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静 王献平 +4 位作者 纪军 王志国 安调过 李俊明 张相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i0001,共5页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筛选出2个小麦-黑麦1RS/1BL纯合易位系BC152-1-1和BC01-89-1。其中,BC152-1-1(2n=42)除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外,未见其他染色体变异;BC01-89-1(2n=43)除含有1对1RS/1BL纯合易位染色体外,还附加1条两端缺失的3R染色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BC152-1-1和BC01-89-1不仅含有来自小偃6号的14+15优质亚基,而且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SDS沉降值等品质性状都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1Bl易位系 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谷物中产L-赖氨酸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骆超超 高学军 +4 位作者 王青竹 于微 刘晓飞 卢志勇 乔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2-235,共4页
为了扩展高产L-赖氨酸菌种在食品、饲料中的应用与提高微生物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安全性,从面包、麻花、馒头、发面饼、大列巴、黏豆包发酵谷物的生面团及米酒、白酒曲中分离培养出66株产L-赖氨酸益生菌菌株。将这些菌株进行培养、发酵,... 为了扩展高产L-赖氨酸菌种在食品、饲料中的应用与提高微生物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安全性,从面包、麻花、馒头、发面饼、大列巴、黏豆包发酵谷物的生面团及米酒、白酒曲中分离培养出66株产L-赖氨酸益生菌菌株。将这些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其发酵液中L-赖氨酸的含量,筛选出发酵液富含L-赖氨酸的菌种两株。最后利用16S rDNA分析及Blast分析、特异性引物PCR技术鉴定出这两株菌为肠膜明串球菌ATCC8293和德氏乳杆菌ATCC BAA-365。其发酵液中L-赖氨酸含量分别为52.33、46.09g/L,较其他菌种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谷物 l-赖氨酸 益生菌 高效液相色谱 16S RDN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属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梅 何坤 +1 位作者 魏育明 陈国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esistance gene,Rgene)编码的蛋白质NBS-LRR保守结构设计了10对特异简并引物,对5份黑麦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共获得45条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analogs,RGAs)。同源性比较发现...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esistance gene,Rgene)编码的蛋白质NBS-LRR保守结构设计了10对特异简并引物,对5份黑麦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共获得45条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analogs,RGAs)。同源性比较发现,RGAs序列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是41.9%~99.6%,其中16条具有连续开放阅读框(ORFs)。同时,利用MEGA 3.1将这16条序列与4个已知R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有13条序列与RPM1亲缘关系近,2条与Pm3a亲缘关系近。本研究在黑麦中获得的RGAs既可用于筛选黑麦的抗病候选基因,同时也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作物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且对进一步研究黑麦中NBS-LRR类R基因的起源和遗传进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基因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黑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黑麦6RS/6AL易位染色体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在配子中的传递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庆成 黄磊 +10 位作者 李亚洲 范超兰 谢蝶 赵来宾 张舒洁 陈雪姣 甯顺腙 袁中伟 张连全 刘登才 郝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519,共7页
小麦-黑麦6RS/6AL易位系HM812-41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6。为评价其育种利用潜力,以HM812-41为亲本分别与推广品种蜀麦580、蜀麦830和蜀麦969杂交,杂种F1与中国春进行正反交,研究6R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通过雌雄... 小麦-黑麦6RS/6AL易位系HM812-41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6。为评价其育种利用潜力,以HM812-41为亲本分别与推广品种蜀麦580、蜀麦830和蜀麦969杂交,杂种F1与中国春进行正反交,研究6RS/6AL易位染色体在不同背景中的遗传稳定性及其通过雌雄配子的传递规律。同时,利用"双顶交"法改良易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6RS/6AL易位染色体在传递过程中结构稳定。6RS/6AL易位染色体可以高频率地通过雌、雄配子传递,其传递率分别为45.05%~53.33%和43.94%~53.04%。初步分析"双顶交"F2分离群体表明, 6RS/6AL易位染色体对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穗长、小穗数和自交结实率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用"双顶交"法可以快速地改良易位系的综合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白粉病 6RS/6Al易位 配子传递率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亚基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5
作者 陈毅万 陈其皎 +1 位作者 张连全 刘登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3-438,共6页
以中国春-帝国黑麦2R附加系(CS-2R)为对照,采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亚基;对该亚基编码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NCBI数据库登录号EU368041)具有75K γ-secalin亚基典型的... 以中国春-帝国黑麦2R附加系(CS-2R)为对照,采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亚基;对该亚基编码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黑麦75K γ-secalin(NCBI数据库登录号EU368041)具有75K γ-secalin亚基典型的氨基酸一级结构;(2)在DNA水平,秦岭黑麦同南非开普敦的栽培黑麦材料存在一个SNP位点,与欧洲的帝国黑麦存在8个SNP位点,与黑麦属其他3个种S.vavilovii、S.strictum、S.sylvestre分别存在2%、4%和6%的差异;(3)在氨基酸水平,秦岭黑麦与来自南非开普敦的栽培黑麦无差异,与欧洲的帝国黑麦差异极小,而与其他3个黑麦种的差异大,这为发掘75K γ-seca-lin基因提供了参考信息;(4)基于该基因构建的进化树能有效区分黑麦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S.vavilovii种与栽培黑麦关系最近,S.sylvestre与栽培黑麦最远,而S.strictum则是介于中间的一个种,这与先前的细胞学、rDNA ITS及SSR等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黑麦 75K γ-secalin亚基 基因克隆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冬黑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乌日力嘎 邓宇 孙墨可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94-899,共6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冬黑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使用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水培俄罗斯冬黑麦BK01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在处理0(CK)、3、6、9、12、24 h测定不同胁迫时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冬黑麦叶片脯氨酸...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冬黑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使用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水培俄罗斯冬黑麦BK01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在处理0(CK)、3、6、9、12、24 h测定不同胁迫时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冬黑麦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相对含水率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将为冬黑麦抗旱研究进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黑麦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饲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的化感抑草作用研究
7
作者 支慧 陈红雨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探究饲用作物黑饲麦的化感作用,本试验以黑饲麦为供体植物,自生油菜和小麦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黑饲麦的不同部位(根际土壤、根、秸秆、穗)、不同浓度(100 mg/mL、50 mg/mL、35 mg/mL、25 mg/mL)水浸提液对受体... 为探究饲用作物黑饲麦的化感作用,本试验以黑饲麦为供体植物,自生油菜和小麦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黑饲麦的不同部位(根际土壤、根、秸秆、穗)、不同浓度(100 mg/mL、50 mg/mL、35 mg/mL、25 mg/mL)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干重的影响,并对其化感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饲麦水浸提液对杂草自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化感抑制作用,其中秸秆、穗部抑制作用最显著,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化感抑制作用增强,当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化感抑制作用最强;但黑饲麦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并未表现出明显影响,因此,不会影响作物小麦的安全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饲麦 自生油菜 化感作用 水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近缘物种黑麦1R、簇毛麦1V及鹅观草1Rk^(#1)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春梅 冯祎高 +5 位作者 庄丽芳 曹亚萍 亓增军 别同德 曹爱忠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1-1747,共7页
为筛选普通小麦近缘物种黑麦1R、簇毛麦1V及鹅观草1Rk#1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已定位于普通小麦第一部分同源群的EST序列设计104对STS引物,对中国春、鹅观草、黑麦及簇毛麦进行多态性分析。在104对STS引物中,有53对在对照普通小麦中... 为筛选普通小麦近缘物种黑麦1R、簇毛麦1V及鹅观草1Rk#1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已定位于普通小麦第一部分同源群的EST序列设计104对STS引物,对中国春、鹅观草、黑麦及簇毛麦进行多态性分析。在104对STS引物中,有53对在对照普通小麦中国春与鹅观草、黑麦及簇毛麦之间存在多态性。利用普通小麦-黑麦1R^7R二体异附加系筛选出5对黑麦1R染色体特异标记,分别是CINAU 19-500、CINAU20-950、CINAU21-1500、CINAU22-310和CINAU23-2000;利用普通小麦-簇毛麦1V^7V二体异附加系筛选出5对簇毛麦1V染色体特异标记,分别是CINAU23-1700、CINAU24-1050、CINAU25-1650、CINAU26-500和CINAU27-620;利用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DA1Rk#1、异代换系DS1Rk#1(1A)、端体系DA1Rk#1L、易位系T1Rk#1S.W、长臂缺失系Del1Rk#1L筛选出5对鹅观草1Rk#1特异标记,分别是CINAU27-960、CINAU28-1360、CINAU29-480、CINAU30-560和CINAU31-520。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普通小麦的EST序列设计PCR引物,转化成STS标记,筛选普通小麦近缘物种黑麦、簇毛麦及鹅观草等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快速检测和追踪导入普通小麦背景中的黑麦1R、簇毛麦1V及鹅观草1Rk#1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为深入研究普通小麦远缘杂种材料提供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表达序列标签 位点标签序列 黑麦(secale cereale)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鹅观草 (Roegneria kamofi)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牧70黑麦+箭舌豌豆混播草地生物量、品质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0
9
作者 马春晖 韩建国 +2 位作者 李鸿祥 毛培胜 戎郁萍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6-64,共9页
作者在位于华北农牧交错带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试验站,对冬牧70 黑麦和箭舌豌豆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生物量动态、牧草品质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冬牧70 黑麦单播最佳刈割期为抽穗期,混播的最... 作者在位于华北农牧交错带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试验站,对冬牧70 黑麦和箭舌豌豆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生物量动态、牧草品质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冬牧70 黑麦单播最佳刈割期为抽穗期,混播的最佳刈割期为黑麦乳熟早期,箭舌豌豆下部豆荚充满时期。最佳的混播组合为冬牧70黑麦25% + 箭舌豌豆75%和冬牧70 黑麦50% + 箭舌豌豆50% 。从整个混播群落看,冬牧70 黑麦生长快,植株高,其竞争力强于箭舌豌豆,在竞争中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群落 生物量 品质 黑麦 箭舌豌豆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EST-SSR标记的开发和染色体定位及其在追踪黑麦染色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庄丽芳 宋立晓 +4 位作者 冯祎高 钱保俐 徐海滨 裴自友 亓增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6-933,共8页
根据小麦盐胁迫诱导和茎秆组织相关EST序列开发了81对EST-SSR引物,其中67、46、18和61对分别在小麦、黑麦、簇毛麦和大麦基因组中稳定扩增,在不同小麦和大麦品种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有22和23对。利用小麦缺体-四体系共定位了43对引物... 根据小麦盐胁迫诱导和茎秆组织相关EST序列开发了81对EST-SSR引物,其中67、46、18和61对分别在小麦、黑麦、簇毛麦和大麦基因组中稳定扩增,在不同小麦和大麦品种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有22和23对。利用小麦缺体-四体系共定位了43对引物的81个位点,其中A、B和D染色体组上分别有29、30和22个位点,涉及除4B、3D和6D外的18条染色体。此外30对引物在黑麦基因组中具有特异扩增,其中8对分别在黑麦1R、4R、5R和R7染色体上具有特异扩增,7对在多条黑麦染色体具有相同扩增。这些新标记可有效用于小麦及其近缘物种的遗传作图与比较遗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ST-SSR 染色体定位 黑麦 专化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基因组特异DNA片段的分离与SCAR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成 李光蓉 +3 位作者 杨足君 冯娟 周建平 任正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34-2438,共5页
以2个栽培黑麦、2个野生黑麦和4个普通小麦为材料,从200条10碱基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条引物H11。H11在小麦中有1条低拷贝扩增,而在黑麦中却有极高拷贝的扩增。对H11在黑麦中的高拷贝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得其全长679 bp,记作OPH11679... 以2个栽培黑麦、2个野生黑麦和4个普通小麦为材料,从200条10碱基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条引物H11。H11在小麦中有1条低拷贝扩增,而在黑麦中却有极高拷贝的扩增。对H11在黑麦中的高拷贝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得其全长679 bp,记作OPH11679。根据OPH11679设计特异PCR引物H11-F和H11-R,对小麦族其它物种和含黑麦染色质的物种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仅含黑麦染色质的物种能扩增出长为643 bp的片段(命名为pScH643),这表明该片段为黑麦所特有。用H11-F和H11-R对1套中国春-Imperial黑麦附加系等进行扩增,结果显示pScH643片段分布在黑麦整套染色体上,这一结果在小麦-黑麦异源材料的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即表明pScH643片段可作为SCAR标记用于含黑麦染色质材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基因组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禾本科冬绿肥生长规律及腐解特征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常帅 闫慧峰 +4 位作者 杨举田 张永春 孙艳茹 贺远 石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在山东临沂研究了冬播绿肥黑麦(冬牧70)和大麦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规律,并通过原位培养法比较了绿肥翻压后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差异。结果表明,冬牧70和大麦在返青后均迅速积累干物质,大麦的快速生长期在3月下旬,冬牧70的快速生长期在4月... 在山东临沂研究了冬播绿肥黑麦(冬牧70)和大麦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规律,并通过原位培养法比较了绿肥翻压后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差异。结果表明,冬牧70和大麦在返青后均迅速积累干物质,大麦的快速生长期在3月下旬,冬牧70的快速生长期在4月上旬,冬牧70进入快速生长期后的生长速率高于大麦。两种绿肥的养分吸收规律与干物质积累规律一致,冬牧70和大麦的氮、磷、钾吸收量基本一致。两种绿肥在翻压30 d内快速腐解,腐解率和氮素释放率达到了80%以上,大麦的腐解速率高于冬牧70,而矿质营养元素的释放率低于冬牧70,根据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确定两种禾本科绿肥的适宜翻压时间为4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黑麦 大麦 生长特征 养分积累 腐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杂草黑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代明 李飞 +6 位作者 杨燕萍 陈嫚 李洁 申园园 车永和 李秀全 杨欣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0-444,共5页
为了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种质鉴定、起源分析、良种培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分析了3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和1个栽培黑麦品种的核型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四种黑麦材料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 为了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种质鉴定、起源分析、良种培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分析了3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和1个栽培黑麦品种的核型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四种黑麦材料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4,不同材料之间染色体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4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m,除第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7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14的核型公式为2n=2x=14=8m+6sm(2sat),除第5、6、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其第7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88%,核型类型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60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4m(2sat),其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7%,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栽培黑麦材料H36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除第5、6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2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草黑麦 栽培黑麦 核型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及活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耀燕 曾志军 +2 位作者 黎晓峰 玉永雄 黄秋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4-729,共6页
以2个黑麦品种‘冬牧70’和‘King’为材料,研究了植物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及活化,以揭示植物抵御酸性土壤逆境的机制。结果显示,(1)在活性铝含量高的赤红壤中施用磷酸铝、磷酸铁、磷酸钙等难溶性磷酸盐后,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磷的... 以2个黑麦品种‘冬牧70’和‘King’为材料,研究了植物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及活化,以揭示植物抵御酸性土壤逆境的机制。结果显示,(1)在活性铝含量高的赤红壤中施用磷酸铝、磷酸铁、磷酸钙等难溶性磷酸盐后,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磷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0.84~6.38倍和0.60~20.5倍,且施用难溶性磷酸盐后‘冬牧70’的生物产量和磷的积累量的增加量明显高于‘King’。(2)铝胁迫下2种黑麦根系分泌物中的阴离子组分均能溶解难溶性磷酸盐,而在中性或阳离子组分中的难溶性磷酸盐溶解不显著;HPLC图谱显示,阴离子组分中含有柠檬酸和苹果酸。(3)铝胁迫下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随铝处理浓度(10、30、50μmol/L AlCl3)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柠檬酸或苹果酸溶液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其溶解的磷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黑麦‘冬牧70’品种对难溶性磷酸盐的吸收、阴离子组分对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及有机酸分泌作用均较‘King’强。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是黑麦活化、吸收土壤中难溶性磷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难溶性磷 活化 有机酸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种子在不同盐分胁迫下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鹤山 刘洋 +1 位作者 田宏 蔡化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NaC、lNa2CO3和KNO3盐分的不同浓度处理,研究了黑麦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NaC l胁迫可延缓种子发芽时间,但发芽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Na2CO3浓度达100 mmol/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aC l和Na2CO3都抑制了黑... 通过NaC、lNa2CO3和KNO3盐分的不同浓度处理,研究了黑麦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NaC l胁迫可延缓种子发芽时间,但发芽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Na2CO3浓度达100 mmol/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aC l和Na2CO3都抑制了黑麦根系的生长,且Na+相同时抑制作用Na2CO3强于NaC l;同时,低浓度NaC l(20 mmol/L)和Na2CO3(15 mmol/L)均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芽的生长,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KNO3处理促进了黑麦种子萌发和芽的生长,对根系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黑麦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属基因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尚海英 郑有良 +1 位作者 魏育明 吴卫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黑麦 (Secale L .)是丰富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遗传变异、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迄今黑麦属在系统分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小麦育种中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以上四个层... 黑麦 (Secale L .)是丰富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遗传变异、选育小麦优良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迄今黑麦属在系统分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小麦育种中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以上四个层次 ,概述了黑麦属在分类、分布、核型带型分析、黑麦染色质的鉴定、重复序列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和利用黑麦改良小麦的育种实践等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 ,对当前如何深入开拓和利用黑麦属基因资源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基因资源 遗传学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MSAP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勇 邓科君 +3 位作者 张韬 彭金华 周建平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4,共6页
为了获得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采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黑麦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 为了获得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采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黑麦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黑麦DNA甲基化修饰位点。以12对MSAP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检测到甲基化修饰位点226个,"CCGG/GGCC"位点甲基化修饰比例为51.72%。对部分黑麦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最终分离了22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黑麦基因组中包括转座子序列、散在重复序列以及单拷贝蛋白质编码序列在内的多种类型DNA序列中均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现象。同时发现,在甲基化检出序列中都存在明显的"CpG"二核苷酸成簇富集现象,这些区域分布与MSAP分析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应用MSAP技术分离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有效性以及黑麦基因组序列中DNA甲基化修饰潜在位点分布特征和生物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车永和 杨欣明 +3 位作者 杨燕萍 张珊珊 李秀全 李立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58,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subsp. Segetale)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共计300个单株的5个形态学性状即穗长、穗宽、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数和小花数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subsp. Segetale)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共计300个单株的5个形态学性状即穗长、穗宽、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数和小花数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均在穗轴第一节间长性状上表现出最大变异(CV=12.76%),在小穗数上表现出最小变异(CV=9.19%)。以Shannon-Weaver信息指数计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9758)。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2.96%),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97.04%),这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的特性是由该类黑麦居群异花、风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的。形态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居群间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本文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草黑麦 遗传多样性 形态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黑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继光 于爽 +5 位作者 肖杰 金志民 金建丽 杨春文 张隽晟 赵月琪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1,共3页
研究了体积分数为0.2%、0.4%、0.6%、0.8%、1.0%、1.2%、1.4%、1.6%、1.8%的NaCl溶液对黑麦种子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随NaCl的增加,黑麦的发芽率逐渐下降,平均发芽时间随NaCl的增加而变长。胚芽和胚根长度随NaCl的增加受... 研究了体积分数为0.2%、0.4%、0.6%、0.8%、1.0%、1.2%、1.4%、1.6%、1.8%的NaCl溶液对黑麦种子抗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随NaCl的增加,黑麦的发芽率逐渐下降,平均发芽时间随NaCl的增加而变长。胚芽和胚根长度随NaCl的增加受抑制程度增加,根数随NaCl的增加呈现递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黑麦 种子发芽率 Seed GERMINATION NACl溶液 平均发芽时间 体积分数 胚根长度 抗盐性 抑制 现象 胚芽 结果 根数 变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吴金华 吉万全 李凤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黑麦属(Secale cereale)是小麦的近缘植物,是改良小麦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通过染色体工程方法结合常规育种可以将黑麦基因导入小麦,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总结论述了黑... 黑麦属(Secale cereale)是小麦的近缘植物,是改良小麦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通过染色体工程方法结合常规育种可以将黑麦基因导入小麦,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总结论述了黑麦基因向小麦转移的不同方式、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并对黑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黑麦有益基因向小麦的转移,进一步扩大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基因供体 遗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