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乃文 张雪莹 牛莉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探讨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假设模型。采用反事实思维量表、安全知识量表、风险感知量表和安全行为量表,随机抽取398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反... 为探讨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假设模型。采用反事实思维量表、安全知识量表、风险感知量表和安全行为量表,随机抽取398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反事实思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安全知识和风险感知在反事实思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间不仅分别起独立中介作用,还共同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增加反事实思维,提高建筑工人安全知识水平和风险感知能力可有效提高安全行为,减少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反事实思维 安全知识 风险感知 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技信息传播舆情风险点及其防控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齐璐璐 张寒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3,共4页
医学科技信息传播涉医舆情争议焦点直接指向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和职业操守,其舆情风险点体现为泄露患者隐私、非专业和情绪化回应、发布血腥暴力等不当内容、盲目承诺医疗救助等。实践中,可通过增强医媒沟通、提升医务人员媒介素养,... 医学科技信息传播涉医舆情争议焦点直接指向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性和职业操守,其舆情风险点体现为泄露患者隐私、非专业和情绪化回应、发布血腥暴力等不当内容、盲目承诺医疗救助等。实践中,可通过增强医媒沟通、提升医务人员媒介素养,正确理解舆情应对“线上”“线下”关联、完善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制度,以及增强医院自媒体话语权、规范医院新媒体公共账号建设3个方面进行有效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技信息 信息传播 涉医舆情 舆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李纲 孙杰 毛进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7-807,共11页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国家科技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战略基石。本研究以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为核心命题,系统探讨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首先,在把握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国家科技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战略基石。本研究以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为核心命题,系统探讨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首先,在把握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阐释国家科技安全的概念、特征及其风险挑战,指出情报赋能在风险防控与战略竞争中的理论内涵;其次,构建“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information empowerment f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urity,IE-NSTS)的逻辑框架,从功能模块、赋能机制、系统架构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基于动态科技安全知识图谱、多模态知识表征与推理等数据与知识融合驱动的智能情报方法体系;最后,从风险体系与预警机制、态势感知与风险画像、风险研判与应对策略、博弈推演与竞争战略四个层次,提出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实现路径,激发和使能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以情报赋能我国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安全 情报赋能 安全风险 科技领域 国家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防范
4
作者 张明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把握好技术经济周期规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上3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在技术经济周期中,先进技术应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变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 把握好技术经济周期规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上3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间的关系。在技术经济周期中,先进技术应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变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升级,同时也孕育着金融风险。反之,资本的快速积累和金融风险释放对科技进步不可或缺。研究表明,我国走出一条压缩式工业化道路,同时面临技术经济周期进入后半段的挑战。后半段的共性风险主要有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节可能性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风险、金融体制僵化导致的风险等。我国所处阶段也面临着金融科技发展、金融更高开放程度和中美战略博弈升级所引发的特殊风险。建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资源一体化配置,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技术驱动型监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的国际竞争力,筑牢金融基础设施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周期 金融风险 科技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检视及其纾解探径 被引量:4
5
作者 覃立 刘青 尹志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基于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风险与国际应对,研究从5个方面归纳了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1)体育学科涵盖范围的广泛性;(2)体育场景应用的先行性;(3)各项目与体育不同二级学科的侧重性;(4)技术推广与教育普及的挑战性;(5)不... 基于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风险与国际应对,研究从5个方面归纳了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1)体育学科涵盖范围的广泛性;(2)体育场景应用的先行性;(3)各项目与体育不同二级学科的侧重性;(4)技术推广与教育普及的挑战性;(5)不同国家和地区情况的特殊性。以《人工智能伦理:议题与倡议》报告为依据,研究对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机制进行了提炼:(1)健身(健康)隐私数据泄露引发安全风险;(2)决策过程透明度低引发体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缺失风险;(3)权责不清引发体育活动中的追责困境;(4)算法歧视导致体育活动参与者被标签化;(5)智能技术滥用或恶用造成不平等竞争风险。研究认为,可从4个方面探索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纾解路径:(1)加强系统谋划与顶层设计;(2)共创体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的跨学科平台;(3)构建“防”“建”“管”三层风险应对体系;(4)加强体育行业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教育与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工智能 体育科技伦理 体育伦理风险 人工智能风险 体育科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生命科技的潜在风险与伦理规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镇 潘雅晴 刘俊荣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当代生命科技的加速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引发了一些潜在的伦理挑战。在技术伦理层面,当代生命科技可能造成生命权利侵害、个人隐私泄露及生物安全威胁;在社会伦理层面,可能构成对社会人伦、就业的挑战,加剧社会偏见、歧视及违法失德等现... 当代生命科技的加速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引发了一些潜在的伦理挑战。在技术伦理层面,当代生命科技可能造成生命权利侵害、个人隐私泄露及生物安全威胁;在社会伦理层面,可能构成对社会人伦、就业的挑战,加剧社会偏见、歧视及违法失德等现象;在主体伦理层面,不仅可能造成人格尊严、自主权及知情选择权的侵害,而且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物化、引发医疗决策冲突、造成责任主体模糊化。提出遵循维护社会公益、合理控制风险的科技伦理原则,规范伦理审查、强化法律法规监管、加强伦理教育培训、加强科技伦理研究与创新是规范生命科技行为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技 潜在风险 伦理规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突出梗阻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源辛 董岩 郑新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0,共13页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是多重因素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意愿不高;三是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刚性退出进一步阻碍耐心资本发展;四是二级市场低迷导致耐心资本投资科创企业信心受挫;五是大股东诚信缺失与频繁减持加剧了资本的信任危机;六是现有投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耐心资本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耐心资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退出机制、日本的“适正利润”发展理念、德国将关系型融资与耐心资本相结合等。我国应充分审视自身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从培育多层次长期资本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创业投资、积极发展风险资本、拓宽耐心资本退出渠道、完善大股东行为监管、建立长周期投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突破耐心资本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大股东行为监管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8
作者 李孟秋 王莉军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77,50,共7页
[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外科技安全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完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强化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安全风险的感知、预警与应对。[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调查、系统归纳与分析等方法,总结科技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流... [研究目的]针对国内外科技安全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完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强化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安全风险的感知、预警与应对。[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调查、系统归纳与分析等方法,总结科技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流程的内容与要求,结合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身特征,从框架和实施路径层面构建面向科技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研究结果/结论]面向科技安全风险感知与应对的需求,科技情报工作框架包含数据底座、风险分析、服务应用与基础支撑等四部分。其实施路径包括建设全源数据、完善分析框架、融合智能情报技术、提升精细化服务能力、促进复杂风险环境中的情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安全 科技安全风险 风险监测预警 科技情报 风险感知与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抑或阻力:金融科技提高审计质量了吗?
9
作者 张亦姝 冯金余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金融科技为服务对象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改变了企业所处的宏观金融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模式和新挑战。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助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提高;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 金融科技为服务对象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改变了企业所处的宏观金融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模式和新挑战。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助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提高;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来提升审计质量;此外,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以及受教育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在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金融监管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低信息披露质量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质量 金融科技 内部控制 企业风险 科技强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刍议
10
作者 向立文 殷芬芬 朱兰兰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重大突发事件使各级各类馆藏档案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建构,提升档案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时代课题。本文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意义,从时代要求、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与应急教育等维... 重大突发事件使各级各类馆藏档案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建构,提升档案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时代课题。本文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意义,从时代要求、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与应急教育等维度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依据,并指出档案应急管理学的构建需要重点界定档案应急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档案应急管理学 突发事件 风险管理 管理技术 管理机制 应急响应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类型对居民风险感知与自然体验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璐晶 刘洲屹 +1 位作者 周琪 曲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6,共8页
该研究基于贵阳市9座污水处理厂周围居民的问卷调研数据,比较分析了地上污水处理厂(abovegrou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A-WWTP)与地下污水处理厂(undergrou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U-WWTP)周围居民在风险感知与自然体验方... 该研究基于贵阳市9座污水处理厂周围居民的问卷调研数据,比较分析了地上污水处理厂(abovegrou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A-WWTP)与地下污水处理厂(undergrou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U-WWTP)周围居民在风险感知与自然体验方面的差异。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依托自主构建的数据管理中枢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预处理与规范性控制流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问卷的量表设计结合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涵盖污水处理厂风险感知量表(包括污水处理收益、知识与信任)与自然体验量表(包括自然体验、能力、机会、动机与收益)。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广义加性模型分析,探索污水处理厂类型对居民感知和体验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U-WWTP周围居民在污水处理收益(系数=0.367,P<0.01)、污水处理信任(系数=0.322,P<0.01)、自然体验(系数=0.247,P<0.01)、自然体验能力(系数=0.188,P<0.05)、自然体验动机(系数=0.299,P<0.01)和自然体验收益(系数=0.335,P<0.01)的感知方面显著优于A-WWTP周围居民。此外,年龄对其影响呈现倒“U”形,即中年群体的感知与体验相较年轻和老年群体更为积极,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结果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研究认为,U-WWTP由于其更优化的空间整合与绿地配置,能够降低视觉污染与气味干扰,有效提升了周围居民的正向风险感知与自然体验。基于这一发现,政策制定者在未来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地下设计,同时合理配置绿地和自然设施,以提高居民接受度并减少邻避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地下污水处理厂 风险感知 自然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行能力、风险感知与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
12
作者 姜梦 罗小锋 +2 位作者 李雨柯 桑贤策 杜三峡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7-1218,共12页
引导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对推动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湖北省986份微观调查数据,尝试从可行能力视角提出缓解农户风险感知负面影响的新路径,并利用有序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 引导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对推动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和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湖北省986份微观调查数据,尝试从可行能力视角提出缓解农户风险感知负面影响的新路径,并利用有序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可行能力和风险感知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样本中采纳化肥减量技术的农户占比为42.80%,化肥减量技术采纳水平较低。农户采纳1种、2种、3种和4种化肥减量技术的比例依次为29.72%、9.13%、2.74%和1.22%。2)可行能力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风险感知和技术风险感知越强的农户,采用化肥减量技术的可能性越小。3)风险感知在可行能力和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行能力可以通过削弱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的风险感知提高其对化肥减量技术的采纳概率。4)相较于规模户和老龄农户,可行能力更能促进小农户和年轻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对此,应向内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信息获取能力和促进其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强农户的可行能力,向外完善现有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帮助农户克服技术门槛要求等缓解其风险感知,提高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技术 可行能力 风险感知 农户行为 绿色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险治理到科技伦理治理:平台治理的叙事嬗变与路径优化
13
作者 冉隆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平台治理场域的扩容引致新的治理需求。由于主体性风险难以量化、专家理性主导下公众参与被阻隔的现实局限性,风险治理路径难以充分回应现实的平台治理需求。与之相对,科技伦理治理路径主张多元参与主体的能动交互,能够容纳与回应平台... 平台治理场域的扩容引致新的治理需求。由于主体性风险难以量化、专家理性主导下公众参与被阻隔的现实局限性,风险治理路径难以充分回应现实的平台治理需求。与之相对,科技伦理治理路径主张多元参与主体的能动交互,能够容纳与回应平台治理的新变局,对不断逸散的主体性风险予以价值匡正。鉴于此,为使科技伦理治理纳入当前的平台治理体系,在实体层面,需要构设以主体尊严、自由、自主等敏感价值为核心的“场景化”伦理审查机制,并贯彻比例原则要求。与此同时,亦须立足程序之维,提高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度,建立并维护平台场域内科技伦理治理的公共场域,力促技术事实判断机制、民主对话协商机制以及伦理共识达成机制的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治理 风险 科技伦理 伦理审查 公共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竞争战略的视角
14
作者 康诗康 秦小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1,共8页
积极寻求ESG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治理的融合点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科技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12-2022年1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对高新技术... 积极寻求ESG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治理的融合点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科技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12-2022年1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呈现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通过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缓解企业投资羊群效应来抑制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战略显著强化了ESG表现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且不同竞争战略水平在二者的影响关系中存在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专精特新、高技术行业企业中,ESG表现与企业财务风险间的“U”型关系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竞争战略 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风险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水县龙泉村农户对绿色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胡春月 白加丽 杨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63-65,68,共4页
以惠水县龙泉村100户农户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量表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据,构建“认知基础—社会情境—心理过滤”模型解释农业技术采纳中的“意愿—行为”悖离现象,探究影响农户采纳绿色耕作技术的因素。... 以惠水县龙泉村100户农户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量表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据,构建“认知基础—社会情境—心理过滤”模型解释农业技术采纳中的“意愿—行为”悖离现象,探究影响农户采纳绿色耕作技术的因素。研究发现,技术认知与态度、社会环境感知正向影响绿色耕作技术采纳。农户对技术生态价值的认同、对政策支持的感知及邻里示范效应,通过影响风险评估进而影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耕作技术 技术认知与态度 社会环境感知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科技的深层次伦理风险及其应对 被引量:15
16
作者 段伟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当前,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伦理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我国的科技伦理治理正在走上制度化发展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我们必须切实把握作为科技伦理治理重点的前沿科技的特征,揭示其所呈现出的... 当前,生命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伦理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我国的科技伦理治理正在走上制度化发展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我们必须切实把握作为科技伦理治理重点的前沿科技的特征,揭示其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深层次伦理风险,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的理解,探索和重构风险认知的底层逻辑。其一,充分认识新兴科技驱动的科技社会系统的革命性变化,以此理解前沿科技深层次伦理风险的结构性实质。其二,立足前沿科技伦理治理的开放性实践,将科技伦理的风险认知和规范视为相关群体不断更新的集体认知和工作假设。其三,强调前沿科技风险认知的系统性与可塑性,赋予科技和创新更大的可能性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树立科学认知的伦理边界、设置合理的伦理法律门槛、形成具有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治理机制、增进公众科技伦理素养以及遵循相称性原则等面向深层次科技伦理风险的预控和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治理 深度科技化 深层次伦理风险 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实践特征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倩倩 陈强 +1 位作者 荣俊美 邢窈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从需求牵引、实现路径、创新风险、多元目标、价值导向、参与模式给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征。此外,进一步从科技产业、市场制度、国际格局、创新过程、风险管控等方面理清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的实践特征,研究发现可从韧性、张力、活力、弹性四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治理 理论框架 实践特征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场所安全标志、风险感知与安全注意力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莉霞 杜瑞欣 夏文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5-1504,共10页
为探索安全标志、风险感知与安全注意力的深层次作用关系,基于决策双系统理论,在访谈调研基础上,建立三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分析两个时间点收集的487份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数据,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中介与调节效应以验证... 为探索安全标志、风险感知与安全注意力的深层次作用关系,基于决策双系统理论,在访谈调研基础上,建立三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分析两个时间点收集的487份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数据,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中介与调节效应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安全标志正向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风险感知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安全培训正向调节安全标志与风险感知的正向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安全标志与安全注意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时间压力负向调节风险感知与员工安全注意力的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安全标志与安全注意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安全标志 风险感知 安全注意力 安全培训 时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益东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199,共14页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底线思维解决非共识下的议而不决;科技审度和审度思维所特有的执两用中、包容互补、多元开放、整合升级、共识决策等,可提供有效的治理对策。科技转型是治理科技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科技审度可发挥重要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以构建真善美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加快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据此总结出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以作为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审度 高风险社会 动车困境 误识内卷 科技重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治理模型选择:由风险预测制迈向行为积分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羿锟 张宝山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85,M0005,共19页
模型是对实践的抽象化表达,内含实践的认知理念和价值判断。不同信用模型内含不同的信用治理理念并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风险预测制模型用于风险预测和秩序控制,在实际社会信用治理中产生过度收集数据、模型黑箱化、难以有效预测等问... 模型是对实践的抽象化表达,内含实践的认知理念和价值判断。不同信用模型内含不同的信用治理理念并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风险预测制模型用于风险预测和秩序控制,在实际社会信用治理中产生过度收集数据、模型黑箱化、难以有效预测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技术设计过程未能有效反映治理需求,反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社会信用治理需要从行为改变出发,迈向行为导向,转换治理范式。行为积分制模型以行为理论为支撑,通过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日常事项转化为积分激励事项,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中,以共建推动共同治理,将共治行为转化为积分,进而实现治理成果的共享,提供了民主治理的新范式。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更多考虑行为积分制模型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 信用模型 行为理论 科技伦理 风险预测制 行为积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