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蜈蚣三七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抑制活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邴飞虹 韩林涛 +1 位作者 张国斌 易艳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研究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的根茎蜈蚣三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MTT法评价各化合物的免疫抑制活性。结果:分离并... 目的:研究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的根茎蜈蚣三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和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MTT法评价各化合物的免疫抑制活性。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St-G0-2(Ⅰ),hemsgiganosides B(Ⅱ),anhuienosides E(Ⅲ),hederasaponin B(Ⅳ)和flaccidoside Ⅱ(Ⅴ)。化合物Ⅲ,Ⅳ,Ⅴ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林荫银莲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具备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银莲花 蜈蚣三七 三萜皂苷 化学成分 免疫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_3单次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2
作者 邴飞虹 易艳东 张国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氚标记的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氚标记职,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3H-W3在小鼠体内各器... 目的:研究氚标记的蜈蚣三七有效成分W3(^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用氚标记职,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3H-W3在小鼠体内各器官中的分布浓度,检测给药后12h内药物在小鼠尿及粪中的排泄量。结果:^3H-W3单次ig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主要参数血浆分布半衰期t1/2Ka在0.7-1.1h之间,消除半衰期t1/2在2.2-2.8h之间。…3H-w3在肾上腺中分布最高,胸腺次之,其趋势均为逐渐减低;其他组织药物水平基本相似,分布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3H-W3主要从粪中排泄,给药后12h内的累积排泄量占总消除量的64%左右。结论:^3H-W3在小鼠体内半衰期较短,肾上腺是重要的分布器官,本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和剂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三七 药代动力学 同位素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