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2−2022长三角地区粳稻品质发展状况和地域差异性分析 |
邵雅芳
朱大伟
郑欣
牟仁祥
章林平
陈铭学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水稻真核翻译起始因子OseIF6.2调控粒型的功能研究 |
马顺婷
胡运高
高方远
刘利平
牟昌铃
吕建群
苏相文
刘松
梁毓玉
任光俊
郭鸿鸣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水稻特大粒材料lg1和lg2粒形基因的功能变异位点分析 |
汪欲鹏
杜一帆
陈慧珍
王智权
李昕雨
邓梓阳
吴自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水稻大粒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255的粒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次级代换系选育 |
张记超
母建妍
陈文博
王雨昕
莫芸嫣
郑中意
莫倩
朱小燕
张长伟
何光华
赵芳明
张婷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水稻新品系中粒形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
钱禄巧
张红
陈伟
赵其兵
金彦刚
夏中华
王歆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水稻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高温对籽粒形态和充实的影响及其与粒重的关系 |
王梦宁
谢可冉
高逖
王飞
任孝俭
熊栋梁
黄见良
彭少兵
崔克辉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水稻籼粳中间型杂交组合若干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李忠金
付思远
陈萍萍
游月华
戴展峰
黄水明
彭玉林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基于水稻大粒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29的鉴定及QTL定位 |
刘金艳
张朔语
宗涵颖
陈文博
韦秘
吴如会
母建妍
张记超
凌英华
张长伟
何光华
赵芳明
张婷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9
|
水稻 OsRhoGDI1 过表达影响粒型及种子活力 |
戚旺
毕一凡
轩强兵
张新
周慧岗
聂圆情
程彪彪
张禹舜
王俊杰
梁卫红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基于基因芯片的嘉禾系列长粒优质食味粳稻综合评价与比较 |
丁正权
潘月云
施扬
黄海祥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稻谷粒形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
徐正进
陈温福
马殿荣
吕英娜
周淑清
刘丽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4
|
|
|
12
|
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
高志强
占小登
梁永书
程式华
曹立勇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
13
|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谷粒型和粒重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
郭咏梅
穆平
刘家富
李自超
卢义宣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
14
|
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
雷东阳
谢放鸣
徐建龙
陈立云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
15
|
杂交籼稻骨干保持系岗46B稻谷粒形及垩白的QTL分析 |
高方远
邱玲
陆贤军
任鄄胜
吴贤婷
任光俊
曾礼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6
|
利用水稻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研究粒型性状与千粒重的相关性 |
张颖慧
谢永楚
董少玲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赵凌
王才林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
17
|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
杨联松
白一松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41
|
|
|
18
|
多环境条件下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重组自交系群体粒形性状的QTL分析 |
杨占烈
戴高兴
翟荣荣
林泽川
王会民
曹立勇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19
|
水稻品种魔王谷粒形、剑叶性状和株高QTL定位 |
彭伟业
孙平勇
潘素君
李魏
戴良英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
20
|
巨胚稻胚重与糙米粒形的关系 |
章清杞
陈健勇
张书标
黄荣华
李毓
杨仁崔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