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铼联吡啶系列光敏染料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世国 彭孝军 +2 位作者 高云玲 吕荣文 孙立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0-822,共3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substituted group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es, a series of rhenium(Ⅰ) 2,2′-bipyridyl complexes [fac-(4,4′-di-COOEt-bpy)Re(CO) 3(X—pyridine)PF 6], where bpy is 2,2′-bip...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substituted group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es, a series of rhenium(Ⅰ) 2,2′-bipyridyl complexes [fac-(4,4′-di-COOEt-bpy)Re(CO) 3(X—pyridine)PF 6], where bpy is 2,2′-bipyridine and X is 4-methyl, 3-hydroxy, 4-hydroxy, 4-amino, or H,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yield more than 90%, and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13C NMR, 2D-NMR( 1H- 1H COSY, HMBC, HSQC), ESI-MS and HRMS. The δ H values on the X—pyridine ring were shifted to up-field in 1H NMR and the MLCT absorbance maxima were red-shifted as the X groups became more electron-donating from H to 4-methyl, 4-hydroxy or 4-amino. The ESI-MS and HRMS showed the mono-charged peaks and their isotopic peaks of the complexes. The absorption maximum of 1d(X= 4-amino) is 20 nm longer than that of 1e(X=H). It might be used to broaden the absorption range of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联吡啶络合物 光敏染料 合成 太阳能电池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与铼、钌络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世国 徐勇前 +1 位作者 彭孝军 孙立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共3页
对2,2′_联吡啶_4,4′_二羧酸乙酯与过渡金属铼络合物 (化合物1)和钌络合物 (化合物2)的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与电喷雾质谱 (ESI_MS)的分析研究 ;利用 1H - 1HCOSY、HSQC、HMBC等二维相关NMR谱准确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
关键词 联吡啶 络合物 核磁共振谱 电喷雾质谱 太阳能电池 光敏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铼、钌太阳能电池染料稳定性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世国 彭孝军 +1 位作者 张蓉 徐勇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2-495,共4页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用染料2,2′-联吡啶-4,4′-二羧酸乙酯的铼络合物(络合物1)和钌络合物(络合物2)进行了分析,通过变换不同的源内CID电压,研究了络合物及其配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络合物1的空间...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用染料2,2′-联吡啶-4,4′-二羧酸乙酯的铼络合物(络合物1)和钌络合物(络合物2)进行了分析,通过变换不同的源内CID电压,研究了络合物及其配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络合物1的空间结构相对拥挤,随着CID电压升高,其中的吡啶配体容易发生离解并形成稳定的联吡啶三羰基配位离子[(4,4-(′COOEt)2-bpy)Re(CO)3]+.而络合物2在较高的CID电压下(110V)会发生联吡啶环上取代基的中性C2H4小分子丢失,其单电荷离子比二价电荷离子稳定.这些是影响太阳能电池用敏化染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 源内CID 铼联吡啶络合物 钌联吡啶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配合物{Cu[μ-S_2P(C_2H_5O)_2](C_(10)H_8N_2)}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4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5-288,共4页
Binuclear Copper (Ⅰ) Complex {Cu [ WS2P(C2H5O)2] (C10H8N2) } 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 Binuclear Copper (Ⅰ) Complex {Cu [ WS2P(C2H5O)2] (C10H8N2) } 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Z = l, cell dimentions are a = 1. 0613 (5), b = 1. 0723 (3), c = 0. 9397 (2) um, a = 111. 11 (4), β = 115. 57(6), y = 85. 28(2)", V= 0. 8583(6) "nm3.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 039 and Rw = 0. 042 for 2527 reflection with Ⅰ > 36(Ⅰ). The complex exists as a centrosymmetric dimer with a Cu-S-P-S-Cu-S-P-S chair eight-membered ring in which Cu atoms are bridged by di-AS-P-S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 双核铜配合物 联吡啶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异金属三羰基铼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5
作者 张睿 顾晓龙 庞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2-1257,1262,共7页
将双吡啶基多硫桥式配体(Ⅲ)依次与Ni(dbbpy)Cl2(dbbpy=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Re(CO)_5Cl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双核卤化三羰基一价铼异金属配合物(2)及其前体配合物(1)。采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1和2的结构,并解析... 将双吡啶基多硫桥式配体(Ⅲ)依次与Ni(dbbpy)Cl2(dbbpy=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Re(CO)_5Cl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双核卤化三羰基一价铼异金属配合物(2)及其前体配合物(1)。采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1和2的结构,并解析了二者的晶体结构,初步测定了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的CH_2Cl_2溶液在250~305n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带,摩尔消光系数级数为104,但未观测到二者发射荧光。最后在密度泛函(DFT)水平上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基态轨道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金属三羰基铼配合物 双吡啶基多硫桥式配体 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铼配合物的低浓度淬灭电致发光器件
6
作者 陈熳 肖燏萍 +5 位作者 王月 周跃跃 王平 童碧海 叶尚辉 王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1-658,共8页
合成了一种含双极性9,9-双(9-乙基咔唑-3-基)-4,5-二氮芴(ECAF)配体的新型三羰基铼配合物Re(CO)3(ECAF)C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以含有4,5-二氮-9,9-螺二芴(SB)配体的铼配合物Re(CO)3(SB)Cl作为参比物,对... 合成了一种含双极性9,9-双(9-乙基咔唑-3-基)-4,5-二氮芴(ECAF)配体的新型三羰基铼配合物Re(CO)3(ECAF)C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以含有4,5-二氮-9,9-螺二芴(SB)配体的铼配合物Re(CO)3(SB)Cl作为参比物,对比研究了其热稳定性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与参比物的分解温度(366℃)相比,配合物Re(CO)3(ECAF)Cl有极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419℃)。由于富电子咔唑基团导致的能隙增大,相比参比物的发光波长(572 nm),Re(CO)3(ECAF)Cl的发光波长蓝移至565 nm。Re(CO)3(ECAF)Cl的发光量子效率(39%)稍高于参比物(37%)。以旋涂法制成电致发光器件后,基于Re(CO)3(ECAF)Cl器件的最佳掺杂浓度(质量分数)高达30%,是基于参比物器件的2.4倍,而且开启电压低至2.9 V,明显比参比物器件的4.0 V低,说明ECAF配体能有效抑制发光浓度淬灭,且明显改善了铼配合物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基于Re(CO)3(ECAF)Cl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及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8.2 cd·A^-1和3.0%,低于参比物器件的9.7 cd·A^-1和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羰基铼 咔唑 二氮芴 发光淬灭 双极性配体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