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页理缝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邹嘉齐 陈双全 +2 位作者 杨志芳 卢明辉 晏信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51,共13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理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各向异性背景介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含有机质的裂缝—孔隙型页岩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对比分析了基质孔隙度、纵横比、连通系数和页理缝长度、宽度及数量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波速度受连通系数影响较大,横波速度不受连通系数的影响;长度大于100μm的页理缝对各向异性参数影响较大,不应将其归纳为本征各向异性;纵横波速度比(VP/VS)与页理缝的长度成正相关性,而与页理缝的数量关系是先降低后增加。所提方法对某实际工区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应用测试,获得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一致性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可以将该方法作为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表征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岩石物理建模 页理缝 弹性参数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与改进岩石物理模型预测页岩油层系横波速度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志坚 巴晶 +3 位作者 熊繁升 杨志芳 晏信飞 阮传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传统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岩石物理模型法。前者适用于岩石矿物组分相对单一的储层,且受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普适性,预测精度较低。后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 传统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和岩石物理模型法。前者适用于岩石矿物组分相对单一的储层,且受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普适性,预测精度较低。后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数机器学习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基于纯数据驱动,数据集的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决定横波预测模型精度,并缺乏充分的物理内涵。为此,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方法,假设研究区储层波传播方程的数学形式已知,通过测井数据训练DNN得到未知的弹性参数,以确立目的层的波传播方程。利用平面波分析法得到相应的纵波、横波速度,实现神经网络与理论模型的结合。此外,针对传统Xu-White模型的不足,考虑随深度变化的孔隙纵横比,提出了改进横波速度预测岩石物理模型。利用研究区较丰富的测井数据,分别采用构建的DNN模型和改进横波速度预测岩石物理模型预测横波速度,并与传统的Xu-White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DNN模型和改进岩石物理模型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横波速度预测结果,且前者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岩石物理模型 页岩油层系 储层参数 横波速度 孔隙纵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储层岩石物理建模新方法及其在东海Z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炳颖 涂齐催 +4 位作者 刘江 娄敏 张佳佳 黄鑫 王腊梅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7,共9页
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不同类型低渗储层之间也常存在较大物性变化,难以采用统一的岩石物理模型表征储层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低渗储层分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针对中低孔-中低渗储层采用基于DEM理... 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不同类型低渗储层之间也常存在较大物性变化,难以采用统一的岩石物理模型表征储层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低渗储层分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针对中低孔-中低渗储层采用基于DEM理论的流体均匀饱和模型;针对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采用基于KT理论的流体非均匀饱和模型。基于分层岩石物理建模预测的纵、横波速度与测井真实速度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在建立准确岩石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弹性参数受泥质含量、孔隙度、孔隙形状等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低渗储层的岩性及“甜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 岩石物理建模 弹性参数 体积模量 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地震叠前同步反演的确定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志勇 钱峰 +1 位作者 胡光岷 贺振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06-1716,共11页
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可直接应用于储层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储层综合评价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基本要素之一.现有的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地震同步反演方法大都基于Gassmann方程,使用地震叠前数据,通过随机优化方法反演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 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可直接应用于储层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储层综合评价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的基本要素之一.现有的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地震同步反演方法大都基于Gassmann方程,使用地震叠前数据,通过随机优化方法反演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或基于Wyllie方程,使用地震叠后数据,通过确定性优化方法反演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assmann方程、通过确定性优化方法开展储层弹性和物性参数地震叠前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叠前地震观测数据之间的联系,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以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的联合后验概率为目标函数,通过将目标函数的梯度用泰勒公式展开得到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联合的方程组,其中储层弹性参数对物性参数的梯度用差分形式表示,最后通过共轭梯度算法迭代求解得到储层弹性与物性参数的最优解.理论试算与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弹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 岩石物理方程 确定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 被引量:41
5
作者 胡华锋 印兴耀 吴国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32,209,共8页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是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综合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储层物性参数后验概率...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是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综合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储层物性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实现多种储层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初始化,而是通过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岩石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与叠前地震反演相结合,不仅能模拟地球物理随机特性,还能解决常规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对测井资料过度依赖的问题。海上某区块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储层精细描述提供多种物性参数,并可对反演结果的误差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参数 统计岩石物理模型 贝叶斯分类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阻抗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47
6
作者 印兴耀 崔维 +1 位作者 宗兆云 刘晓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32-4140,共9页
储层物性参数是储层描述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大多是通过反演获得的弹性参数进一步转换而获得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弹性阻抗数据预测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可以表征弹性阻... 储层物性参数是储层描述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大多是通过反演获得的弹性参数进一步转换而获得物性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弹性阻抗数据预测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建立可以表征弹性阻抗与储层物性参数之间关系的统计岩石物理模型,联合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物性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最终实现储层物性参数反演.经过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强,横向连续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阻抗 储层物性参数 贝叶斯理论 EM算法 统计性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储层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桂金咏 高建虎 +1 位作者 雍学善 李胜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24-3438,共15页
传统基于单相介质理论的储层参数反演方法将孔隙流体与固体骨架等效为单一固体,弱化了孔隙流体的影响,反演结果精度不高.本文提出根据双相介质理论反演储层参数的方法.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弹性参数与孔隙度、... 传统基于单相介质理论的储层参数反演方法将孔隙流体与固体骨架等效为单一固体,弱化了孔隙流体的影响,反演结果精度不高.本文提出根据双相介质理论反演储层参数的方法.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弹性参数与孔隙度、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储层参数间的关系,进而将双相介质反射系数推导为储层参数的函数;其次,根据贝叶斯反演理论,在高斯噪声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柯西分布函数描述反射系数的稀疏性,推导出储层物性参数目标反演函数;最后,应用差分进化非线性全局寻优算法来求解目标反演函数,使得反演结果与实际资料间误差最小.新方法旨在突出流体对介质反射系数的影响,以期得到较高的储层参数反演精度.模型与实际资料测试均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反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储层参数 反演 岩石物理模型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建模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印兴耀 刘欣欣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25,共17页
岩石物理建模是地震岩石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双相介质和等效介质理论,将地震岩石物理建模的理论框架分为岩石基质、岩石骨架、孔隙填充物和饱和岩石四部分,在该理论框架下对现有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基本理论及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 岩石物理建模是地震岩石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双相介质和等效介质理论,将地震岩石物理建模的理论框架分为岩石基质、岩石骨架、孔隙填充物和饱和岩石四部分,在该理论框架下对现有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基本理论及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致密砂岩、页岩等不同类型储层岩石的矿物组分、微观孔隙结构及孔隙填充物性质等,在探讨岩石物理建模现状及难点的基础上,对目前较为适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在充分考虑储层微观特征、有效利用多种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可有效描述储层微观物性特征和宏观弹性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储层定量解释、流体识别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模型 等效介质理论 孔隙结构 非均质储层 弹性参数 XU-WHIT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孔隙度Pride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波 陈小宏 张孝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1,183,共5页
实际测井数据中缺少的横波速度信息对于储层表征、流体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一种新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通过对Pride模型引入临界孔隙度导出临界孔隙度Pride模型,再结合Gassmann理论建立饱和岩石的纵横波速度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 实际测井数据中缺少的横波速度信息对于储层表征、流体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一种新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通过对Pride模型引入临界孔隙度导出临界孔隙度Pride模型,再结合Gassmann理论建立饱和岩石的纵横波速度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室内实验室测量和实际测井资料的横波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临界孔隙度Pride模型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速度预测 Pride模型 临界孔隙度 储层描述 岩石物理 固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及油层判识——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勇 余一欣 +1 位作者 王双 汪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参数 测井解释模型 油层判识 火成岩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同性双孔隙度模型的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兴松 孙建孟 原宏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对各向异性孔隙介质进行储层参数评价和岩石性质预测,在各向同性双孔隙度(IDP)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岩石速度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泥质含量以及粘土颗粒等矿物在地层中不规则排列的影响,... 为对各向异性孔隙介质进行储层参数评价和岩石性质预测,在各向同性双孔隙度(IDP)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各向异性地层的岩石物理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岩石速度的各向异性、岩石的泥质含量以及粘土颗粒等矿物在地层中不规则排列的影响,采用差分有效介质理论(DEM)与自适应近似理论(SC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干岩样骨架的弹性模量,用Brown和Korringa模型计算流体驱替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的散射和测量误差非常小,应用效果明显优于ID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隙度模型 储层参数 岩石性质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在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天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62,共2页
构造模型、岩石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所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充分应用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 ,可以提高所建地质模型网络节点参数的准确程度。文中给出一些实例 ,利用地震均方根振幅剖面精细解释断层、... 构造模型、岩石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所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充分应用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 ,可以提高所建地质模型网络节点参数的准确程度。文中给出一些实例 ,利用地震均方根振幅剖面精细解释断层、恢复古应力场进行层面曲率分析、计算破裂值的平面分布来判断地质体的破裂程度从而建立构造模型 ;采用三维地震相干切片技术和多参数约束反演技术 ,定量地建立岩石物性参数分布模型 ,并解释单砂体骨架空间分布 ,建立单砂体骨架模型 ;利用地震连井剖面 ,综合测井、地质资料 ,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技术 ,对地震属性与油气藏关系进行聚类分析 ,建立流体模型 ,可以确定油、气、水的区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质建模 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 构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弹性—电性数据联合反演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豪杰 张研 +3 位作者 李红兵 刘堂晏 邓健 赵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8-577,586,共11页
单一的声波或电阻率数据,一般通过简单线性或对数线性岩石物理模型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参数。但声波数据或电阻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存在敏感性差异,使用数据源不同,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在贝叶斯... 单一的声波或电阻率数据,一般通过简单线性或对数线性岩石物理模型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参数。但声波数据或电阻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存在敏感性差异,使用数据源不同,储层参数预测结果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在贝叶斯理论框架下基于非线性的简化三相方程和改进Archie公式的声波—电性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同时预测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并可评估预测参数的不确定性。应用合成弹性—声波—电性数据分别进行单一弹性、电性数据试验,以及联合声波—电性数据反演模型试验,并将这些反演算法应用于实际测井数据。反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反演方法能预测出可靠的储层参数,且能有效降低因敏感性、噪声等问题产生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理论 弹性—电性数据 天然气 水合物 岩石物理模型 储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石岭组致密火山岩储层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毛哲 曾联波 +3 位作者 秦龙卜 祖克威 刘国平 田鹤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21-331,共11页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深层中生代火石岭组为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发育,地应力分布非均质性强。结合诱导裂缝法与井径崩落法进行单井现今地应力方向分析,利用声波测井法计算现今地应力大小的纵向分布。依据火石岭组构造顶...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深层中生代火石岭组为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发育,地应力分布非均质性强。结合诱导裂缝法与井径崩落法进行单井现今地应力方向分析,利用声波测井法计算现今地应力大小的纵向分布。依据火石岭组构造顶底面图、火山岩相组及断层分布特征建立非均质三维地质模型;在动、静态岩石物理参数拟合校正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及已有研究成果,确定不同岩相组和断层岩石物理参数,建立三维力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火石岭组三维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运算获得三维现今地应力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火石岭组地层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为东西向,应力值范围在86~110MPa;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南北向,应力值范围在67~84 MPa。分析模拟结果可知火山岩相、断层和构造起伏三者对火石岭组现今地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其中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主要受断层和近火山口相分布的影响,而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则是受三者综合作用。在构造低部位,近火山口相组发育处,断层上盘及断层端部皆为主应力的集中区域。依据现今地应力研究成果可为徐家围子断陷下一步开发井网部署、压裂改造方案和水平井的设计以及注水管理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地应力 岩石物理参数 火山岩储层 数值模拟 火石岭组 徐家围子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层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振章 胡志荣 +4 位作者 唐焕文 秦学志 蔺玉秋 佟铁汉 蒋志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论述了在无条件直接测定油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蒸汽吞吐生产数据和油藏地质特征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油层热物性参数(热导率和比热容、热扩散率)的方法、原理及软件。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地质研究和工程设计... 本文论述了在无条件直接测定油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蒸汽吞吐生产数据和油藏地质特征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油层热物性参数(热导率和比热容、热扩散率)的方法、原理及软件。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地质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稠油 油藏地质 蒸汽吞吐 地质研究 生产数据 岩石 精度 软件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建模理论的储层特征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倩 印兴耀 李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91-3502,共12页
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储层参数,在储层描述工作中储层参数预测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岩石物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利用岩石物理逆建模理论进行储层参数预测的方法.在合理、有效的岩石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逆建模方法通过弹性参数的等... 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储层参数,在储层描述工作中储层参数预测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岩石物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利用岩石物理逆建模理论进行储层参数预测的方法.在合理、有效的岩石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逆建模方法通过弹性参数的等值面的空间交会可以预测出储层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岩石物理逆建模方法,在两个不同的储层参数域进行三维岩石物理逆建模,通过逆建模结果的参数域转换可以预测更多的储层参数,为储层特征描述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持.输入数据的种类对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利用本文建立的弹性参数适用性分析方法可以选择出适用性好的弹性参数组合作为输入数据.将本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和实际工区数据,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证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参数 岩石物理 逆建模 储层参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裂隙性质和黏土含量对页岩油层系致密岩石弹性波耗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卫 巴晶 +1 位作者 王大兴 马汝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63-3481,共19页
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油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是近年来油气产业关注的重点与热点.然而,页岩油储层具有岩石矿物组分多样、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与常规油气资源存在明显差异.本研... 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油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是近年来油气产业关注的重点与热点.然而,页岩油储层具有岩石矿物组分多样、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与常规油气资源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10块致密砂岩样本,基于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各样本的矿物组分,开展不同围压和流体条件下的超声波实验观测,进而获得样本的纵、横波速度和纵波衰减逆品质因子.基于实验测量获得变压力条件下的孔隙度,结合线性外推的方法,估算各样本的裂隙孔隙度,代入EIAS(Equivalent Inclusion-Average Stress,等效嵌入体应力平均)模型,求取对应的裂隙纵横比和裂隙密度,分析页岩油储层孔隙-裂隙性质对纵波衰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衰减,致密砂岩总孔隙度、裂隙纵横比、裂隙密度和衰减变化量(不同围压下的衰减观测值与最大围压下的衰减观测值的差)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明显.基于薄片分析,结果显示致密样本存在孔内黏土包体、微裂隙包体和粒间孔的三重孔隙结构,因此本文引入三重孔隙结构模型,定量估算各样本的孔内黏土含量,进而分析孔内黏土含量及总黏土含量和纵波衰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孔内黏土含量是主导页岩油储层纵波衰减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非总黏土含量.本研究可为页岩油储层衰减特征分析、岩石物理模型构建及地震勘探方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衰减 孔隙度 裂隙参数 黏土含量 岩石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物理模型约束拉梅参数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世鑫 印兴耀 张繁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3,71,共6页
利用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线性近似公式,构建满足近临界角条件精度要求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在地震记录的褶积理论假设前提下,结合贝叶斯理论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推导了最优系数的反演目标函数,考虑到拉梅参... 利用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线性近似公式,构建满足近临界角条件精度要求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在地震记录的褶积理论假设前提下,结合贝叶斯理论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推导了最优系数的反演目标函数,考虑到拉梅参数λ和μ对地下储层信息的敏感特性,进一步将最优系数转换为拉梅参数,实现以岩石物理模型为软约束的拉梅参数提取。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提取参数的高抗噪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叠前地震道集,取得了较好的储层描述结果。该方法鲁棒性较强,可以为后续的储层预测与烃类检测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模型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 正交基函数 拉梅参数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