌结构变形机理研究
5
作者 王峰 曾锦屏 +1 位作者 方亚彪 陈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6-863,共8页
为探究瞬态热应变对隧道火灾高温下衬砌变形作用机理,基于ABAQUS开发了瞬态热应变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火灾高温下衬砌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考虑了瞬态热应变对隧道衬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计算结果与... 为探究瞬态热应变对隧道火灾高温下衬砌变形作用机理,基于ABAQUS开发了瞬态热应变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火灾高温下衬砌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考虑了瞬态热应变对隧道衬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良好吻合;瞬态热应变会减小拱顶、拱肩、边墙区域处的变形,最大减小比例分别为13.4%、10.1%、3.1%;此外考虑与不考虑瞬态热应变下的变形差异存在于3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快速增长、二次增长、下降阶段,其中前2个阶段的主导因素分别为高升温速率、较深处的瞬态热应变,边墙下降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向、纵向瞬态热应变。在不同埋深下,拱顶与拱肩处变形均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受火后期边墙处变形随埋深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结构抗火 瞬态热应变 变形规律 热力耦合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离轴三反红外相机调焦次镜中心支撑结构设计和试验
6
作者 王成彬 胡亭亮 +1 位作者 丛海佳 袁海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共9页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以其优化变量多、视场大、无遮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相机。空间红外相机经历严酷的发射力学和复杂的空间热环境,在此环境作用下红外相机极易产生离焦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从离轴三反红外相机各调焦对象的实现...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以其优化变量多、视场大、无遮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间红外相机。空间红外相机经历严酷的发射力学和复杂的空间热环境,在此环境作用下红外相机极易产生离焦现象,导致成像质量下降。从离轴三反红外相机各调焦对象的实现难易度出发,提出以次镜为调焦对象的调焦方法。针对调焦次镜的特殊应用场景,为降低调焦机构负载、降低力学响应,提出一种以碳化硅为次镜材料,采用硅橡胶粘接、紧凑、轻质、低装配应力的次镜中心支撑的方案。建立了调焦次镜参数化模型和优化函数,完成了次镜结构的设计,仿真分析在重力作用下面形精度RMS最大为2.9 nm,20℃基准温度为±10℃,面形精度RMS为4.1 nm。完成次镜加工后,进行了次镜胶结、装配。装配前后,次镜面形精度未发生变化。经过次镜调焦机构组件的力学试验,次镜面形RMS变化0.001λ(λ=632 nm)。次镜保持了良好的面形精度,验证了大口径离轴三反调焦次镜设计方案的工程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调焦机构 碳化硅 次镜中心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脯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
7
作者 方莉 耿发家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牛肉脯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其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牛肉脯加工工艺多样,品质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牛肉脯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研究基于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电子鼻和衰减全... 牛肉脯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其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牛肉脯加工工艺多样,品质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牛肉脯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研究基于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电子鼻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对牛肉脯不同加工阶段样品(原料肉、拌料肉、半成品肉和成品肉)香气成分和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牛肉脯加工过程中,醛类、酮类、酸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均持续增加,牛肉脯半成品加工阶段是其香气成分形成的关键阶段;牛肉脯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会从有序结构变为无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脯 不同加工阶段 品质变化 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毛竹皆伐后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8
作者 庞春梅 樊民亮 +1 位作者 王秀云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分布、径级结构及垂直结构。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共有6412株,隶属于49科85属110种,其中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及针叶树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4.5%、71.8%及3.7%;(2)群落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是白背叶Mallotus apelt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其重要值之和占总重要值的26.2%;(3)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垂直结构由林冠层(12种)、亚冠层(59种)和灌木层(106种)组成;(4)群落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表明群落更新良好,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L”型、单峰型和双峰型等各种分布形态;(5)在科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56.76%,温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43.24%;在属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41.67%,温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2.38%。天目山次生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与较复杂的垂直、径级结构,落叶树种占据优势,群落仍处于演替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径级结构 垂直结构 次生林群落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水电站改造工程金属结构数字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韦晨阳 赵春龙 +2 位作者 李岗 王正中 罗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石泉水电站已投入运行近50年,原设计中泄洪表孔工作弧门前无检修闸门,因随梯级开发水位抬高失去旱地检修条件,需对该部位金属结构进行改造。对此,采用数字化手段和BIM技术,对工程泄洪表孔坝段进行数字化建模,重现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 石泉水电站已投入运行近50年,原设计中泄洪表孔工作弧门前无检修闸门,因随梯级开发水位抬高失去旱地检修条件,需对该部位金属结构进行改造。对此,采用数字化手段和BIM技术,对工程泄洪表孔坝段进行数字化建模,重现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施工阶段的金属结构设备布置、检修闸门的设计,并利用ANSYS实现了检修闸门结构数值仿真,形成了从CAD建模、CAE数值仿真、软件二次开发及三维制图的全面数字化应用成果。可视化改造方案有利于指导施工和运维,也为同类工程在方法和经验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构 改造工程 数字化设计 BIM技术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强度对南极磷虾肉保水性及其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芳 姜鹏飞 +3 位作者 杜晓平 傅宝尚 尚珊 祁立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4,共11页
为改善南极磷虾虾肉水分易损失,质地较硬等问题,通过测定离心损失、水分分布、质构特性、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蛋白质表面疏水性、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研究不同离子强度的浸泡液(0.8、... 为改善南极磷虾虾肉水分易损失,质地较硬等问题,通过测定离心损失、水分分布、质构特性、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蛋白质表面疏水性、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研究不同离子强度的浸泡液(0.8、0.9、1.0、1.1 mol/L)和浸泡时间(1、2、4、6 h)对南极磷虾保水性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虾肉的蒸煮损失、离心损失和硬度先下降后升高,不易流动水增加,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同一离子强度下,虾肉的保水效果在2 h达到最佳,相比对照组,1.0 mol/L浸泡液处理组的虾肉其弹性从0.76增加到0.98,硬度从241.99 g下降到102.66 g;且虾肉的肌原纤维断裂指数达到最大,为11.43;蛋白质表面疏水性从9.85μg下降到1.83μg。在2 h浸泡时间下,肌动蛋白含量和β-折叠相对含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高的离子强度(1.1 mol/L)会使蛋白质出现不同程度的聚集,肌纤维组织破坏较为严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保水效果。结合感官评定,离子强度1.0 mol/L、浸泡时间为2 h时能够改善南极磷虾的保水特性,可为南极磷虾虾肉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离子强度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二级结构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改性羊乳酪蛋白对酶解物ACE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振华 张静 +1 位作者 张千喜 李志成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提高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有效降低血压,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羊乳酪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蛋白酶解液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利... 为提高羊乳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有效降低血压,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羊乳酪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蛋白酶解液ACE抑制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优化预处理工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超声预处理对羊乳酪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乳酪蛋白最佳超声改性工艺为:超声功率330 W、超声温度50℃、溶液pH值为8.0,此条件下酶解物ACE抑制率为(75.64±3.54)%,较改性前提高了21.51%;FT-IR表明,超声预处理会降低羊乳酪蛋白β-折叠含量及增加β-转角含量,有利于ACE抑制肽释放。研究可为超声预处理改善蛋白结构制备活性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酪蛋白 ACE抑制肽 超声预处理 响应面优化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模型信息完备性检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泉泉 方喜峰 +3 位作者 程德俊 张胜文 罗兰珍 孔俊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5-1043,共9页
针对三维模型信息标注不规范、结构差异难诊断、尺寸冗余缺失以及人工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的完备性检查方法。通过调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对三维CAD软件的检查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对基于... 针对三维模型信息标注不规范、结构差异难诊断、尺寸冗余缺失以及人工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的完备性检查方法。通过调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对三维CAD软件的检查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对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中三维模型信息的检查与纠正;通过二次开发CAD软件实现对MBD模型基本方向视图的自动捕获,再通过Python调用OpenCV库,将新捕获的视图与数据库中已有模型视图利用图像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进行对比,得到最相似模型视图图像,将两者通过图像减法运算对结构差异区域进行提取并高亮显示;最后对三维模型尺寸按照分类规则分类,通过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结合尺寸冗余缺失检查规则,完成尺寸的完备性检查。以某厢舱汽车产品为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定义 完备性检查 二次开发 结构相似性指标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丝素蛋白微生物降解机理
13
作者 丁传苗 泮林丹 +1 位作者 陈浩 王秉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8,共7页
为了揭示丝绸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利用蛋白质组学结合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丝绸在米曲霉代谢物降解前后宏观和微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降解作用在丝绸微生物劣化过程中的地位。形貌分析发现,丝绸经过米曲霉代谢物降... 为了揭示丝绸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利用蛋白质组学结合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丝绸在米曲霉代谢物降解前后宏观和微观结构变化,并探讨了降解作用在丝绸微生物劣化过程中的地位。形貌分析发现,丝绸经过米曲霉代谢物降解后发生了明显的黄变现象,表面纤维大量脱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丝蛋白分子构象遭到了破坏,结晶度明显下降;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丝素蛋白重链、丝素蛋白轻链和P25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而且重链蛋白的降解程度更高。经过测试分析,推测出一种丝素蛋白米曲霉劣化模型:米曲霉通过降解作用侧重分解丝素蛋白重链,丝素蛋白结晶区域结构崩塌,转变为松散的非晶结构,丝绸丧失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能,逐渐被降解破坏。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古代丝绸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针对性的丝绸文物保护和修复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降解机理 X射线衍射 二级结构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增益特性研究
14
作者 贺峦轩 陈萍 +4 位作者 李洁 刘虎林 田进寿 胡文波 吴胜利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式,厘清了影响规律。并优化结构,在不改变打拿极材料和工作电压下,将增益由9.1×10^(6)提升至2.1×10^(7)。提供了一种仿真、设计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方法,可直接观察不同结构对电子运动轨迹和性能的影响,避免在研制光电倍增管时,盲目试结构,造成成本增加且达不到理想性能,能够为国内自主研制高性能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及其他电子、离子探测器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光电倍增管 增益优化 结构参数分析 二次电子发射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差异及功能预测分析
15
作者 吴宇彤 王若琳 +1 位作者 颜霞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1505,共15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明确野生五味子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结构差异,旨在对不同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为后续探究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五味子叶际微生物如何影响植物次生代谢提供参考。采用Illumina Novaseq... 基于高通量测序明确野生五味子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结构差异,旨在对不同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为后续探究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五味子叶际微生物如何影响植物次生代谢提供参考。采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野生与栽培五味子叶际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测序,对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物种注释和丰度计算,揭示样本物种构成;进一步进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类分析,挖掘样本间群落结构差异。扩增子的注释结果关联相应的功能数据库,采用PICRUSt2软件开展相关分析,并对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1)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叶际细菌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s)分别为2 525和1 516个,其中408个ASV为共有;叶际真菌ASVs分别为883和368个,其中105个ASV为共有。(2)叶际细菌野生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栽培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甲基杆菌属;叶际真菌野生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枝孢属(Cladosporium),栽培品种中占比较高的菌属为外囊菌属(Taphrina)和枝孢属。(3)叶际微生物群落通过PICRUSt2分析及KEGG通路预测显示,野生品种在脂类运输与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代谢及能量产生类功能方面相对丰度占比显著高于栽培品种。可见:五味子野生品种叶际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栽培品种,与植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能量产生有关的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占比野生品种高于栽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叶际微生物 次生代谢物 群落多样性 结构分析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6
作者 王梦芹 帖青清 +3 位作者 黄晓雯 杨斌 刘永宏 李云秋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 本研究基于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一株北部湾珊瑚共附生真菌Cladosporium sp.SCSIO41206中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数据比对的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酶抑制活性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3-isobutyl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1)、3-benzyl-7-hydroxyhexahydropyrrolo (1,2-a) pyrazine-1,4-dione (2)、环(L-丙氨酸-L-4-羟基-脯氨酸)二肽(3)、环(L-脯氨酸-甘氨酸)二肽(4)、cyclo(D)-Pro-(D)-Ile (5)、环(L-苯丙-甘)二肽(6)、cyclo-(4-S-hydroxy-R-proline-R-isoleucine)(7)、N-phenethylacetamide (8)、N-hydroxy-2-(hydroxyimino)-4-methylpentanamide (9)、quinolactacin A1 (10)、quinolactacin A2 (11),化合物1-11均是首次从北部湾珊瑚来源的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中分离获得。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8、10和11对乙酰胆碱酯酶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8对胰脂肪酶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3、5、7、9-11对胰脂肪酶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对胰脂肪酶有中等的抑制活性;未筛查到相关的抗菌活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北部湾枝孢菌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特征,可为抗肥胖药物的研发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真菌代谢产物中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研究进展
17
作者 姜悦 王宇 +4 位作者 易湘茜 高程海 刘永宏 曹沛 白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82,共20页
环肽是一类主要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形成的非线性含氮化合物。短杆菌肽抗菌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该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天然环肽类似物被公开报道。本文对1986年12月—2024年6月,从真菌资源中共获得的121... 环肽是一类主要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形成的非线性含氮化合物。短杆菌肽抗菌剂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的该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更多的天然环肽类似物被公开报道。本文对1986年12月—2024年6月,从真菌资源中共获得的121个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的来源、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此外,大多数的环肽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抗菌、抗疟疾、抗炎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思路。该综述为今后探索和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环四肽、环五肽和环六肽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环状四肽、五肽和六肽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氯化胆碱-丙三醇体系提取芝麻蛋白工艺条件
18
作者 曹培换 张晨霞 +3 位作者 刘燕 马宇翔 刘华敏 郑永战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121,共8页
为提高芝麻油副产物芝麻饼粕中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以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氯化胆碱-丙三醇(物质的量比1∶3)体系(低共熔溶剂,DES)提取芝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芝麻蛋白的功能特性,并采... 为提高芝麻油副产物芝麻饼粕中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以芝麻粕为原料,选用氯化胆碱-丙三醇(物质的量比1∶3)体系(低共熔溶剂,DES)提取芝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芝麻蛋白的功能特性,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芝麻蛋白进行结构表征,同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ES提取芝麻蛋白的最优条件为DES含水量10%、固液比1∶29.4、提取温度59.0℃、提取时间1 h、搅拌速度750 r/min,在此条件下芝麻蛋白提取率为(64.65±0.52)%,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芝麻蛋白的提取率[(74.19±1.79)%];DES提取的芝麻蛋白的溶解性、吸油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而吸水性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DES提取的芝麻蛋白的β-折叠含量显著低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而其他二级结构(α-螺旋、无规卷曲、β-转角、β-逆折叠)的含量则显著高于碱溶酸沉法提取的。综上,DES提取法可作为新型绿色的芝麻蛋白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芝麻粕 芝麻蛋白 氯化胆碱 功能特性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天然次生林不同空间尺度下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
19
作者 罗也 张忠辉 +5 位作者 刘婷 杨帆 夏秀雪 苑景淇 于忠亮 何怀江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为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等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白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样方(50 m×50 m、20 m×20 m、10 m×10 m),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确定表征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 为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等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长白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样方(50 m×50 m、20 m×20 m、10 m×10 m),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确定表征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进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比较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对生产力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及非生物因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在各空间尺度下,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逐渐变小,由显著正相关逐渐变为不显著正相关;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二者之间的负向作用强度逐渐增强,由不显著负相关逐渐变为显著负相关。非生物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地上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变化。林分生产力的大小与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且受空间尺度制约。该结论可为长白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以及森林正向演替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空间尺度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散射变换的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异常智能检测
20
作者 康帅 王自法 +3 位作者 周荣环 贺东青 俞叶 李一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
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损伤评估存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基于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的震后结构损伤快速评估,并有效解决数据类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分析与卷积自编码(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首先应用小波散射变换对... 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损伤评估存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基于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的震后结构损伤快速评估,并有效解决数据类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分析与卷积自编码(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首先应用小波散射变换对原时域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时频数据;然后建立相应的卷积自编码网络模型,将时频数据输入CAE模型进行重构训练,根据重构误差确定异常判断阈值;基于该阈值精准区分数据中的异常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时域输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验证该方法在噪声环境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CAE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损伤数据集中的异常序列,召回率达到了90%以上,且在小波散射变换作用下的异常检测效果更好;时频分析结合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震后损伤评估的效率,基于小波散射变换的耗时仅为基于传统时域输入方法的1/3,该方法在噪声作用下也表现出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散射变换 异常检测 震后损伤 深度学习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