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现代盐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1
作者 代晶晶 白龙洋 吴畅宇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7,共9页
盐湖是重要的水体资源,锂、钾、镁、硼等矿产资源含量丰富,且对于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盐湖研究具有宏观、动态、定量等优势,已成为盐湖资源及环境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从盐湖卤水的理化参数遥感提取、... 盐湖是重要的水体资源,锂、钾、镁、硼等矿产资源含量丰富,且对于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盐湖研究具有宏观、动态、定量等优势,已成为盐湖资源及环境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从盐湖卤水的理化参数遥感提取、盐湖矿产资源遥感预测与评估、盐湖及周围环境变化遥感监测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盐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盐湖卤水的理化参数遥感反演以水深为主,其它水体参数的遥感反演目前还在起步阶段;盐湖矿产资源遥感预测与评估主要以盐湖成矿预测及矿产资源量估算为主,盐湖及周围环境的遥感监测主要集中于湖面面积的变化监测及盐湖周边环境的动态监测。本文认为当前盐湖遥感研究存在盐湖实测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多光谱数据遥感盐湖信息挖掘欠深入、盐湖信息提取方法鲁棒性差等问题。未来,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联合应用是盐湖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不断改进是盐湖遥感信息提取的必然要求,建立全球盐湖资源的遥感评价体系是盐湖遥感发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遥感 矿产资源 环境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杨继文 赵鹏飞 +1 位作者 滕浩 邓蜀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60-64,共5页
耕地质量监测是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准确快速地获取耕地质量信息也是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为大范围、短周期获取黑土耕地质量信息提供可能。该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整理常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国... 耕地质量监测是落实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准确快速地获取耕地质量信息也是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为大范围、短周期获取黑土耕地质量信息提供可能。该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整理常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国内外关于耕地质量遥感监测的研究现状,分析阐述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耕地质量遥感监测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多尺度耕地质量评价框架,为不同尺度下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建议及对策,有利于推动多维度、多层级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耕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 多源数据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唐代静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79-81,共3页
林业资源调查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高效、高精度、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林业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优势,探讨了其在林业样地调查与图斑监测、病虫害防治与监测、森林防... 林业资源调查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高效、高精度、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林业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中的优势,探讨了其在林业样地调查与图斑监测、病虫害防治与监测、森林防火监测以及森林资源核查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尽管无人机遥感技术还面临技术瓶颈、数据处理难度大以及法规政策制约等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化提升以及拓展应用场景等措施,无人机遥感技术必将在林业资源调查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 林业资源调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热红外遥感的理塘盆地地热资源探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屈泽伟 李枭 +4 位作者 胡亚召 姜光政 左银辉 徐小青 马亚强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60,共9页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地下热能,热量传导至地表会引起地表温度异常。然而,地表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掩盖由地热引起的温度异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突出地热引起的地表温度异常,文中... 地热能是地球内部一种环保、可再生的地下热能,热量传导至地表会引起地表温度异常。然而,地表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掩盖由地热引起的温度异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突出地热引起的地表温度异常,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高效快速计算多时相冬季平均地表温度并提取地热异常的方法,并对理塘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综合运用多时相冬季平均地表温度对比分析、水体剔除、地形效应抑制等手段来提取地热异常区。结果表明,文中确定的8处地热异常区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且区内水资源丰富,具备地热资源形成的良好条件,可以作为未来地热勘探的重点方向。研究认为,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利用多时相平均冬季地表温度识别地热异常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多时相热红外遥感 地表温度 GEE 理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级时空融合模型在NDVI和LST的应用分析—以大理地区为例
5
作者 高雍乐 常金生 +1 位作者 杨永崇 王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过去几十年中,时空融合技术为实现长时间序列观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对结构信息的保留能力较弱,同时计算的效率也比较低。该研究对比分析主流时空融合方法与对象级(Object Level,OL)时空融合方法,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 过去几十年中,时空融合技术为实现长时间序列观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但此类方法对结构信息的保留能力较弱,同时计算的效率也比较低。该研究对比分析主流时空融合方法与对象级(Object Level,OL)时空融合方法,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融合效果和融合效率的差异。文章以大理地区作为研究区,使用9种时空融合方法对Landsat和MODIS数据做融合处理,通过目视判别和统计分析,评估其在时空模拟效果和计算效率上的差异。实验表明:1)OL-FSDAF2.0(Object Level-Flexible Spatiotemporal Data Fusion 2.0)相较于其他时空融合方法更好地恢复了地表真实信息和结构信息;2)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比其余像素级时空融合方法提高20.70倍;3)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对地物时间动态特征细节的捕捉能力均比像素级时空融合方法高。总的来说,对象级时空融合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更精确的融合效果,其中,OL-FSDAF2.0在复杂地表区域与模拟地表覆盖动态变化中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信息 图像质量评价 结构相似度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盆地丘陵区县域耕地遥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豪 杜雨秋 +1 位作者 肖星竹 陈彦羲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34-45,共12页
[目的/意义]耕地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但现阶段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中国西南丘陵区遥感识别的研究应用深度仍然不够,识别精度有待提升。[方法]为了快速、精确地获取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基于高分辨率的高分六号(GF-6... [目的/意义]耕地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但现阶段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中国西南丘陵区遥感识别的研究应用深度仍然不够,识别精度有待提升。[方法]为了快速、精确地获取耕地面积、分布等信息,基于高分辨率的高分六号(GF-6)遥感影像,运用UNet++、DeeplabV3+、UNet与PSPNet等新型深度学习模型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耕地信息进行识别,并对各深度学习模型、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法及新型土地覆盖产品SinoLC-1的识别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深入探索深度学习方法在地物遥感识别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和讨论]深度学习模型在F_(1)分数、整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Kappa系数等精度评价指标的表现上,相比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新型土地覆盖产品均有显著提升,精度提升幅度分别可达20%和50%;其中添加了密集跳跃连接技术的UNet++模型的识别效果最好,其F_(1)分数、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OA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0.92、85.93%、81.93%、90.60%和0.80。应用UNet++模型对2种由仅光谱特征以及光谱+地形特征两种不同特征构建的影像进行耕地提取,光谱+地形特征模型的IoU、OA和Kappa 3个指标比仅光谱特征模型分别提高了0.98%、1.10%和0.01。[结论]深度学习技术在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耕地识别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融合光谱和地形特征可以实现信息互补,能进一步改善耕地的识别效果。本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耕地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遥感影像 耕地识别 精度评价 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地表覆盖下的碳储量变化监测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詹远增 王兴坤 +4 位作者 马彦 冯存均 周伟 邓小渊 徐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3,150,共7页
针对基于地表覆盖数据开展碳储量变化监测存在的尺度效应问题,本文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研究了不同尺度地表覆盖数据在地表破碎且变化频繁区域的适用性。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获取的粗分类和细分类地表覆盖数据,与常用的中低分辨率地... 针对基于地表覆盖数据开展碳储量变化监测存在的尺度效应问题,本文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研究了不同尺度地表覆盖数据在地表破碎且变化频繁区域的适用性。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获取的粗分类和细分类地表覆盖数据,与常用的中低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采用簿记模型分别计算了研究区近13年碳储量变化。发现基于中低分辨率地表覆盖计算的碳储量变化值相较于基于高分辨率粗分类地表覆盖,减少了3 021.24 tC;基于高分辨率粗分类地表覆盖计算的碳储量变化值相较于基于高分辨率细分类地表覆盖,减少了685.43 tC。结果表明,在地表破碎且变化频繁区域,基于不同尺度地表覆盖计算的碳储量变化值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辨率细分类地表覆盖数据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碳储量变化 多尺度 监测评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病虫害遥感监测对生态资源保护的价值及技术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江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林业病虫害严重威胁生态资源安全,需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测以及识别。将遥感技术应用在林业中,能够满足对病虫害的监测需求,及时将病虫害的特征、发展程度等信息传输给相应的部门,从专业角度进行处理,减轻病虫害对生态资源的影响。... 林业病虫害严重威胁生态资源安全,需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测以及识别。将遥感技术应用在林业中,能够满足对病虫害的监测需求,及时将病虫害的特征、发展程度等信息传输给相应的部门,从专业角度进行处理,减轻病虫害对生态资源的影响。该文着重分析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在林业病虫害检测中的优势,并探讨其对生态资源保护的价值及其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遥感监测 生态资源保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9
作者 杜少波 鄂崇毅 +2 位作者 祁姝瑾 赵天悦 谢惠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和防治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探讨当代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研究应用,为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沙漠化防治 土地退化监测 植被恢复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降水产品的西南地区降水时空动态分析
10
作者 张寒博 窦世卿 温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5-278,共14页
[目的]探究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揭示区域降水时空特征,为西南地区旱涝灾害评估及水资源利用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首先结合西南地区内100个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多年平均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以及气象站点空间尺度评... [目的]探究遥感降水产品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揭示区域降水时空特征,为西南地区旱涝灾害评估及水资源利用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首先结合西南地区内100个地面气象站点降水数据,从多年平均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以及气象站点空间尺度评价了2001—2019年TRMM降水产品和GPM降水产品的适用性,然后基于优选的降水产品,采用变异系数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耦合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及Hurst指数法进行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分析,并预测了未来降水趋势。[结果](1)GPM,TRMM在西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虽然都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但GPM的降水空间细节表征能力优于TRMM,在整体上更接近实测数据。(2)19年间西南地区整体降水波动变化并不突出,主要表现出较低波动变化和中等波动变化,共占全域的87.54%;近19年西南地区降水变化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增加,降水增加区域占全域的83.71%,降水变化趋势以弱(50.38%)、中(24.30%)持续性为主;未来西南地区62.24%的区域降水趋势将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13.23%的区域降水趋势将持续减少,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和四川西南部地区。[结论]GPM比TRMM更适合表征西南地区的降水特征,能有效用于开展降水的时空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IMERG TRMM3 B43 遥感技术 适用性评价 时空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8
11
作者 周建飞 曾光明 +3 位作者 黄国和 李忠武 焦胜 唐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4-783,共10页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定性和单因素方法而产生的主观、片面和精度低等缺点,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和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长沙市生态规划,在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依据...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采用定性和单因素方法而产生的主观、片面和精度低等缺点,分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和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长沙市生态规划,在野外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稳定性、独立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选取坡度、地基承载力、土壤生产力、植被、土壤渗透性、地表水、居民点用地程度、景观价值等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的支持下,定量地获取各评价因子信息;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运用改进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长沙市城市扩展用地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最终得到长沙市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不可用地分别占总用地的14.77%、16.64%、24.07%、30.91%、13.61%,说明长沙市适宜开发的土地较多(最适宜、适宜和基本适宜用地占55.48%)。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的相应对策,对城市用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 城市扩展用地 灰色评价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玲 朱泽生 +1 位作者 刘羽 张继林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TM影像的解译,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市不同历史阶段滩涂开发状况。运用Costanza方法计算了滩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年至2002年18a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滩涂开发对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损...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TM影像的解译,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市不同历史阶段滩涂开发状况。运用Costanza方法计算了滩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年至2002年18a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滩涂开发对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损害;与1997年相比,2002年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达88.38万美元,减少3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遥感 TM影像 价值 评估 大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县级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瑞 王世新 +2 位作者 周艺 姚尧 韩向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186,共6页
建立了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县级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HJ-1星CCD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建立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资源密度指数、土壤侵蚀指数和人类活... 建立了一种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县级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HJ-1星CCD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建立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资源密度指数、土壤侵蚀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5种评价指标,对这些指数加权求和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化评价实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4.105%,主要集中在钦南区的林地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的区域占31.206%,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而生态环境状况为差的区域则占3.668%,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县级区域 生态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RS-02B星在轨测试数据国土资源应用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方洪宾 刘顺喜 +14 位作者 杨清华 甘甫平 尤淑撑 齐建伟 杨金中 王永江 周连芳 李成尊 汪劲 何宇华 余江宽 党福星 周强 张荣慧 于海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1期34-47,共14页
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简称02B星)多光谱CCD数据和HR数据的2级产品为准,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多光谱CCD和HR数据的影像质量、波段配准、几何畸变以及制图能力,从国土资源日常性调查业务、行政... 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简称02B星)多光谱CCD数据和HR数据的2级产品为准,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多光谱CCD和HR数据的影像质量、波段配准、几何畸变以及制图能力,从国土资源日常性调查业务、行政性监管与执法职能出发,对02B星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解译、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调查与监测、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的遥感应用特点、关注的地类与地质要素的差异等方面开展应用评价,对02B星CCD和HR数据的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应用能力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该项研究对指导02B星数据的应用与后续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02B星 遥感技术 土地资源 地质资源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土地覆盖遥感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向培 王汉杰 +1 位作者 何明元 史小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2-259,F0002,共9页
土地覆盖遥感数据的精度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数据作为参考,基于对土地覆盖类型的归并,在各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分布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了GLC2000、MODIS V004... 土地覆盖遥感数据的精度分析是数据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数据作为参考,基于对土地覆盖类型的归并,在各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分布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了GLC2000、MODIS V004和MODIS V005三种数据描述中国土地覆盖状况的能力,并引入差异性指数,深入分析影响土地覆盖数据精度的原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总体上各数据均能反映中国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分布情况,GLC2000、MODIS V004和MODIS V005数据的总体精度分别为62.8%、61.7%和61.9%;3种数据的乔木林地面积较参考数据均偏大,而建筑用地、湿地和水体的面积均偏小;乔木林地、灌木草地、耕地和裸地冰川的精度较高,建筑用地和湿地的精度较低;GLC2000数据在省级水平上对乔木林地和耕地的描述最准确,MODIS V005数据的平均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最高;土地覆盖数据的精度随着数据差异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差异性指数为1的区域面积比例的增加而升高;MODISV005数据的精度受土地覆盖差异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分类 误差 土地覆盖 精度评价 土地覆盖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M^+(TM)蚀变遥感异常技术方法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7
16
作者 杨建民 张玉君 +4 位作者 陈薇 王志良 姜立丰 姬厚贵 韩春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6,共9页
文章将蚀变遥感异常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主要参数 ,对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石英滩至赤湖地区 3.3万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的ETM+ (TM )遥感勘察结果进行了蚀变异常提取 ,并依此进行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与定位预测 ,还对部分... 文章将蚀变遥感异常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主要参数 ,对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石英滩至赤湖地区 3.3万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的ETM+ (TM )遥感勘察结果进行了蚀变异常提取 ,并依此进行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与定位预测 ,还对部分异常点进行了实地查证。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矿 (化 )点 12 2个 ,遥感异常与其中10 5个互洽 ,吻合率 86 % ,与已知矿床的吻合率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TM)蚀变遥感异常 地质学 矿产资源 评价 定位 预测 东天山戈壁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耕地等别识别评价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建锋 马军成 王令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30-236,共7页
为了判断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识别的可行性,该文以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提取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耕地质量遥感识别评价。通过建立反演模型和实地验证,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与表层土壤质地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有效获... 为了判断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耕地质量识别的可行性,该文以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提取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耕地质量遥感识别评价。通过建立反演模型和实地验证,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与表层土壤质地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有效获取;灌溉和排水因素理论上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识别,但资料获取较困难,可通过专题图和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剖面构型、障碍层次和土壤酸碱度等因素通过遥感识别的准确度较低。以自然等指数作为遥感识别评价成果,利用已有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7%,7%]内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基于多光谱遥感进行耕地质量识别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耕地等别评价因素识别、耕地质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多光谱 识别 评价 耕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乔木 徐曼 岳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9-314,共6页
依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分析新疆耕地资源类型 (包括现耕地和后备宜耕地类型 )的数量、质量、分布组合特点以及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及其后备宜耕荒地的限制因素 。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遥感数据分析 新疆 卫星 土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构建 被引量:18
19
作者 肖鹏峰 刘顺喜 +1 位作者 冯学智 林广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8,共6页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为国家土地利用与覆被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宏观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分类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计算机试验法。研究结果:根据中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波谱响应特征和土...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为国家土地利用与覆被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宏观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分类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计算机试验法。研究结果:根据中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波谱响应特征和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提出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并给出各个类别在遥感图像上的解译标志。研究结论:该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在国家尺度上的遥感分类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分类 土地利用与覆被 遥感 中分辨率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殷守敬 吴传庆 +4 位作者 王晨 冯爱萍 董昊 高芮 马万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提出一种将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插值与遥感反演结合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与业务化运行模式。对叶绿素a等可反演参数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并利用实测值校正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对总磷等不易反演参数采用空间插值获取全湖区数据,采用综合营养... 提出一种将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插值与遥感反演结合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与业务化运行模式。对叶绿素a等可反演参数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并利用实测值校正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对总磷等不易反演参数采用空间插值获取全湖区数据,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巢湖富营养化状态进行反演,获得2015年5月12日巢湖富营养化状态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巢湖全湖为轻度和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呈现出西半湖高于东半湖的总体空间分布趋势。结合相关数据对巢湖富营养化成因进行推断,认为南淝河等上游河流各类营养物质输入量较大是造成西半湖北部富营养化严重的主要成因;西南部杭埠河等河流氮磷输入量较大,但其他营养物质输入较少,使得该区域总体呈现出富营养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面观测 富营养化评价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