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岷 李作盛 +1 位作者 张元 王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1-33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 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在4种配合物中,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二硫醇盐... 采用量子化学DFT B3LYP/LanL2DZ+6-31G*方法,研究不同二硫醇盐的Pt(Ⅱ)吡啶-三嗪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位原子间的距离与S C共轭链长度密切相关;在4种配合物中,吡啶和三嗪部分表现出给电子特性,二硫醇盐部分具有吸电子作用;金属Pt(Ⅱ)可作为给电子的共轭桥,4种配合物的偶极矩μ和极化率α成正比.NLO效应研究表明,4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大的βtot值,可以作为潜在的NLO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Ⅱ)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碱金属分子簇体系的结构和NLO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颖 李志儒 +2 位作者 吴迪 孙家锺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0-1112,共3页
采用MP2方法优化得到Li(HF)n(n=2~4)体系的三个环型结构.使用高水平的从头算方法MP2/6-311++G(3df,3pd)计算了它们的偶极矩μ0、极化率α0和一阶超极化率β0.得出了大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变化规律,并揭示出额外电子是引起大一阶超极化率... 采用MP2方法优化得到Li(HF)n(n=2~4)体系的三个环型结构.使用高水平的从头算方法MP2/6-311++G(3df,3pd)计算了它们的偶极矩μ0、极化率α0和一阶超极化率β0.得出了大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变化规律,并揭示出额外电子是引起大一阶超极化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非线性光学(NL0)性质 含碱金属的分子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元碳环邻位对称取代的Λ-型分子非线性光学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姗姗 仇永清 +2 位作者 刘春光 孙世玲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36-1441,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HandHLYP/6-31G*方法,对3类含有六元碳环的Λ-型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场方法(FF)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活性及电子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HandHLYP/6-31G*方法,对3类含有六元碳环的Λ-型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场方法(FF)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活性及电子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拐点处环己烷的构象不同时,分子电荷分布、偶极矩、极化率、二阶NLO系数和电子吸收光谱等变化很小.以苯环为拐点片段的分子有所不同,当支链取代基R增大时,以苯环为拐点片段分子的极化率和二阶NLO系数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Λ-型分子 非线性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n(n=1~10)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阮文 余晓光 +3 位作者 李小燕 谢安东 伍冬兰 罗文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1-748,共8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KBn(n=1~10)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和极化率.通过研究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能级间隙、二阶能量差分分析了团簇的稳定性规律,研究表明:KBn(n=1~10)团簇基...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KBn(n=1~10)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和极化率.通过研究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能级间隙、二阶能量差分分析了团簇的稳定性规律,研究表明:KBn(n=1~10)团簇基态多数为立体构型,能级间隙和二阶能量差分结果表明KB3 与KB9是幻数团簇.对团簇基态的极化率研究表明KB。团簇的电子结构随B原子的增加趋于紧凑,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堆积方式.静态第一超极化率研究表明K战与KB4两种平面构型的团簇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n(n=1~10)团簇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十二顶点碳硼烷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新燕 王文勇 +3 位作者 王娇 李晓倩 宋洪娟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77-2383,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四氟取代十二顶点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改变四氟碳硼烷取代基的共轭性或给吸电子能力,会使分子中碳硼笼原子间距离发生改变.碳硼烷取代基的给吸电子能力越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四氟取代十二顶点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改变四氟碳硼烷取代基的共轭性或给吸电子能力,会使分子中碳硼笼原子间距离发生改变.碳硼烷取代基的给吸电子能力越强,其偶极矩越大.分子极化率随取代基共轭性和体积的增加而增大.引入强吸电子基或增加四氟碳硼烷取代基的共轭性,可使其二阶NLO响应明显增强.通过分析分子的电子光谱和对应的分子轨道组成可知,第一超极化率最大的分子4a'发生碳硼笼到并苯取代基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碳硼烷 偶极矩 非线性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吡啶类配体的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权 杨华武 +3 位作者 朱卓越 黎艳玲 张雪颖 周建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52,665,共8页
氯化锌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别和3,5-二甲基吡啶、3-乙基吡啶、3-乙酰吡啶配合生成新的锌配合物[ZnCl2(lut)2](1),[ZnCl2(etpy)2](2)and[ZnCl2(acpy)2](3),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3种配合物分别进行了表... 氯化锌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别和3,5-二甲基吡啶、3-乙基吡啶、3-乙酰吡啶配合生成新的锌配合物[ZnCl2(lut)2](1),[ZnCl2(etpy)2](2)and[ZnCl2(acpy)2](3),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3种配合物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3种配合物中锌以四配位的方式分别与来自2个吡啶配体中的氮和来自氯化锌中的2个氯联结,组成了1个扭曲的四面体构型.这3种配合物均具有比较弱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热重分析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芳基氨(硼)-π-碳硼烷三元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荣荣 王洪强 +2 位作者 王丽 吴娟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6-1803,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二芳基氨(硼)-π-十二顶点碳硼烷三元化合物的结构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化合物共轭桥长度及二芳基氨(硼)对化合物偶极矩的影响较小.随着分子共轭桥的增长,分子的电子空间范围<R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二芳基氨(硼)-π-十二顶点碳硼烷三元化合物的结构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化合物共轭桥长度及二芳基氨(硼)对化合物偶极矩的影响较小.随着分子共轭桥的增长,分子的电子空间范围<R2>增大,从而使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增大.通过分析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对应的分子轨道组成可知,分子中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二芳基氨(硼)和π-桥之间,碳硼烷的贡献较少.二芳基氨和二芳基硼的供电子能力差异可以调节分子的二阶NLO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顶点邻位双取代碳硼烷 二芳氨(硼)基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想 王慧莹 +2 位作者 王洪强 叶近婷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21-2229,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的几何结构、氧化还原性质、UV-Vis光谱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醌基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大第一超极化率(β_(tot))值,但醌基在氮苯基上位置的改变对β_(tot)...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的几何结构、氧化还原性质、UV-Vis光谱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醌基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大第一超极化率(β_(tot))值,但醌基在氮苯基上位置的改变对β_(tot)值影响不大.分子轨道和自旋密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金属Ru~Ⅱ和副配体均能成为氧化中心,并且氧化中心位置不同,会导致配合物氧化态的电荷转移形式产生差别,进而改变氧化态的β_(tot)值.氧化态配合物1b和2b的β_(tot)值减小,而配合物3b和4b的β_(tot)值显著增大,超瑞利散射方法计算的第一超极化率(β_(HRS))值也符合此规律.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结果表明,配合物本征态主要是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ML'CT),而氧化态则是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L'MCT),给、受体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通过改变副配体的种类及氧化还原反应,可有效调节这类联吡啶Ru^(Ⅱ/Ⅲ)配合物的二阶NLO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Ru^Ⅱ/Ⅲ配合物 氧化还原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D')型邻位碳硼烷三元体系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娟 王洪强 +2 位作者 刘晓云 史志圆 仇永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0-1496,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系列具有D-A-D(D')型结构的邻位碳硼烷三元体系的电子结构、第一超极化率和电子光谱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硼烷具有独特的缺电子特征,可以作为有效的吸电子基团,与其桥联不同的供电子取代基Ar,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系列具有D-A-D(D')型结构的邻位碳硼烷三元体系的电子结构、第一超极化率和电子光谱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硼烷具有独特的缺电子特征,可以作为有效的吸电子基团,与其桥联不同的供电子取代基Ar,形成三元体系的电荷转移方向是由Ar基团到碳硼烷.随着Ar基团供电子能力的增强,体系相应的第一超极化率值增大,其中分子7(Ar=N,N-二甲基苯)的βtot值(39197 a.u.)约为分子1(Ar=间三氟甲基苯,640 a.u.)的61倍.分子的电子光谱随Ar基团供电能力的增强发生红移,并采用二级能级公式对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规律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位碳硼烷 非线性光学性质 电荷转移 D-A-D(D')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