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电爆炸驱动受控核反应及其灵巧型中子源
1
作者 袁军 张婕 +6 位作者 张文宇 叶思隽 魏强 肖堃 潘静 马腾飞 张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6-174,共9页
介绍了一种小型化高通量中子源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与构型,系统性地介绍了开发该型中子源系统所需的压电脉冲功率源技术、核反应设计技术、球形电磁场发生技术、粒子近距加速技术、粒子极化与共振对撞技术。研发了完整的中子源实物系... 介绍了一种小型化高通量中子源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与构型,系统性地介绍了开发该型中子源系统所需的压电脉冲功率源技术、核反应设计技术、球形电磁场发生技术、粒子近距加速技术、粒子极化与共振对撞技术。研发了完整的中子源实物系统并对其进行能谱和通量测试,实验中观测到了预期的物理现象,通过在线与离线中子测试方法证明了核反应的发生,测试结果显示直径2 cm、长度为4 cm的新式微型中子源的中子辐射通量达到了10^(10)n/(cm^(2)·s)水平,属于强中子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源 脉冲功率 核反应 粒子加速 粒子极化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相电流源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调制与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徐奇伟 付逸伦 +2 位作者 苗轶如 赵一舟 罗凌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电流源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直流母线电流的给定与控制方法展开研究,然后针对电流源型逆变器开关信号不能通过传统调制方式直接产生的问题,推导出开关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接下来针对网侧LC滤波器存在的尖峰谐振问题,引入电容电压有源阻尼环节,在考虑数字延时的情况下,建立网侧部分的数学模型,结合幅频特性曲线研究电容电压反馈系数与网侧电流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最后构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逆变器能输出高品质电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证明该文的理论分析与所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脉冲调制 谐振 电流源型逆变器 直流母线电流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Marx发生器脉冲功率源
3
作者 胡汉鹏 尹德宁 +5 位作者 贺楠 黄亚琪 张珍铭 张修路 宋盛义 袁长迎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降低脉冲功率源使用门槛,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arx发生器的紧凑型脉冲功率源:Marx发生器为7级单极性充电同轴结构,采用低电感陶瓷电容、紫外光预电离输出窄脉冲;使用可调初级高压电源和2路同步触发开关,金属外壳作为接地屏蔽与放电回... 为降低脉冲功率源使用门槛,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arx发生器的紧凑型脉冲功率源:Marx发生器为7级单极性充电同轴结构,采用低电感陶瓷电容、紫外光预电离输出窄脉冲;使用可调初级高压电源和2路同步触发开关,金属外壳作为接地屏蔽与放电回路;发生器内部充填高气压N2。基于上述设计获得的脉冲功率源在充电电压26kV、充气0.3MPa时,在60Ω负载上获得了前沿33ns、脉宽59ns、幅度109.2kV的高电压脉冲;功率源封装在一个直径0.2m、长1.1m的铝合金圆筒内。为紧凑型、模块化脉冲功率源的实现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参考样机,可用于闪光X射线照相驱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发生器 气体开关 紧凑型 脉冲功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MOPA结构高功率脉冲激光器设计
4
作者 李全法 渠彪 潘诗发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实现高功率、多参数可调的全光纤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结构纳秒脉冲激光输出,采用电路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设计了一种全光纤MOPA结构高功率脉冲激光器,优化了有源光纤弯曲半径及光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和二级... 为实现高功率、多参数可调的全光纤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结构纳秒脉冲激光输出,采用电路直接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设计了一种全光纤MOPA结构高功率脉冲激光器,优化了有源光纤弯曲半径及光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和二级泵浦功率分别为2.2 W和34.38 W时,该激光器可获得平均输出功率为20.85 W、最大峰值功率为12.9 kW、中心波长为1064.5 nm、线宽为3.75 nm、平均光束质量M2为1.345的稳定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器 全光纤 掺镱光纤激光器 种子源调制 主振荡功率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kHz重频脉冲功率源 被引量:1
5
作者 谌怡 黄子平 +3 位作者 张篁 刘毅 丁明军 夏连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的验证平台,开展了kHz重频脉冲功率源实验研究,以及kHz重频脉冲功率源驱动重频感应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实现了波形品质优异的kHz重频方波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z重频 氢闸流管 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 脉冲功率源 直线感应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砷化镓光电导开关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
6
作者 朱章杰 杨迎香 +2 位作者 胡龙 黄嘉 李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0,共9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砷化镓(GaAs)光电导开关(PCSS)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通过对两级脉冲形成线(PFL)结构端反射系数的研究,分析了单极性正、负脉冲以及双极性脉冲产生的波过程,并采用PSpice工具开展电路仿真研究。研究了输入端电阻阻抗... 设计了一种基于砷化镓(GaAs)光电导开关(PCSS)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通过对两级脉冲形成线(PFL)结构端反射系数的研究,分析了单极性正、负脉冲以及双极性脉冲产生的波过程,并采用PSpice工具开展电路仿真研究。研究了输入端电阻阻抗对脉冲拖尾的影响,提出了脉冲拖尾调制和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基于体结构GaAs PCSS和两级脉冲形成线结构,搭建了电阻隔离的脉冲充电实验平台,采用光路分时触发技术对光电导开关导通时序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双极性固态脉冲功率源在2.5 kV偏压下可产生峰峰值达3.26 kV、脉宽5.6 ns、重复频率1 kHz的双极性纳秒冲激脉冲,验证了将雪崩GaAs PCSS与多级波拓扑结构PFL结合产生双极性纳秒冲激脉冲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导开关 雪崩模式 双极性 固态 脉冲功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S开关的脉冲源研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洪斌 孟凡宝 +6 位作者 李爱萍 陈志刚 张运俭 刘天文 陆巍 杨周炳 周传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58,共3页
为开展高重复频率长脉冲全固态脉冲源技术研究,用SOS(semiconuctoropeningswitch)开关和脉冲变压器进行了脉冲源实验研究,由实验调试得到脉冲电压46kV(负载300Ω)和30kV(负载100Ω)、脉冲宽度80ns、重复频率1500Hz的脉冲源。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SOS开关 脉冲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频率亚纳秒脉冲硬X射线发生器 被引量:15
8
作者 全林 屠荆 +7 位作者 樊亚军 刘月恒 张永民 周金山 刘胜 马彦良 张继红 李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研制了一种重复频率快脉冲硬X射线发生器,该发生器的主要设备包括纳秒脉冲功率源、亚纳秒脉冲发生器、功率负载二极管装置、真空系统和二极管运行监测探测器5部分。对该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建立的发生器运行电参... 研制了一种重复频率快脉冲硬X射线发生器,该发生器的主要设备包括纳秒脉冲功率源、亚纳秒脉冲发生器、功率负载二极管装置、真空系统和二极管运行监测探测器5部分。对该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建立的发生器运行电参数监测以及辐射场参数测量手段,对源的运行电流、电压参数以及辐射场参数进行了初步监测和分析,并考验了源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发生器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灵活、稳定性好,实现了射线的能量上限、能谱、强度、脉宽等多种重要参数在线可调,且射线有一定的强度,可以为快响应探头标定等实验提供合适的纳秒、皮秒脉冲硬X射线辐射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纳秒脉冲 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 硬X射线 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被引量:23
9
作者 谈龙成 李耀华 +3 位作者 刘丛伟 王平 张彦民 王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93,共8页
由于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需要在交流侧加入LC滤波电路,如果不加入任何功率因数控制,电源电流将超前电源电压。为了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功率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功率因数控制方法。该方法只需检测网侧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不需要... 由于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需要在交流侧加入LC滤波电路,如果不加入任何功率因数控制,电源电流将超前电源电压。为了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功率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功率因数控制方法。该方法只需检测网侧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不需要其他任何系统参数,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不同于以往的基于静止三相abc坐标系的控制方法,本文将控制算法建立在以电源电压矢量定向的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上,这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实现更加简单。本文提出的功率因数控制算法能够自动调节系统,使其运行在可以达到的最大功率因数运行点。对比分析了采用和未采用功率因数控制时在不同直流侧电流下系统的功率因数特性,证明了该控制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范围。通过仿真并进一步在一台5kVA样机上进行的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电流型整流器 功率因数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sla变压器和螺旋线的长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潘亚峰 彭建昌 +1 位作者 宋晓欣 苏建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51-1754,共4页
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长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的螺旋型形成线包含有磁性材料构成的内导体棒和外屏蔽。形成线通过内置的高耦合Tesla变压器充电,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紧靠外磁芯导体,次级线圈位于螺旋中筒和外筒之间。对这种结构的螺旋线进行... 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长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的螺旋型形成线包含有磁性材料构成的内导体棒和外屏蔽。形成线通过内置的高耦合Tesla变压器充电,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紧靠外磁芯导体,次级线圈位于螺旋中筒和外筒之间。对这种结构的螺旋线进行了特征参数的理论计算和波传输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简单的原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螺旋线 TESLA变压器 长脉冲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57
11
作者 吴春华 陈国呈 +2 位作者 丁海洋 武慧 宋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3-107,共5页
分析了导抗变换器的特性,详细推导了整个系统各点电压、电流,提出一种新颖的三角波-三角波调制方法,该控制策略克服了采用传统正弦波-三角波调制方法带来的并网电流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低的弊端。将导抗变换器和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有机... 分析了导抗变换器的特性,详细推导了整个系统各点电压、电流,提出一种新颖的三角波-三角波调制方法,该控制策略克服了采用传统正弦波-三角波调制方法带来的并网电流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低的弊端。将导抗变换器和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导抗变换器的电压源-电流源变换特性,将光伏电池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为正弦包络线的高频电流,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和电流等级变换,得到的高频电流再经过高频整流桥及工频逆变器逆变后并入电网,实现了电流源并网。相对传统的电流源型并网发电系统,采用该方法不仅省去了串联电感,而且用高频变压器取代了工频变压器,有利于实现装置小型化和降低成本。另外,利用电网电压过零信号控制工频逆变器,保证了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同步,进一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实现正弦电流并网。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该方法非常适合分散式家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光伏并网 导抗变换器 高频逆变器 脉宽调制 电流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MV重复频率脉冲电源的测试诊断系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亚维 邓建军 +3 位作者 谢敏 冯宗明 刘云涛 马成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7-210,共4页
为了更好分析系统的放电特性和工作状态,优化脉冲功率源系统的设计,研制了一套1.2MV重复频率高功率微波驱动电源测试诊断系统。通过研究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运用虚拟仪器和电磁兼容等技术,... 为了更好分析系统的放电特性和工作状态,优化脉冲功率源系统的设计,研制了一套1.2MV重复频率高功率微波驱动电源测试诊断系统。通过研究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和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运用虚拟仪器和电磁兼容等技术,探索开发了一套重复频率脉冲电压电流测试诊断系统。结合系统的研制需求,通过分析各种数据采集设备的优缺点,硬件选用了凌华公司的PXI数据采集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设计开发了重复频率快信号的采集诊断程序,研制出实时诊断系统,并在1.2MV重复频率脉冲电源系统中应用,实现了对重复频率电源关键点电压电流的测试以及数据的诊断、处理和远程在线监测,出现故障时报警、存储数据并自动断电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频率 脉冲功率源 测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下真空中绝缘子表面带电特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莉 汤俊萍 +3 位作者 邱爱慈 黄建军 张永民 任书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91-2095,共5页
实验研究了前沿50 ns、脉宽350 ns和3μs正负极性的4种脉冲电压作用下,真空中绝缘材料的各种局部放电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表面带电。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发生前会发生各种局部放电现象,局部放电是纳秒脉冲下绝缘... 实验研究了前沿50 ns、脉宽350 ns和3μs正负极性的4种脉冲电压作用下,真空中绝缘材料的各种局部放电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表面带电。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沿面闪络发生前会发生各种局部放电现象,局部放电是纳秒脉冲下绝缘材料表面带电的根本原因。只要发生局部放电,绝缘材料表面就会出现正极性的电荷,并且在阴极附近的电荷密度略大于阳极附近的电荷密度,但由于材料陷阱的分布,也会有局部突变。有机玻璃比聚乙烯容易发生局部放电和积聚电荷,沿面闪络电压值更低。局部放电引起表面带电的物理机制是二次电子发射形成过程中的电子碰撞电离和材料陷阱捕获电荷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纳秒脉冲 真空 绝缘材料 沿面闪络 局部放电 表面带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脉冲功率源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适昌 严萍 +4 位作者 王珏 袁伟群 任成燕 邵涛 张东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8-631,共14页
民用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是脉冲功率源有待于进一步多样化、小型化、重频化、长寿命和高性价比。电容器储能和开关技术是制约民用脉冲功率源发展的瓶颈。为此,简介了民用脉冲功率源在多样化、开关固态化、电容器... 民用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根本原因是脉冲功率源有待于进一步多样化、小型化、重频化、长寿命和高性价比。电容器储能和开关技术是制约民用脉冲功率源发展的瓶颈。为此,简介了民用脉冲功率源在多样化、开关固态化、电容器储能和功率高密度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它今后发展的思考。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大协作和政府的大投入,民用脉冲功率源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较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脉冲重复频率(PRF) 固态开关 固体传输线 半导体技术 高储能密度电容器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kV/3ns脉冲电压源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俊萍 董勤晓 +5 位作者 薄海旺 邱爱慈 何小平 陈维青 王海洋 李俊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研制了一台300 kV/3 ns快前沿脉冲电压源。为了得到快的前沿,设计了低电感的峰化电容和输出开关。其中峰化电容采用3个薄膜电容同轴串联设计,结构紧凑,分布电感小,电极端部的气隙结构使其能承受更高的脉冲高压,实验证明这种结构的峰化... 研制了一台300 kV/3 ns快前沿脉冲电压源。为了得到快的前沿,设计了低电感的峰化电容和输出开关。其中峰化电容采用3个薄膜电容同轴串联设计,结构紧凑,分布电感小,电极端部的气隙结构使其能承受更高的脉冲高压,实验证明这种结构的峰化电容能承受前沿17 ns、峰值大于300 kV的脉冲高压。输出开关采用高气压小间隙SF6开关,最高工作气压1 MPa,具有较小的分布电感和火花通道电感。经实验调试,由该峰化电容和输出开关组成的峰化回路在500 kV Marx发生器的驱动下,在150Ω负载上可得到峰值电压大于300 kV、前沿小于3 ns的脉冲电压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输出开关 快前沿 峰化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重复频率Marx型脉冲功率源小型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法伦 李飞 +5 位作者 龚海涛 甘延青 张北镇 罗光耀 王淦平 金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共8页
传统的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通常以低电压储能、升压、高压脉冲形成线、输出的顺序工作。因而系统至少包括低压储能和高压脉冲形成线两个储能环节,同时高压脉冲形成线的体积随着电压的升高快速增长。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 传统的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通常以低电压储能、升压、高压脉冲形成线、输出的顺序工作。因而系统至少包括低压储能和高压脉冲形成线两个储能环节,同时高压脉冲形成线的体积随着电压的升高快速增长。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高功率重复频率Marx型脉冲功率源小型化研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高储能密度的储能/脉冲成形一体化技术、低抖动重复频率气体开关技术、低抖动高能触发技术、紧凑型Marx高压串叠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课题组研制的几种典型紧凑结构重复频率Marx型脉冲功率装置:同轴结构快Marx发生器、基于薄膜介质线的脉冲功率源、模块化低阻抗紧凑型Marx发生器、20GW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驱动源。通过探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发展现状,为未来脉冲功率源小型化研究的发展和应用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脉冲功率源 MARX发生器 重复频率 脉冲形成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能量20kJ,脉宽10μs的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奇志 龚兴根 +4 位作者 谢卫平 刘正芬 戴文峰 池原 付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5-628,共4页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由两级间接馈电式螺旋线圈及中心爆炸管电枢组成 ,前级进行能量放大 ,后级进行脉冲压缩及功率放大。多次实验表明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能在 5 μH电感性负载上产生约 10 0 k A脉冲电流及超过 2 0 k J能...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由两级间接馈电式螺旋线圈及中心爆炸管电枢组成 ,前级进行能量放大 ,后级进行脉冲压缩及功率放大。多次实验表明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能在 5 μH电感性负载上产生约 10 0 k A脉冲电流及超过 2 0 k J能量 ,有效脉宽 10 μs。 8- 6型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具有高输出能量及很好的稳定性 ,它在产生脉冲高电压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脉冲功率技术 爆炸电源 爆磁压缩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相逆变电源及其调制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树文 纪延超 马文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62-6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波重构技术新型的单相逆变电源。通过对其谐波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研究电力系统处于三相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对逆变电源工作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消除脉冲宽度调制方法。该方法的采用简化了逆变电... 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波重构技术新型的单相逆变电源。通过对其谐波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研究电力系统处于三相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对逆变电源工作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消除脉冲宽度调制方法。该方法的采用简化了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甚至去掉了传统逆变电源的直流侧滤波电容。该逆变电源具有网侧电流畸变率低、输出电压谐波小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最后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调制波重构技术的新型逆变电源和基于传统技术的逆变电源的性能,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此种新的逆变电源及其调制波生成方法的良好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逆变电源 脉冲宽度调制 谐波分析 消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量级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奇志 刘伟 +4 位作者 刘正芬 池原 戴文峰 方东凡 孙承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采用多分支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程序MFCG8-7进行理论模拟及参数优化,设计了EMG-125型螺线圈型发生器,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电感负载实验结果表明:EMG-125型发生器可以在25nH电感负载上输出大于3 MA脉冲电流,负载能量大于100 kJ... 采用多分支螺线圈型爆磁压缩发生器数值模拟程序MFCG8-7进行理论模拟及参数优化,设计了EMG-125型螺线圈型发生器,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电感负载实验结果表明:EMG-125型发生器可以在25nH电感负载上输出大于3 MA脉冲电流,负载能量大于100 kJ,电磁能量放大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磁压缩发生器 爆炸脉冲电源 脉冲功率 螺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复合介质固态Blumlein线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德彪 刘承俊 +3 位作者 夏连胜 戴光森 张篁 程念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4-176,共3页
以陶瓷聚合物复合介质作为储能介质,砷化镓光导半导体开关作为开关,设计了带状Blumlein线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介质Blumlein介电常数高达80-250,在21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电压幅值为2kV,前沿小于5ns,半高宽约34n... 以陶瓷聚合物复合介质作为储能介质,砷化镓光导半导体开关作为开关,设计了带状Blumlein线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介质Blumlein介电常数高达80-250,在21Ω的匹配负载上获得电压幅值为2kV,前沿小于5ns,半高宽约34ns,波动约士10A的平顶宽为22ns的电压脉冲,能满足脉冲功率系统小型化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Blumlein线 复合介质 光导半导体开关 脉冲功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