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M - 3D printing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ith high energetic solids content designed for gun propellants
1
作者 Marin Alexandru Ovidiu George Iorga +8 位作者 Gabriela Toader Cristiana Epure Mihail Munteanu Adrian Nicolae Rotariu Marius Marmureanu Gabriel Flavius Noja Aurel Diacon Tudor Viorel Tiganescu Florin Marian Dirlom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165-179,共15页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the domain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s.It presents the successful for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by 3D printing of gun propellants using Fused Depos...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the domain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s.It presents the successful for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by 3D printing of gun propellants using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technology,highlighting the immense potential of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The use of FDM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print gun propellants i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due to its novel application in this field,which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Through this study,the potential of FDM 3D-prin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energetic composites is demonstrated,and also a new standard for manufacturability in this field can be established.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characterized by a notably high energetic solids content,comprising 70%hexogen(RDX)and 10%nitrocellulose(NC),which surpasses the conventional limit of 60%energetic solids typically achieved in stereolithography and light-curing 3D printing method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enhance performance,and establish an equilibrium between printability and propellant efficacy.Among the three energetic for-mulations developed for 3D printing feedstock,only two were suitable for printing via the FDM tech-nique.Notably,the formulation consisting of 70%RDX,10%NC,and 20%polycaprolactone(PCL)emerged as the most advantageous option for gun propellants,owing to its exceptional processability,ease of printability,and high energe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llants FDM 3D-printing EXPLOSIVE RDX Thermoplastic energetic composit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H_(3)/GAP胶表界面的相互作用
2
作者 毛家淦 李洪旭 +6 位作者 武卓 徐爽 余方源 赵志坤 彭圆坤 熊文博 哈恒欣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AlH_(3)等质量和等体积替换Al粉对GAP/AlH_(3)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Al粉和AlH_(3)的形貌;采用接触角法研究了Al粉和AlH_(3)与GAP的浸润性;采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D... 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AlH_(3)等质量和等体积替换Al粉对GAP/AlH_(3)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Al粉和AlH_(3)的形貌;采用接触角法研究了Al粉和AlH_(3)与GAP的浸润性;采用原位拉伸扫描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等方法研究了AlH_(3)/GAP复合物的界面黏接性能。结果表明,用AlH_(3)等质量和等体积替换Al粉,推进剂的抗拉强度和模量都升高,伸长率都降低;Al粉形状为球体,而AlH_(3)粉末形状为立方体;Al与GAP的黏附功(80.5 mN/m)小于AlH_(3)与GAP的黏附功(130.6 mN/m),而Al与GAP的界面张力(52.6 mN/m)大于AlH_(3)与GAP的界面张力(29.4 mN/m),说明AlH_(3)与GAP的浸润性优于铝粉;AlH_(3)/GAP复合物在拉伸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脱湿问题,界面黏接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AlH_(3) 三氢化铝 GAP 界面张力 GAP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炔原位包覆α-AlH_(3)降感技术
3
作者 暴利军 白瑞 +4 位作者 刘亚君 常婷 莫南芳 贺勇 王旭华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0-578,共9页
为降低含α-AlH_(3)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感度和机械感度,基于α-AlH_(3)界面存在Al-OH等结构特性,以钛酸酯偶联剂键合层,利用苯乙炔原位聚合对α-AlH_(3)进行表面包覆制备了α-AlH_(3)@PPA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 为降低含α-AlH_(3)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感度和机械感度,基于α-AlH_(3)界面存在Al-OH等结构特性,以钛酸酯偶联剂键合层,利用苯乙炔原位聚合对α-AlH_(3)进行表面包覆制备了α-AlH_(3)@PPA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同步热分析(TG-DSC)、水热试验、燃烧热测试等对α-AlH_(3)包覆前后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采用静电放电能量E_(50)和机械撞击感度测试了α-AlH_(3)、α-AlH_(3)@PPA、α-AlH_(3)/黏合剂、α-AlH_(3)@PPA/黏合剂及其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降感效果。结果表明,包覆前后α-AlH_(3)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α-AlH_(3)@PPA样品表面C元素含量提高3.93倍,并在2850~2920 cm^(-1)处出现了聚苯乙炔的双键特征红外吸收峰,在284.23、285.82 eV两处出现了聚苯乙炔结构单元C C键及C-C键的拟合特征峰,认为形成的聚苯乙炔包覆层较为均匀;包覆改性提高了α-AlH_(3)60℃/2 h的水热稳定性,水热试验后样品释氢量为2.5%时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约30℃;α-AlH_(3)包覆后的质量燃烧热略有降低(约1.8%)。包覆前后α-AlH_(3)的静电放电能量E_(50)由58.73 mJ提高至76.06 mJ,提高约29.51%;含α-AlH_(3)@PPA黏合剂静电放电能量E_(50)为45.74 mJ,提升约28.20%;α-AlH_(3)@PPA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的静电放电能量E_(50)由34.05 mJ提升至48.94 mJ,提高约43.73%。包覆前后α-AlH_(3)的机械感度无变化;含α-AlH_(3)@PPA黏合剂特性落高(2 kg,250 mm)由30.5 cm提升至35.0 cm;含α-AlH_(3)@PPA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特性落高(2 kg,250 mm)由12.0 cm提高至15.8 cm,提高约3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H_(3) 固体推进剂 聚苯乙炔 包覆 静电感度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3发射药的等离子体点火中止燃烧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玉成 李强 +4 位作者 张江波 蒋树君 严文荣 赵晓梅 王固态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有剪切膜片控压的密闭爆发器分别在等离子体点火和常规点火条件下进行该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和中止燃烧两种比较试验。用扫描电镜观测了SF-3发射药的燃面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SF-3发射药的燃烧表面存在大... 采用有剪切膜片控压的密闭爆发器分别在等离子体点火和常规点火条件下进行该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和中止燃烧两种比较试验。用扫描电镜观测了SF-3发射药的燃面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SF-3发射药的燃烧表面存在大量微坑,使燃烧表面积大大增加,并导致SF-3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几何燃烧规律。在常规点火条件下,SF-3发射药中止燃烧表面的Cu、C、O三种元素的归一化质量分数分别为0.7%、30.0%、69.3%,而在等离子体点火条件下则分别为3.0%、35.5%、61.5%,表明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温C颗粒和Cu颗粒对SF-3发射药的燃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等离子体点火 sf-3发射药 中止燃烧 密闭爆发器 中止燃烧功能爆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H_(3)含量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高述虎 张怀龙 +5 位作者 庞爱民 郭翔 唐根 胡兰 王小英 周水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 为解决用AlH_(3)替代Al粉导致的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增加、流变性能恶化等问题,采用流变学测试方法研究了AlH_(3)含量对于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如药浆粘度、动态模量、触变性、温度等。结果表明:推进剂药浆的表观粘度与AlH_(3)的含量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AlH_(3)含量为16%推进剂药浆的剪切速率高于临界剪切速率后出现了“熔体破裂”现象;AlH_(3)的加入可以提高推进剂药浆的储能模量,增强其可逆弹性形变,改善其触变性;AlH_(3)含量越高,剪切速率指数与粘流活化能越小,推进剂药浆粘度对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越低;AlH_(3)含量8%时,药浆粘流活化能随AlH_(3)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AlH_(3)含量高于8%后,药浆粘流活化能基本不随AlH_(3)的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_(3) 固体推进剂药浆 流变性能 动态模量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olvent behavior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long stick propellants with large web thickness undergoing drying 被引量:2
6
作者 Enfa Fu Qianling Liu +3 位作者 Yu Luan Yao Zhu Weidong He Zhengga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42-55,共14页
Drying is a complicated physical process which involves simul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removal of solvents inside propellants.Inappropriate drying techniques may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hard skin laye... Drying is a complicated physical process which involves simul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removal of solvents inside propellants.Inappropriate drying techniques may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hard skin layer near the surface to block the free access of most solvent through for long stick propellants with large web thickness,which lead to lower drying efficiency and worse drying quality.This study aim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rying process and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blocked layer near the propellant surface.A new three-dimensional 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3D-CHMT)model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The dry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3DCHMT model could b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drying process well since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content of solv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values is only 5.5%.The solvent behavior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super-fast(SF)and subsequent minorfast(MF)stages,and the SF stage is vital to the prevention of the blocked layer against the free access for solvent molecules inside propellant grains.The effective solv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Deff)of the propellant surface initially increases from 3.4×10^(-6)to 5.3×10^(-6)m^(2)/s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and then decreases to 4.1×10^(-8)m^(2)/s at 60-100 min.The value of Deffof surface between 0-1.4 mm has a unique trend of change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and it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at100 min under simulation conditions.Meanwhile,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pellant surface increases rapidly at the SF stage(0-100 min)and then very slowly thereafter.Both the evolution of Deff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blocked layer near the propellant surface has been formed in the time period of approximately 0-100 min and its thickness is about 1.4 mm.To mitigate the formation of blocked layer and improve its drying quality of finial propellant products effectively,it should be initially dried at lower drying temperature(30-40℃)in 0-100 min and then dried at higher drying temperature(50-60℃)to reduce drying time for later drying process in double base gun propellants.The present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rying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drying parameters for long stick propellants with large web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k propellants DRYING Large web thickness 3D numerical modeling Heat transfer Solvent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推进剂的能量特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罗阳 高红旭 +4 位作者 赵凤起 陈沛 张志忠 周彦水 李上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利用国军标方法及CAD系统软件,在标准条件(pe/pc=70∶1)下,计算了含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各类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结果表明DNTF的单元推进剂比冲为2696.4N.s.kg-1,比CL-20单元推进剂的理论比冲还高31.1N.s.kg-1;用DNTF取代丁... 利用国军标方法及CAD系统软件,在标准条件(pe/pc=70∶1)下,计算了含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的各类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结果表明DNTF的单元推进剂比冲为2696.4N.s.kg-1,比CL-20单元推进剂的理论比冲还高31.1N.s.kg-1;用DNTF取代丁羟推进剂、改性双基推进剂以及GAP推进剂中的RDX或AP可以提高相应推进剂的理论比冲和特征速度。由于DNTF不含氯元素,且摩擦感度比RDX低得多,因此将DNTF引入推进剂中对提高推进剂的综合性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 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 推进剂 能量特性 单元推进剂 氧化呋咱 二硝基 GAP推进剂 改性双基推进剂 DN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H3对固体推进剂安全性能及成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晓杨 王艳萍 +4 位作者 徐星星 胡翔 唐根 郭翔 庞爱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为了研究AlH3对固体推进剂安全性能及成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批次AlH3的表面形貌,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不同批次AlH3的颗粒粒度,利用落锤撞击感度仪测试了含不同批次AlH3固体推进剂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AlH3对固体推进剂安全性能及成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批次AlH3的表面形貌,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不同批次AlH3的颗粒粒度,利用落锤撞击感度仪测试了含不同批次AlH3固体推进剂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不同批次AlH3的表面形貌差异很大,即不同批次AlH3的品质不同;AlH3的品质影响AlH3固体推进剂的安全性能,而AlH3的粒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AlH3固体推进剂的成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H3 粒度 固体推进剂 安全性能 成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的制备及其对双基系推进剂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衡 赵凤起 +2 位作者 张晓宏 裴庆 郝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硝酸氧锆为原料,制备了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衍射、FT-IR和TG-D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对双基和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对双...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硝酸氧锆为原料,制备了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衍射、FT-IR和TG-D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对双基和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对双基系推进剂燃烧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低压段能明显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在中高压段能明显降低燃速压力指数;与铜盐复合后,可显著提高低压段燃速和降低中高压段燃速压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硝基邻苯二甲酸锆 燃烧催化剂 双基推进剂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o-3推进剂的烤燃实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晨 路桂娥 +3 位作者 江劲勇 贾昊楠 秦英杰 李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3-567,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烤燃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老化程度的GATo-3推进剂的热安全性研究。实验得到了GATo-3推进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自点火温度和自燃延滞期。计算得到了相关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实验现象及规律。结果表明,GATo-3推进剂的...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烤燃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老化程度的GATo-3推进剂的热安全性研究。实验得到了GATo-3推进剂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自点火温度和自燃延滞期。计算得到了相关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实验现象及规律。结果表明,GATo-3推进剂的自点火温度约为130℃,活化能为147.66kJ·mol-1,指前因子为2.72×1015 s-1。在不同环境温度下,GATo-3推进剂的点火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但其自燃延滞期和剧烈程度不同。温度越高,自燃延滞期越短,且响应程度更剧烈。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安定剂含量降低,热分解速率加快,自燃延滞期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安全性 GATo-3推进剂 烤燃实验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o-3推进剂的热自燃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晨 路桂娥 +3 位作者 江劲勇 葛强 王韶光 贾昊楠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全面研究GATo-3推进剂的热安全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恒温环境下的热自燃实验,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和热自燃延滞期,分析了其热自燃过程特性。同时,采用仿真软件Fluent建立GATo-3推进剂的热自燃实验模型,完成验证并研究... 为全面研究GATo-3推进剂的热安全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恒温环境下的热自燃实验,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和热自燃延滞期,分析了其热自燃过程特性。同时,采用仿真软件Fluent建立GATo-3推进剂的热自燃实验模型,完成验证并研究了热自燃过程中样品的内部温度分布、点火位置变化和临界温度等。结果表明,GATo-3推进剂的热自燃过程可分为热升温阶段、恒温分解阶段和自热加速升温阶段。温度升高,热自燃延滞期缩短,反应程度更剧烈,点火区域从中心位置向外移动。实验药量下,GATo-3推进剂热自燃的临界温度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双基推进剂 GATo-3推进剂 热自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作为增塑剂的无烟CMDB推进剂综合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樊学忠 李吉祯 +2 位作者 张亚俊 张伟 康晓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40,共6页
对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作为增塑剂的无烟CMDB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安全性能、燃烧性能和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AZ部分代替NG和DINA应用到无烟CMDB推进剂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进剂的能量,对推进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推... 对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作为增塑剂的无烟CMDB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安全性能、燃烧性能和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AZ部分代替NG和DINA应用到无烟CMDB推进剂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进剂的能量,对推进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推进剂的机械感度和不同压力下推进剂的燃速均有所降低.微量量热实验研究发现,高压下TNAZ作为增塑剂的无烟CMDB推进剂的分解温度为180~235 ℃,其中TNAZ的分解温度大于220℃,而常压下该推进剂中的TNAZ在70~180℃时即挥发或升华.TNAZ的含量变化对TNAZ-CMDB推进剂火焰结构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固体推进剂 1 3 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 能量性能 安全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阻对200N单推-3发动机热试车工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阿莉 刘国西 +5 位作者 张涛 宋飞 高永 方忠坚 林倩 宇文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194,共9页
管道及阀门内部流阻会显著影响发动机工作性能。为探究不同管路流阻大小下200N单推-3发动机工作特性,开展了光管和波纹管两种管路200N发动机热试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流阻工况喷前压下降约42.8%。热试车前后喷前压振荡剧烈,不利于发... 管道及阀门内部流阻会显著影响发动机工作性能。为探究不同管路流阻大小下200N单推-3发动机工作特性,开展了光管和波纹管两种管路200N发动机热试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流阻工况喷前压下降约42.8%。热试车前后喷前压振荡剧烈,不利于发动机平稳工作。管路流阻显著影响脉冲燃压,小流阻脉冲燃压建立约2.5MPa,大流阻脉冲工作燃压建立约1MPa,远低于前者;管路流阻显著影响阀门启动特性,大流阻状态下,阀门启动时间(T_(80))约为小流阻状态的3.93~5.28倍,管路流阻对阀门电流影响很小;小流阻状态下脉冲冲量显著大于大流阻状态下的脉冲冲量,约为后者1.5~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阻 单组元发动机 200N 单推-3推进剂 热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及燃烧性能
14
作者 李曼曼 徐明辉 +3 位作者 郭志罡 岳春晖 王琼林 杨伟涛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4,共8页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TG⁃DSC⁃FTIR⁃GC)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和相关分解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密闭爆发器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失重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热失重和气体产物逸出主要集中在第Ⅰ阶段(158.9~234.3℃),此阶段APNIMMO/RDX的热分解起始于APNIMMO的分解放热,并促进RDX的熔融分解,导致RDX分解提前,这也导致了APNIMMO/RDX的临界爆炸温度(Tpe)要低于纯RDX;第Ⅱ阶段(234.3℃至测试结束温度)表现为既无放热也无吸热的“热中性”状态,这一阶段主要是APNIMMO侧链硝酸酯基完全分解后主链的缓慢分解。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发射药燃速系数较低,压力指数偏高,中止燃烧试验样品表面存在大量孔穴,分析认为在APNIMMO/RDX发射药体系中,由于RDX含量较多,且在高压下RDX的燃速比APNIMMO黏结剂要大,两者间燃速的差异导致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压力沿着形成的孔穴深入整个发射药内部,该过程受压力影响较大,因此压力指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 光固化黏结剂 发射药 热分解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力下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对发射药中硝化棉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林 张林军 +3 位作者 常海 杜姣姣 朱一举 王琼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用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P)替换硝基胍发射药(样品A)中部分(质量分数6%)硝化甘油(NG),制成发射药(样品B),两种发射药分别密封后在90℃老化34d。通过低场核磁共振、纳米压痕、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试验研究了DIANP对发... 用1,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P)替换硝基胍发射药(样品A)中部分(质量分数6%)硝化甘油(NG),制成发射药(样品B),两种发射药分别密封后在90℃老化34d。通过低场核磁共振、纳米压痕、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试验研究了DIANP对发射药中硝化棉(NC)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样品中NC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值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T_2值与老化时间的对数呈线性相关;样品B的T_2比样品A更快达到峰值,说明DIANP对高氮量NC的溶塑速度快于NG;T_2达到峰值后继续老化至34d,由于DIANP与NC形成大量氢键,使样品B中NC的运动受到更多限制,因此样品B的T_2下降速度稍快于样品A;样品B的微观力学性能(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与T_2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T_2可以反映样品的微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发射药 1 5二叠氮3硝基氮杂戊烷(DIANE) 硝化棉 横向弛豫时间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芳-3发射药热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晨 路桂娥 +3 位作者 江劲勇 贾昊楠 张鹏 王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3,共4页
用自行设计的烤燃实验装置,研究了双芳-3发射药的热安全性,得到了自燃延滞期、点火温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实验现象及规律。结果表明,双芳-3发射药的自动点火温度约为147℃,活化能为154.56 kJ/mol;不同升温速率对双芳-3发射药的点火温... 用自行设计的烤燃实验装置,研究了双芳-3发射药的热安全性,得到了自燃延滞期、点火温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实验现象及规律。结果表明,双芳-3发射药的自动点火温度约为147℃,活化能为154.56 kJ/mol;不同升温速率对双芳-3发射药的点火温度影响不大。烤燃实验中,环境温度不同,双芳-3发射药的自燃延滞期和剧烈程度不同;环境温度越高,自燃延滞期越短,反应程度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双芳-3发射药 热自燃实验 点火温度 延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肼基-1,2,4,5-四嗪与固体推进剂组分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巨荣辉 樊学忠 +5 位作者 刘子如 毕福强 李吉祯 蔚红建 王伯周 郑朝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与推进剂常用单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推进剂固化实验,考察了DHT与CMDB推进剂药浆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DHT与奥克托今(HMX)、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与推进剂常用单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推进剂固化实验,考察了DHT与CMDB推进剂药浆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DHT与奥克托今(HMX)、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硝化棉(NC)、铝粉(Al)、炭黑(CB)、聚乙二醇(PEG)、2-硝基二苯胺(2-NDPA)、1,3-二甲基-1,3-二苯基脲(C2)和二异氰酸酯(N-100)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影响主要是物理作用过程;DHT与硝化甘油(NG)、黑索今(RDX)、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N-脒基脲二硝酰胺(FOX-12)、吉纳(DINA)和间苯二酚(Res)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DHT可部分溶于这些组分或其熔融液相或与这些组分形成低共熔体系,使DHT的分解明显提前。在70℃固化条件下,混合药浆40min左右发生着火,表明DHT与CMDB推进剂多组分混合体系之间具有强烈的化学作用,不能应用于双基体系的推进剂或以NG为主要组分的其他含能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3 6-二肼基-1 2 4 5-四嗪(DHT) 相互作用 DSC 固体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芳-3发射药的灌注炸药爆轰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鹏 魏晓安 何卫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6,共5页
采用灌注成型工艺,将含敏化剂的含能灌注液填充于废弃的双芳-3发射药颗粒的空隙中,制备出灌注炸药。通过见证板试验、高速摄影、空中爆炸及水下爆炸试验分别研究了其爆轰性能、冲击波超压及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灌注工艺,可制备... 采用灌注成型工艺,将含敏化剂的含能灌注液填充于废弃的双芳-3发射药颗粒的空隙中,制备出灌注炸药。通过见证板试验、高速摄影、空中爆炸及水下爆炸试验分别研究了其爆轰性能、冲击波超压及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灌注工艺,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灌注炸药;随着敏化剂含量的增加,炸药的爆轰感度显著提高,但其爆速、冲击波超压及水下爆炸能量输出变化较小;该炸药的密度可达1.52 g·cm-3,爆速6600 m·s-1(Φ60 mm),比例距离为1.65~4.50 m·kg-1/3时TNT当量系数略大于1,比冲击波能及总能量分别为1.57,4.16 MJ·kg-1,高于常用的工业炸药,略低于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灌注炸药 双芳-3发射药 空中爆炸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对AP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浩 宋文魁 +2 位作者 郭长平 冀威 王敦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8-373,共6页
为了改善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降低其热分解温度,利用SEM,XRD,FT-IR对原位制备的g-C_(3)N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催化剂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g-C_(... 为了改善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降低其热分解温度,利用SEM,XRD,FT-IR对原位制备的g-C_(3)N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催化剂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g-C_(3)N_(4)/Fe_(2)O_(3)复合结构完整,Fe_(2)O_(3)颗粒紧密负载在g-C_(3)N_(4)上;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AP的低温分解峰和高温分解峰都明显降低,且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加催化效果增强;加入复合催化剂质量分数5%时,高温分解峰和低温分解峰分别降低到348.1℃和281.7℃,表明g-C_(3)N_(4)/Fe_(2)O_(3)复合催化剂可有效降低AP的热分解温度,改善其热分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高氯酸氨 催化剂 g-C_(3)N_(4) 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氨基-1,2,3-三唑硝酸盐(ATZ-NO_3)推进剂能量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旭杰 李晓东 +3 位作者 邹美帅 杨荣杰 李玉川 庞思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4-1100,共7页
研究新型氧化剂1-氨基-1,2,3-三唑硝酸盐(ATZ-NO3)的引入对各类固体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利用国军标方法GJB/84-96及推进剂能量特性计算与CAD系统软件,在标准条件(Pc/Pe=70∶1)下,计算了含1-氨基-1,2,3-三唑硝酸盐(ATZ-NO3)推进剂的能... 研究新型氧化剂1-氨基-1,2,3-三唑硝酸盐(ATZ-NO3)的引入对各类固体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利用国军标方法GJB/84-96及推进剂能量特性计算与CAD系统软件,在标准条件(Pc/Pe=70∶1)下,计算了含1-氨基-1,2,3-三唑硝酸盐(ATZ-NO3)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结果表明,ATZ-NO3单元推进剂的比冲为2 413.96N·s·kg-1,远高于AP单元推进剂,与RDX及HMX单元推进剂接近.用ATZ-NO3取代HTPB推进剂中的AP和RDX时,推进剂比冲和特征速度均降低;而用ATZ-NO3取代GAP推进剂中的AP时,推进剂比冲和特征速度随ATZ-NO3质量分数多呈抛物线形变化,最高比冲可达2 608.50N·s·kg-1,固体填料存在最佳添加比.同时由于ATZ-NO3不含氯元素,因此将ATZ-NO3引入GAP推进剂对提高GAP推进剂的综合性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氮离子盐 1-氨基-1 2 3-三唑硝酸盐(ATZ-NO3) 氧化剂 推进剂 能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