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重指数青年男性的静息能量消耗特点及预测方程评价
1
作者 吴一凡 玉应香 +2 位作者 谢岚 张志达 常翠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青年男性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的特点,比较常见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预测方程与间接测热法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青年男性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的特点,比较常见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预测方程与间接测热法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进行静息代谢测试的30名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RMR,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分析研究对象REE的特点,并与11个常见预测方程的推算值进行比较,通过配对t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两者差异。结果:30名青年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6.93±4.16)岁,整体RMR为(1960.17±463.11)kcal/d(1 kcal=4.1868 kJ),其中BMI正常者的RMR为(1744.33±249.62)kcal/d,显著低于超重或肥胖者[(2104.06±520.32)kcal/d](P<0.01),但体质量校正后,BMI正常者的RMR显著高于超重或肥胖者[(24.02±2.61)kcal/(kg·d)vs.(19.98±4.38)kcal/(kg·d),P<0.01];不同BMI受试者的RMR与体质量、脂肪量、去脂体重、体表面积、细胞外液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11个预测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均不佳(ICC均<0.75),其中,超重或肥胖青年男性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使用的RMR预测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相对较高(ICC=0.547,P<0.01)。结论:不同BMI青年男性的RMR存在显著差异,超重或肥胖者要考虑体质量矫正后的RMR情况。不同预测方程的预测值与RMR的实测值一致性较差,建议通过间接测热法准确测定RMR。对于超重和肥胖的青年男性可以考虑采用WHO推荐使用的预测方程计算RMR,但有必要建立适用于不同BMI人群的RMR预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代谢率 人体质量指数 青年人 男性 超重或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肥胖者静息代谢率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新 李京平 +2 位作者 陈刚 张延 张铁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的静息代谢率,以探讨安静休息时代谢水平对肥胖发生的影响,并为减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代谢当量测定系统分别测定48例肥胖者和76例正常体重者在清晨空腹安静卧位时的耗氧量,计算静息代谢率,并对两组结果... 目的:观察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的静息代谢率,以探讨安静休息时代谢水平对肥胖发生的影响,并为减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代谢当量测定系统分别测定48例肥胖者和76例正常体重者在清晨空腹安静卧位时的耗氧量,计算静息代谢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体重校正,肥胖组静息代谢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静息代谢水平低可能是造成部分人肥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率 肥胖者 静息 正常体重 代谢水平 减肥方法 测定系统 代谢当量 耗氧量 安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代谢及低氧耐受能力对温度驯化的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夏继刚 陈梅 +1 位作者 肖静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1-205,共5页
为考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代谢及低氧耐受能力对温度驯化的响应,将实验鱼于6℃、12℃和18℃下驯化4周后,采用密闭式呼吸代谢测定仪对其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和临界氧压(Critical oxygen pr... 为考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代谢及低氧耐受能力对温度驯化的响应,将实验鱼于6℃、12℃和18℃下驯化4周后,采用密闭式呼吸代谢测定仪对其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和临界氧压(Critical oxygen press,P_(crit))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发现,RMR随驯化温度升高而升高,在6—12℃、12—18℃温度内,RMR的Q_(10)值分别为2.59和2.77,表明该物种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P_(crit)值随驯化温度升高而升高且与RMR显著正相关,在驯化温度范围内(6—18℃),P_(crit)提升了76.2%。研究结果提示:秦岭细鳞鲑应对低氧环境的生理可塑性较差,在高温下RMR增加可能是导致其低氧耐受能力降低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温度驯化 静止代谢率 低氧耐受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树鼩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政昆 孙儒泳 +1 位作者 李庆芬 房继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08-414,共7页
测定了分布于我国云南高原的中缅树(Tupaiabelangeri)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静止代射率(每小时每克体重的耗氧量,YRMR)和体温调节能力.T.belangeri的体温为(37.6±0.15)℃(冬)和(3... 测定了分布于我国云南高原的中缅树(Tupaiabelangeri)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静止代射率(每小时每克体重的耗氧量,YRMR)和体温调节能力.T.belangeri的体温为(37.6±0.15)℃(冬)和(38.7±0.13)℃(夏);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夏2季的下临界温度分别为27.5和30.0℃;热中性区内的静止代谢率(YBMR)是(1.56±0.03)mL·h-1·g-1(冬)和(1.94±0.09)mL·h-1·g-1(夏)为体重预期值的155.3%和182.6%.2季的YBMR没有显著差异;冷压下最低平均热传导(Cmin)冬夏2季分别为(0.1449±0,002)和(0.1860±0.01)mL·h-1·g-1·℃-1,为预期值的176.9%和199.9%,夏季显著高于冬季.T.belangeri在热能代谢和体温调节方面具有热带小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同时,又显示出某些适应于高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QU 静止代谢率 热传导 体温调节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35
5
作者 黄徐根 冯连世 +1 位作者 徐建方 路瑛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68,96,共9页
目的:研究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体成分、能量摄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初步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变化与能量代谢变化间关系。方法:经过适应性训练筛选出的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5组,保证每组大鼠体重基本一致,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 目的:研究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体成分、能量摄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初步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变化与能量代谢变化间关系。方法:经过适应性训练筛选出的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5组,保证每组大鼠体重基本一致,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限食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训练组大鼠采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6周。试验期间每周称量大鼠体重,每3天称量一次大鼠食物摄入量。试验前、试验1周、3周、5周末测定大鼠静息代谢率,试验后处死大鼠并剥离其肾周、腹股沟脂肪及腓肠肌,称量其重量。结果:低氧训练组大鼠体重增幅除在第6周末与常氧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均显著性低于其他试验组,试验前3周其体重出现负增长。试验后低氧训练组大鼠肾周及腹股沟脂肪总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而腓肠肌重量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训练组大鼠试验期间总食物摄入量较其他各组大鼠低,尤其在前3周。低氧训练组大鼠静息代谢率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至试验3周末时仍高于试验前值,试验5周末时降至低于试验前值(差异不显著),而除低氧安静组外的其他组大鼠静息代谢率则持续下降,至试验5周末时均显著性低于试验前水平。结论:从减缓体重增加幅度及对体成分的影响角度看,低氧训练减体重的效果优于限制饮食、耐力训练及低氧暴露。低氧训练过程中食物摄入量减少及静息代谢率增加可能是大鼠体重增长减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训练 体重 体成分 食物摄入量 静息代谢率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和怀卵对鳄蜥选择体温及静止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振兴 武正军 +4 位作者 陈亮 于仕 于海 黄乘明 蒋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组和怀孕雌蜥组6组。结果表明:怀孕雌蜥、一龄幼蜥和二龄幼蜥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而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间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差异不显著。从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年龄差异推测幼蜥发育成熟的时间跨度约为3年。建议在饲养怀卵雌体及幼体鳄蜥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卵状态 年龄 选择体温 静止代谢率 鳄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丽红 刘振玉 徐冬青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探讨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选取摔跤男运动员22人,随机分成2组即丙酮酸钙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6 g/d的丙酮酸钙和安慰剂,共服用8周。观察摔跤运动员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及腹部脂肪比... 探讨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选取摔跤男运动员22人,随机分成2组即丙酮酸钙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6 g/d的丙酮酸钙和安慰剂,共服用8周。观察摔跤运动员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及腹部脂肪比率、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末丙酮酸钙组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及腹部脂肪比率5项指标均较实验前呈显著下降(P<0.05);安慰剂组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肪、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腹部脂肪比率、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意义;组间进行比较,丙酮酸钙组实验前后体重差值、体脂肪含量差值、身体脂肪比率差值以及腹部脂肪比率差值4项指标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P<0.05);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在实验前后和两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可见,丙酮酸钙能有效降低摔跤运动员体重和体脂含量而不影响去脂体重,达到减重而不减瘦体重的目的;丙酮酸钙对于静息代谢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钙 摔跤运动员 体成分 静息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过程鲇鱼幼鱼静止代谢、身体组成及与力竭性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汤洪芬 曹振东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0-195,共6页
将33尾鲇鱼(Silurus asotus)幼鱼(32.14±1.40)g在(25±1)℃条件下驯化2周后分5组(0、1、2、4、8周)进行饥饿处理;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力竭性运动后的过量耗氧(EPOC)并对鱼体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 将33尾鲇鱼(Silurus asotus)幼鱼(32.14±1.40)g在(25±1)℃条件下驯化2周后分5组(0、1、2、4、8周)进行饥饿处理;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力竭性运动后的过量耗氧(EPOC)并对鱼体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分别为(2.21±0.15)、(1.63±0.04)、(1.64±0.13)、(1.44±0.08)、(0.98±0.09)mgO2/kg·min,其中饥饿1、2、4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却都显著低于0组、高于8周组的水平(P<0.05),呈现一个静止代谢"平台期";鱼体组成的变化表明,该"平台期"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其后则主要由蛋白质供能;各组实验鱼力竭性运动后耗氧率峰值(VO2 peak)立即(2min)出现,随后逐渐下降至稳定耗氧水平(VO2 steady),EPOC总量(Excess VO2)分别为(31.8±6.06)、(76.67±4.34)、(69.2±5.89)、(70.41±3.12)、(38.28±2.72)mgO2/kg,其中饥饿1、2、4周组均显著高于饥饿0和8周组的水平(P<0.05),出现无氧运动功能补偿的"效应期"。通过鲇鱼幼鱼静止代谢"平台期"与其功能补偿"效应期"在时间上完全吻合的现象,揭示鱼类的功能补偿效应与其静止代谢水平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鲇鱼 静止耗氧率 鱼体组成 过量耗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多氯联苯PCB 126对南方鲇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袁伦强 谢小军 闫玉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9,共9页
于2007年10—12月,为探讨食物中多氯联苯126(3,3′,4,4′,5-pentachlorobiphenyl,PCB 126)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作用,将72尾南方鲇幼鱼分为6个实验组,配制PCB126含量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 于2007年10—12月,为探讨食物中多氯联苯126(3,3′,4,4′,5-pentachlorobiphenyl,PCB 126)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的致死效应及代谢胁迫作用,将72尾南方鲇幼鱼分为6个实验组,配制PCB126含量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0μg/kg的6组饲料,采用室内养殖系统,在(27.5±0.2)℃水温条件下以3%BW/d的日粮水平单尾喂养8周。观测结果表明:PCB126含量为0、50和100μg/kg的饲料组在实验期间无实验鱼死亡,至实验结束时的PCB126总摄入量分别为0、30.56和66.66μg/kg;而200、400和800μg/kg的饲料组有实验鱼死亡,半致死时间(Medianlethaltime,LT50)分别为34d、16d和11d,与饲料中PCB126水平呈负相关,至半致死时PCB126总摄入量分别为90.18、92.05和94.11μg/kg,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无实验鱼死亡饲料组的PCB126总摄入量(p<0.05);肝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及静止代谢率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在无实验鱼死亡的饲料组,肝线粒体代谢耗氧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活性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而在有实验鱼死亡的饲料组,肝线粒体代谢耗氧率和CCO活性则随饲料中PCB126水平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提出,PCB126对南方鲇的致死临界累计摄入量在92μg/kg左右;PCB126对南方鲇在整体水平表现为使静止代谢增强的胁迫效应,但在肝线粒体水平表现为低浓度使其代谢耗氧率增强,这应当是该种鱼应对多氯联苯类污染物的一种生理调节结果,而高浓度的PCB126则使肝脏功能受到不可耐受的损害,不能对胁迫做出进一步的代谢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多氯联苯PCB 126 半致死时间 静止代谢率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能量代谢率用于评价糖皮质激素肾阴虚肾阳虚证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林琳 孙贤俊 +2 位作者 段晓虹 周文江 黄建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1-249,共9页
目的观察静息能量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在评价糖皮质激素肾阴虚及肾阳虚证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知柏地黄丸组,后三组小鼠均给予含皮质酮的饮用水,对照组给予含1%乙醇的... 目的观察静息能量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在评价糖皮质激素肾阴虚及肾阳虚证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知柏地黄丸组,后三组小鼠均给予含皮质酮的饮用水,对照组给予含1%乙醇的饮用水。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动物RMR。实验结束,处死小鼠,检测肾周脂肪、附睾脂肪、股四头肌、胫骨前肌重量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激素水平;肝脏、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c-oxidase,COX)活性、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能量代谢率在实验开始第2天即显著升高,第4天达最高(P<0.01),之后逐渐降低,至第66天显著降低(P<0.05)。皮质酮造模66 d显著降低小鼠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升高脂肪重量指数、降低肌肉重量指数、升高MDA水平、抑制SDH、COX活性及ATP水平。两补肾药均能降低动物死亡率,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并且金匮肾气丸能升高模型组第4天及66天的能量代谢率(P<0.05),能显著提高肝组织SDH活性、COX活性及ATP水平(P<0.01),知柏地黄丸未观察到类似作用。结论静息能量代谢率对评价糖皮质激素肾阴虚/肾阳虚证模型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肾阴虚 肾阳虚 动物模型 能量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脊椎动物最大持续能量代谢率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建军 蒋志刚 +1 位作者 王玉山 王祖望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研究最大持续代谢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脊椎动物最大持续代谢率研究的成果 ,概括介绍了限制最大持续代谢率的四个假说 :(1)食物限制假说 (foodlimithypothesis) ;(2 )外周限制假说 (peripherallimithypot... 研究最大持续代谢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对脊椎动物最大持续代谢率研究的成果 ,概括介绍了限制最大持续代谢率的四个假说 :(1)食物限制假说 (foodlimithypothesis) ;(2 )外周限制假说 (peripherallimithypothesis) ;(3)中心限制假说 (centrallimithypothesis)和 (4 )对称性形态构成假说(symmorphosishypothesis)。分析了静止代谢率随持续代谢率的增加而增加的机理 ,讨论了最大持续代谢率对动物的生态进化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持续能量代谢率 静止代谢率 持续代谢范围 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宰前静养损耗与猪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志盈 闵成军 +3 位作者 夏春厚 文美英 龚官兵 陈来福 《肉类研究》 2008年第12期20-23,共4页
本文主要对辽宁北部地区生猪在静养24小时(h)过程中,毛重损耗、出肉率、猪肉系水力和猪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静养24h过程中,代谢率呈现两个相对稳定期,分别是8-16h和20-24h。8-16h毛重损耗处于相对稳定期,16-20h毛重损耗呈显... 本文主要对辽宁北部地区生猪在静养24小时(h)过程中,毛重损耗、出肉率、猪肉系水力和猪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静养24h过程中,代谢率呈现两个相对稳定期,分别是8-16h和20-24h。8-16h毛重损耗处于相对稳定期,16-20h毛重损耗呈显著上升状态,20h后损耗又开始趋于稳定;随着静养时间的延长出肉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12h低1.67%差异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0h滴水损失低4.29%差异显著(P<0.01),静养24h猪肉的系水力明显高于静养0、6h组,差异显著(P<0.01);PSE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DFD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静养 损耗 系水力 静止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蛙与黑龙江林蛙空气呼吸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志影 李殿伟 赵文阁 《野生动物》 2008年第5期244-247,共4页
应用改进的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对实验室条件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空气呼吸静止代谢率(RM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温均与环境温度(Ta)呈正线性回归,且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5~30℃之间6个温度条件下... 应用改进的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对实验室条件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空气呼吸静止代谢率(RM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温均与环境温度(Ta)呈正线性回归,且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5~30℃之间6个温度条件下,东北林蛙与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的RMR均与Ta曲线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P<0.01),东北林蛙RMR的回归方程为雄性RMR_1=176.811-0.914Ta+0.573Ta^2,r=0.875,df_1=2,df_2=27;雌性RMR_2=158.997-8.335Ta+0.667Ta^2,r=0.914,df_1=2,df_2=27。黑龙江林蛙RMR的回归方程为雄性RMR_3= 296.557-12.276Ta+1.282Ta^2,r=0.861,df_1=2,df_2=27;雌性为RMR_4=256.13-5.648Ta+0.899Ta^2,r=0.921,df_1=2,df_2=27。无论雌雄个体黑龙江林蛙RMR水平都较东北林蛙高,2种林蛙RMR的差异是与呼吸频率和体表散热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黑龙江林蛙 静止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成体荒漠沙蜥代谢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意 岳丰 +2 位作者 马明 田晓柱 陈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0-863,共4页
对荒漠沙蜥成体代谢率和心率等生理指标的温度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检测不同温度下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和心率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上升,但呼吸频率的上升并不显著.... 对荒漠沙蜥成体代谢率和心率等生理指标的温度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检测不同温度下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和心率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上升,但呼吸频率的上升并不显著.雌雄两性间,雄性蜥蜴呼吸频率对温度变化的依赖性比雌性的略强,且35?C下雄性的代谢率显著高于雌性的.这些生理特征与荒漠沙蜥的生境和活动特点直接相关.我们推测25~35?C荒漠沙蜥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提高心率和增加血流量来调整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代谢率 心率 呼吸率 温度适应性 荒漠沙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美尔球虫对高原鼠兔个性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亮 朱红娟 +1 位作者 余义博 曲家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5-1614,共10页
对30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分别灌喂艾美尔球虫(Eimeria)卵囊(2×10^(6)个·mL^(-1))、驱虫剂以及生理盐水(对照),测定艾美尔球虫对高原鼠兔食物摄入量、体重、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以及探索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30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分别灌喂艾美尔球虫(Eimeria)卵囊(2×10^(6)个·mL^(-1))、驱虫剂以及生理盐水(对照),测定艾美尔球虫对高原鼠兔食物摄入量、体重、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以及探索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试验第5天时,艾美尔球虫卵囊数达到最大值,且灌喂艾美尔球虫组的艾美尔球虫卵囊数显著高于驱虫组和对照组(P<0.05);2)试验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与对照组高原鼠兔的食物摄入量无显著差异(P> 0.05),但均显著低于驱虫组(P<0.05);3)第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驱虫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8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和对照组高原鼠兔粪便皮质醇浓度、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驱虫组(P<0.05);4)第5天时,灌喂艾美尔球虫组高原鼠兔探索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驱虫组(P<0.05)。高原鼠兔感染艾美尔球虫后,其皮质醇浓度升高、静止代谢率降低、探索性减弱,降低了被捕食风险,增大了艾美尔球虫在高原鼠兔种群内的传播率。本研究结果可为应用艾美尔球虫作为潜在的高原鼠兔生物防治制剂以及控制高原鼠兔种群数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啮齿动物 体重 食物摄入量 皮质醇 静止代谢率 探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蟾蜍静止代谢率与高耗能器官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巧 谭松 +2 位作者 张月婵 傅金钟 陈竞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摄食增量假说认为,持续能量支出与静止代谢率正相关,且需要较大的高耗能器官(心脏、肝脏、肾脏和小肠等)与其匹配。因此,该假说预测静止代谢率与高耗能器官质量正相关。该预测在脊椎动物种间研究中得到普遍支持,但在种内研究中的结论尚... 摄食增量假说认为,持续能量支出与静止代谢率正相关,且需要较大的高耗能器官(心脏、肝脏、肾脏和小肠等)与其匹配。因此,该假说预测静止代谢率与高耗能器官质量正相关。该预测在脊椎动物种间研究中得到普遍支持,但在种内研究中的结论尚不一致。在外温动物中的种内验证尤其缺乏。本研究以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的研究范式分解静止代谢率的个体间方差,并与高耗能器官的相对大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并无相关性。这说明静止代谢率与高耗能器官大小的相关性在外温动物种内研究中不具普遍性,不支持摄食增量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代谢率 持续能量支出 高耗能器官 中华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陆蛙的体温调节及静止代谢率
17
作者 韦中惠 吴梅燕 +2 位作者 李钰慧 程碧霞 武正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研究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的体温调节能力及其静止代谢率,应用开路式呼吸作用测量仪,测定泽陆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35℃)的耗氧量,由此计算出静止代谢率,结果显示:雌雄泽陆蛙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10、15、20、25、30、35℃... 为研究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的体温调节能力及其静止代谢率,应用开路式呼吸作用测量仪,测定泽陆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35℃)的耗氧量,由此计算出静止代谢率,结果显示:雌雄泽陆蛙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10、15、20、25、30、35℃)下的体温和静止代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泽陆蛙体温与环境温度(10~3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T_b=0.881 7T_a-1.355 2(r^2=0.996 1,F_(1,6)=1 009.98,P<0.01)。泽陆蛙静止代谢率随环境温度(10~35℃)的升高而升高,其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曲线的数学模型,回归方程为η_(RMR)=3.176-0.314T_a+0.01T2a(r^2=0.976,F_(1,6)=18.251,P=0.021)。在20、30、35℃时,泽陆蛙静止代谢率与其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49、-0.523、-0.512。结果表明:泽陆蛙的体温和静止代谢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外温动物的体温和代谢特点,泽陆蛙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体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陆蛙 耗氧量 体温调节 静止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S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爆发游泳及运动后代谢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夏继刚 李秀明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探究水体全氟辛烷磺酸(PFOS)污染对鱼类爆发游泳及其代谢恢复能力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幼鱼(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在不同浓度(0、0.32、0.8、2和5 mg/L)PFOS后,测定PFOS暴露对其静止代谢率(RMR)、爆发游泳速度(Uburst)以及运动力... 为探究水体全氟辛烷磺酸(PFOS)污染对鱼类爆发游泳及其代谢恢复能力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幼鱼(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在不同浓度(0、0.32、0.8、2和5 mg/L)PFOS后,测定PFOS暴露对其静止代谢率(RMR)、爆发游泳速度(Uburst)以及运动力竭后代谢恢复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暴露浓度对实验鱼的Uburst和相对爆发游泳速度(rUburst)均影响显著(P<0.05),5 mg/L PFOS暴露导致Uburst和rUburst分别下降了17.4%和10.8%,PFOS对rUburst的影响表现出"非单调剂量效应";暴露浓度对实验鱼的RMR影响显著(P<0.05),5 mg/LPFOS暴露导致RMR显著升高,但PFOS对运动后代谢峰值(MMR)、代谢率增量(MS)、代谢变化倍率(F-MS)、力竭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提示:PFOS污染改变实验鱼能量代谢水平的下限,而对其代谢水平的上限无明显的限制性作用;PFOS污染将可能对鱼类捕食——逃避捕食者、穿越激流寻找适宜生境等生存关联的生命活动起到负面影响,但对无氧代谢关联的代谢恢复能力无显著的生态毒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OS 爆发游泳 静止代谢率 代谢恢复 中华倒刺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高温经历导致布氏田鼠F1代的热中性区变窄
19
作者 李红娟 王德华 +1 位作者 王振山 张学英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2-421,共10页
哺乳期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关于哺乳叠加高温对后代代谢可塑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为研究哺乳期母体(F0)高温经历对后代(F1代和F2代)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我们测定了哺乳期母体经历高温(30±1)oC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 哺乳期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关于哺乳叠加高温对后代代谢可塑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为研究哺乳期母体(F0)高温经历对后代(F1代和F2代)能量代谢特征的影响,我们测定了哺乳期母体经历高温(30±1)oC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F1代和F2代成体以及常温(23±1)oC经历的后代成体(作为对照)的体重和体温,采用开放式呼吸代谢仪测定不同环境温度暴露3 h后的代谢率,并计算热传导和呼吸商。哺乳期高温经历的F1代动物在成年期的体重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组和高温经历的F2代动物。在5~33.5 oC环境温度范围内,布氏田鼠维持稳定的体温;35 oC高温胁迫时,常温组、高温经历F1代和F2代的体温均显著下降。常温组布氏田鼠的热中性区为27.5~33.5 oC,高温经历F1代的热中性区下临界温度点30 oC,热中性区比常温组变窄(30~33.5 oC),高温经历F2代的热中性区与常温组相比无变化。在热中性区温度以上,热传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高温经历的F1代和F2代布氏田鼠热传导增加的起始温度点升高。呼吸商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但不受哺乳期高温经历的影响。结果表明,哺乳期母体高温经历导致布氏田鼠F1代成年后的体重降低,热中性区变窄,提高了F1代动物在高温环境下的代谢可塑性,但这种影响并未持续到F2代。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哺乳期母体高温(热浪)对小型哺乳动物后代体型和热中性区的长期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种群动态的潜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哺乳期高温 静止代谢率 热中性区 热传导 呼吸商 跨代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运动训练后游泳能力和呼吸代谢的变化
20
作者 顾玲玲 冯广朋 韩志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11-2017,共7页
为了探讨增殖放流活动中持续运动训练对暗纹东方鲀游泳运动能力和呼吸代谢的作用,经不同的强度(0.75和1.5 BL/s)和时间(1、2和4周)运动训练后,分别测定暗纹东方鲀的临界游泳速度(U_(crit))、突进游泳速度(U_(brust))、静止代谢率(RMR)... 为了探讨增殖放流活动中持续运动训练对暗纹东方鲀游泳运动能力和呼吸代谢的作用,经不同的强度(0.75和1.5 BL/s)和时间(1、2和4周)运动训练后,分别测定暗纹东方鲀的临界游泳速度(U_(crit))、突进游泳速度(U_(brust))、静止代谢率(RMR)和活动代谢率(AMR)。结果表明,低强度(0.75 BL/s)持续训练1周后,暗纹东方鲀的U_(brust)、RMR、AMR无显著变化,而U_(crit)显著提高;持续训练2周,暗纹东方鲀的U_(crit)、U_(brust)、RMR和AMR变化趋于稳定;持续训练4周后U_(brust)、RMR无显著变化,而U_(crit)显著下降(P<0.05),AMR显著提高(P<0.05)。高强度(1.5 BL/s)持续训练2周后,暗纹东方鲀的U_(crit)、U_(brust)、RMR和AMR仍无显著变化;持续训练4周后暗纹东方鲀的U_(crit)、U_(brust)和RMR均无显著变化,而AMR显著下降(P<0.05)。研究结果总体揭示,短期的低强度训练(0.75 BL/s训练1—2周)提高了暗纹东方鲀的临界游泳能力;持续的低强度训练(0.75 BL/s训练2—4周)提高了暗纹东方鲀的活动代谢率,因此,开展适当的运动训练对于提高暗纹东方鲀放流后的运动能力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提升放流成活率和放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游泳速度 突进游泳速度 静止代谢率 活动代谢率 暗纹东方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