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贵勇 宁波 +6 位作者 刘玉文 胡慧 王安东 李加华 夏琼梅 邓安凤 杨从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7-1981,共5页
2010~2011年,在临沧市以再生力强的高产组合宜优673为材料,在头季稻种植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造高产的基础上,设置播期、促芽肥用量及施用时期、留桩高度、不同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精确定... 2010~2011年,在临沧市以再生力强的高产组合宜优673为材料,在头季稻种植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创造高产的基础上,设置播期、促芽肥用量及施用时期、留桩高度、不同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的头季稻和再生稻均比当地高产栽培技术增产,两季增产3.21 t/hm2,增22.22%,其中再生稻增产2.16 t/hm2,增132.90%。在云南再生稻头季应在2月20日以前育秧,4月中旬前移栽,8月中旬前收获,再生季于10月中旬收获;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的产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要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必须确保头季稻的高产。在云南省再生季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总氮肥用量195 kg/hm2,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和收割后2~3 d两次平均施完,留桩高度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被引量:104
2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4 位作者 丁艳锋 戴其根 凌励 王绍华 徐茂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精确定量栽培 理论 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示范研究及技术推广建议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雄 李经勇 +4 位作者 李杰 唐永群 肖人鹏 李焕梅 张现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概述了重庆水稻生产现状,设计了重庆水稻高产栽培的目标产量,回顾了2009-2014年重庆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的实践,分析了高产示范方的产量结构、品种特性和密、肥、水措施,提出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重庆的推广建议。
关键词 重庆 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垦区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1000kg/667m^2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奉斌 章秀福 +4 位作者 吴文俊 袁杰 张燕红 文孝荣 罗锡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一师一团进行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百亩连片示范,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2013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29.4 kg/667 m2,2014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42.9 kg/667 m2,一举创造了水稻机械...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一师一团进行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百亩连片示范,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2013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29.4 kg/667 m2,2014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42.9 kg/667 m2,一举创造了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大面积单产全国纪录。本文总结了南疆垦区水稻机械旱穴直播技术,以期为当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垦区 水稻 机械旱穴播 超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被引量:8
5
作者 寿建尧 杨长登 戚航英 《中国稻米》 2014年第4期65-68,共4页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成为全市早稻主推品种。经2011-2013连续3年的直播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成为全市早稻主推品种。经2011-2013连续3年的直播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中早39 直播 精确定量栽培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陆江林 吴崇友 +1 位作者 石磊 段祥茂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
研究分析机插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指标(产量结构指标、群体生育指标和适宜品种),标准化软盘旱育秧技术以及精确定量栽培综合调控措施等,集成探索出机插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得水稻单产稳定达到11t/hm^2,比常规生产... 研究分析机插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指标(产量结构指标、群体生育指标和适宜品种),标准化软盘旱育秧技术以及精确定量栽培综合调控措施等,集成探索出机插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得水稻单产稳定达到11t/hm^2,比常规生产增长10%~15%。同时对机插水稻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超高产 塑盘旱育秧 精确定量栽培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稻亦有道” 被引量:3
7
作者 凌启鸿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6-10,25,共6页
借“稻亦有道”的命题,结合工作之长,对水稻栽培之“道”,谈三点认识。历史之道,从中国古代积累的水稻栽培的基本规律来指导栽培技术的创新,应坚持什么?改革什么?科学之道,基于先进栽培技术之原理,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例... 借“稻亦有道”的命题,结合工作之长,对水稻栽培之“道”,谈三点认识。历史之道,从中国古代积累的水稻栽培的基本规律来指导栽培技术的创新,应坚持什么?改革什么?科学之道,基于先进栽培技术之原理,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例,阐述了高产栽培首先必须揭示高产群体的生育模式、各时期的诊断指标,明确各项调控技术在群体形成中的作用原理和精确定量(适时、适量)的方法,以此指导、设计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并经大田高产实践验证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建立过程。文中对“精确定量”的生育模式、诊断指标、计算公式和技术应用的适时适量等,都说清科学道理。治学之道,在发展稻作科技工作中,专家们应尊重他人劳动,弘扬良好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之道 科学之道 治学之道 精确定量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新粳4号特征特性及机械精量旱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文孝荣 张燕红 +4 位作者 唐福森 康民泰 托合提·艾买提 阿丽娅·吾不力卡斯木 王奉斌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1期54-56,共3页
新粳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常规优质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适宜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种植,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介绍了新粳4号的主要特征特性,从地块准备、播种、水肥管理... 新粳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常规优质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适宜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种植,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介绍了新粳4号的主要特征特性,从地块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其机械精量旱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粳4号 特征特性 精量旱穴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运粳30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祖明 单爱娟 +3 位作者 陈彩 任露 高青 徐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64-64,68,共2页
阐述了武运粳30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适龄移栽、精确定量等方面总结了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水稻品种的高产。
关键词 水稻 武运粳30号 特征特性 高产 精确定量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环境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庆宇 李刚华 +3 位作者 杨从党 丁艳锋 杨佳梅 杨云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162-165,共4页
以4个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精确定量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总叶龄数不同,但差异较小。在理想气候的条件下,基础产量为10.5t/hm^3,基础供氮量120—165kg/hm^2。按精确定量技术栽培的水稻产量都在16... 以4个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精确定量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总叶龄数不同,但差异较小。在理想气候的条件下,基础产量为10.5t/hm^3,基础供氮量120—165kg/hm^2。按精确定量技术栽培的水稻产量都在16t/hm^2,明显比常规栽培法增产,并能省工节本。使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涛源水稻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环境 精确定量栽培 节本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太一梅 袁琼芬 +3 位作者 杨从党 徐光辉 毕艳芳 金振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9-152,共4页
2009年至2010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小区试验和多点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稻瘟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叶瘟和穗瘟均有控制作用,在发病前期、中期较明显,并可推迟1... 2009年至2010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小区试验和多点对比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稻瘟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叶瘟和穗瘟均有控制作用,在发病前期、中期较明显,并可推迟10 d左右发生叶瘟,其中在水肥调控的前提下,扩行处理(26.4 cm×9.9 cm、33 cm×16.5 cm、29.7 cm×13.2 cm、19.8 cm×19.8 cm)对穗瘟的控制率在36.04%~53.15%,与其他处理控制率差异显著;而到发病后期,尤其是在稻瘟病偏重发生年份和感病品种中,差异则不明显。生产上应用该技术作为控制稻瘟病的综合措施之一,对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安全稻米、保护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精确定量技术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三维动画系统脚本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建雯 颜希亭 +2 位作者 杨晨晨 王鑫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7,共4页
介绍了基于Maya 2012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三维动画系统进行的前期脚本设计,明晰了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三维动画系统的研发内容,提出了三维动画系统开发的要点,可为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前提条件。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精确定量栽培 三维动画系统 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成岩 崔月峰 孙国才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3期23-24,30,共3页
以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品种,通过手插秧、机插秧方式,应用氮肥运筹手段对其实施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相比,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通过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产量,达到节本、增效... 以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品种,通过手插秧、机插秧方式,应用氮肥运筹手段对其实施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相比,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通过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手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23.9%,机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33.2%。本文同时对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阐述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精确定量栽培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14
作者 罗萍 凌启鸿 +3 位作者 刘曜榕 王怀义 杨从党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精确定量灌溉技术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维佳 罗德强 +1 位作者 江学海 李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56,共2页
为促进贵州杂交水稻精细化栽培,提高贵州水稻产量,介绍了贵州省地方标准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DB52/T 724-2011),该技术规范于2011年8月1日通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2011年9月1日发布实施。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 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1540钵苗机插850kg/667m^2群体指标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桂成 宋秧泉 +3 位作者 吴建明 盛永明 顾菊根 王见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1540 钵苗超稀植机插 群体指标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稻区再生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祥臣 丰大清 +6 位作者 郑志松 张强 余贵龙 蓝黎明 赵海英 刘守尧 黄靖元 《中国稻米》 2019年第1期93-96,99,共5页
为探讨豫南稻区再生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最佳用氮量,以杂交籼稻两优6326为材料,比较分析了5个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的水稻生长、病虫害发生、倒伏等情况及产量表现,并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得出最佳用氮量。结果表明,以头季稻施氮14.8 kg... 为探讨豫南稻区再生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最佳用氮量,以杂交籼稻两优6326为材料,比较分析了5个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的水稻生长、病虫害发生、倒伏等情况及产量表现,并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得出最佳用氮量。结果表明,以头季稻施氮14.8 kg/667 m^2、再生季施氮9.0 kg/667 m^2时再生稻两季产量均较高。在此施肥水平,头季稻群体适宜,后期光合速率正常,纹枯病危害和倒伏相对较轻,成熟期茎鞘干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高节位再生芽的萌发。经济效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杂交籼稻两优6326作再生稻种植全生育期适宜施N量为27.5 kg/667 m^2,产量可达847.11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再生稻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氮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春英 任万军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明确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在四川的适应性及其增产机理,以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川香9838等为材料,设置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大区对比试验和多点示范,研究了精确定量栽培水稻的叶龄增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中... 为明确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在四川的适应性及其增产机理,以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川香9838等为材料,设置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大区对比试验和多点示范,研究了精确定量栽培水稻的叶龄增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在四川可获得高产,其增产原因是抽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多、分配到穗中的比例大(占全株的57.19%),全株吸氮能力强,成穗率较高。精确定量栽培在保证高产有效穗数的前提下,获得了颖花数和实粒数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 叶龄 产量 中大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为仆 杨洪勇 +4 位作者 谢磊 文举 徐国华 许晖 吴芸紫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4-17,共4页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优良品种比较了机插秧结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结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在经济效益和产量上均超过常规栽培的手栽秧,其有效穗平均高出常规栽培的手栽秧36....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优良品种比较了机插秧结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结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在经济效益和产量上均超过常规栽培的手栽秧,其有效穗平均高出常规栽培的手栽秧36.0万穗/hm^2,最终产量平均高出常规栽培的手栽秧3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机插秧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粳815机插高产形成特点及其配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20
作者 严凯 钱海军 +1 位作者 凌兆凤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7-189,198,共4页
通过综合高产试验和机插行株距规格与氮肥组合试验,分析了苏粳815高产形成的特点,明确了其高产产量结构及其形成的主要生育指标,提出了目标产量650~700 kg/667 m^2相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苏粳815 高产生育指标 精确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