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调驱性能
1
作者 徐辉 高源 +4 位作者 董雯 王业飞 宋倩 巩锦程 丁名臣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微胶囊聚合物能够实现组分的缓慢释放增黏,避免配注过程中岩石孔喉剪切和水中还原性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为明确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释放调驱性能和驱油适应性,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开展了破壳前、后微胶囊聚合物驱油... 微胶囊聚合物能够实现组分的缓慢释放增黏,避免配注过程中岩石孔喉剪切和水中还原性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为明确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释放调驱性能和驱油适应性,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开展了破壳前、后微胶囊聚合物驱油实验,对不同驱替阶段剩余油分布进行CT扫描。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850 mg/L的微胶囊聚合物破壳前初始黏度(0.7 mPa·s)较低,高温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破壳,破壳20 h后黏度显著升至32.0 mPa·s。将微胶囊聚合物以破壳前和破壳后两种状态注入岩心驱油,开始注聚合物时(0~0.5 PV),破壳后体系的注入压力大于破壳前体系的;注聚合物后期(0.5~1.0 PV),破壳后体系的注入压力小于破壳前体系的。这说明以破壳前状态注入的微胶囊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确实能够发生动态破壳,引起注入压力的显著升高。破壳前体系驱油能力强于破壳后体系,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采收率分别为43.5%、50.5%和39.0%、44.5%。破壳前体系初始黏度低,能够更好地进入岩心深部释放驱油,岩心中后部残余油饱和度更低;而破壳后体系受运移能力以及剪切降解的影响主要驱替岩心前部原油,岩心中后部残余油饱和度更高,这也是破壳前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高于破壳后体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聚合物 调驱性能 采收率 剩余油分布 CT扫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杆仿形式茶枝柑剥皮取肉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莫嘉嗣 谭莹 +3 位作者 何惠琪 陈秋烁 周锡恩 闫国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291,共9页
广东新会一带的茶枝柑是“南药”广陈皮唯一来源,其初加工过程中剥皮取肉环节自动化程度低、并容易产生“汁溅”导致腐蚀广陈皮(俗称“烧皮”),为了实现茶枝柑初加工全程自动化,该研究研发一种新型茶枝柑自动剥皮取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 广东新会一带的茶枝柑是“南药”广陈皮唯一来源,其初加工过程中剥皮取肉环节自动化程度低、并容易产生“汁溅”导致腐蚀广陈皮(俗称“烧皮”),为了实现茶枝柑初加工全程自动化,该研究研发一种新型茶枝柑自动剥皮取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采用3D扫描与重构技术,获得人手剥皮时果皮真实轨迹和姿态数据,建立人手剥皮位姿数学模型;然后以人手剥皮位姿信息为目标,设计多杆仿形机构并使其轨迹和姿态逼近人手剥皮位姿;最后对设计好的多杆仿形机构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并加工装配出样机进行实际剥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较好模拟人手剥皮时的位姿曲线,配合真空吸盘吸附,可实现茶枝柑机械式自动剥皮,然后配合包络式柔顺机械爪,实现了茶枝柑无损剥皮取肉,试验结果显示剥皮无损率为80%。该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类水果剥皮初加工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加工 茶枝柑 多杆仿形机构 机械爪 剥皮 3D扫描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数据重构损失标定的叶片型面光学检测
3
作者 罗瑛 朱杨洋 +1 位作者 王宗平 殷国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
航发叶片型面检测是保证叶片加工质量、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对此,该文开发一套基于线激光器的叶片型面检测平台;在完成线激光器与叶片相对位姿校准及Z向测量基准建立基础上,实现叶片型面特定截面处型线数据的多视采集;提出... 航发叶片型面检测是保证叶片加工质量、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对此,该文开发一套基于线激光器的叶片型面检测平台;在完成线激光器与叶片相对位姿校准及Z向测量基准建立基础上,实现叶片型面特定截面处型线数据的多视采集;提出一种基于多视数据重构损失标定回转中心的型线重构方法。以两种典型燃气轮机导向叶片为检测对象,所提出方法获取的检测数据与三坐标测量机检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轮廓度检测平均绝对偏差在0.022 mm以内,最大标准偏差为0.0186 mm,最大RMS估计为0.0251 mm;特征参数检测最大偏差为0.0401mm。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面向叶片型面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型面检测 线激光器 回转中心 多视数据重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的轮对踏面轮廓动态测量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崇秋 高春甫 +1 位作者 李林峰 王冬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3,共6页
通过MV-DP090-02B激光轮廓传感器获取轨道车辆轮对踏面轮廓影像信息,再将物体表面轮廓位置转化为三维点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降噪和特征提取,然后对踏面轮廓进行三维重建。文章结合轮对踏面动态测量实验,对轮对低速转动过程中的踏面轮廓... 通过MV-DP090-02B激光轮廓传感器获取轨道车辆轮对踏面轮廓影像信息,再将物体表面轮廓位置转化为三维点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降噪和特征提取,然后对踏面轮廓进行三维重建。文章结合轮对踏面动态测量实验,对轮对低速转动过程中的踏面轮廓进行了扫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基于MV-DP090-02B激光轮廓传感器获取的三维扫描点云数据及相关数据处理,可以动态测量轮对转动过程中的踏面轮廓;MV-DP090-02B激光轮廓传感器能够满足实验室的测量需求,操作简便,是“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课程实验中轮对踏面轮廓获取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面轮廓 三维扫描 线点云 特征提取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5G应用的圆极化微带相控阵天线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冯 庄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提出一款应用于5G频段,可实现方位面±40°波束扫描的圆极化微带相控阵天线。该相控阵天线单元是由矩形贴片、上下介质板、缝隙耦合馈电结构、金属反射板构成。利用切比雪夫综合法的一分八不等分功分器实现相控阵天线的馈... 本文提出一款应用于5G频段,可实现方位面±40°波束扫描的圆极化微带相控阵天线。该相控阵天线单元是由矩形贴片、上下介质板、缝隙耦合馈电结构、金属反射板构成。利用切比雪夫综合法的一分八不等分功分器实现相控阵天线的馈电形式。测试结果表明,阵列天线的驻波比带宽为3.25 GHz~3.69 GHz,端口隔离度大于25 dB,扫描过程中增益最大为21 dB,增益衰落小于3 dB,最大扫描角处轴比为2.89 dB。该天线具有低剖面、高隔离度、高增益以及良好的波束扫描性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微带 相控阵 低剖面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侧墙板轮廓扫描装置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孙奇 霍林涛 +2 位作者 夏海飞 刘英 杨雨图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动车组侧墙板是铁路车辆的关键组成部件,通常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受焊接和成型工艺影响,动车侧墙板与理论模型存在偏差。因此,当动车组侧墙板制成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腻子喷涂机应用于侧墙板制造过程中,改善侧... 动车组侧墙板是铁路车辆的关键组成部件,通常由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受焊接和成型工艺影响,动车侧墙板与理论模型存在偏差。因此,当动车组侧墙板制成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腻子喷涂机应用于侧墙板制造过程中,改善侧墙板喷涂过后表面的平整度,设计了一种动车组侧墙板轮廓扫描装置。基于先进的激光测量技术,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侧墙板表面的三维轮廓信息。相对于传统的测量装置,不受复杂曲面形态的限制。由于扫描装置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对数据采集过程会产生影响,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装置在扫描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数据。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确定装置的主要振动模式,并进一步优化了相机的布局,较大程度降低了振动对数据采集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侧墙板 轮廓扫描装置 振动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激光扫描技术在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测绘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莹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60,共6页
为了实现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的精准测绘,将3D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测绘工作中,实现测绘方法的优化。应用3D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曲面建筑点云数据,通过融合、去噪与过滤等步骤,实现对初始点云数据的预处理。提取曲面建筑轮... 为了实现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的精准测绘,将3D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测绘工作中,实现测绘方法的优化。应用3D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曲面建筑点云数据,通过融合、去噪与过滤等步骤,实现对初始点云数据的预处理。提取曲面建筑轮廓线,经过曲面建筑结构数据测量和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绘制两个步骤,输出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的测绘结果。通过应用效果测试实验得出结论:通过3D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曲面建筑几何参数的测量误差明显降低,绘制的平立剖面图与实际曲面建筑结构之间的相似度更高,即3D激光扫描技术在曲面建筑平立剖面图测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激光扫描技术 曲面建筑 平立剖面图 建筑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关键技术
8
作者 何志敏 姚薇 +3 位作者 王华强 张润达 何民华 梁杰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6-129,共4页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大力开发建设。地理信息在海上风电场建设运维、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海事通航尺度核定测量重要内容。海上风电场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包含侧扫声呐探测、浅地层剖面探测、多波束水深测量及二三维一...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大力开发建设。地理信息在海上风电场建设运维、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海事通航尺度核定测量重要内容。海上风电场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包含侧扫声呐探测、浅地层剖面探测、多波束水深测量及二三维一体化展示等关键技术。本文以粤东某风电场为例,进行了沉船扫海测量、风机基底探测、礁石浅点探测、电缆数据采集及风电场海域相关要素二三维一体化展示。结果表明,风电场地理信息数据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和多波束影像综合分析,提高数据的互补性和可靠性;基于潮汐模型与余水位监控法、海量多波束处理CUBE算法具有应用价值,磁法测量、下潜探摸和水下摄像判读可获取沉船更详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上风电场 侧扫声呐探测 浅地层剖面探测 统计余水位 二三维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DOAS系统对北京城市大气中甲醛的梯度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曼华 谢品华 +6 位作者 秦敏 窦科 王界 李昂 徐晋 石鹏 吴丰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9-792,共4页
利用扫描长程DOAS(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系统结合气象高塔于2009年7月28日至8月13日开展了测量大气污染物廓线的外场实验,对北京市大气中的SO2,NO2,O3,HCHO,HONO五种痕量气体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HCHO等污染物的浓度时间序列及垂直梯度时间... 利用扫描长程DOAS(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系统结合气象高塔于2009年7月28日至8月13日开展了测量大气污染物廓线的外场实验,对北京市大气中的SO2,NO2,O3,HCHO,HONO五种痕量气体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HCHO等污染物的浓度时间序列及垂直梯度时间序列。通过分析HCHO气体的垂直分布频率特征,并结合其他气体及气象数据讨论了大气中HCHO主要来源问题,监测站点附近大气HCHO的来源中交通排放的一次来源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来源在每天的特定时段(中午左右的几个小时)对环境HCHO的浓度有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 HCHO 垂直廓线 梯度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扫描技术研究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 被引量:37
10
作者 吕伟峰 冷振鹏 +4 位作者 张祖波 马德胜 刘庆杰 吴康云 李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0,117,共4页
通过CT扫描技术在线获得不同时刻岩心内流体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探索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并讨论了驱替速度(毛管数)、束缚水存在状况和非均质性对微观孔隙介质中流体渗流分布特征及微观驱油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驱替速度... 通过CT扫描技术在线获得不同时刻岩心内流体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探索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机理,并讨论了驱替速度(毛管数)、束缚水存在状况和非均质性对微观孔隙介质中流体渗流分布特征及微观驱油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驱替速度较高时,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呈现对流式的直进形态,此时微观驱油机理以活塞式推进为主;当驱替速度较低时,毛管压力开始起作用,使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范围拓宽,在很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下出口端即会见水,此时微观驱油机理以卡断或爬行为主。另外,与无束缚水时相比,束缚水的存在使得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推进前缘变得更加平缓,这是因为预先存在于小孔隙中的水很容易被注入水补充聚集,在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推进前缘到达前有充足的时间形成稳定的隔断阻塞孔喉,因此束缚水的存在促进了卡断现象的发生。在强非均质性岩心中,含水饱和度增量沿程分布前缘的推进更加分散、均匀,这是因为孔隙介质的微观非均质性使得驱替产生的毛管阻力具有较大差异,使得指进和绕流成为主要的微观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岩心 饱和度沿程分布 非均质性 微观驱油机理 毛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滚珠螺母型面测量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凯 欧屹 +2 位作者 曾石蔷 冯虎田 吴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了实现滚珠螺母型面的快速精确测量,提出了激光测量方法并设计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经直角棱镜反射的点激光轴向扫描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螺母滚道型面检测装置,并根据滚道的数学模型提出轴法向转换的数据处理方法。然后,对直角棱镜的平移... 为了实现滚珠螺母型面的快速精确测量,提出了激光测量方法并设计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经直角棱镜反射的点激光轴向扫描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螺母滚道型面检测装置,并根据滚道的数学模型提出轴法向转换的数据处理方法。然后,对直角棱镜的平移和转角误差、激光偏移误差、激光倾斜误差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最后,设计工装对标准钢球和圆槽进行扫描,并对螺母滚道开展实际测量。结果显示,完成误差标定后,经棱镜反射的点激光扫描圆弧轮廓的测量误差在3.1μm以内,标准差在2.2μm以内。对螺母滚道的扫描图像完整有效,总体精度满足螺母滚道型面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面检测 螺母型面参数 点激光扫描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对高水分米糕的品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白亚丁 钱海峰 +1 位作者 周惠明 朱科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4,98,共5页
采用感官评定和全质构分析法(TPA)及差示热量扫描(DSC)对米糕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官评定结果与仪器分析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TPA各参数中硬度、粘性和咀嚼性与感官评定综合评分都在0.01水平上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 采用感官评定和全质构分析法(TPA)及差示热量扫描(DSC)对米糕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官评定结果与仪器分析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TPA各参数中硬度、粘性和咀嚼性与感官评定综合评分都在0.01水平上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66、0.968。热焓ΔH与米糕全质构主要参数呈极显著相关,其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90和0.991。贮存温度对米糕品质影响比较显著。本研究结论将有利于今后对米糕品质做进一步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糕 感官评定 全质构分析 质构 差示热量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西部浅海区活牡蛎礁调查结果及资源保护建议 被引量:11
13
作者 范昌福 裴艳东 +3 位作者 田立柱 王福 刘志广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7,共8页
采用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单波束水深测量多种物探仪器联机,同步调查天津大神堂浅海区的水下活牡蛎礁资源,为合理保护活牡蛎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活牡蛎资源由3个分散礁体组成,总面积仅约3km^2,礁体最大厚度1.2m,... 采用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单波束水深测量多种物探仪器联机,同步调查天津大神堂浅海区的水下活牡蛎礁资源,为合理保护活牡蛎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活牡蛎资源由3个分散礁体组成,总面积仅约3km^2,礁体最大厚度1.2m,平均厚度0.6m;调查区海底地形平坦,水深介于3.4-5.6m之间,因受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仅在有礁体发育的局部范围内有高程约1m的起伏波动。为了生态资源的完整,必须对现存的活牡蛎礁体进行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牡蛎礁 资源保护 浅地层剖面 旁侧声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三角法大型曲面测量中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耀权 施仁 +1 位作者 于希宁 高镗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5-18,45,共5页
介绍了基于光学三角理论的激光扫描大型曲面测量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被测物体表面的光学性能、物面倾斜、光学系统畸变及散斑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大范围测量时,光斑图像占用多个像素及诸多因素造成... 介绍了基于光学三角理论的激光扫描大型曲面测量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被测物体表面的光学性能、物面倾斜、光学系统畸变及散斑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大范围测量时,光斑图像占用多个像素及诸多因素造成的光斑图像强度分布不均,以致于很难读取真正光斑几何中心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光斑中心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测量 误差分析 激光扫描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边界层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廓线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燕舞 刘文清 +3 位作者 谢品华 窦科 秦敏 司福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8-1283,共6页
基于扫描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07年8月27日~9月4日期间对北京市朝阳区大气污染物SO_2,HCHO,O_3和NO_2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污染物垂直廓线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SO_2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夜间NO对O_3的滴定作用.结果表... 基于扫描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07年8月27日~9月4日期间对北京市朝阳区大气污染物SO_2,HCHO,O_3和NO_2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污染物垂直廓线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SO_2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夜间NO对O_3的滴定作用.结果表明,SO_2浓度通常没有明显垂直分层分布特征,但在清晨风速较低时呈现负梯度变化.研究发现夜间O_3、NO和NO_2之间存在稳态作用,表明城市区域O_3的滴定主要来自于地面NO的直接排放,显示出NO的滴定作用对夜间O_3、NO和NO_2的垂直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差分吸收光谱(DOAS) 垂直廓线 大气污染物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16
作者 刘保华 丁继胜 +3 位作者 裴彦良 李西双 高俊国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 多波束测深 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高分辨率地震测量 海洋磁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断面线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闫利 崔晨风 张毅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断面线生成为例,对点云数据采集方案和点云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证实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非常适合于快速、高精度断面线生成。
关键词 三维地面激光扫描 点云 数据处理 断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lter Ⅰ型反射镜面形在线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天刚 王永刚 +2 位作者 马冬梅 马文生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01-1806,共6页
由于传统的基于干涉原理的测量方法无法对用于太阳X射线成像仪的WolterI型旋转非球面反射镜进行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检测此类反射镜面形的方法。以长程轮廓测量仪的原理为基础,经过改进、整合测量装置并在扫描机构中加入五角棱镜转... 由于传统的基于干涉原理的测量方法无法对用于太阳X射线成像仪的WolterI型旋转非球面反射镜进行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检测此类反射镜面形的方法。以长程轮廓测量仪的原理为基础,经过改进、整合测量装置并在扫描机构中加入五角棱镜转折光路,搭建了一套WolterI型旋转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算法等进行了研究。用一块标准平面反射镜作为基准面对该装置定标,并通过实测反射镜样品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倾斜度测量误差为RMS6.7μrad,重复精度为0.75μrad,轮廓测量精度约为PV0.24λ,RMS0.07λ,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ter I型反射镜 长程轮廓测量仪 顺序扫描 倾斜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仪器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方旗 周兴华 +7 位作者 丁继胜 林旭波 董立峰 陶常飞 梁冠辉 刘敦武 吕京福 崔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7,共9页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并提出了在消声水池中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2)实际探测性能评价: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实际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并提出了通过海上试验来检测和评价这些指标的方法。最后对建设具备高效消声性能的大型试验水池,建设海底标准地层检测场和海底标准目标物检测场以真正实现设备性能的检定应做的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仪 侧扫声呐 声学参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对南酸枣糕质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双双 梁瑞红 +3 位作者 刘伟 刘继延 陈军 王召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1,共4页
通过质构仪分析,研究卡拉胶添加量对南酸枣糕质构性质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内部结构,比较不同卡拉胶添加量,各参数(硬度、弹性、咀嚼性、黏性)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卡拉胶添加量为0.0%~0.6%时,南酸枣糕的硬度、咀嚼性基... 通过质构仪分析,研究卡拉胶添加量对南酸枣糕质构性质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内部结构,比较不同卡拉胶添加量,各参数(硬度、弹性、咀嚼性、黏性)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卡拉胶添加量为0.0%~0.6%时,南酸枣糕的硬度、咀嚼性基本不变,而添加量为0.6%~1.0%时,硬度、咀嚼性增加比较显著,且硬度和咀嚼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弹性随着卡拉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黏性随着卡拉胶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且在卡拉胶添加量为0.8%时达到最大值。从电镜扫描图中可看出,随着卡拉胶的增加,南酸枣糕能形成较厚实的凝胶,质地更紧密,外观特征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糕 质构性质 卡拉胶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