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6-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1名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6-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1名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决策准备度量表、决策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准备度总分为(64.14±22.35)分;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总分为(35.18±26.47)分,决策冲突发生率为69.3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清楚患者预后、与患者的关系、是否知道患者关于治疗的想法、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决策准备度与决策冲突及其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决策准备度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较高,且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与其机械通气相关信息了解程度和决策准备度呈显著负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肺功能、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以及护士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知识问卷得分和各个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呼气峰流速及第1 s用力呼吸容积均有所改善,撤机后ICU住院时间缩短,护士的知识问卷得分以及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开展基于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的药敏试验阳性结果,比较这两个时间段病原学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结果:1)在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段里,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8.07%和65.21%),但首要致病细菌已发生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取代铜绿假单胞菌而成为最主要的细菌,感染率6年内由6.81%迅速上升至40.8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由2005年20.42%降至2011年15.60%,流感嗜血杆菌属现已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从2005年1.57%上升至2011年4.83%,并已成为最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同时,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其它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升高更明显。2)2011年与2005年相比,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趋势是对多种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敏感性的降低。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现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仍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均较2005年明显增加(P<0.05)。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均敏感,对舒巴坦制剂有较好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与2005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真菌感染比例升高。主要致病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耐药性已发生较大变迁,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初始经验性使用受到更大影响,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性的继续产生。展开更多
目的 归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PICU的出科纪...目的 归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PICU的出科纪录,检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曾于PICU住院治疗的所有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回顾性收集病例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等信息.比较≤6月龄及>6月龄患儿的临床特征,对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结果 926例患儿列入研究,其中位年龄为4个月(IQR:2.0~10.8个月),≤6月龄者占61.3%.18.2%患儿有基础疾病或早产史.咽红/咽痛(95.9%)、咳嗽(93.4%)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中呼吸衰竭占39.7%、心力衰竭占33.7%,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患儿多发(AOR=1.456,95%CI:1.009~2.107).另外,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患儿住院时间更长(x2=14.7,P<0.001)、治愈和好转率更低(AOR=0.721,95%CI:0.578~0.900).≤6月龄患儿也较>6月龄者住院时间更长(x2=18.2,P<0.001)、治愈和好转率更低(AOR=0.770,95% CI:0.660~0.900).结论 PICU的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红/咽痛、发热、呼吸急促为主,且常伴有消化道症状.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PICU严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基础疾病、早产史及≤6月龄不利于患儿的治愈或好转.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肺部感染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我院RICU的PA感染组(21例)和非PA感染组(4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肺部感染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我院RICU的PA感染组(21例)和非PA感染组(4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侵袭性操作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PA感染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71.4%。PA感染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机械通气率明显高于非PA感染组(P<0.01)。PA感染组的平均住院日延长,人均住院费用增加,好转率降低(P<0.01)。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RICU患者合并PA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6-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1名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决策准备度量表、决策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准备度总分为(64.14±22.35)分;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总分为(35.18±26.47)分,决策冲突发生率为69.3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清楚患者预后、与患者的关系、是否知道患者关于治疗的想法、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决策准备度与决策冲突及其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机械通气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决策准备度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RICU机械通气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较高,且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水平与其机械通气相关信息了解程度和决策准备度呈显著负相关。
文摘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肺功能、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以及护士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知识问卷得分和各个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呼气峰流速及第1 s用力呼吸容积均有所改善,撤机后ICU住院时间缩短,护士的知识问卷得分以及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开展基于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文摘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的药敏试验阳性结果,比较这两个时间段病原学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结果:1)在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段里,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8.07%和65.21%),但首要致病细菌已发生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取代铜绿假单胞菌而成为最主要的细菌,感染率6年内由6.81%迅速上升至40.8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由2005年20.42%降至2011年15.60%,流感嗜血杆菌属现已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从2005年1.57%上升至2011年4.83%,并已成为最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同时,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其它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升高更明显。2)2011年与2005年相比,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趋势是对多种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敏感性的降低。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现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仍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均较2005年明显增加(P<0.05)。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均敏感,对舒巴坦制剂有较好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与2005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真菌感染比例升高。主要致病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耐药性已发生较大变迁,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初始经验性使用受到更大影响,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性的继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