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贵波 赵辉 +1 位作者 邱趁丽 邵一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大约占CD4+T淋巴细胞的9.1%(变化范围为2.6%~18.1%);其中CD4+CD25highT淋巴细胞约占2.5%(0.3%~5.5%)。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中CD4+CD25+T淋巴细胞频率的初步分析未发现统计学上有年龄或性别差异。结论:中国恒河猴可用于与CD4+CD25+T细胞相关的人类疾病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恒河猴 调节性T淋巴细胞 CD4^+CD25^+T淋巴细胞 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 D-loop的河南某地引入猕猴群体遗传背景分析
2
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1 位作者 田军东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旨在明确该猕猴群体的遗传背景,探讨其可能的原始种群产地。结果表明:(1)环翠峪猕猴群体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711±0.00592),而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143±0.119);(2)环翠峪猕猴群体与浙江地区猕猴聚为一支;(3)环翠峪猕猴群体与国内其他猕猴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为63.10%。据此推测,荥阳环翠峪地区猕猴的原始种群可能来自浙江地区。研究结果有助于规范引入动物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建议对环翠峪猕猴种群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避免其与太行山猕猴发生遗传混合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物种引入 种群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可持续管理研究
3
作者 李军杰 张传晶 +6 位作者 程依婷 杨娟 黄灿斌 房以好 李延鹏 黄志旁 肖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8,共8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续发展密切相关。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业能较好地兼顾保护与发展,但也面临着种群管理、人兽冲突等难题。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区野生动物种群管理方案,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对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Macac...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可续发展密切相关。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业能较好地兼顾保护与发展,但也面临着种群管理、人兽冲突等难题。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区野生动物种群管理方案,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对云南大理剑川石宝山旅游区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种群监测,收集猴群入村肇事信息,并分析旅游区猕猴的容纳量和维持量。结果表明:石宝山现有9群480只猕猴,种群呈指数型增长,f(x)=569.2×exp[(x-2010)/31.6]-348.3(R^(2)=0.998),猴群主要分布区密度为96只/km^(2)。结合猕猴群在2019年入村肇事数量开始明显增长的事实,确定旅游区最大容纳量(K)为408只,表明现阶段石宝山猕猴种群已超出最大容纳量,且依赖游客和旅游区投食生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投食量大幅减少,导致猴群进入村庄肇事,产生人猴冲突。为保证猴群健康发展,同时避免因种群增长速率过快而加剧人猴冲突,建议将石宝山猴群控制在204只(K/2)以下。依据石宝山旅游区自身发展,参考国家相关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周期(3年或5年),制定调控计划,若调控周期为5年则将种群控制在140只,若为3年则控制在170只。建议:(1)制定可持续的种群调控和应急预案;(2)设立专门的游客投食区并规范游客投食行为;(3)建设旅游区专业管猴队,规范化监测旅游区内猴群和游客行为,尝试将相关旅游区建设成为实验猴供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非人灵长类 猕猴 人兽冲突 种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与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欣然 王晓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个目、31个科、46个属和226个种。通过分析发现,圈养和野外近人环境群体共享了绝大部分细菌(200种),但是近人环境群体相比于圈养群体,独有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组成。圈养猕猴和近人猕猴属水平上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圈养猕猴和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与差异,可为猕猴的圈养以及景区野生动物管理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肠道菌群 鸟枪法测序 宏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
5
作者 韩梦亚 田军东 +3 位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罗彤彤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间的打搅频次无显著差异(P=0.157),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大多指向其母亲(90%),婴幼猴的性打搅均指向其母亲。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频次、方式和打搅对象等表现出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基于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雄性和雌性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均支持性竞争假说,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支持学习假说,婴幼猴的性打搅支持分离焦虑假说和学习假说。本研究结果可望增加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发育及其功能差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性打搅 性竞争 繁殖 行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的猕猴种群数量县域快速调查与人猴冲突分析:以贵州长顺为例
6
作者 何曼芳 王丽娟 +3 位作者 杨光美 曹和琴 刁奕欣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 近年来,猕猴(Macaca mulatta)在多地种群增长迅速且人猴冲突事件频发。摸清猕猴种群数量及其人猴冲突状况是开展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以贵州长顺县为例,综合利用非诱导式访问、样线(带)与定点观测、红外相机配合夜宿地调查以及无人机调查等方法对贵州长顺县猕猴种群数量及人猴冲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以95%的可靠性和62%的调查精度表明,长顺县域共分布有猕猴群体20群,总数351±138只,并集中分布于南部区域;(2)应用的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样线(带)与定点观测法发现猴群几率较大,访问调查法较为便捷,多方法综合使用能有效弥补单一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的局限性;(3)猕猴危害作物高峰期发生在6—7月,与当地主要受害作物种类玉米成熟期时间一致,同时观测到靠近山林和水源的作物更易遭受猕猴危害;(4)原住民对猕猴保护态度各有不同,其中,有47.92%的受访者对猕猴保护政策持积极态度,52.08%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其保护态度主要受受访者主要收入来源、受教育程度和猕猴危害造成的损失程度3个因素影响。本研究可为西南山地区域性猕猴种群快速调查与保护管理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数量 人猴冲突 野外调查 贵州长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海涛 王程亮 +5 位作者 王晓卫 李保国 王开锋 李庭春 李俊峰 高存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32-5637,共6页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结合对其中5个猴群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观察,统计得出成年个体占45.93%,未成年个体占34.45%,幼仔占19.61%,成年与未成年比例为1.33,成年雄雌的比例为0.36。并证实猕猴倾向于选择海拔700—1600m裸露的悬崖峭壁、平缓山坡农田带上缘、灌丛-森林带和半山中部及以上区域的阔叶林带下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 分布 栖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胸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幼稚T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 ,另有少量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皮质内还可见典型的血-胸腺屏障 .髓质主要由成熟T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 ,另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组织化学 恒河猴 免疫器官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皮质又分为淋巴小结、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 ;髓质又分为髓索和髓质淋巴窦 .其特点是 :(1)被膜较厚 ,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和同一淋巴结的不同部位 ,其厚度有所差异 ;(2 )不同部位的淋巴结 ,其皮髓质比、髓质部的致密程度不同 ;(3)淋巴小结除分布于皮质外 ,也偶见于髓质 ,且其大小、形状、数目等有差异 ;(4)个别淋巴结的髓索内见到一类特殊的细胞 :单个或成群存在 ,多为圆形 ,个体大 ,最大者直径可达2 3μm ,有的可见突起 ;核圆形 ,较小 ,多偏于一侧 ,核仁清晰 ;细胞质内可见异染性颗粒 ,H -E染色为黄色 ,AB -S为红色 ,TB为紫红色 ,镀银为黑色 ,笔者认为这种细胞可能是处于应激状态的肥大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淋巴结 组织学 显微结构 动物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哺育期腹泻婴猴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远 杨凤梅 +3 位作者 陈丽雄 禹文海 王俊斌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生物学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鉴别方法,确证该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控制了该病的继续发生,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高致病性。结论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是导致本次婴猴腹泻死亡的病原菌,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对实验猕猴和研究人员均有潜在的危害,尽管该菌不是国家标准要求排除的病原菌,但该菌引发的传染病将对动物实验造成严重影响,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婴猴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_3、C_4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瑜 李春花 +1 位作者 仝品芬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gGI、gMI、gA、C3和C4。结果青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免疫球蛋白IgG测定结果分别为9.12±1.89 g/L1、2.36±1.57 g/L和13.10±1.82 g/L,IgM分别为1.01±0.24 g/L、1.46±0.44 g/L和1.25±0.34 g/L,IgA分别为0.26±0.10 g/L、0.39±0.12 g/L和0.34±0.10 g/L,C3分别为1.20±0.21 g/L0、.84±0.10 g/L和0.83±0.27 g/L,C4分别为0.22±0.05 g/L、0.17±0.03 g/L和0.16±0.06 g/L。结论青年组IgGI、gM和IgA含量极显著低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而青年组补体C3、C4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且各项测定结果在人类正常参考值范围内,IgGI、gM和IgA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与人类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猕猴的栖息地和食物组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保国 李智军 熊成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2,共6页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植物的物候期变化,取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也随之变化,共取食76种植物,104个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栖息地 食物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电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大细胞也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但其实质中的肥大细胞多呈小圆形 .这些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甲苯胺蓝染色均表现出异染性 ;但阿尔辛蓝 -藏红染色绝大多数呈蓝色 (阿尔辛蓝阳性 ) ,偶见呈红色 (藏红阳性 )或红蓝混合色的 (双阳性 ) .电镜下 ,细胞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突起 ,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免疫器官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博 孔小明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74-75,共2页
30只实验用恒河猴分为3组:幼年组(2≤年龄<4)、成年组(4≤年龄<14)和老年组(年龄≥14),每组10只。麻醉放血处死后,采样固定,制作切片,分别用常规HE染色,Gordon-Sweets改良法,VanGieson法,PAS法和阿利新蓝PAS法,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 30只实验用恒河猴分为3组:幼年组(2≤年龄<4)、成年组(4≤年龄<14)和老年组(年龄≥14),每组10只。麻醉放血处死后,采样固定,制作切片,分别用常规HE染色,Gordon-Sweets改良法,VanGieson法,PAS法和阿利新蓝PAS法,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等多种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管固有层间质增多、结缔组织增加,壁内消化腺减少,且变性坏死,淋巴组织增生增加。恒河猴肝脏自发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年龄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东明 路纪琪 王建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5,共7页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①在341 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中发现11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和颠换的位点分别为9个和2个;②在3个地理单元中,共定义了9种单倍型;③AMOVA分析结果表明,88.02%和11.03%的遗传变异分别发生在各地理单元间和各种群间,而地理单元内的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0.95%,且济源、焦作和新乡3个地理单元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无共享单倍型;④济源黄楝树种群具有最多的单倍型数(3),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33),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 93)和最高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1.000).因此,从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该种群列为优先保护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macaca mulatta)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猕猴疝根治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李春花 江勤芳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猴疝病例手术后经过治疗护理,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手术治疗法是治疗猕猴疝最有效的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外科手术及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猕猴因各种疝引起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根治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剖腹产手术和术后婴猴护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匡德宣 江勤芳 +2 位作者 李春花 陈瑜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手术15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母猴存活率均达100%,恢复良好;婴猴存活率70%,能健康成长。结论利用氯胺酮肌注麻醉,其稳定性和维持时间可满足猴子剖腹产手术的要求,15只猴子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这种剖腹产手术操作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科研工作以及保护珍贵恒河猴动物资源,减少因难产引起的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剖腹产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猕猴瘫痪症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江勤芳 李春花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理;同时使用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维生素药物治疗,配合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炎症和免疫抑制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共实施治疗护理瘫痪猴18例,治愈率达60%,恢复良好,能正常行走活动。结论采用人工护理配合药物治疗,防治排尿粪障碍、后肢萎缩、淤血、水肿和坏死等,瘫痪猴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因瘫痪引起猕猴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瘫痪症 护理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恒河猴婴猴菌痢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尤松 江勤芳 +3 位作者 李春花 陈瑜 代成波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88-690,共3页
目的以药物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药物对恒河猴婴猴菌痢的疗效,探索治疗猴菌痢的新方法。方法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我们采取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地噻米松保留灌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我所饲养的部分发病婴猴进行治疗... 目的以药物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药物对恒河猴婴猴菌痢的疗效,探索治疗猴菌痢的新方法。方法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我们采取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地噻米松保留灌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我所饲养的部分发病婴猴进行治疗观察。采用甲酚皂、优氯净等消毒液对环境、笼舍消毒防止疾病的蔓延。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的病猴56只,显效者38只,占67.86%;有效者13只,占23.21%;无效5只,占8.93%;死亡3只,占5.36%。结论结合药物的性质改变给药途径可以增强其疗效,降低副作用,提高病猴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灌肠 恒河猴 菌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恢复猴和灭活疫苗免疫实验猴再次感染SARS-CoV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强 高虹 +8 位作者 蒋虹 涂新明 邓巍 丛喆 朱华 佟巍 李国生 张连峰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41-64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 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后安乐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实验感染SARS-CoV猴和灭活疫苗免疫猴均产生了中和抗体,猴体内SARS-CoV复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理变化也比SARS-CoV模型组轻。结论SARS-CoV感染恢复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有一定抵抗作用;灭活疫苗免疫是预防实验猴感染SARS—CoV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灭活疫苗 恒河猴 食蟹猴 中和抗体 保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