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径大小对Washburn法测定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苟远诚 冯莉 +2 位作者 张营 阮继政 宋玲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0,共4页
利用K100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模块测定了4种煤样在浮选范围内的4个粒级的润湿性,研究了粒径对Washburn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当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很强或者很弱时,粒径的影响很弱可以放宽粒径范围;当颗粒与液体仅有部分亲和能力时,颗粒... 利用K100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模块测定了4种煤样在浮选范围内的4个粒级的润湿性,研究了粒径对Washburn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当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很强或者很弱时,粒径的影响很弱可以放宽粒径范围;当颗粒与液体仅有部分亲和能力时,颗粒大小的影响非常显著,此时大颗粒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不同的液体,粒径大小的影响规律不同,以夹河煤样为例,在水中润湿曲线斜率的大小关系为k0.25~0.125>k0.125~0.074>k0.5~0.25>k0.074~0.038,在柴油中斜率的大小关系为k0.125~0.074>k0.25~0.125>k0.5~0.25>k0.074~0.038,对于其他煤样也有相似的情况,所以不能通过参比液的方法来消除粒径的影响。在常规浮选体系中,一般不能用Washburn法直接测量0.5 mm以下的固体的润湿性,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固体粒径范围最好控制在0.125 m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Washburn方程 颗粒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湿性纳米通道内库埃特流动的模拟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海豹 鲍路瑶 黄苏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4,共8页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两无限大平行平板组成的纳米通道内的库埃特流动,并给出了壁面润湿性和速度对流场密度、速度分布及壁面滑移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中,统计系综采用微正则系综,势能函数选用LJ/126模型,壁面设为刚性原...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两无限大平行平板组成的纳米通道内的库埃特流动,并给出了壁面润湿性和速度对流场密度、速度分布及壁面滑移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中,统计系综采用微正则系综,势能函数选用LJ/126模型,壁面设为刚性原子壁面,温度校正使用速度定标法,牛顿运动方程的求解则采用文莱特算法.结果表明,纳米通道内流体密度呈对称的衰减振荡分布,且随壁面润湿性的降低,振荡幅度减小,振荡周期保持不变;滑移量随壁面润湿性的提高而降低,甚至在亲水壁面时出现负滑移现象;随壁面速度的增加滑移速度逐渐增大,且在流体呈现非线性流动阶段其增幅显著加大.另外,还发现当壁面设置为超疏水性时,壁面滑移呈现出随润湿性降低而减小的反常现象,并基于杨氏方程对其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库埃特流动 分子动力学 滑移速度 杨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滤料润湿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斌武 常青 +1 位作者 张艳 何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3-726,共4页
基于Washburn方程用亲油亲水比(LHR)比较了无烟煤、沸石和石英砂滤料对油的润湿选择性,并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烟煤、沸石和石英砂的LHR值依次为2.41、0.64和0.65,沸石和石英砂的亲水性明显好于无烟煤,而无烟煤的亲油性... 基于Washburn方程用亲油亲水比(LHR)比较了无烟煤、沸石和石英砂滤料对油的润湿选择性,并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烟煤、沸石和石英砂的LHR值依次为2.41、0.64和0.65,沸石和石英砂的亲水性明显好于无烟煤,而无烟煤的亲油性好于沸石和石英砂.这主要取决于滤料的表面化学组成,同时与其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关系,与SEM、XPS、FTIR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滤料 润湿性 Washburn方程 亲油亲水比(L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油层润湿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举 唐守琴 +2 位作者 仲从存 蒋衍彪 安洪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润湿性是油层的基本特性之一,控制多相流体在岩石中的微观分布状态及流动特征,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有重要影响.以岩心实验为基础,根据毛细管拉普拉斯方程,实现油层润湿性的连续、快速、定量评价.处理实际测井资料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计算的... 润湿性是油层的基本特性之一,控制多相流体在岩石中的微观分布状态及流动特征,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有重要影响.以岩心实验为基础,根据毛细管拉普拉斯方程,实现油层润湿性的连续、快速、定量评价.处理实际测井资料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计算的润湿角余弦与相对润湿指数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4.50%.该方法可以有效连续定量评价油藏储层的润湿性,拓展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对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润湿性 拉普拉斯方程 润湿角 常规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上升法研究水处理滤料的表面热力学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斌武 常青 何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9-275,共7页
基于Washburn方程用亲油亲水比(LHR)比较了0.9~1.2mm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润湿性;同时以正己烷、1-溴萘、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为探针液,用Washburn方程和van Oss—Chaudhurry—Good(vCG)理论对滤料表面自由能成分进行了估... 基于Washburn方程用亲油亲水比(LHR)比较了0.9~1.2mm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润湿性;同时以正己烷、1-溴萘、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为探针液,用Washburn方程和van Oss—Chaudhurry—Good(vCG)理论对滤料表面自由能成分进行了估算。实验测得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的LHR值依次为1.93、0.75和0.69,说明无烟煤的亲油性较好而锰砂和石英砂表现出了亲水性;估得无烟煤、锰砂和石英砂滤料的表面自由能非极性成分和极性成分依次为38.8、38.0、37.7mJ·m^-2和0.73、6.8、8.7mJ·m^-2,初步说明水处理滤料的表面润湿性与其表面自由能极性成分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后者归因于滤料的表面化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滤料 润湿性 表面自由能成分 Washburn方程 亲油亲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基质岩块底水驱替作用分析
6
作者 徐婷 张学洪 +2 位作者 谭中良 伦增珉 吕成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建立了碳酸盐岩亲油岩块的毛细管渗流方程,讨论了岩块高度、原油黏度、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孔喉大小分布对不同底水驱替速率下的岩块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因润湿性不同,岩块高度对原油采出程度影响有较大差别。水湿岩块,高度越小,采出程度... 建立了碳酸盐岩亲油岩块的毛细管渗流方程,讨论了岩块高度、原油黏度、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孔喉大小分布对不同底水驱替速率下的岩块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因润湿性不同,岩块高度对原油采出程度影响有较大差别。水湿岩块,高度越小,采出程度越大;而油湿岩块,高度越高,采出程度越大。随着底水驱替速率增加,水沿着阻力最小的大型裂缝迅速突破,各种影响基质岩块采出程度的因素,都改变不了剩余油大量滞留于这部分孔喉空间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基质岩块 底水驱 渗流方程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在改性介质中的吸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李一菲 田帅慧 +2 位作者 霍丽娟 刘宏芳 钱天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29,共6页
通过室内等温静态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采用2种常见的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对锶在3种不同润湿性的石英砂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介质润湿性对锶的吸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石英砂的... 通过室内等温静态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采用2种常见的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对锶在3种不同润湿性的石英砂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介质润湿性对锶的吸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湿性较强的亲水性石英砂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疏水性石英砂;从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拟合结果来看,两者均具有理想的相关性,但普通石英砂和亲水性石英砂的等温吸附式更符合Langmuir方程,而疏水性石英砂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润湿性 批量平衡吸附实验 等温吸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渗流特征的水驱后残余油动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庭宝 钟会影 +1 位作者 夏惠芬 赵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46-52,共7页
为摸清水驱后残余油的形成机理及分布情况并挖掘残余油潜力,基于N-S方程建立了并联孔隙微观模型,运用相场法追踪驱替过程中的相界面,研究不同壁面润湿条件下的水驱后残余油分布特征,并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表面活性剂改变界面张力... 为摸清水驱后残余油的形成机理及分布情况并挖掘残余油潜力,基于N-S方程建立了并联孔隙微观模型,运用相场法追踪驱替过程中的相界面,研究不同壁面润湿条件下的水驱后残余油分布特征,并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表面活性剂改变界面张力或发生润湿反转等方法挖潜水驱后残余油,研究流度比及界面张力等参数对水驱后并联孔隙内残余油微观流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岩石表面表现为亲水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大孔道内,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可以将孔道内的残余油有效动用,表现为残余油被整体驱动。当岩石壁面为亲油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壁面以及小孔道内,改善流度比对小孔道内形成的残余油很难达到动用的目的,但通过表活剂改变润湿性后,残余油被拉伸成油滴并聚并,最终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流度比或界面张力越小,驱油效率越高。该研究揭示了并联孔隙内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及动用机理,为水驱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 N-S方程 孔隙尺度 润湿性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反应润湿动力学的表征与计算 被引量:3
9
作者 林长顺 顾逸乔 +2 位作者 王婷婷 朱定一 王连登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7-184,共8页
目的获得在反应润湿过程中固液界面能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掌握反应润湿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方法基于反应润湿过程中反应界面处的三相能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反应界面新相覆盖率α和界面活性元素占位浓度分数Φs为变量,结合Young方程带入... 目的获得在反应润湿过程中固液界面能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掌握反应润湿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方法基于反应润湿过程中反应界面处的三相能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反应界面新相覆盖率α和界面活性元素占位浓度分数Φs为变量,结合Young方程带入边界条件进行数学推导,并且进一步采用Dezellus推出的cosθ-t关系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理论推导。通过真空熔炼炉炼制NiSi合金,采用改良座滴法,在高温真空润湿仪中的石墨基板上进行润湿实验,用高分辨率的CCD相机拍摄反应润湿过程中接触角的变化,获取接触角数据,结合公式计算,验证动力学方程。结果理论推导出了固液界面能与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与文献中将固液界面能在反应过程的瞬时差值作为驱动力所推方程相同,也与Dezellus推出的cosθ-t关系经推导后的动力学方程完全相同。该动力学方程中固液界面能与时间呈指数规律降低的关系。Ni-Si/C体系润湿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界面反应控制阶段,固液界面能随反应时间呈指数规律降低,与理论推导的动力学方程中固液界面能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致,结合动力学方程与Arrhenius方程计算出Ni-45%Si/C体系的界面反应激活能为239kJ/mol,与文献中所报道的数值接近。结论反应润湿过程中,该反应动力学方程切实可靠,固液界面能随时间呈指数规律降低的关系,能够为材料表面改性与涂层中的润湿性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界面 固液界面能 动力学 润湿性 接触角 Young方程 Ni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的表面润湿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鑫 秦志永 +2 位作者 陈复明 王戈 莫柳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0-244,共5页
采用S-D润湿方程计算和分析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刀状黑黄檀)在径、弦切面及不同纹理方向上的润湿系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润湿方程对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拟合度较好,R^2值均超过95%;4种红木表面润... 采用S-D润湿方程计算和分析4种东南亚黄檀属红木(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刀状黑黄檀)在径、弦切面及不同纹理方向上的润湿系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D润湿方程对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拟合度较好,R^2值均超过95%;4种红木表面润湿性能与树种、切面和纹理方向的相关,其中刀状黑黄檀润湿性能最好,在径、弦切面的横纹和顺纹上的渗透系数K分别为0.048 59、0.052 17、0.055 98、0.064 18,交趾黄檀其次,巴里黄檀表面润湿性能最差;对于同种木材,弦切面润湿性能大于径切面,相同切面的顺纹表面润湿性能好于横纹。由于弦切面的山状花纹和弦切面顺纹较好的润湿性,建议家具表面涂饰选择弦切面为基材,顺纹方向涂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檀属红木 表面润湿性能 接触角 s-d润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hburn高度法对新型双季铵盐复配改性膨润土的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昭朝 高芒来 +2 位作者 谷峥 罗忠新 薛广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9-675,共7页
Washburn方程是研究粉体对液体润湿性的有效工具,但实际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对Washburn方程进行了变换,并通过六甲基乙二铵二甲硫酸盐(EDAS)与六甲基己二铵二甲硫酸盐(HDAS)复配改性膨润土对水和正庚烷的润湿性验证了变换Washburn... Washburn方程是研究粉体对液体润湿性的有效工具,但实际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对Washburn方程进行了变换,并通过六甲基乙二铵二甲硫酸盐(EDAS)与六甲基己二铵二甲硫酸盐(HDAS)复配改性膨润土对水和正庚烷的润湿性验证了变换Washburn方程的可靠性,并比较了不同改性浓度及复配比例对膨润土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钠土相比,改性膨润土对水的润湿性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强,而对正庚烷的润湿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50%复配比例下改性先后顺序对膨润土的水润湿性影响较小,25%HDAS和75%HDAS改性膨润土的水润湿性均较其他复配比例强。1.5CEC,25%HDAS的油水相对润湿系数β值最大,该条件下改性剂可使强亲油岩石润湿性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hburn方程 双季铵盐 复配 改性膨润土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hie公式润湿性修正及在高阻高含水储层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彦成 罗宪波 +4 位作者 蒋曙鸿 康凯 何新荣 冉兆航 李云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渤海X油田生产层位为新近系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生产中发现部分产油层电阻率为6~8Ω·m、部分产水层电阻率为10~20Ω·m,这与油田开发中确定的测井下限和油水系统认识不符。该油田高阻高含水储层特征分析表明润湿性影响着测... 渤海X油田生产层位为新近系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生产中发现部分产油层电阻率为6~8Ω·m、部分产水层电阻率为10~20Ω·m,这与油田开发中确定的测井下限和油水系统认识不符。该油田高阻高含水储层特征分析表明润湿性影响着测井解释成果,通过统计回归得到了润湿指数I_w与饱和度指数n的关系,进而对Archie公式进行了润湿性修正。实例应用表明,利用修正后的Archie公式可以准确识别储层的含油性,对于渤海海域油田后续调整和储量复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高阻 高含水 储层特征 润湿性 Archie公式 公式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