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下八髎穴定位及针刺参数研究
1
作者 马帅 陈怡然 +1 位作者 王列 海英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1,I0001,共6页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作可视化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利用针灸取穴比量法对八髎穴取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八髎穴最大进针深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招募29例志愿者行盆腔CT扫描建立三维图...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作可视化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利用针灸取穴比量法对八髎穴取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八髎穴最大进针深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招募29例志愿者行盆腔CT扫描建立三维图像,获取人体骨盆软组织及骨骼数据,从数值折量为中指同身寸,对八髎穴进行定位取穴。对3D打印技术制作的等比例透明个性化盆腔模型进行针刺,对最大针刺深度进行测量,获取相应数据,计算回归公式。结果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透明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经过折量(中指同身寸)获得八髎穴定位及针刺参数。得出上髎位于L5棘突下1.5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1.1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1.3寸。次髎定位L5棘突下2.3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9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1.1寸。中髎定位L5棘突下3.3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8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0.9寸。下髎定位L5棘突下4.2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7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0.8寸。针刺最大深度分别为上髎(62.65±8.30)mm、次髎(50.96±7.99)mm、中髎(39.68±6.79)mm、下髎(35.85±5.19)mm。结论“折量取穴法”定位八髎穴后针尖可准确进入3D打印人体模型骶后孔,且按回归方程可计算最大进针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取穴定位 3D打印技术 针灸取穴比量法 进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医学》针灸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2
作者 辛秀 秦宏宇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71-173,共3页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中兽医学针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动物体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犬、猫...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中兽医学针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动物体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犬、猫等宠物,也适用于马、牛等大型动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如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参与度低、考核机制单一等。探究虚拟仿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中兽医学针灸实验与动物解剖学融合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对本科《中兽医学》课程的针灸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究,希望通过改革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中兽医科研、临床实践工作中来,同时提升中兽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学 针灸 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真实世界研究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琪 盛煜栋 +3 位作者 卢恩仕 赵天易 吕晓颖 李洪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2-926,共5页
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RCT)相比,真实世界研究(RWS)以真实的临床研究环境为基础,基于临床真实数据,围绕“效果”研究开展,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点表现出较好的相适性。赫尔辛基宣言、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RCT)相比,真实世界研究(RWS)以真实的临床研究环境为基础,基于临床真实数据,围绕“效果”研究开展,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点表现出较好的相适性。赫尔辛基宣言、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ICH E6)等为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法则,RCT可通过对人群、干预、对照、结局的严格控制产生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而RWS由于开放、非盲的研究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倚,为提升真实世界数据(RWD)质量,故从研究设计角度分析RWS质量影响因素,并从研究者操作标准质量控制、基于受试者相关风险的质量控制、结局指标质量控制等3个方面探讨RWS质量控制措施;从原始数据采集管理规范、原始数据预处理及质量控制、科学数据质量评估、RWD核查等4个方面探讨RWD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RWD质量,产出高可信度的真实世界证据,推动RWS在针灸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真实世界研究 质量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内容 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 质量管理 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孤独症的针灸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政莉 孙铭璘 +3 位作者 邓辉 孙睿婕 赵宁侠 刘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7-930,共4页
真实世界研究(RWS)是一种基于对真实临床医疗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并从多角度解读的研究,因其研究结果具有内在有效性和外部可推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针灸学界的重视。通过分析RWS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针灸临床研究的相适性,认... 真实世界研究(RWS)是一种基于对真实临床医疗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并从多角度解读的研究,因其研究结果具有内在有效性和外部可推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针灸学界的重视。通过分析RWS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针灸临床研究的相适性,认为RWS在儿童ASD研究中价值医疗显著,提出了儿童ASD针灸真实世界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1)缺乏高质量针灸临床研究证据;2)没有形成临床评价体系;3)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脱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儿童ASD针灸RWS方法相应的解决办法:1)实施场景、研究时间、样本量应根据真实数据来确定;2)因纳入排除标准较为宽泛,受试者具有广泛代表性,无需对其依从性进行密切监视;3)根据患儿病情及家长意愿进行非随机干预,随访周期可较长,以利于观察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情况;4)数据分析应从基线可比性、主要结局指标、亚组分析等方面对RWS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5)在伦理学方面,慎重选择知情同意方式,严格审查风险受益、隐私保护,将更好地保护儿童ASD受试者。同时对真实医疗环境中儿童ASD针灸RWS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真实世界研究 儿童孤独症 研究方法 成果转化 疗效评价 效应优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邱茂良教授针灸退热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探析
5
作者 周子秋 许骞 +3 位作者 朱海滨 陶蒋佳 吴奂汐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介绍了邱茂良教授审证求因和穴术配合的针灸退热学术思想。邱茂良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解表退热、清里泻热、滋阴泻热、助阳退热四种针灸退热法,分别对应表热证、里热证、阴虚发热证和阳虚发热证四种热证,体现了邱茂良教授中西... 介绍了邱茂良教授审证求因和穴术配合的针灸退热学术思想。邱茂良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解表退热、清里泻热、滋阴泻热、助阳退热四种针灸退热法,分别对应表热证、里热证、阴虚发热证和阳虚发热证四种热证,体现了邱茂良教授中西医汇通、针药互鉴、效应机制与学理贯通等学术特点。邱茂良教授针灸退热法的学术思想,不仅为当代临床进一步运用针灸提供依据,也丰富了针灸医学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茂良 针灸 发热 退热法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灸材及灸法的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齐丽珍 马晓芃 洪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349-2354,共6页
依据文献资料就古今灸材及灸法作一比较,以期推动灸法的应用与发展。古今灸疗临床施灸材料中艾占主要地位,其他材料辅之。在现代临床中,灸法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是艾条灸、艾炷间接灸、温针灸,这3项的累积频率达64.98%,而化脓灸仅占1.1%,... 依据文献资料就古今灸材及灸法作一比较,以期推动灸法的应用与发展。古今灸疗临床施灸材料中艾占主要地位,其他材料辅之。在现代临床中,灸法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是艾条灸、艾炷间接灸、温针灸,这3项的累积频率达64.98%,而化脓灸仅占1.1%,居第17位。由此可以看出,在灸疗临床上化脓灸的使用减少,其他灸法应用增多。古代文献中间接灸法所应用的间隔材料种类繁多,其中以蒜、盐、豆豉饼、附子、姜占主要地位。现代临床文献中艾炷间接灸法所应用的间隔材料减少,以姜、药、蒜、盐占主要地位。古今文献对比,可以看出现代间接灸间隔材料的种类减少;隔蒜灸的应用明显减少,而隔姜灸和隔药灸的应用明显增多。古今对灸量都相当重视,古代医家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施灸部位,病情、病性,艾炷大小,灸感,施灸次数,天时、地理,发灸疮与否及灸疮的颜色来定施灸的灸量;而现代人所掌握的灸量,多是在古代灸量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适用于现代临床的方法,是以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艾条的大小,施灸时间的长短,施灸的频率,施灸的疗程以及灸感等来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灸法 灸材 古今比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对照方法的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建英 朱林林 罗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4-1037,共4页
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临床研究的金标准,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盲法,在针灸临床研究中通常采用安慰针灸的形式来实现盲法。如何实施一个有效合理的针灸安慰对照方法来验证针灸的治疗作用是针灸临床研究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临床研究的金标准,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盲法,在针灸临床研究中通常采用安慰针灸的形式来实现盲法。如何实施一个有效合理的针灸安慰对照方法来验证针灸的治疗作用是针灸临床研究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针对目前临床研究中针灸安慰对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一探讨,为今后的针灸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慰对照 针灸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经辨证与针灸疗法关系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祝贺 宣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880-881,共2页
六经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由汉代张仲景继承发展,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总结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阴阳对六经学说的本义加以阐释... 六经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由汉代张仲景继承发展,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总结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阴阳对六经学说的本义加以阐释,并就六经辨证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从层次上加强联系。根据六经阴阳多少的变化分析指导针灸疗法在临床的运用,包括选穴、针刺手法、灸刺深度等,对整体把握人体阴阳气机变化,指导针灸疗法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辨证论治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病多瘀”用针灸三通法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代朴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96-1097,共2页
久病不愈多有瘀证。列举久病血瘀验案5则,叙述施用针灸三通法的治疗过程,并阐述临床体会。
关键词 久病多瘀 针灸三通法 针灸疗法 火针 放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将双模拟技术应用于针灸临床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建英 朱林林 +1 位作者 王祥 罗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80-1482,共3页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发表,但从循证医学角度来说针灸临床研究仍存在研究质量偏低的问题。笔者在国内针灸临床研究基础上,参照药物临床研究中双模拟技术,探讨...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发表,但从循证医学角度来说针灸临床研究仍存在研究质量偏低的问题。笔者在国内针灸临床研究基础上,参照药物临床研究中双模拟技术,探讨将双模拟方法应用于针灸临床研究中以期形成一种新的针灸临床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双模拟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腧穴配伍规律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辉 赵舒蒙 +3 位作者 林静怡 陈波 陈泽林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针灸大成》针刺处方配伍及所治疾病规律。方法以《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相关条文,建立数据库。结果共纳入针刺处方1756条,经分析得出《针灸大成》针刺处方取穴多以多穴为主,且处方配穴... 目的归纳总结《针灸大成》针刺处方配伍及所治疾病规律。方法以《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相关条文,建立数据库。结果共纳入针刺处方1756条,经分析得出《针灸大成》针刺处方取穴多以多穴为主,且处方配穴方法以远近配穴法为主;单穴与多穴处方均以治疗内科疾病为主;单穴所治内科疾病中以肢体经络病症为主,所治外科疾病中以疮疡及男性前阴病为主;所治妇科病中以月经病为主;所治眼耳鼻喉疾病中以口腔类疾病及眼疾为主。配穴所治内科疾病中以肢体经络病证为主;所治外科疾病中以疮疡类疾病为主;所治妇科疾病中以月经病为主;所治眼耳鼻喉类疾病中以眼科疾病为主。不同配穴方法的治疗特点为局部配穴法与局远配穴法所治疾病中以内科疾病为主。局部配穴法所治内科疾病中以治疗肢体经络病证为主,远近配穴法中以治疗气血精液病证为主。结论《针灸大成》针刺处方以多穴为主,且配穴方法以远近配穴法为主,单穴与多穴处方所治疗疾病各有侧重;不同的配穴方法所治疾病亦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针刺处方 配穴方法 疾病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构建《非特异性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柳兰萍 杨越 +9 位作者 黄漫 马晓晶 叶永铭 刘晓旭 林蕙泽 朱可欣 郭盛楠 费宇彤 杨涛 于金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7-1043,共7页
非特异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对非特异性腰痛具有积极疗效,但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尚缺少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问题的确定是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最关键的一步。《非特异性腰痛针... 非特异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临床实践证实针灸疗法对非特异性腰痛具有积极疗效,但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尚缺少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问题的确定是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最关键的一步。《非特异性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成功构建临床问题,本文就该指南临床问题的构建流程、经验进行总结,以供针灸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研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针灸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 指南 德尔菲技术 改良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晓艺 王锐 张永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670-3677,共8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方法:检索2011年至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DGP的临床文献,对最终纳入的73篇文...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选穴规律和刺灸方法。方法:检索2011年至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针灸治疗DGP的临床文献,对最终纳入的73篇文献提取腧穴处方及刺灸方法,用Excel 201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针灸治疗DGP使用频次高的腧穴依次是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胃经、任脉、膀胱经是最常用的经脉;特定穴主要选取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腧穴分布以四肢和胸腹为主;关联规则提示中脘-足三里关联程度最高,针灸治疗DGP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毫针刺法治疗DGP最常见。结论:针灸治疗DGP选穴及刺灸方法具有规律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针灸 选穴规律 刺灸方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数据挖掘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嘉宜 黄琴峰 +5 位作者 李琪 刘慧荣 朱笑吉 彭洋 周次利 吴焕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 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并对结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器质性胃肠病则是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电针和灸法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肠病以电针干预为主,器质性胃肠病以灸法为主。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器质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结论:近5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实验以电针干预为主,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研究;器质性胃肠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以灸法为主,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胃肠疾病 动物实验 选穴规律 造模方式 效应指标 文献计量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关于气海穴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孙满超 任冬旭 +5 位作者 许胜男 郭祀慧 崔成 王虹 杨圆圆 蔡国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806-2813,共8页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气海穴 治疗作用 配穴规律 刺灸方法 @杨继洲 针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脱垂的穴位干预方式与取穴组方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晁毓桥 陈侨彬 +3 位作者 张丽丽 杨凯伟 厉文凤 陈少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脱垂的穴位干预方式与取穴组方规律。方法:检索196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上公开发表的涉及穴位干预治疗子宫脱垂的文献,并通过Mi... 目的:探究子宫脱垂的穴位干预方式与取穴组方规律。方法:检索196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上公开发表的涉及穴位干预治疗子宫脱垂的文献,并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摘录及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和聚类分析。结果:运用针法灸法的穴位干预方式(包括单纯针刺、电针、芒针、新针、温针以及以针刺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法等和各种灸法)是最常见的。在运用针法灸法治疗子宫脱垂的组方中,双穴组合以关元、子宫的支持度与置信度最高分别为37.21%和84.37%;三穴组合支持度最高的是百会、气海和足三里为31.40%。运用其他干预方式(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治疗子宫脱垂的文献数量较少,仅统计其穴位频次,前2位的腧穴是足三里、三阴交。结论:治疗子宫脱垂存在多种穴位干预方式,其中针法灸法的穴位干预方式最为常见,且取穴组方有规律可循;其他干预方式则运用较少,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腧穴 取穴规律 组方规律 针灸 关联规则 干预方式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中穴在《针灸大成》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璐 梁涵 +1 位作者 盘晓颖 何新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67-1571,共5页
人中穴在《针灸大成》有较为全面的记载,现从腧穴定位、操作手法、腧穴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析总结。基于人中穴经络、特定穴等性质,其治疗病症涉及心脑系疾病、腰痛、五官及口腔、小儿佝偻、水肿、消渴等,现将其总结为调神、治... 人中穴在《针灸大成》有较为全面的记载,现从腧穴定位、操作手法、腧穴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析总结。基于人中穴经络、特定穴等性质,其治疗病症涉及心脑系疾病、腰痛、五官及口腔、小儿佝偻、水肿、消渴等,现将其总结为调神、治经及治津液水气等方面。现代诊疗聚焦于穴位的近治作用和督脉经穴特性,然忽略其特定穴属性,因此在水肿、消渴二证中未尽其用。通过详细阐述人中穴在《针灸大成》各系统病证中的具体效用,旨在临床上精准用穴,以进一步拓宽穴位的现代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 针灸大成 临床应用 特定穴 定位 刺灸法 治神 治经 津液水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氏针灸撷要 被引量:2
18
作者 凌建维 凌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676-678,共3页
凌氏针灸,自明代御医凌汉章起,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作为其双林支第16世传人,对其学术特色等相关内容作一简要概括。
关键词 凌汉章 凌氏针灸 针法 灸法 取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