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余辉基适配体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天悦 高雪梅 +3 位作者 陈柯霖 严诸颖 陈丽建 赵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安全体系的构建。食品安全检测关系经济民生,是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长余辉纳米粒子具有免原位激发和磷光可再生性,在激发光停止后持续发光,从而消除背景荧光干扰,是理想的光学传感元件。适配体是具有识别性能... 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安全体系的构建。食品安全检测关系经济民生,是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长余辉纳米粒子具有免原位激发和磷光可再生性,在激发光停止后持续发光,从而消除背景荧光干扰,是理想的光学传感元件。适配体是具有识别性能的寡核苷酸序列,兼具快速响应性、高特异性和灵敏度。二者通过基团键合可构建性能独特的探针,产生靶标刺激的信号变化,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享有壮阔前景。本文阐述了近年来长余辉基适配体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聚焦于实现传感器光学激活的设计策略,简要介绍了相应原理的研究应用,最后对于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推进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长余辉纳米粒子 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磷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金属离子使发光分子固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银 被引量:5
2
作者 冷丰收 金光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L-[(CMC)2Pb-THBF]-MB)在滤纸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基于EDTA与Pb^2+的络合反应,使L-[(CMC)2Pb-THBF]-MB微球转化为水溶性组分(PbY^2-、2CMC^-、THBF),该组分与痕量的Ag... 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L-[(CMC)2Pb-THBF]-MB)在滤纸基质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基于EDTA与Pb^2+的络合反应,使L-[(CMC)2Pb-THBF]-MB微球转化为水溶性组分(PbY^2-、2CMC^-、THBF),该组分与痕量的Ag^+作用生成(CMC)2Ag-THBF,导致S-L-[(CMC)2Pb-THBF]-MB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建立了发光分子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固体基质室温燐猝灭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Ag^+的含量在8.0~40.0fg/斑(20.0~100.0pg/ml)内与△Ip值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Ip=12.56+0.5527CAg+(fg/斑),r=0.9992,检出限为2.2fg/斑.该方法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分子 水杨基荧光酮羧甲基纤维素铅微球 固体基质室温燐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光学氧气纳米传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洪尚 申睿颖 王小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7-1176,共10页
在生物医学领域,溶氧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氧气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纳米尺寸的光学氧气传感器倍受重视。光学氧气纳米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易于生物功能化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在(亚)细胞层次... 在生物医学领域,溶氧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氧气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是纳米尺寸的光学氧气传感器倍受重视。光学氧气纳米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易于生物功能化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在(亚)细胞层次或者生物组织内溶氧的实时检测。本文主要从氧气荧光探针的种类、传感器的基质构成、纳米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检测模式和生物医学应用等几个方面出发,结合本研究组在光学氧气纳米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纳米传感器 氧气传感 磷光猝灭 生物医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光粉表面包覆对铜基磷光复合材料发光及摩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旺 李文生 +2 位作者 何玲 安国升 胡春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6-30,42,共6页
选用热稳定性好的SiO2为包覆物,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对商用磷光粉SrAl2O4∶Eu2+,Dy3+表面进行包覆,以解决磷光粉在高温下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因与金属粒子接触以及高温氧化产生猝灭的问题。实验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块体铜... 选用热稳定性好的SiO2为包覆物,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对商用磷光粉SrAl2O4∶Eu2+,Dy3+表面进行包覆,以解决磷光粉在高温下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因与金属粒子接触以及高温氧化产生猝灭的问题。实验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块体铜基磷光复合材料,考评包覆工艺对高温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发光及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分光仪等设备对包覆前后磷光粉的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摩擦试验机对包覆前后磷光粉与高铝青铜粉末混合制备复合材料烧结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光粉表面包覆可有效避免其在高温下氧化猝灭和接触猝灭,包覆后磷光粉应用于铜基复合材料中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磨损量,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当包覆比为10%时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耐磨损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粒子 包覆 猝灭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猝灭法测定H_2O_2 被引量:1
5
作者 苏丽霞 董文娟 董川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水溶性Mn掺杂ZnS量子点(QDs)。该量子点在室温不除氧的条件下即可发射较强的磷光信号,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92nm处。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2O2对量子点有显著的磷光猝灭作用... 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合成了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水溶性Mn掺杂ZnS量子点(QDs)。该量子点在室温不除氧的条件下即可发射较强的磷光信号,最大发射波长位于592nm处。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2O2对量子点有显著的磷光猝灭作用,且在一定的范围内H2O2的浓度与磷光猝灭值(P0/P)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建立了测定H2O2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6 mol/L,线性范围为1.0×10-5~2.5×10-2 mol/L,相关系数为0.9978。通过测定猝灭过程的时间分辨磷光光谱,推断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ZnS量子点 室温磷光猝灭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介质中丁二酮增溶位点的室温燐光碎灭法研究
6
作者 谢剑炜 许金钩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602-1606,共5页
采用丁二酮室温光猝灭法研究了胶束介质中丁二酮的增溶位点,通过研究4种不同荷电和不同亲水亲脂性的光猝灭剂以及盐效应等对Stern-Volmer常数的影响,表明了二酮在SDS、CTAB的胶束中是增溶在胶团的栏栅并靠近离子头基一侧和头基/水... 采用丁二酮室温光猝灭法研究了胶束介质中丁二酮的增溶位点,通过研究4种不同荷电和不同亲水亲脂性的光猝灭剂以及盐效应等对Stern-Volmer常数的影响,表明了二酮在SDS、CTAB的胶束中是增溶在胶团的栏栅并靠近离子头基一侧和头基/水界面附近,而在CTAB胶束中更加趋向于胶团外部头基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Lin光猝灭 丁二酮 增溶位点 SDS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法检测顺铂
7
作者 武宇霞 苗艳明 +2 位作者 杨茂青 李艳 闫桂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0-203,205,共5页
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利用水相合成法合成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Mn掺杂Zn S量子点(QDs),基于该量子点的室温磷光性质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的新方法。该量子点在室温不除氧的条件下即可发射... 以3-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利用水相合成法合成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Mn掺杂Zn S量子点(QDs),基于该量子点的室温磷光性质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的新方法。该量子点在室温不除氧的条件下即可发射较强的磷光信号。在p 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顺铂作为良好的电子受体,能够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PIET)原理猝灭Mn掺杂Zn 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RTP)。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50μmol/L,相关系数R=0.99,检出限为0.8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Zn S量子点 室温磷光猝灭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测定生物体液中盐酸普萘洛尔
8
作者 毕霖 于源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4,共4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L-半胱氨酸包覆的Eu(Ⅲ)掺杂ZnS量子点(QDs),基于盐酸普萘洛尔(PRO)对该量子点磷光的显著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室温磷光(RTP)猝灭法测定生物体液中PRO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当PRO的浓度为5~500ng·mL^-1时,... 在水相中合成了L-半胱氨酸包覆的Eu(Ⅲ)掺杂ZnS量子点(QDs),基于盐酸普萘洛尔(PRO)对该量子点磷光的显著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室温磷光(RTP)猝灭法测定生物体液中PRO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当PRO的浓度为5~500ng·mL^-1时,RTP变量(△IRTP)与其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18ng·mL^-1,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生物体液中PRO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Ⅲ)掺杂ZnS量子点 室温磷光 盐酸普萘洛尔 生物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衍生物在痕量汞固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法测定中的应用
9
作者 蒋淑恋 黄立章 胡世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3-417,共5页
该文合成了2,3-二氢-9,10-二羟基-1,4-蒽醌(R),并借助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基于R在醋酸纤维素膜固体基质上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SS-RTP),α,α'-联吡啶可活化Hg2+催化H2O2氧化R转... 该文合成了2,3-二氢-9,10-二羟基-1,4-蒽醌(R),并借助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及紫外光谱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基于R在醋酸纤维素膜固体基质上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SS-RTP),α,α'-联吡啶可活化Hg2+催化H2O2氧化R转化成无燐光化合物,导致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急剧猝灭,建立了催化H2O2氧化R固体基质室温燐光猝灭法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Hg2+含量在1.60~160 fg/斑(0.004 0~0.40μg/L,0.4μL点样量)范围内与燐光发射光强度(ΔIp)符合比尔定律,其回归方程为ΔIp=11.56+0.549 2m(fg/斑),相关系数r=0.999 1,检出限为0.26 fg/斑(对应Hg2+质量浓度为6.5×10-10 g/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3%~4.1%。对0.004 0、0.40μg/L的Hg2+分别测定11次,其RSD分别为2.6%、4.1%。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用于实际样品中汞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 燐光猝灭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