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structure,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a cobalt(Ⅱ)complex based on pyridyl⁃substituted imino nitroxide radical
1
作者 WANG Xiaoling ZHANG Hongwu LIU Daof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7-412,共6页
A new cobalt(Ⅱ)-radical complex:[Co(im4-py)_(2)(PNB)_(2)](im4-py=2-(4'-pyrid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e-1-oxyl,HPNB=p-nitrobenzoic acid)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el... A new cobalt(Ⅱ)-radical complex:[Co(im4-py)_(2)(PNB)_(2)](im4-py=2-(4'-pyrid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e-1-oxyl,HPNB=p-nitrobenzoic acid)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and magnetic properties.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lex exists as mononuclear molecules and Co(Ⅱ)ion is four-coordinated with two radicals and two PNB-ligands.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tudy indicates the complex exhibits weak 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obalt(Ⅱ)and im4-py radical.The magnetic property is explained by the magnetic and structure exchange mechanism.CCDC:976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mplex imino nitroxide radical crystal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two cadmium(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2
作者 LI Xiumei LI Linlin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 Two new transition-metal coordination polymers,{[Cd(oba)(L)_(2)]·H_(2)O}_n(1)and[Cd(4-nph)(L)_(2)]_n(2)(H_(2)oba=4,4'-oxydibenzoic acid,4-H_(2)nph=4-nitrophthalic acid,L=2,2'-biimidazole),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by 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es,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 that complex 1 presents a 1D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nd further extends to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Meanwhile,complex 2 has a zer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lso exte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s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In addition,both 1and 2 exhib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e solid state.Furthermore,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1 and 2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constructed by the Gaussian 16 program.The calculated values signify a significant cova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ion atoms and the Cd(Ⅱ)ions.CCDC:2332173,1;23321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cadmium()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酰胺的三齿羧酸Zn(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3
作者 赵红昆 王倩 +3 位作者 王修光 杨翰文 郑朝阳 李来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2,31,共5页
为了探究含酰胺的羧酸配体Zn(Ⅱ)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3,3′,3″-[1,3,5-苯三基三(羰基亚氨基)]三苯甲酸(H3BTCTB)、六水合硝酸锌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配合物{[Zn6(μ_(3)-OH)_(2)(BTCTB)_(4)]... 为了探究含酰胺的羧酸配体Zn(Ⅱ)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以3,3′,3″-[1,3,5-苯三基三(羰基亚氨基)]三苯甲酸(H3BTCTB)、六水合硝酸锌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金属配合物{[Zn6(μ_(3)-OH)_(2)(BTCTB)_(4)]·3DMF}_(n),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荧光光谱法探究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①Zn(Ⅱ)离子以五配位的配位模式使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形成具有μ_(3)-OH桥连的[Zn_(3)(COO)_(6)]次级结构单元的(3,6)-连接的二维双层结构,之后通过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②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可作为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羧酸配体 Zn()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基催化剂还原Fe(Ⅱ)EDTA-NO络合脱硝液
4
作者 任晓聪 胡紫瑞 张光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 Fe(Ⅱ)EDTA络合脱硝法对一氧化氮(NO)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是脱硝技术重点研究方向,但Fe(Ⅱ)EDTA-NO络合液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发展.为达到Fe(II)EDTA络合液循环使用的目的,以阴离子交换树脂IRA900为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钯前驱体,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制备出了Pd/IRA900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表征表明,Pd/IRA900催化剂中钯纳米微团的平均粒径为2.14nm,Pd0含量为84%(质量分数),对还原Fe(II)EDTA-NO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一套可持续运转的流化床试验装置,评价结果如下:在气相的条件为总流量200L·h^(-1)、NO含量为0.07%(体积分数)、含氧量10%,络合液再生条件为初始浓度0.05mol·L^(-1)、温度60℃、pH=5、液气比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维持脱硝率90%以上稳定运行3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TA-NO 脱硝 络合液 催化剂 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Ⅱ型惯容耗能减震结构响应及减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创第 柴一格 +2 位作者 樊新宇 王瑞勃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2,共15页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 针对多自由度混联Ⅱ型惯容对结构减震效果和可靠度的影响较为复杂的问题,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对该耗能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复模态法将重构后的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获得了结构位移及速度、结构层间位移及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惯容力等响应的频域统一解表达式.运用功率谱二次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的功率谱及谱矩的解析解.以一栋16层的实际结构为例,验证了功率谱及谱矩的正确性.最后,基于位移标准差和谱矩解析解探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动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布置混联Ⅱ型惯容耗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型惯容系统 随机地震响应 复模态法 0~2阶谱矩 Clough-Penzien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two Ni(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被引量:2
6
作者 LI Xiumei HUANG Yanju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yl)butane(bib)by a hydrothermal method,respectively.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a 2D network constructed by six⁃coordinated Ni(Ⅱ)centers,bib,and Hpdc2-ligands in complex 1,while a 2D network is built by Ni(Ⅱ)and bib ligands in 2.Furthermore,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in Gaussian 16 and the VASP program.CCDC:2343794,1;2343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nickel()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腙香豆素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抗癌活性
7
作者 胡嘉忆 何选钰翔 +4 位作者 贾雨琪 唐炯雅 王燕芹 张彩华 卢雯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7-1813,共7页
合成了7-N,N-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酰腙铜(Ⅱ)配合物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C…C堆积作用自组装成二维网络结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人宫颈癌细胞... 合成了7-N,N-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酰腙铜(Ⅱ)配合物1,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C…C堆积作用自组装成二维网络结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出优于配体和临床使用药物顺铂的抗增殖活性,IC_(50)分别为1.27±0.20μM、6.97±0.61μM、0.35±0.04μM、0.79±0.04μM。最重要的是,配合物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远小于顺铂,对A549癌细胞的安全系数是顺铂的80倍,对HepG-2癌细胞的安全系数是顺铂的1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酰腙 铜()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铜(Ⅱ)配合物基一氧化氮荧光探针及其活体荧光成像研究
8
作者 刘建华 伍玉林 +4 位作者 尚主业 王月 张程 孟庆涛 张志强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9-1306,共8页
该文开发了一种基于香豆素-铜(Ⅱ)配合物的新型荧光探针YCY-Cu^(2+)。在Cu^(2+)存在的条件下,基于香豆素的配体YCY能够特异性地与Cu^(2+)发生1∶1配位生成配合物YCY-Cu^(2+)。由于Cu^(2+)的顺磁特性,导致配体YCY的绿色荧光发生猝灭。而... 该文开发了一种基于香豆素-铜(Ⅱ)配合物的新型荧光探针YCY-Cu^(2+)。在Cu^(2+)存在的条件下,基于香豆素的配体YCY能够特异性地与Cu^(2+)发生1∶1配位生成配合物YCY-Cu^(2+)。由于Cu^(2+)的顺磁特性,导致配体YCY的绿色荧光发生猝灭。而荧光探针YCY-Cu^(2+)与NO作用后,NO将顺磁性的Cu^(2+)还原为抗磁性的Cu+并从配合物中解离释放,同时生成强荧光发射的N-亚硝基类化合物(YCY-NO),进而实现对NO的特异性识别。通过Job's分析法、高分辨率质谱(HRMS)和光谱滴定分析证实了荧光探针YCY-Cu^(2+)的结构及其对NO的识别机制。探针YCY-Cu^(2+)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检出限为97.3 nmol/L)、广泛的pH值应用范围(3.5~11.5)以及低细胞毒性等优点,并成功应用于细胞及活体动物体内NO的荧光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香豆素 铜()配合物 一氧化氮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络合Cu(Ⅱ)介导过二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研究
9
作者 张笑萌 周润生 +1 位作者 周磊 修光利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氧氟沙星(OFX)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之一,在水体中检出率高,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中广泛且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离子Cu(Ⅱ)对基于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有一定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了Cu(... 氧氟沙星(OFX)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之一,在水体中检出率高,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中广泛且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离子Cu(Ⅱ)对基于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有一定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了Cu(Ⅱ)介导PDS体系降解OFX的过程,发现在6.0 mmol/L Cu(Ⅱ)和6 mmol/L PDS共存条件下,2 min内OFX的降解率可达到50.78%。淬灭实验表明,Cu(Ⅱ)介导的PDS体系降解受到了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作用。产物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络合Cu(Ⅱ)介导作用下,OFX可通过羟基化、脱羧基和去甲基化3条路径发生转化。毒性鉴定结果表明,OFX的6种降解产物中4种属于无毒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二硫酸盐 氧氟沙星 Cu() 高级氧化法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Ⅲ)、Rh(Ⅲ)、Pd(Ⅱ)离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宏娟 于俊生 +1 位作者 王树玲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作用机理 ru(Ⅲ) Rh(Ⅲ) Pd() DNA 钌(Ⅲ) 铑(Ⅲ) 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管中微波辅助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琼 梅文杰 +3 位作者 吴韦黎 陈燕华 曾玲莉 郑文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3-1867,共5页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n([(η6-C6H6)RuCl2]2)∶n(H2iiP)=1∶2.2,反应温度90℃,微波辐射时间30 min.该反应的平均产率达到96.0%,反应产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说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在SiC管中能够高产率地制备芳烃钌化合物,并且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进一步采用MTT方法研究发现,芳烃钌(Ⅱ)化合物1能够选择性抑制MCF-7乳腺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基)咪唑[4 5-f][1 10]菲啰啉 芳烃钌()化合物 SiC管 微波辅助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Ⅱ)配合物光学氧传感材料的合成及其传感性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斌 左青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一种Ru(Ⅱ)配合物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Ru-pyttz-MCM-41,利用红外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样品的发光能够有效地被氧分子猝灭,可以作为光学氧传感材料探测氧气浓度... 合成了一种Ru(Ⅱ)配合物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Ru-pyttz-MCM-41,利用红外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样品的发光能够有效地被氧分子猝灭,可以作为光学氧传感材料探测氧气浓度。氧气传感性能研究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短的响应时间,对环境和生物化学领域氧气浓度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介孔分子筛 光学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Ru(Ⅱ)配合物敏化Cd(Ⅱ)掺杂TiO_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卫华 郝彦忠 +5 位作者 王艳芹 乔学斌 高恩勤 余赤贞 杨迈之 蔡生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L=2,2′联吡啶4,4′二羧酸)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L=2,2′联吡啶4,4′二羧酸)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PbS、RuL2(NCS)2单独敏化和PbS/RuL2(NCS)2复合敏化的Cd掺杂电极比纯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380~600n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掺杂 纳米晶电极 二氧化钛 太阳能电池 光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Ⅱ)-BINAP型手性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流星 宋华付 +2 位作者 王玉生 陈玉岩 丁绍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在国内外原有Ru(Ⅱ) BINAP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起始原料和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以经过拆分后的联萘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偶联反应和络合反应等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催化剂,总收率达到74%。其中在合成BINAP这一关键步骤中... 在国内外原有Ru(Ⅱ) BINAP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起始原料和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以经过拆分后的联萘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偶联反应和络合反应等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催化剂,总收率达到74%。其中在合成BINAP这一关键步骤中,选用了更为易得的NiCl2·(PPh3)2作为催化剂,并对关键的后处理工作做了改进,此步反应进行平稳且收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催化剂 联萘酚 ru()-BIN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ipy)_2(PIP)(Ⅱ)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少仿 宋功武 +2 位作者 凌连生 何治柯 曾云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利用DNA 对Ru(bipy)2 (PIP)(Ⅱ)(结构见图1)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DNA 的新方法。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69 nm 和590 nm ,当Ru(bipy)2PIP(Ⅱ)的浓度为1.0 μg/m L时,体... 利用DNA 对Ru(bipy)2 (PIP)(Ⅱ)(结构见图1)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DNA 的新方法。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69 nm 和590 nm ,当Ru(bipy)2PIP(Ⅱ)的浓度为1.0 μg/m L时,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小牛胸腺(CT)DNA 的浓度在0~1.25 μ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1.2 ng/m L。对0.5 μg/m LCT DNA 平行测定11 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测定 探针 DNA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Ⅱ)多吡啶配合物DNA光裂解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夫 李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效率(φ),即φ(4)>φ(3)>φ(2)>φ(1).最后,并根据配合物结构的特点,解释了不同的配体对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多吡啶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_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琳琳 刘俊辰 +2 位作者 江臻燊 甘桂莲 李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水(V乙醇∶VTris=1∶5)体系中,DN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均能增强[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其与[Ru(bpy)2(dppz)]2+间的键合常数分别为5.5×105和4.2×102L.mol-1;Cu(Ⅱ)离子能通过DNA和SDS介导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淬灭乙醇/水溶液中[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DNA介导的Stern-Volmer淬灭常数为2.0×105L.mol-1,远远大于SDS介导的淬灭常数(9.0×103L.mol-1)。此外,结合SDS、DNA和Cu(Ⅱ)对[Ru(bpy)2(dppz)]2+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DNA嵌入剂的发光和淬灭机制,为生物分子光开关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DNA 表面活性剂 铜()离子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Ⅱ)配合物[Ru(dpq)2L]^4+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英文)
18
作者 孙静 宋兴栋 +4 位作者 陈文秀 赵轩昊 陈嘉曦 贾振斌 郝洪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5-872,共8页
以cis-[Ru(dpq)2Cl2]·2H2O(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为原料与5,5′-二(1-(三乙胺)甲基)-2,2′-联吡啶阳离子(L)合成钌(Ⅱ)配合物[Ru(dpq)2L](PF6)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的作用:FRET实验表明,配合物对人端粒D... 以cis-[Ru(dpq)2Cl2]·2H2O(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为原料与5,5′-二(1-(三乙胺)甲基)-2,2′-联吡啶阳离子(L)合成钌(Ⅱ)配合物[Ru(dpq)2L](PF6)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的作用:FRET实验表明,配合物对人端粒DNA h-telo具有选择性,其作用能力要强于同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四链DNA,如c-myc和bcl2;CD光谱表明,在Na+和K+都不存在的情况下,配合物能诱导h-telo形成平行结构;此外,紫外和发射光谱都显示,配合物在K+溶液中与h-telo的作用力要大于在Na+溶液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髤配合物 G-四链体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486对胎鼠肺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
19
作者 徐锦 夏绿蒂 +2 位作者 丁韵珍 朱列伟 金勤立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为研究糖皮质激素的可能作用位点,以分离培养的肺Ⅱ型上皮细胞为主要材料,通过板层小体染色的方法,观察Ru486对该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血清培液中Ru48610^(-4)mol/L至培养第1d或10^(-5)mol/L... 为研究糖皮质激素的可能作用位点,以分离培养的肺Ⅱ型上皮细胞为主要材料,通过板层小体染色的方法,观察Ru486对该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血清培液中Ru48610^(-4)mol/L至培养第1d或10^(-5)mol/L培养至第3d时均使Ⅱ型细胞出现坏死现象,但加入地塞米松(DEX)10^(-6)mol/L4h后再用Ru486则坏死现象消失。由此从形态学角度证实了肺Ⅱ型上皮细胞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Ru486是通过阻断该受体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上皮细胞 ru486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Ru(Ⅱ)配合物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娜丽 王晴晴 +3 位作者 苗体方 孙国栋 宋忠奥 石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质,设计了具有较高激发态还原电势的配合物4,从理论上预测配合物4具有较强的光裂解能力.最后,用TDDFT方法,在水溶液中对配合物1-3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和模拟,计算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上测得的较强吸收带从理论上被详细地解释,并研究了配合物的主配体对电子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