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悬浮泥沙浓度SeaWiFS遥感定量模式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四海 唐军武 恽才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8,共8页
利用海洋水色卫星 Seastar/SeaWiFS数据和准同步实测表层含沙量资料,建立长江口区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通过“exact closed-form”算法对多时相SeaWiFS数据进行几何定位,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简化理论对其进行大气校正,求得各波段遥感反... 利用海洋水色卫星 Seastar/SeaWiFS数据和准同步实测表层含沙量资料,建立长江口区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通过“exact closed-form”算法对多时相SeaWiFS数据进行几何定位,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简化理论对其进行大气校正,求得各波段遥感反射率;在完成投影变换和几何精校正之后,建立遥感参数与含沙量相关关系,得到长江口区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几何定位 大气校正 泥沙遥感 河口 悬浮泥沙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区SeaWiFS资料大气校正 被引量:21
2
作者 毛志华 黄海清 +1 位作者 朱乾坤 潘德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1-587,共7页
利用光谱辐射传输理论 ,结合海上同步实测资料 ,开发出我国海区SeaWiFS资料大气校正模型。经卫星资料处理结果比对 ,本模型在一类水体 ,基本消除了 41 2nm和 443nm波段离水辐射率小于 0的现象 ;在二类水体 ,利用临近一类水体的大气条件... 利用光谱辐射传输理论 ,结合海上同步实测资料 ,开发出我国海区SeaWiFS资料大气校正模型。经卫星资料处理结果比对 ,本模型在一类水体 ,基本消除了 41 2nm和 443nm波段离水辐射率小于 0的现象 ;在二类水体 ,利用临近一类水体的大气条件进行了有效的大气校正 ;同时建立了 6 70nm、76 5nm、86 5nm波段的大气校正模型 ,这三个波段适用于高浓度悬浮泥沙的信息提取。本模型用于处理我国海区的SeaWiFS资料比美国NASA模型更适合我国海区特定的大气和海洋环境 ,为SeaWiFS资料海洋水色信息提取和我国海洋一号 (HY - 1 )及风云一号 (FY - 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光谱辐射传输理论 大气校正 中国 海区 海洋遥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WiFS遥感资料分析中国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郝增周 潘德炉 白雁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7,共8页
通过与地基气溶胶观测数据的对比,确认了Sea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用于研究中国海域气溶胶分布和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海域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 通过与地基气溶胶观测数据的对比,确认了Sea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用于研究中国海域气溶胶分布和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海域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以中纬度为中心的纬向分布;受沙尘、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季节变化,不同海区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渤海、黄海及东海有类似的变化特征,春季都受到沙尘气溶胶的影响,使中国东部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普遍高于0.160,且对东海的影响最大;夏、秋季逐渐减小,冬季有所回升。南海气溶胶光学厚度均值为0.150,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地理分布变化显著;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从春季到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中心从高纬海域向低纬海域转移,范围也逐渐扩大。冬季南海大部分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都达到0.160以上,是整个中国海域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的海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为研究中国海区域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seawifs 中国海域 遥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aWiFS数据估算珠江口海域表层叶绿素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晓翔 丁晓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介绍了SeaWiFS资料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海水叶绿素浓度提取方法,针对目前SeaWiFS资料沿岸二类水域的数据失效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以珠江口为例,将经改进算法处理后的SeaWiFS数据用于叶绿素信息提取,经与实测数据对比,平均误差为29.6%。
关键词 seawifs 叶绿素 珠江口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aWiFS资料反演我国海域气溶胶粒子密度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增周 潘德炉 +1 位作者 孙照渤 龚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8,共7页
在卫星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基础上,讨论了二次反演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利用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提取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是可行的,并指出能否准确确定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会直接影响粒子密度... 在卫星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基础上,讨论了二次反演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利用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提取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是可行的,并指出能否准确确定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会直接影响粒子密度的反演结果.定义并分析了气溶胶粒子消光体积权重系数随粒子半径的变化,表明从气溶胶光学厚度中反演大气柱中气溶胶积聚模态和粗模态粒子密度的结果是可信的.利用Sea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运用蒙特卡罗法反演了2002年我国海域上空大气柱中积聚模态和粗模态气溶胶粒子密度,结果表明,积聚模态粒子密度比粗模态的高2~3个量级,它们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我国近岸海域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高于离岸海域的;春季气溶胶粒子密度高于其他季节的,特别在黄海、东海海区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密度 气溶胶光学厚度 seaw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WiFS遥感数据应用于福建近海赤潮监测的适用性初步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曾银东 《福建水产》 2006年第3期12-16,共5页
通过分析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的相关性,统计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的时间覆盖率,对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赤潮监测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很好反映现场Chla的空间... 通过分析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的相关性,统计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的时间覆盖率,对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赤潮监测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很好反映现场Chla的空间分布情况;4~6月SeaWiFS遥感数据量稀少,难以满足赤潮监测的要求;7~9月数据量显著增加,基本可以满足SeaWiFS对较开阔的福建近海进行赤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遥感数据 时间覆盖率 赤潮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中国海域上空modis与seawifs两颗卫星反演气溶胶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军梅 刘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共4页
通过与地基气溶胶观测数据的对比,确认了MODIS,Sea 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用于研究中国海域气溶胶分布和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交叉比较了MODIS和Sea WiFS的气溶胶三级产品,发现他们在空间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在中国海域的气溶... 通过与地基气溶胶观测数据的对比,确认了MODIS,Sea 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用于研究中国海域气溶胶分布和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交叉比较了MODIS和Sea WiFS的气溶胶三级产品,发现他们在空间变化趋势上是一致的,在中国海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都是随着离岸越远,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越来越小,在北纬30°-35°有高值区,在靠近大陆的沿岸地带也是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的高值区.Sea WiFS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比MODIS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偏高,两者的年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MODIS seaw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aWiFS对月观测数据的月球辐照度模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祥钊 唐伶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3-670,共8页
由于月表没有风和流水的侵蚀,月球的反射特性十分稳定,非常适合作为传感器辐射特性监视和定标的参考光源。基于地基对月观测数据,研究人员提出月球辐照度模型。然而现有的模型精度有限,难以满足高精度的应用需求。基于SeaWiFS对月观测数... 由于月表没有风和流水的侵蚀,月球的反射特性十分稳定,非常适合作为传感器辐射特性监视和定标的参考光源。基于地基对月观测数据,研究人员提出月球辐照度模型。然而现有的模型精度有限,难以满足高精度的应用需求。基于SeaWiFS对月观测数据,对月球反射特性的影响因子以及现有的ROLO和MT2009这两种月球辐照度模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月球辐照度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O MT2009 seawifs 月球辐照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遥感反演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被引量:31
9
作者 郝锵 宁修仁 +2 位作者 刘诚刚 蔡昱明 乐凤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68,共11页
选取VGPM模式对南海北部海域初级生产力进行反演,通过SeaWiFS和AVHRR提供的Chl a,K490,PAR和SST等遥感数据产品计算得到了模式所需的各项参数,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式进行了修订和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南海北部海域7 ... 选取VGPM模式对南海北部海域初级生产力进行反演,通过SeaWiFS和AVHRR提供的Chl a,K490,PAR和SST等遥感数据产品计算得到了模式所需的各项参数,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式进行了修订和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南海北部海域7 a平均(1998~2004年)初级生产力逐月分布图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初级生产力(C)分布趋势为由沿岸带向陆架以及外海逐渐降低,其中沿岸带区高于400 mg/(m2.d),外海区大致在100~300 mg/(m2.d);初级生产力水平冬季最高[平均为608 mg/(m2.d)]、夏季最低[平均为292 mg/(m2.d)],春、秋季基本持平.控制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的因子主要有营养盐、温度、光照,其中又以季风和环流驱动下的营养盐变化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 遥感 环境调控 seawifs AVHRR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1998—2002年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及其时空演化机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小斌 陈楚群 +2 位作者 施平 詹海刚 何全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2,共6页
基于SeaWiFS资料得到1998—2002年海洋叶绿素浓度值以及海表温度(SST)数据和其它海洋数据,通过VGPM模型最终反演得到南海1998—2002年逐月初级生产力分布图以及季节分布图,发现在这5年内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变化不大,仅略有差异,... 基于SeaWiFS资料得到1998—2002年海洋叶绿素浓度值以及海表温度(SST)数据和其它海洋数据,通过VGPM模型最终反演得到南海1998—2002年逐月初级生产力分布图以及季节分布图,发现在这5年内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变化不大,仅略有差异,1998年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要比其它几年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小一些;而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则很明显,冬季要比其它几个季节高得多,而夏季最低。不同季节控制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主要是叶绿素浓度的分布、营养盐的分布、温度条件等,不同海区又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初级生产力 遥感 VGPM模型 seaw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赵辉 齐义泉 +1 位作者 王东晓 王文质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2,共8页
以南海海域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Sea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浓度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多年平均的南海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南海大部分海域叶绿素浓度普遍较高,春季大部分海域较低;南海各个海区的叶绿素月平均最低浓... 以南海海域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Sea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浓度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多年平均的南海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南海大部分海域叶绿素浓度普遍较高,春季大部分海域较低;南海各个海区的叶绿素月平均最低浓度基本出现在春季的4月或5月,而最高浓度出现的月份却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央海盆区出现在12月,在广东沿岸海区出现在7月,在越南东南部近岸海域在8月和12月有两个最高值;在吕宋海峡的西部区域,尽管叶绿素浓度的最高值也出现在12月,但是叶绿素浓度的最低值却出现在夏季的7月.在空间上近岸区域的叶绿素浓度明显高于中央海盆区,西部海域普遍高于东部海域.南海叶绿素浓度的这一时空分布特征与流场(如上升流等)、海面温度场和风场等的变化有关,也与陆源物质的输入等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叶绿素浓度 seawifs 上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07年东海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伍玉梅 徐兆礼 +1 位作者 崔雪森 樊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142,共6页
分析了1997—2007年由SeaWiFS卫星获得的我国东海ρ(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ρ(叶绿素a)多年平均值在近海明显高于外海,近海往外快速递减,最高值位于长江口大沙滩.东海ρ(叶绿素a)呈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波峰基本出现在3—4月... 分析了1997—2007年由SeaWiFS卫星获得的我国东海ρ(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ρ(叶绿素a)多年平均值在近海明显高于外海,近海往外快速递减,最高值位于长江口大沙滩.东海ρ(叶绿素a)呈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波峰基本出现在3—4月,波谷在7—8月.在近11年间,ρ(叶绿素a)及距平呈下降趋势,最显著的是在东海近海海区.ρ(叶绿素a)及距平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东海北部近海多年的月均值最高〔ρ(叶绿素a)>2.0mg/m3〕,南部近海和台湾海峡次之(0.8~2.0mg/m3),东海北部和南部外海最小〔ρ(叶绿素a)<1.0mg/m3〕.近海主要受到陆地径流带来富营养盐的影响,ρ(叶绿素a)高、变化幅度大、周期短,东海外海及台湾海峡主要受到高温寡营养盐的黑潮及其分支影响,ρ(叶绿素a)低、变化幅度小、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seawifs 叶绿素A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a WiFS反演海水透明度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何贤强 潘德炉 +1 位作者 毛志华 朱乾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2,共8页
海水透明度是描述海水光学特性的一个基本参数.根据水下光辐射传输理论及对比度传输理论,建立了海水透明度的半分析定量遥感模式.利用大量实测透明度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遥感反演透明度与实测透明度的相关系数为0 84,绝对平... 海水透明度是描述海水光学特性的一个基本参数.根据水下光辐射传输理论及对比度传输理论,建立了海水透明度的半分析定量遥感模式.利用大量实测透明度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遥感反演透明度与实测透明度的相关系数为0 84,绝对平均误差为4 17m,相对平均误差为22 6%.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式和Sea WiFS卫星资料制作了我国海域1999年的月平均透明度遥感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水体透明度 水色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 WiFS探测1997年闽南赤潮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强 杨燕明 +3 位作者 顾德宇 滕骏华 陈巧云 陈世敢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0-73,T002,共5页
在 1 997年秋季厦门附近海域微囊藻赤潮水体现场反射光谱测量的基础上 ,根据对SeaWiFS可见光范围内各波段离水辐射率变化的分析 ,提出 3、4、5波段离水辐射率差值 (Lw5 +Lw3- 2Lw4) >C模型 ,用它计算了 1 997年 1 1月和1 2月赤潮和... 在 1 997年秋季厦门附近海域微囊藻赤潮水体现场反射光谱测量的基础上 ,根据对SeaWiFS可见光范围内各波段离水辐射率变化的分析 ,提出 3、4、5波段离水辐射率差值 (Lw5 +Lw3- 2Lw4) >C模型 ,用它计算了 1 997年 1 1月和1 2月赤潮和非赤潮时相的SeaWiFS图象 ,结果和赤潮发生的实际状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微囊藻 赤潮 模型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河口颗粒态总磷分布及扩散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霄宇 林以安 +3 位作者 唐仁友 潘德炉 王迪峰 龚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美国SeaStar卫星装载的SeaWiFS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作为遥感数据源,实测了光谱、海表温度、悬浮物含量、透明度、叶绿素浓度、颗粒态总磷含量等,建立了传感器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态总磷含量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式,结果表明: (1)利用遥感技术... 以美国SeaStar卫星装载的SeaWiFS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作为遥感数据源,实测了光谱、海表温度、悬浮物含量、透明度、叶绿素浓度、颗粒态总磷含量等,建立了传感器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态总磷含量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式,结果表明: (1)利用遥感技术估算的海水悬浮物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8 1%; (2)悬浮物在遥感图象上的分布和扩散趋势与实际吻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内海流运移路径; (3)颗粒态总磷含量在长江河口和杭州湾附近海域较高,由近岸向远岸迅速降低,与实际分布相符; (4)模型主要适用于河口等悬浮物含量高的Ⅱ类水休,对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Ⅰ类水体应另外建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近海 seawifs 模型 悬浮物 颗粒态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夏季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辉 唐丹玲 王素芬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7,T0001,共8页
南海生态动力学过程复杂,尤其是夏季,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南海西部的上升流、西北部东北向的离岸流对该海区乃至整个南海生态动力学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3年的Sea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结合2004年在南海北部海洋... 南海生态动力学过程复杂,尤其是夏季,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南海西部的上升流、西北部东北向的离岸流对该海区乃至整个南海生态动力学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3年的Sea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a浓度数据,结合2004年在南海北部海洋观测航次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分析了南海西北部夏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同时根据海表温度、风场、海面高度等卫星遥感历史资料,探讨了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夏季(6—8月)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有显著的空间变化:在西部半径达500km低温、强风的半圆形海域范围叶绿素a浓度较高(>0.15mg.m-3),其中位于越南金兰湾东北部有一叶绿素a浓度更高的激流形带(>0.2mg.m-3);而在南海东北部夏季(6—8月)叶绿素a浓度明显偏低(<0.12mg.m-3)。叶绿素a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同季风等海洋环境因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比实测叶绿素a浓度显示,遥感叶绿素a浓度同实测叶绿素a浓度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叶绿素A seawifs 上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二类水体Sea WiFS资料大气校正方法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韦钧 陈楚群 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关键词 海洋水色遥感 seawifs 二类水体 大气校正 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基于标准经验算法的遥感叶绿素a反演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银东 商少凌 +1 位作者 张彩云 吴璟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18,共5页
比较了2000年夏季邻近珠江口的南海东北部海区海洋水色传感器SeaWiFS遥感与走航叶绿素a(Chla)的分布 ,着重对比在运用Ruddick的浑浊水体大气校正方法的条件下OC2,OC4和OCTSC的3种标准经验算法反演的SeaWiFS遥感Chla与实测Chla偏离的相... 比较了2000年夏季邻近珠江口的南海东北部海区海洋水色传感器SeaWiFS遥感与走航叶绿素a(Chla)的分布 ,着重对比在运用Ruddick的浑浊水体大气校正方法的条件下OC2,OC4和OCTSC的3种标准经验算法反演的SeaWiFS遥感Chla与实测Chla偏离的相对程度。结果表明 ,3种产品都能够反映Chla从近岸向远岸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但从近岸到远岸划分3个子区域分别对遥感与走航Chla求均值比较的结果表明 ,OC4产品偏离实测Chla分布的程度明显小于其他2种产品。此外3种产品的Chla频率分布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传感器seawifs 叶绿素a(Chla) 标准经验算法 比较分析 南海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a WiFS和MODIS叶绿素浓度数据及其融合数据的全球可利用率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曲利芹 管磊 贺明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对2001年SeaWiFS和MODIS叶绿素浓度数据的全球可利用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二者在全球范围的变化趋势一致,年平均可利用率分别为12.4%和13.6%,其中MODIS叶绿素浓度的可利用率略高于SeaWiFS。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二者进行数据融合,经分析:SeaW... 对2001年SeaWiFS和MODIS叶绿素浓度数据的全球可利用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二者在全球范围的变化趋势一致,年平均可利用率分别为12.4%和13.6%,其中MODIS叶绿素浓度的可利用率略高于SeaWiFS。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二者进行数据融合,经分析:SeaWiFS/MODIS叶绿素浓度融合数据相对于单一传感器数据提高了全球可利用率,其年平均为20.50%;融合数据保持了较高空间分辨率MODIS数据的海洋特征;融合数据与实测值比较,差值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16mg/m3和1.07mg/m3(SeaWiFS:0.46mg/m3和2.22mg/m3,MODIS:0.13mg/m3和0.82mg/m3)。与MODIS和SeaW-iFS相比,融合数据接近MODIS优于SeaWiFS。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方法用于SeaWiFS和MODIS叶绿素浓度数据融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MODIS 数据融合 小波变换 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DIS资料提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志华 朱乾坤 +2 位作者 龚芳 何贤强 潘德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3,共7页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是我国“神舟3号”飞船上对地观测主载荷,是我国第一台上天的具有测量海面叶绿素a浓度能力的成像光谱仪.利用宽视场海洋水色扫描仪(SeaWiFS)反演叶绿素a浓度作为参考值建立CMODIS资料处理模型,得到三个基于...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是我国“神舟3号”飞船上对地观测主载荷,是我国第一台上天的具有测量海面叶绿素a浓度能力的成像光谱仪.利用宽视场海洋水色扫描仪(SeaWiFS)反演叶绿素a浓度作为参考值建立CMODIS资料处理模型,得到三个基于蓝绿波段比值法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算法,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6%,24%和33.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6,1.15和1.23 mg/m3.在叶绿素a浓度反演误差允许范围小于35%的条件下,比值算法的适用范围为悬浮泥沙浓度小于5 g/m3的海区.悬浮泥沙的强散射作用导致比值算法在高悬浮泥沙浓度条件下产生高估叶绿素a浓度反演值的现象;在中低悬浮泥沙浓度的海区,悬浮泥沙和浮游植物对离水辐亮度的综合作用使比值算法存在低估叶绿素a浓度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ifs CMODIS 叶绿素A浓度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