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沛林 杨建涛 +1 位作者 王森 刘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定量评估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研究通过本底分析、资料收集等构建了片区排水分区尺度上的SWMM模型,并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方面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期验证该区域按... 为定量评估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研究通过本底分析、资料收集等构建了片区排水分区尺度上的SWMM模型,并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管网过流能力和内涝风险方面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以期验证该区域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开发建设后,片区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本研究成果可为南方高密度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广州市荔湖片区模拟计算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显著提升,2022年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1.46%,较2019年低影响开发建设前提升了15.37%;(2)对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前后排水管网过流能力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片区在低影响开发建设前,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管网均出现溢流情况,且随着设计重现期的增大,管网溢流比例增加。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管网溢流情况均明显降低;(3)对广州市荔湖片区低影响开发建设后内涝风险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百年一遇24 h降雨(累计降雨量322 mm)时,片区基本为无风险区域,极少部分为低风险区域,荔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后能有效应对百年一遇暴雨。广州市荔湖片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降低雨水外排,提升了片区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效果评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过流能力 荔湖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蓄演算法和SWMM模型联合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排涝系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阳 王亚东 +1 位作者 刘晨辉 常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排涝系统为代表性案例,探讨基于调蓄演算法和SWMM模型联合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郑蒲港新区于2012年设立,定位为现代临港物流区、现代临港工业区及产城一体主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功能。首先,收集新区地理... 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排涝系统为代表性案例,探讨基于调蓄演算法和SWMM模型联合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郑蒲港新区于2012年设立,定位为现代临港物流区、现代临港工业区及产城一体主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功能。首先,收集新区地理、气候和排水系统相关数据,运用基于水量平衡的调蓄演算方法对排涝系统及规模进行分析。然后,将优化方案应用于SWMM模型,对雨水径流等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为达到20年一遇暴雨不积水的设计排涝标准,研究区域需外排总设计流量为111.9 m^(3)/s,扣除现有3座泵站合计流量后,尚需增加30.5 m^(3)/s外排流量。研究成果为郑蒲港新区姥下河北片区的排涝减灾和排涝系统整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有助于新区发展建设需要。同时,此研究方法可作为基于调蓄演算法和SWMM模型联合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的参考,推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系统 排涝演算法 swmm模型 马鞍山市 郑蒲港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煤矿工业场地雨水调蓄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优化不同降雨条件中煤矿工业场地雨水调蓄效果,提出基于SWMM模型的煤矿工业场地雨水调蓄方法。利用基于SWMM模型的雨水调蓄池溢流运算方法,计算煤矿工业场地在降雨中汇水区溢流与管网溢流。根据雨水调蓄池优化模型,围绕厂区雨水调蓄... 为优化不同降雨条件中煤矿工业场地雨水调蓄效果,提出基于SWMM模型的煤矿工业场地雨水调蓄方法。利用基于SWMM模型的雨水调蓄池溢流运算方法,计算煤矿工业场地在降雨中汇水区溢流与管网溢流。根据雨水调蓄池优化模型,围绕厂区雨水调蓄池溢流情况,建立雨水调蓄池优化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取雨水调蓄池排水最佳方案,实现煤矿工业场地雨水合理调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中,该方法可降低煤矿工业场地下渗损失、地表径流量,提升厂区外部出流量与雨水调蓄池的蓄水容积。不同降雨类型中,可降低雨水调蓄池出水口水深与出水口流量。不同降雨时间中,可降低溢流节点数目、溢流时间、溢流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煤矿工业场地 雨水调蓄 目标函数 合理调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和FVCOM模型的城市多级排水系统改造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书仪 刘非 +2 位作者 袁绍春 陈垚 李陪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9,共11页
【目的】利用数值模型开展城市不同尺度的多级排水系统排水性能分析对于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山西省孝义市古城规划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历史涝点和现状排水系统调研分析,提出了基于“管—涵... 【目的】利用数值模型开展城市不同尺度的多级排水系统排水性能分析对于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山西省孝义市古城规划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历史涝点和现状排水系统调研分析,提出了基于“管—涵—河”的多级排水系统改造方案,采用开源模型SWMM和FVCOM进行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建模,模拟对比了改造前后研究区管网溢流和内涝积水情况,并对有客水入侵的极端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现状情形下,即使降雨重现期为3 a或5 a一遇,古城规划区也会出现较严重的管网溢流;相比之下,改造后,30 a一遇降雨情景下,管网溢流节点数量降低了28%,最大积水深度较改造前降低了0.44 m,积水淹没范围显著减小。箱涵、护城河的运行状况良好,峰值流量均低于最大允许流量,楼东公园蓄洪池和城东蓄洪池均未出现超过水位和水量上限的情况。在客水工况下,古城核心区积水无明显增加。【结论】基于SWMM和FVCOM的耦合模型在城市多级排水系统建模评估中应用较好,“管—涵—河”工程改造是提高城市应对暴雨内涝灾害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数值模拟 多级排水系统 swmm模型 FVCO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径流系数法和基于城市功能区的SWMM参数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邵银龙 李晓晨 +3 位作者 廖美廷 马景胜 白音包力皋 周小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城市雨洪模型是研究城市内涝形成规律及演进过程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雨水内涝监测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模型参数率定和应用面临挑战。为解决缺乏实测雨洪数据条件下城市雨洪模型参数校准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根据地理和气候... 城市雨洪模型是研究城市内涝形成规律及演进过程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雨水内涝监测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模型参数率定和应用面临挑战。为解决缺乏实测雨洪数据条件下城市雨洪模型参数校准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根据地理和气候特征计算雨水径流量的动态径流系数法和基于城市功能区的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参数率定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的应用表明:动态径流系数法与规范和经验公式结果一致,与传统方法相比则能反映降雨产流随雨强、下渗等因素变化的规律,更符合城市降雨产流的实际过程。基于城市功能区的参数率定方法结果与研究区城市化水平和下垫面特征相符。率定后雨水径流过程NSE值达到0.80,雨水总径流量误差处于6%以内,洪峰时间误差小于3分钟。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缺乏实测雨洪数据地区的城市雨洪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系数 swmm模型 城市功能区 不确定性参数 Horto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贝叶斯耦合方法的排水管网污染溯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立园 黄标 +2 位作者 刘甲春 钱尚拓 冯建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为解决雨水管道中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的一系列水污染问题和排水管网环境复杂性导致的反问题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的排水管网水质变化,采用MatSWMM工具箱构建了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的SWMM-... 为解决雨水管道中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的一系列水污染问题和排水管网环境复杂性导致的反问题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的排水管网水质变化,采用MatSWMM工具箱构建了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的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估算每个潜在污染源的位置、排放量和排放时间的概率分布。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推理单污染源单个未知参数的情况下,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可准确判断未知参数的真实值;当单污染源3个参数均未知时,由于存在多种组合性,溯源准确度将显著降低,只能判断出近似范围,但可以通过增加适当的水质监测点,提高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最大污染源为2个的情况,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解,通过利用似然函数对迭代过程的初始值进行择优处理的方法改进溯源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污染溯源 贝叶斯-MCMC法 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 非法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IS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Model System Based on SWMM,ECOM,and RCA
7
作者 CHAI Jie LIANG Jian-guo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Water Quality Model System( WQM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nalyzing aquatic situation and supporting environmental decision. However,the usage and promotion of WQMS is largely limited by amounts of parameters,comp... Water Quality Model System( WQM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nalyzing aquatic situation and supporting environmental decision. However,the usage and promotion of WQMS is largely limited by amounts of parameters,complex conditions and enormous operations. A GIS integrated system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coupled with SWMM( storm runoff model),ECOM( hydrodynamic model) and RCA( water quality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with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large scal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integrated system guaranteed an independent calculation and multi-model coupling calculation,including convenient pre-processing,fast and efficient model running and results visualization in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in the purpose of simplifying the usage and promotion of complex models and providing necessary understanding required in water resource managing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ling,and ultimately improving decision making capability.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system was illustrated by a case of Wuhan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INTEGRATION Water QUALITY model System swmm ECOM 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应用于城市住宅区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计算 被引量:63
8
作者 马晓宇 朱元励 +2 位作者 梅琨 张艳军 张明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以温州市典型住宅区非点源污染为对象,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的模拟机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结合降雨径流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将模型"本地化",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 以温州市典型住宅区非点源污染为对象,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的模拟机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结合降雨径流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将模型"本地化",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并设计了4种不同降雨情景,分析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非点源污染固体悬浮物(TSS)、CODCr、TN和TP的污染负荷量及其累积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构建的SWMM模型的模拟值可以较好地与实测值相吻合,4种污染物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在设计的4种降雨情景下:①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降雨30~40 min内,降雨强度越大,出现浓度峰值的时间越早;②高强度降雨较低强度降雨可对受纳水体造成更大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区 非点源污染 swmm模型 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道路LID设施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许萍 何俊超 +3 位作者 任心欣 汤伟真 张雅君 黄俊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研究了生物滞留设施、透水沥青道路、透水铺装三种LID设施对区域内道路综合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中7个设计参数的优化,模型中水文水力、水质参数通过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率定。结果表明,... 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研究了生物滞留设施、透水沥青道路、透水铺装三种LID设施对区域内道路综合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中7个设计参数的优化,模型中水文水力、水质参数通过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率定。结果表明,E_(NS)、R^2值基本在0.77和0.80以上,SWMM模型模拟与实测水量水质过程趋势线基本一致,精度较好;7个设计参数中,D_A和D_C对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呈负相关,其余参数呈正相关,且影响最大是D_C;B_H、S_(T1)和S_(T2)的设计优化值分别为0.15~0.3、0.6~0.8、0.5~0.7m,DC的设计优化值为0.5~1.5,H_A和D_A应在10%范围内予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 径流总量 污染负荷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径流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孙艳伟 把多铎 +2 位作者 王文川 姜体胜 王富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49,共8页
选取基于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入渗参数,以及区域坡度、区域宽度、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和可积水深度共7个SWMM模型参数,采用Morris方法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并分别采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重现期的单个降水事件及长期降水序列,... 选取基于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入渗参数,以及区域坡度、区域宽度、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和可积水深度共7个SWMM模型参数,采用Morris方法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并分别采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重现期的单个降水事件及长期降水序列,分析各模型参数对总产流量、洪峰流量及径流系数3个输出变量的全局灵敏度。结果表明:T1和T2型降水的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呈现较大差异,T2型较小降水事件不适宜用于参数校核;对Horton入渗模型而言,可利用T1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区域形状系数进行校核,利用T2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总产流量对最小入渗速率、消减系数K进行校核;对Green-Ampt入渗模型而言,可利用T1型较小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区域宽度和坡度进行校核及总产流量对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进行校核,利用T2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最小入渗速率和缺水率进行校核;对径流系数而言,采用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结果一致,最大入渗速率和最小入渗速率是最灵敏的两个参数,透水性表面的可积水深度和曼宁系数为最不灵敏的两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校核 全局灵敏度 Morris方法 Horton模型 GREEN-AMP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拟的城市内河区域雨水径流和水质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建立 孙飞云 +1 位作者 董文艺 王宏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94,共5页
利用SWMM模型对城市内河典型区域(清湖周边区域)暴雨径流及水质进行模拟,考查不同重现期和不同透水面积条件下暴雨径流及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和透水面积的增大,地表的渗透能力下降,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都增大,增... 利用SWMM模型对城市内河典型区域(清湖周边区域)暴雨径流及水质进行模拟,考查不同重现期和不同透水面积条件下暴雨径流及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和透水面积的增大,地表的渗透能力下降,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都增大,增长幅度逐渐减少。而且,污染物浓度,随着重现期和透水面积的增大,都呈现出前期逐渐增大,中期出现峰值,后期逐渐减小的趋势,污染物冲刷效果越明显。重现期小、城市化进程快的区域,地表渗透能力减弱,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上升,洪涝灾害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重现期 不渗透面积 暴雨模拟 径流模拟 水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模拟中SWMM模型水质参数确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静 周玉文 +3 位作者 刘春 卢兴超 王中正 赵树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5-170,共6页
检测城市不同功能区污染物累积和径流样本并结合模拟实验,分析不同污染物累积和冲刷规律,确定SWMM模型在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模拟中污染物累积和冲刷参数取值范围,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SS、COD、氨氮污染物累积量均随累积时间不... 检测城市不同功能区污染物累积和径流样本并结合模拟实验,分析不同污染物累积和冲刷规律,确定SWMM模型在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模拟中污染物累积和冲刷参数取值范围,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SS、COD、氨氮污染物累积量均随累积时间不断增加,并趋于稳定,其在不同功能区最大累积量C_1取值范围分别为:6.37~12.86、14.03~21.66和8.89~12.88 g/m^2,累积速率常数C_2取值范围分别为:0.055~0.100、0.061~0.085和0.133~0.167。降雨强度较大时,降雨地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高,但均随降雨历时不断下降,并趋于稳定。SS、COD、氨氮冲刷系数S_1取值范围分别为:0.003~0.005,0.025~0.035和0.01~0.02,冲刷指数S_2取值范围分别为:0.4~0.8,0.8~1.0和0.5~0.8。在确定的取值范围内选取SWMM模型水质参数,对某场降雨地表径流中SS、COD、氨氮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水质参数取值范围适用于SWMM模型降雨地表径流水质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水质参数 降雨地表径流 水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雨洪模型SWMM二次开发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黄国如 黄晶 +1 位作者 喻海军 杨绍沂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5,195,共4页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为例,采用双层排水系统,利用SWMM模型的开源数据接口,实现了在VisualBasic 6.0平台下SWMM模型与ArcGIS的集成,构建了基于GIS平台的内涝模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淹没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为例,采用双层排水系统,利用SWMM模型的开源数据接口,实现了在VisualBasic 6.0平台下SWMM模型与ArcGIS的集成,构建了基于GIS平台的内涝模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淹没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GIS swmm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南京典型易涝区暴雨内涝模拟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宋耘 李琼芳 +5 位作者 牛铭媛 闫方秀 和鹏飞 陈启慧 周正模 杜尧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61,共6页
选取南京市易涝区—鼓楼区广州路段为研究区,构建基于SWMM的一维雨洪模型,利用南京市2011年“7·18”暴雨资料,模拟暴雨形成的内涝情况,拟合地表积水量与最大积水深度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易涝区积水开始时间、积水持续时间、最大积... 选取南京市易涝区—鼓楼区广州路段为研究区,构建基于SWMM的一维雨洪模型,利用南京市2011年“7·18”暴雨资料,模拟暴雨形成的内涝情况,拟合地表积水量与最大积水深度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易涝区积水开始时间、积水持续时间、最大积水深度,并与南京市100年一遇设计暴雨形成的积水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推算最大积水深度的方法能够较高精度地实时动态计算研究区“7·18”暴雨形成的积水过程,及时有效支撑防洪除涝应急决策;相较于“7·18”暴雨,100年一遇设计暴雨形成的易涝区最大积水深度更深,积水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城市内涝 “7·18”暴雨 设计暴雨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SWMM模型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 被引量:54
15
作者 黄国如 黄维 +2 位作者 张灵敏 陈文杰 冯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以海口市海甸岛片区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提出了基于GIS和SWMM的暴雨积水计算方法,采用3场实测暴雨进行模拟分析,所得内涝淹没位置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 以海口市海甸岛片区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提出了基于GIS和SWMM的暴雨积水计算方法,采用3场实测暴雨进行模拟分析,所得内涝淹没位置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分别对重现期为1、2、5、10、20a设计暴雨情形下的管道节点溢流和积水深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评估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另外对比了实测暴雨和设计暴雨的积水模拟结果,表明暴雨雨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GIS 暴雨积水 积水扩散 城市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中不同LID措施在排水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余嵘 赵丹 +3 位作者 刘渊博 严程 逯佩宁 赫雷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针对城镇内涝问题,以陕西省汉中市某镇为例,利用芝加哥降雨过程线合成了该地区的典型降雨过程线;利用SWMM模型系统,对子汇水区域进行划分、管网概化以及参数确定,建立了该区的雨洪模型;设计LID调控方案,分别对1、3、5和10a重现期的雨洪... 针对城镇内涝问题,以陕西省汉中市某镇为例,利用芝加哥降雨过程线合成了该地区的典型降雨过程线;利用SWMM模型系统,对子汇水区域进行划分、管网概化以及参数确定,建立了该区的雨洪模型;设计LID调控方案,分别对1、3、5和10a重现期的雨洪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透水砖以及下凹式绿地的方式改变下垫面,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峰值流量;相同面积的下凹式绿地,布置在下游与布置在上游对雨峰流量的削减率基本相同,但布置在下游能延缓雨峰到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芝加哥降雨过程线 重现期 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SWMM耦合的城市暴雨洪水淹没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慧亮 吴泽宁 胡彩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5,43,共6页
针对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采用GIS与SWMM耦合的城市暴雨洪水淹没分析计算方法,对郑州市暴雨内涝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暴雨洪水淹没分析模型,对重现期分... 针对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采用GIS与SWMM耦合的城市暴雨洪水淹没分析计算方法,对郑州市暴雨内涝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暴雨洪水淹没分析模型,对重现期分别为0.5、1、2、5、10 a设计暴雨情形下的管道节点溢流和积水深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郑州市区总体排涝标准较低,排涝能力严重不足;该模型能直观表现受涝区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在城市排水管网规划、雨洪管理和灾后损失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wmm模型 淹没分析 暴雨 城市内涝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在西南地区山前平原城市防洪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朱靖 刘俊 +1 位作者 崔韩 周莨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41,共4页
针对传统水文计算方法应用于山前平原型城市防洪计算中存在的不足,基于SWMM模型,结合西南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复杂的水文水力特性,建立了集防洪、排涝、排水于一体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较大尺度范围下子流域的集总概化方... 针对传统水文计算方法应用于山前平原型城市防洪计算中存在的不足,基于SWMM模型,结合西南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复杂的水文水力特性,建立了集防洪、排涝、排水于一体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较大尺度范围下子流域的集总概化方法。结果表明,SWMM模型在西南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采用集总的子流域概化方法在满足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建模工作量,易于模型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西南地区 防洪计算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LEMAC-2D和SWMM模型的城市内涝数值模拟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兆礼 陈昱宏 赖成光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以广州长湴地区为例,基于SWMM和TELEMAC-2D模型构建一种新的耦合模型TSWM,通过历史暴雨事件验证、模型对比等方式评估了TSWM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对不同重现期暴雨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SWM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研究区的内涝情况... 以广州长湴地区为例,基于SWMM和TELEMAC-2D模型构建一种新的耦合模型TSWM,通过历史暴雨事件验证、模型对比等方式评估了TSWM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对不同重现期暴雨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SWM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研究区的内涝情况,可实现城市内涝精细化模拟;与基于SWMM和LISFLOOD-FP、WCA2D的耦合模型相比,TSWM模型可得到更为精细的模拟结果;由于排水管网系统标准偏低,研究区在极端暴雨情况下容易发生内涝,建议采取提高排水管网系统标准、构建泵闸联合调度方案、布设LID设施等措施降低暴雨内涝影响;TSWM模型在复杂城区内涝数值模拟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数值模拟 TELEMAC-2D swmm 模型耦合 长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老城区LID布设比例优化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婷 刁秀媚 +2 位作者 刘俊 栾慕 丁楠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128,共6页
老城区因建筑密度高等特点,是内涝的高发地带。针对这一问题,基于SWMM模型中的LID(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模块,研究选取渗渠、渗透铺装、雨水桶和生物滞留网格4种措施,在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情景下,对不同布设比例(0.1%~15%)... 老城区因建筑密度高等特点,是内涝的高发地带。针对这一问题,基于SWMM模型中的LID(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模块,研究选取渗渠、渗透铺装、雨水桶和生物滞留网格4种措施,在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情景下,对不同布设比例(0.1%~15%)的LID措施进行模拟分析,寻找最佳布设比例。最后将几种最佳比例组合,对组合优化进行初步探索。模拟结果表明,几种LID措施布设在达到某一比例后,对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的削减作用会减缓,此时的布设比例即为所求最佳比例;而组合方案由于受到措施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不能直接套用单项措施最佳比例,其优化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老城区 低影响开发 布设比例 优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