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70年发展
1
作者 张卫民 沈学顺 +10 位作者 曹小群 孙健 吴建平 彭军 宋君强 朱小谦 王建捷 李泽椿 陈德辉 龚建东 赵延来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63,共29页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 数值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和防灾减灾的核心科技。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业务系统研制方面取得了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回顾中国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发展基础上,重点综述中国自主发展的GRAPES(Global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和YHGSM(YinHe Global Spectral Model)两大业务预报系统的重要科技进展。GRAPES在模式动力框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卫星资料同化技术、雷达资料同化应用、集合预报和云物理过程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建立了无缝隙的、包含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系统的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YHGSM持续走谱模式发展路线,突破了干空气质量守恒全球大气谱模式、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海-陆-气耦合集合预报等技术,建立了以高分辨率全球中期和月延伸数值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数值预报体系。军队和地方自主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是长期坚持既定科学技术方向、学术研究和业务研制紧密结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GRAPES YHGSM 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平流 格点模式 谱模式 物理过程 卫星资料同化 四维变 分资料同化 集合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降水产品在天山典型流域的评估及径流模拟
2
作者 王文雨 刘刚 +3 位作者 王晓燕 庞李玲 冯同飞 谷黄河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3,共10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天山高寒流域的特征差异及水文模拟应用潜力。[方法]结合不同统计指标及HBV水文模型,对比分析5套降水产品(基于站点插值的格点化数据CN05.1,卫星降水数据GPM、亚洲地区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AIMERG、... [目的]为探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天山高寒流域的特征差异及水文模拟应用潜力。[方法]结合不同统计指标及HBV水文模型,对比分析5套降水产品(基于站点插值的格点化数据CN05.1,卫星降水数据GPM、亚洲地区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AIMERG、再分析数据CMFD和ERA5)在玛纳斯河源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不同产品精度,研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5套降水产品的年降水均呈现从北到南先增加后减小的空间特征,仅有AIMERG和CMFD可捕捉到冰川区降水高的特征;不同产品的降水年内变化特征一致,但夏季降水量差异显著,ERA5的夏季平均降水量达CN05.1的2倍,GPM降水量最低;GPM降水产品低估观测月降水,且在春季和冬季低估最为严重(64%~76%),而CMFD、ERA5和AIMERG 3套降水产品整体高估观测月降水,其中ERA5高估最为严重,尤其在夏秋季(134%~206%),CMFD对月降水略有高估。AIMERG与站点月降水的相关性较高,在雨季和非雨季也呈较高的日降水成功指数;基于AIMERG、CMFD及CN05.1的日径流模拟效果相近且精度高于其他数据集,纳什效率系数为0.81~0.82,相对误差低于6%,前2套降水产品对径流极值的模拟能力总体高于CN05.1。[结论]AIMERG和CMFD在玛纳斯河源区径流模拟中有较大的优势,研究可为气象资料匮乏的天山地区的径流模拟及水土流失预防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玛纳斯河源区 HBV水文模型 天山山区 卫星降水 再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资料同化对华北“23·7”极端暴雨预报影响
3
作者 钟霈雯 陈耀登 +3 位作者 谢彦辉 陈敏 范水勇 李娟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4,共13页
为考察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同化多源极轨卫星微波辐射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能力及效果,针对晨昏、上午和下午3种轨道卫星微波温度探测通道辐射资料,开展质量控制、偏差订正及其统计特征分析,评估多源... 为考察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同化多源极轨卫星微波辐射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能力及效果,针对晨昏、上午和下午3种轨道卫星微波温度探测通道辐射资料,开展质量控制、偏差订正及其统计特征分析,评估多源极轨卫星微波辐射资料同化应用对华北“23·7”极端暴雨事件的预报影响。结果表明:多源微波温度探测通道辐射资料同化有效改善模式初始场温度;降低模式预报场的温度、湿度和风场误差;提高降水预报准确性,尤其改善了24 h时效特大暴雨量级(不低于250 mm)降水预报,临界成功指数评分改进率达14%。诊断分析表明:同化多源极轨卫星微波温度探测通道辐射资料后,模式对强降水区域的动力、热力、水汽条件模拟更强且更有利于强对流发展,有效提高了对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极轨卫星 微波辐射资料同化 CMA-MESO模式 暴雨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ase卫星数据的地球电子外辐射带数据同化建模
4
作者 罗陶荣 倪彬彬 +2 位作者 曹兴 王晓宇 雷源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7-1200,共14页
Arase卫星是一颗专门探测地球辐射带的科学卫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在2019年10月范艾伦卫星终止运行后,Arase卫星仍然继续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结合Arase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和基于Fokker-Planc... Arase卫星是一颗专门探测地球辐射带的科学卫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在2019年10月范艾伦卫星终止运行后,Arase卫星仍然继续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结合Arase卫星高能电子探测器的电子通量观测数据和基于Fokker-Planck扩散方程的三维辐射带数值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对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地球外辐射带(L^(*)=3~7)电子通量时空演化过程的数据同化建模.结果显示,同化模型有效弥补了Arase卫星数据对于高赤道投掷角电子的观测缺失,重构了不同能量、投掷角辐射带电子在不同L^(*)处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特征.通过计算电子通量的数据同化结果与卫星观测结果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发现电子通量同化结果和观测结果整体一致.通过计算同化过程中的新息矢量,分析卫星观测结果对辐射带数值模型模拟结果的修正程度及其对电子能量和L^(*)的依赖性,这为分析辐射带数值模型所缺失的物理机制以及后续模型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se卫星 地球辐射带 电子通量 三维数据同化 模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
5
作者 陈思雅 龙洗 +1 位作者 范俊 金光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711,共14页
针对目前数据驱动的卫星在轨状态检测方法无法为后续决策提供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给出建议采取的行动以预防故障。将行动视为因果推理中的干预,首先在多元传递熵的基础上,构建了卫星遥测参数的结构因果... 针对目前数据驱动的卫星在轨状态检测方法无法为后续决策提供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在轨故障预防策略优化方法,给出建议采取的行动以预防故障。将行动视为因果推理中的干预,首先在多元传递熵的基础上,构建了卫星遥测参数的结构因果模型(SCM),SCM可以对干预后的卫星状态进行预测;为了制定效果最佳、成本最小的干预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搜索-自适应粒子群的最佳干预措施制定方法。在真实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遥测数据集上进行了卫星状态预测与故障预防策略制定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先进方法,提出的卫星状态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平均降低36.6%,平均绝对误差平均降低31.4%,故障预防策略的成本平均降低53.34%。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卫星故障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因果模型(SCM) 卫星故障预防 遥测数据 因果推理 反事实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任意地区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吴晨光 左秦朝 +1 位作者 张洁 严周欣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构建精确的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对于准确识别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降雨数据,当前仅少数地区建立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本文提出了一...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构建精确的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对于准确识别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区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少降雨数据,当前仅少数地区建立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降雨数据的任意地区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构建方法。首先,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批量自动获取全球任意地区的卫星遥感降雨时间序列。以临海市邵家渡街道为例,依据降雨事件间隔时间,将连续降雨时间序列划分为独立降雨事件,提取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等变量。在此基础上,基于Copula函数建立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并利用K-S检验评估模型拟合优度。进一步地,阐述了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中重现期的定义,并与单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构建了浙江省各地区的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揭示了省内降雨变量的空间分布。建立的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为降雨诱发滑坡风险评估提供了精确的降雨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降雨变量 COPULA函数 双变量降雨事件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实测气象参数在GNSS水汽反演中的适用性
7
作者 朱童 张克非 +3 位作者 李龙江 孙鹏 张明浩 赵东升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针对未配备气象传感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通常利用再分析数据、经验模型替代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问题,定量分析地面气压(P)和加权平均温度(Tm)在反演PWV中的适用性: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 针对未配备气象传感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通常利用再分析数据、经验模型替代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的问题,定量分析地面气压(P)和加权平均温度(Tm)在反演PWV中的适用性: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RA5)、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数据、第二代和第三代全球气压和温度模型(GPT2和GPT3)、全球格网非线性加权平均温度模型(GGNTm)计算P和Tm;然后以探空站实测气象数据为参考,评估不同P和Tm的精度及其对PWV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1)ERA5、NCEP、GPT2、GPT3获取P的偏差(bias)绝对值小于1 h Pa,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5.5 h Pa;2)在获取Tm方面,ERA5、NCEP、GGNTm、GPT3的bias绝对值小于2.5 K,RMSE小于5.5 K;3)将ERA5、NCEP、GPT2+GGNTm、GPT3获取的气象参数应用到PWV反演中,PWV偏差绝对值小于0.5 mm,RMSE小于3 mm。分析得出应用非实测气象参数反演的GNSS大气可降水量也可获得较高精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实测气象参数 探空数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 再分析数据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3双频数据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
8
作者 周命端 崔立锟 +4 位作者 孟明智 解乾龙 李玥瑶 宋峤 于润昕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4,61,共8页
针对BDS-3播发B1I/B3I/B1C/B2a等信号,以及当前B1I+B3I与B1C+B2a数据的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比较少的问题,本文在建立BDS-3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模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BDS-3非差非组合PPP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实现流程。基于Visual Studio... 针对BDS-3播发B1I/B3I/B1C/B2a等信号,以及当前B1I+B3I与B1C+B2a数据的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比较少的问题,本文在建立BDS-3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模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BDS-3非差非组合PPP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实现流程。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利用C/C++编程语言,设计和开发了一种BDS-3非差非组合PPP定位分析软件(UDUC_PPP),用于比较分析BDS-3 B1I+B3I与B1C+B2a数据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性能。试验选取MGEX试验网支持BDS-3 B1I/B3I/B1C/B2a等信号的14个全球分布代表性测站,2024年060 d基于24 h的连续观测数据,进行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B1I+B3I和B1C+B2a数据,BDS-3非差非组合PPP固定解定位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均优于浮点解定位,其中B1I+B3I和B1C+B2a数据的BDS-3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收敛后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在92.5%以上,且获得了平面RMSE均值优于0.9 cm、点位RMSE均值优于2.3 cm的BDS-3非差非组合PPP固定解定位精度;对于浮点解和固定解,BDS-3 B1C+B2a数据非差非组合PPP定位的收敛时间均优于B1I+B3I数据,在定位精度上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非组合模型 整周模糊度固定 双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引擎的可演进星群智能任务规划
9
作者 杜永浩 黎磊 +2 位作者 徐世龙 陈名 陈盈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5-1657,共13页
自21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遥感卫星已成为国土资源普查以及防灾减灾的关键资源。然而,点群、多频和大区域等复杂目标需求的涌现、卫星资源的差异化以及多类复杂目标一体化调度,对现有卫星任务规划技术提出了挑战。针对该问题... 自21世纪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遥感卫星已成为国土资源普查以及防灾减灾的关键资源。然而,点群、多频和大区域等复杂目标需求的涌现、卫星资源的差异化以及多类复杂目标一体化调度,对现有卫星任务规划技术提出了挑战。针对该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可演进星群智能任务规划引擎架构,以解决异构星群多元目标的一体化调度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模型与算法,实现了“约束-决策-收益”模型的解耦,开发了“全局演化+局部搜索+数据驱动”的优化算法模块。在模型层面,通过目标分解来生成标准任务,并构建了多元复杂目标调度模型。在算法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演化的学习型模因算法(LMA),包括初始解生成策略、全局优化策略及通用化邻域搜索算子模板,增强了解的多样性和全局探索能力。此外,通过数据驱动优化策略和动态多阶段快速插入策略满足了动态调度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质量和速度上均优于经典算法和先进算法,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消融实验验证了初始解生成策略、双模型演进及数据驱动策略的有效性。在不同难度的场景中,该算法能够快速提供高质量的调度方案,展示了其在航天任务调度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优化 多维复杂目标 学习型模因算法 模型-算法解耦合 星群任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适应HP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强 李鸿飞 +2 位作者 秦巍 赵琦 刘秉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在应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和琴生不等式判别的自适应HP滤波的遥测数据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平滑参数的选择困难。同时,趋势项和波动项预测在应用HP滤波的方法的基础上... 在应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和琴生不等式判别的自适应HP滤波的遥测数据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平滑参数的选择困难。同时,趋势项和波动项预测在应用HP滤波的方法的基础上有创新和优化,分别采用了线性预测模型和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有利于有效趋势特征提取和模型参数调整范围的优化。应用文章方法对卫星在轨行波管阳极电压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实现遥测数据中长期预测,在卫星故障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测数据 自适应HP滤波 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 数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数字孪生小流域底板模型精度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良 樊冰 +3 位作者 吕爱霞 王松岳 武佳枚 牟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为解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基础地形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倾斜摄影影像、光探测测距影像等3种主流遥感数据源,分别建立栖龙湾小流域数字孪生底板模型,进而提取主沟道纵断面、2块梯田样地边界、10个... 为解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基础地形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倾斜摄影影像、光探测测距影像等3种主流遥感数据源,分别建立栖龙湾小流域数字孪生底板模型,进而提取主沟道纵断面、2块梯田样地边界、10个林地样区的郁闭度,与人工解译和实测结果对比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以光探测测距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最高,以倾斜摄影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次之,以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最低。鉴于3种数据源小流域底板模型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以改善数字孪生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在栖龙湾小流域内选择石坎梯田地块进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与倾斜摄影影像数据融合、选择科普展览馆进行倾斜摄影影像与光探测测距影像数据融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小流域 底板模型 数据源 合成孔径雷达 倾斜摄影 光探测测距 精度检验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冰完整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璞真 卢鹏 +3 位作者 解飞 王庆凯 李志军 ARVOLA Laur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冰的完整生消过程。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最大冰厚达到41.7 cm,初冰日和终冰日分别为2015年11月21日和2016年3月25日,冰期为126 d。②对于水深较浅而冬季日照充足的乌梁素海,气温是影响冰厚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次之,两者的昼夜周期循环显著影响冰层的厚度和温度;当冰面有雪覆盖时,积雪的低导热和高反照率会明显削弱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冰层的影响。③即使缺失现场观测数据,采用气象数据和遥感反演的初始模拟日期仍能准确地表征现场真实冰雪的完整演变过程。该研究可为中纬度干旱区季节性冰封浅水湖冰的计算和湖冰生消的年际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完整生消过程 再分析数据 卫星遥感 HIGHTSI模型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
13
作者 杨苗苗 尚大帅 +1 位作者 高雪梅 同芙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设计了一种联合平差策略。在联合平差过程中精化激光高程控制点的筛选、解决立体影像数据与激光测高数据的配准问题,获取目标的高精度三维信息,并建立两个实验区对该联合平差策略处理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联合平差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高程控制点筛选与数据配准问题,两个实验区立体影像的高程中误差均优于1 m,基本满足1∶10000地形图测绘的要求,可为全球1∶10000无地面控制点测图工程提供支撑,促进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和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在地形测绘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平差 立体影像 高分十四号卫星 ICESat-2卫星 高程控制点 数据配准 高程检核点 有理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归算补救方法
14
作者 黄谟涛 欧阳永忠 +4 位作者 范瑾煜 王许 陆秀平 吴太旗 邓凯亮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海洋重力测量中可能出现基点信息缺失(也就是无有效基点信息,统称无基点)的一些特殊情况,在分析评估国际上近期发布的全球重力位模型和卫星测高重力模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前述两类模型作为海域重力场中长波控制基准... 针对海洋重力测量中可能出现基点信息缺失(也就是无有效基点信息,统称无基点)的一些特殊情况,在分析评估国际上近期发布的全球重力位模型和卫星测高重力模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前述两类模型作为海域重力场中长波控制基准,进而开展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归算的补救方法研究,给出了数据归算的流程和步骤,分析评估了补救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精度水平,使用海上实际观测数据对推荐的补救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证明将两类模型应用于无基点海洋重力测量数据补救处理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无基点 重力位模型和卫星测高重力模型 控制基准 数据归算 补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IS技术开展滑坡制图的技术方法与流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菊松 石玲 吴树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10-1821,共12页
为在目前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的生产和实践中推广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十一五"规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工作和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规划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利用ArcGIS实现快速应急制图的实践... 为在目前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的生产和实践中推广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十一五"规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工作和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规划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利用ArcGIS实现快速应急制图的实践,在阐述滑坡风险制图的基本类型:滑坡编录图、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滑坡危险性分区图、滑坡风险区划图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利用ArcGIS软件及其空间数据建模方法,实现滑坡风险制图过程中的基础数据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空间数据模拟工具(SDM)开展滑坡快速制图的流程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建模 滑坡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三维场景构建及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年福纯 周锦标 +3 位作者 何剑伟 段慧芬 孙丰 薛倡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7-201,共5页
针对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在军事任务可视化仿真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充分挖掘其显示潜能,重点解决了影响其三维场景构建的瓶颈问题,即三维场景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数据的获取优化。在分析构建STK三维场景所需要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在军事任务可视化仿真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充分挖掘其显示潜能,重点解决了影响其三维场景构建的瓶颈问题,即三维场景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数据的获取优化。在分析构建STK三维场景所需要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形、地表纹理、三维模型和GIS等四类数据格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种辅助软件,系统地提出了由较通用格式数据向STK所支持格式数据的转换方法,以及在对各类原始数据的获取和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和数据优化方法行之有效,三维场景显示效果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卫星影像 三维模型 GIS数据 场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存转发模型在CIMISS数据收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润芝 马强 +1 位作者 李德泉 郑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7-384,共8页
针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现有数据收发业务在时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模式进行剖析,找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气象卫星数据为对象,提出了应用内存转发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利用内存共享机制将数... 针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现有数据收发业务在时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模式进行剖析,找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气象卫星数据为对象,提出了应用内存转发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利用内存共享机制将数据接收流程和数据转发流程联系起来,建立通路,减少了多个中间处理环节,提高整个数据转发时效。参照内存转发模型,设计出适用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业务流程的统一数据转发流程,并通过对FTP服务端程序模块进行改造,在服务端实现了统一数据转发流程。通过性能测试,对两种转发模式的时效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内存转发模型的时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转发模型 FTP改造 统一数据转发流程 卫星数据 内存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数传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云峰 陈祥国 武小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多时间窗口、多资源约束的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卫星数传需求模型、任务模型和调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框架模型形式,把问题中的主要约束封闭于每个数传任务中,这在降低调度模型复杂度的同时,...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多时间窗口、多资源约束的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卫星数传需求模型、任务模型和调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框架模型形式,把问题中的主要约束封闭于每个数传任务中,这在降低调度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调度算法设计难度。还提出了调度算法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一基于灵活度的调度算法。仿真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算法对解决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地面站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 模型 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资料同化和LAPS-WRF模式系统的云天太阳辐射数值模拟改进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兴宏 刘瑞霞 +4 位作者 申彦波 朱蓉 彭继达 杨振斌 徐洪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89,共13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LAPS(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多时间层三维云分析同化方法,改进三维云结构,并将LAPS模式输出结果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初始场,模拟了2008年1月及夏季(6~8月)北京地区的总云量和总辐射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的模拟改进效果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同化前后的总云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部分时次总云量的模拟值低于观测值;大部分多云及降水时段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较接近于实测值。1月晴天、多云天以及夏季晴天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同化前后两者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晴天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均低于实测值,1月多云条件下多数时段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减小不明显,与总云量的改进效果不显著有关。夏季多云、有降水及6月典型降水三种天气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稍差,同化后两者的相关性较同化前有所改进,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改进效果较明显;同化前总辐射模拟误差较大,而同化后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同化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较同化前分别减小了102.6 W m^(-2)和355.9%,最大相对误差减小更显著;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的比例高达75%,即大部分时刻同化后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模拟效果的显著改进与总云量的改进密切相关,即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增加,云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增强,导致模拟总辐射减小,即更接近于实测总辐射值。研究结果对于多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效果改进、太阳能资源客观评估以及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同化 太阳辐射 光伏发电 太阳能 LAPS—WRF模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资料在中尺度模式ARPS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鄢俊一 王洪庆 +2 位作者 张焱 郑永光 张春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1-795,共5页
利用美国“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开发的中尺度模式ARPS(AdvancedRegionalPredictionSystem)的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DataAnalysisSystem),成功地把地面报文资料和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加入到数值模式中。通过加入卫星资料的综合云分析过程能... 利用美国“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开发的中尺度模式ARPS(AdvancedRegionalPredictionSystem)的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DataAnalysisSystem),成功地把地面报文资料和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加入到数值模式中。通过加入卫星资料的综合云分析过程能够改善水汽初始条件,进而得到更准确地反映中尺度特征的初始场。对一次暴雨个例的模拟对比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加入卫星资料的综合云分析过程,预报和模拟效果有较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应用 综合云分析 数值模式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