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2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支造山带:Song Chay构造带 被引量:4
1
作者 林伟 王印 +4 位作者 刘飞 孟令通 吴钦颖 郭钊 李金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印支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法国地质学家根据越南北部晚三叠世大规模角度不整合所提出。越南北部的Song Chay构造带作为印支造山带概念的提出地,记录了大量经典的印支造山相关的信息,是理解印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本文在课题组对Song... 印支运动是二十世纪初法国地质学家根据越南北部晚三叠世大规模角度不整合所提出。越南北部的Song Chay构造带作为印支造山带概念的提出地,记录了大量经典的印支造山相关的信息,是理解印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本文在课题组对Song Chay地区十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厘定了Song Chay构造带的几何空间格架、运动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表明,Song Chay构造带从SW向NE依次可以划分成:新生代的大象山单元、代表缝合带的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单元,以及越南东北部褶皱冲断系统。其中蛇绿混杂岩单元和褶皱冲断系统中发育NE-SW向矿物拉伸线理,并具有顶部向NE方向的剪切变形特征,指示了Song Chay洋壳向SW的俯冲以及向NE的逆冲过程。精确的年代学工作表明,Song Chay蛇绿混杂岩中斜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356.4±2.9Ma,表明至少在早石炭世Song Chay洋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洋地壳。褶皱冲断带内部的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了顶部向NE的剪切变形年龄在250~245Ma之间,表明为华南和印支板块碰撞时间。另外,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中碎屑锆石物源研究表明,Song Chay蛇绿混杂岩基质中碎屑锆石主要是来自于俯冲的华南板块,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印支板块,因此推测Song Chay洋可能为一个十分有限的小洋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以及碎屑锆石物源研究表明,在Song Chay构造带内的“滇-琼缝合带”两侧构造特征可对比,并未因“滇琼洋”的闭合而造成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滇-琼缝合带”并不能代表一个大洋。根据我们及前人的构造学、岩石学、年代学工作,建立了一个初步的Song Chay洋从晚石炭世至中三叠世的构造演化模型:(1)310~270Ma,Song Chay洋开始向SW俯冲到印支板块之下,此时岩浆弧并不发育,蛇绿混杂岩物源主要为华南板块;(2)270~250Ma,Song Chay洋继续俯冲,此时弧岩浆岩大量发育,蛇绿混杂岩同时接受弧岩浆岩及华南板块碎屑物质;(3)250~245Ma,Song Chay洋闭合,华南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4)245~230Ma,印支造山带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运动 song Chay构造带 构造解析 碎屑锆石 滇-琼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苏辙《郭纶》诗史事发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峰 陈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苏轼、苏辙兄弟早年同作有题为《郭纶》的诗文,都是为一介武官郭纶所写,全文既记述了其生平概况,也充分表达了同情之意。借助二苏诗文提供的线索,再结合有关史料记载,不仅这位职官不显的人物事迹得以还原,并且还进一步印证了宋仁宗时代... 苏轼、苏辙兄弟早年同作有题为《郭纶》的诗文,都是为一介武官郭纶所写,全文既记述了其生平概况,也充分表达了同情之意。借助二苏诗文提供的线索,再结合有关史料记载,不仅这位职官不显的人物事迹得以还原,并且还进一步印证了宋仁宗时代西北边防的相关问题。苏轼、苏辙兄弟这些诗文表露的主旨,反映了其入仕前曾经对武臣的认识。及至他们从政后,因逐渐受到士大夫群体主流观念的影响,对武臣以及武功的态度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也为观察苏轼兄弟二人的文武观及其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郭纶 武臣 御夏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湖北田歌孕育地理分布区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元玲 曾艳 +5 位作者 朱有晨 潘明辰 王京 田洁 杨子锐 冀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8,共11页
对湖北田歌的分布与田歌孕育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区域音乐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湖北田歌为研究对象,选取1 248个田歌样本数据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初步选定的田歌分... 对湖北田歌的分布与田歌孕育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区域音乐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湖北田歌为研究对象,选取1 248个田歌样本数据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初步选定的田歌分布及音乐要素影响因子进行建库,基于随机森林及可解释性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构建田歌影响因子体系分析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田歌的分布、音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田歌影响因子体系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值为0.82;2)对田歌产生及音乐要素影响因子重要性排序得出,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多年平均气温是孕育湖北田歌的主要因子.其随机森林及SHAP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湖北田歌分布格局,对区域音乐文化与地理关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歌 地理信息系统 机器学习 SHAP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前期的纳粟令格与富民捐输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北宋前期,每遇水旱饥馑等灾荒,宋政府通常会颁布纳粟令格。这些纳粟诏令,每每强调民户纳粟自愿。纳粟令格的覆盖范围,与受灾地域对应,灾伤州军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同,入粟起纳点亦有所区别。官府往往以纳粟令格为法定依据,以官爵、... 北宋前期,每遇水旱饥馑等灾荒,宋政府通常会颁布纳粟令格。这些纳粟诏令,每每强调民户纳粟自愿。纳粟令格的覆盖范围,与受灾地域对应,灾伤州军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同,入粟起纳点亦有所区别。官府往往以纳粟令格为法定依据,以官爵、免役等优惠条件,劝诱富民赈济、赈粜或赈贷。对于纳粟令格,富民群体中既不乏主动响应者,又有不为所动者。从纳粟令格的内容来看,影响富民纳粟选择和官方劝分实效的因素有很多,譬如,纳粟人资格问题,入粟标准过高,赈济、赈粜、赈贷等赈灾方式的差异,恩泽宣敕中的“进纳”二字,等等。对此,宋朝廷的解决办法或是调整入粟标准,或是扩大纳粟主体,或是删去进纳制词中的“进纳”二字,等等。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政府在救灾问题上对于进纳财物的依赖,展示了宋代地方的受灾情况、财政状况、民间财富力量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宋廷处理基层社会突发问题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劝分 纳粟令格 富民 捐输 赈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初期西藏歌舞艺术创作表演和评论研究活动历史回眸——以《西藏歌舞》杂志为主要史料
5
作者 觉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西藏歌舞》杂志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西藏最早印行的歌舞艺术专业期刊,自1982年11月试刊至1...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西藏歌舞》杂志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西藏最早印行的歌舞艺术专业期刊,自1982年11月试刊至1985年11月终刊,历时三载之余,共发行十三期,记载了以这一时期西藏歌舞艺术发展状况为核心的诸多内容和资讯。文章对《西藏歌舞》所刊载、报道、推介的西藏歌舞艺术创作、表演和评论、研究等内容及相关动态和资讯加以梳理,认为其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西藏歌舞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面貌;体现了西藏歌舞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职业情操与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歌舞》杂志 西藏民歌 音乐舞蹈 创作表演 评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助推杭州市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华茶奥会“仿宋茗战”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温燕 康保苓 周继红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市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发达,其中政府、茶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学校的产教融合助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杭州市产教融合助推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市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发达,其中政府、茶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学校的产教融合助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杭州市产教融合助推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以中华茶奥会“仿宋茗战”赛事为例,分析其推动杭州市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同时也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政、协、企的行业产教融合体,组建校内、外协同的优秀导师队伍,形成“育、训、赛、创”结合的培养机制,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求推动茶业产教融合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杭州 茶文化 仿宋茗战 市域产教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话体制之发展与宋代诗学的融摄
7
作者 雷恩海 张方星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6,共12页
宋诗的发展以及诗学理论的兴盛,催生了一种新的批评体裁——诗话。诗话的定名,由欧阳修创作《诗话》而来,以记事为主,结构松散,乃介于诗论和笔记之间的一种漫谈式的随笔;当然也孕育了理论意识的萌芽。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南北... 宋诗的发展以及诗学理论的兴盛,催生了一种新的批评体裁——诗话。诗话的定名,由欧阳修创作《诗话》而来,以记事为主,结构松散,乃介于诗论和笔记之间的一种漫谈式的随笔;当然也孕育了理论意识的萌芽。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南北宋之际。诗话篇幅较大,渐具专书的面目,内容上也相对集中于某一中心议题、理论,理论性、系统性日益加强;同时也出现了宣扬某一流派诗歌理论的诗话,呈现出多样性的互动。第三阶段,诗话呈现体制的稳定和诗学理论探讨的相对系统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见,诗话体制的成熟与宋诗及其理论的发展相辅相成,二者之融摄,促进了诗话体制的定型,也增强了诗话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宋诗的发展有较强的反拨。而《沧浪诗话》以其结构的严谨、主旨的明确和理论的深透,以及对古典诗学的全面观照,成为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总结一代诗学,开启后来诗学理论的大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诗话 诗学 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宋史研究的格局和热点分布
8
作者 王兆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9,共16页
根据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统计,20世纪国内宋史研究论著的总量为41319项。宋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成果分布很不平衡,宋代文学研究成果量最多,学术思想、经济、文化艺术、考古与文物、政治、史学的研究相对热络,民族关系、社... 根据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统计,20世纪国内宋史研究论著的总量为41319项。宋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成果分布很不平衡,宋代文学研究成果量最多,学术思想、经济、文化艺术、考古与文物、政治、史学的研究相对热络,民族关系、社会、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法律研究等稍显冷清。宋代文学研究重点关注作家作品,而聚集于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宋代学术思想研究的热点在理学,而理学研究的焦点在朱熹。经济研究偏重货币、农业、商业与城市经济研究,文化艺术研究注重绘画、书法和石刻,考古与文物更关注考古发掘,教育领域的着力点在教育思想与方法,社会领域偏向家族和风俗礼仪研究,文献研究领域里版本、目录、校勘的成果比较多,政治研究领域里官制与地方行政制度、政治改革的研究成果较突出。文学研究的活跃作者最多,其次是学术思想研究。一个领域的活跃作者越多,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越深入、越成熟。活跃作者不仅成果量较多,关注的领域也比较多,许多活跃作者同时活跃于多个领域。活跃作者的成果,往往代表着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量化分析 活跃作者 计量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格迁移算法的苏州宋锦图案的数字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苏燕 刘畅 华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293,共8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保护与继承苏州宋锦的艺术特征,促进其创新,以苏州宋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能够充分把握苏州宋锦的艺术特色,使其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消费人群的需要。方法... 目的为了更好地保护与继承苏州宋锦的艺术特征,促进其创新,以苏州宋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能够充分把握苏州宋锦的艺术特色,使其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消费人群的需要。方法将风格迁移算法和形态文法相结合,进行苏州宋锦纹样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并通过对算法模型的训练和多组比较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该算法能够准确捕捉宋锦图案的风格特征,并有效地将其应用于不同的设计场景中。结论基于风格迁移算法的苏州宋锦图案的数字化设计研究,不仅为苏州宋锦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提高创造效率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并使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宋锦 图案创新 数字化 形状语法 风格迁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盆”缫丝技术与阆中源考
10
作者 刘凯旋 陈祥平 程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四川省阆中市出土的“缫丝图铜摆件”被专家鉴定为宋代铸造,其展现的煮、缫分离的“冷盆”缫丝技术,乃现代缫丝工业技术之雏形,对于蚕丝品质的提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现已出版的中国丝绸史书籍中将“冷盆”缫丝技术划归元代加以描述... 四川省阆中市出土的“缫丝图铜摆件”被专家鉴定为宋代铸造,其展现的煮、缫分离的“冷盆”缫丝技术,乃现代缫丝工业技术之雏形,对于蚕丝品质的提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现已出版的中国丝绸史书籍中将“冷盆”缫丝技术划归元代加以描述。文章对宋代前后缫车及缫丝工艺技术演变过程进行历史追溯和研究,对阆中从宋代至民国与“冷盆”缫丝相关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以探究“冷盆”缫丝技术的渊源。研究表明,“冷盆”缫丝技术源于宋代,而“缫丝图铜摆件”所呈现的煮、缫分离的缫丝生产场景,与现有文献典籍及图考中所载“冷盆”缫丝高度契合,且三者互为映射,从而印证了阆中(古阆州)为宋代“冷盆”缫丝技术源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缫丝图铜摆件 缫丝技术 阆中 冷盆缫丝 源流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起龙没有见到《史通》宋本吗?
11
作者 王嘉川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7,共21页
浦起龙在编修《史通通释》的过程中,不但见到了影宋抄本即宋本《史通》,而且还以之为校勘底本。否认《史通》曾经存在宋刻本、认为浦起龙未曾见到宋本《史通》的说法,根据不足,论证乏力,不能取信于人。
关键词 浦起龙 《史通》 宋本 底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挽续命:宋代货运的速度
12
作者 程民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8,180,共12页
运输速度是衡量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外患频繁的宋朝,军需运输速度显得尤为重要。宋廷高度重视运输速度,对官方运输的劳力队伍予以彻底更新,优化了运输行程,规定了运输速度及奖惩。唐宋政府规定的运输的速度标准低于西汉,但在实际... 运输速度是衡量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外患频繁的宋朝,军需运输速度显得尤为重要。宋廷高度重视运输速度,对官方运输的劳力队伍予以彻底更新,优化了运输行程,规定了运输速度及奖惩。唐宋政府规定的运输的速度标准低于西汉,但在实际活动中车载军需的规定速度不但超出最低标准,也远超西汉的速度。战时、平时边防地区运输军需仍是民众最沉重、最危险的劳役,付出的劳动和代价远超农业生产。宋代没有建立起一套快速有效的军需物资运输体系,运输成为制约宋代军事行动的核心瓶颈之一。这一困境本质上并非技术装备限制,而是权力运行机制与管理调度的能力滞后所致,折射出传统宋代后勤体系在战争压力下的制度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速度 货运 军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歌词与新诗的不同起源——对新诗“学堂乐歌起源论”的反思
13
作者 童龙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学堂乐歌是中国现代歌词的起源,但不应作为中国新诗的起源。白话歌词、白话诗、白话新诗虽然都使用白话,但“白话”的语境、内涵不同;学堂乐歌采用白话歌词,不一定是因为西洋曲调的引入。诗、乐分离带来现代歌词与新诗的门类和功能差异... 学堂乐歌是中国现代歌词的起源,但不应作为中国新诗的起源。白话歌词、白话诗、白话新诗虽然都使用白话,但“白话”的语境、内涵不同;学堂乐歌采用白话歌词,不一定是因为西洋曲调的引入。诗、乐分离带来现代歌词与新诗的门类和功能差异,不可混为一谈;学堂乐歌的教育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堂乐歌歌词的非诗性。对晚清诗界革命的传承,唱、读分化开启了现代歌词与新诗的两条道路。歌词的阅读与诗的阅读不能相提并论。中国现代诗乐的分离,是从学堂乐歌与五四新诗的分化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堂乐歌 新诗 现代歌词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窑天青瓷与汝窑天青瓷呈色特征比较研究
14
作者 桑振 付弦之 +4 位作者 刘真 李乐 袁小娟 施佩 付向阳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为了对比研究五代耀州窑天青瓷与北宋汝窑天青瓷的釉呈色机理,采用色度仪、XRF、XRD、XPS等对其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五代耀州窑天青瓷标本釉层中气泡尺寸小且密度高于北宋汝窑天青瓷标本,是前者亮度更高的主要原因;前者非晶态衍... 为了对比研究五代耀州窑天青瓷与北宋汝窑天青瓷的釉呈色机理,采用色度仪、XRF、XRD、XPS等对其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五代耀州窑天青瓷标本釉层中气泡尺寸小且密度高于北宋汝窑天青瓷标本,是前者亮度更高的主要原因;前者非晶态衍射峰强度低于后者,说明前者烧成温度应该低于后者。五代耀州窑天青瓷标本釉内Fe2+与Fe3+的比值高于北宋汝窑天青瓷标本,说明前者的烧制还原气氛应该强于后者,是前者标本釉色比后者标本更加偏青蓝的主要因素。五代耀州窑天青瓷标本与北宋汝窑天青瓷标本釉层内分布多种大量的晶体,是二者具有一定乳浊性、玉质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耀州窑 北宋汝窑 天青瓷 呈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东京的地貌环境与洪涝治理
15
作者 梁建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9,共14页
北宋东京周边冈阜众多,城区地势低平,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特别是城南,地势更为低洼,是内涝的重灾区。东京及其周边散布着水泊、陂塘和园池等水体,客观上发挥着蓄洪排涝的功能。汴河、蔡河及五丈河等河渠流经城区,河面上万舟骈集,河堤上杨... 北宋东京周边冈阜众多,城区地势低平,容易遭受洪水侵袭,特别是城南,地势更为低洼,是内涝的重灾区。东京及其周边散布着水泊、陂塘和园池等水体,客观上发挥着蓄洪排涝的功能。汴河、蔡河及五丈河等河渠流经城区,河面上万舟骈集,河堤上杨柳依依,漕运繁华的背后也潜伏着河道泛滥与河堤决溢的风险。为此,朝廷采取疏浚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防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京城的行洪压力,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区域地貌。北宋中后期,东京遭遇洪水时,积水地段由城南向城东、由外城向城外转移。灾情所呈现的地貌变化,折射出城市空间上的分层治理,即优先保障内城安全,其次是外城,最后是城外郊区。这种治理模式带有浓厚的官方统筹色彩,其优势是确保救灾活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东京 地貌环境 洪涝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钱荒的再认识:基于商品流通的考察
16
作者 徐东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北宋钱荒是指引起产品或商品以及劳务不能正常转化为铜钱的货币缺乏,因发生在以江淮浙为核心的东南地区而具有区域性,因其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阶层之间的差别而具有阶层性。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有条件向其他地区大量输出商品以换取铜钱,这是... 北宋钱荒是指引起产品或商品以及劳务不能正常转化为铜钱的货币缺乏,因发生在以江淮浙为核心的东南地区而具有区域性,因其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阶层之间的差别而具有阶层性。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有条件向其他地区大量输出商品以换取铜钱,这是其面对中央财政对铜钱不断增加的索取还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秘密所在。但受运销成本、商品输出地与输入地物价差变动的影响,商品运销的预期收益不断变动,决定了东南地区商品输出量不稳定,铜钱输入量也不稳定,这是东南地区钱荒产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钱荒 商品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腰腹裹物的形制及称名考察
17
作者 叶娇 徐叶秾 徐凯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7,136,137,共11页
宋人衣外腰腹处的裹物式样繁多,特色鲜明,学界多有关注,却人言人殊。我们从文献出发,结合宋画、文物等形象资料,按形制对其进行分类,明确指出环绕腰腹包裹系结的是“抱肚”,自后向前加系革带的是“扞腰”,自后向前直接系缚的是“搭膊”... 宋人衣外腰腹处的裹物式样繁多,特色鲜明,学界多有关注,却人言人殊。我们从文献出发,结合宋画、文物等形象资料,按形制对其进行分类,明确指出环绕腰腹包裹系结的是“抱肚”,自后向前加系革带的是“扞腰”,自后向前直接系缚的是“搭膊”,左右各一悬垂腰侧的为“义襕”,自前向后打结系缚的称“围裙”。本文称之以宋人时名是为更好地区分各裹物的异同,并规范其称名。裹物形制的多样,离不开多政权共存下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而名称的丰富易混淆,则和同义语素的替换、语言的模糊性及异名同指和同名异指现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 裹物 形制 称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非已歌论
18
作者 易闻晓 杨淑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楚辞可歌论隐含《诗》《骚》源流论而以前律后,但“楚辞”不是歌辞,而是文辞、辞章。楚辞可歌的意必导致《汉书》“言楚辞”“为楚辞”“诵书”为歌的误读。或以楚辞篇章段落等同“歌节”,又以楚辞“乱”与“少歌”为歌,实乃反复、总结... 楚辞可歌论隐含《诗》《骚》源流论而以前律后,但“楚辞”不是歌辞,而是文辞、辞章。楚辞可歌的意必导致《汉书》“言楚辞”“为楚辞”“诵书”为歌的误读。或以楚辞篇章段落等同“歌节”,又以楚辞“乱”与“少歌”为歌,实乃反复、总结之义,同于“重”“倡”之用。倘若“乱”与“少歌”可歌,就须考虑其在全篇不可歌的违逆性或全篇可歌的乐章结构性,二者倶非可能。而楚辞四言与《诗》四言虚字衬贴的“足二”“足四”及重章叠句不同,乃是造语缜密的散语书写,且以长句间破四言,缺乏合乐的句式规范。又“兮”字之用被视为楚辞造语及其可歌的特征,但《诗》用已多,并为《老子》、楚歌及他方之歌所用,都为语助,虽或指为歌唱泛音,也与语助同功。楚歌及楚辞用“兮”所彰显的是个人吟唱的随意散漫,这种吟唱与《诗》整齐划一的句式节奏和诗乐舞的礼乐呈现绝不相侔。在《离骚》一韵两句中仅上句句尾“兮”字拉长导致上下失衡,不同《诗》四言两句为韵适合优婉的咏唱,楚辞“兮”字拉长只是近于口诵的徒歌表证,楚辞也只是以楚歌造语的感觉进行个体自由创制,无须遵循合乐的规范,更不具备《诗》乐舞呈现的条件,也不可能以简单旋律的不断重复徒歌《骚》等长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楚歌 诗经 四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的臣权
19
作者 程民生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臣权,即官员相对于君权的职权。宋代的臣权大致由以下四项组成:法定权力,包括常规职责权力、封驳诏令权力、劝谏弹劾权力;临时权力,包括便宜行事权力、先行后奏权力;抵制君权的权力,包括不奉诏令权力、将帅不奉君令与不遵阵图权力;坚持... 臣权,即官员相对于君权的职权。宋代的臣权大致由以下四项组成:法定权力,包括常规职责权力、封驳诏令权力、劝谏弹劾权力;临时权力,包括便宜行事权力、先行后奏权力;抵制君权的权力,包括不奉诏令权力、将帅不奉君令与不遵阵图权力;坚持异见的权力,包括坚决要求皇帝更改决定的权力、批评皇帝的权力等。其中,既有顺从性权力,也有逆向性权力。臣权的基础是士大夫集团。大臣的自尊自重维护着臣权,比较宽容开明的君权退让促进了臣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臣权中占比重较大的限制君权的权力,可谓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之光;将与皇帝争辩视为士大夫之使命,堪称现代知识分子批判使命之先声,其先进性与超前性不言而喻。宋代不是君主独裁,依然是君主专制,臣权之光再明亮,仍是君权的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臣权 君权 士大夫 宋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公据”“券牒”文书看畲瑶盘瓠家族文书形成的历史契机
20
作者 刘婷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1,154,共10页
畲、瑶共同持有的关于盘瓠传说的祖先文书是畲瑶在历史上曾有过深刻接触关系的一种有力证据,通过比较畲、瑶这种文书的文本结构与词语特征,可以发现畲的《盘王开山公据》和瑶的《评皇券牒》主要形成于宋代,带有显著的宋代文书特征,可能... 畲、瑶共同持有的关于盘瓠传说的祖先文书是畲瑶在历史上曾有过深刻接触关系的一种有力证据,通过比较畲、瑶这种文书的文本结构与词语特征,可以发现畲的《盘王开山公据》和瑶的《评皇券牒》主要形成于宋代,带有显著的宋代文书特征,可能是通过宋朝政府在招抚畲瑶先民时所张贴的“榜文”中传抄而来。而畲与瑶的分离也开始于这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牒 公据 宋代文书 畲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