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MAP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方成名 葛梦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RGMAP数字填图系统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 ,逐步改变了常规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直至图件出版全过程的信息化 ,其最终形成的数字地质图及其相应数据库支持数据查询、检索和专题数据的提... RGMAP数字填图系统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 ,逐步改变了常规区域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直至图件出版全过程的信息化 ,其最终形成的数字地质图及其相应数据库支持数据查询、检索和专题数据的提取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以RGMAP在崇阳 1∶5 0 0 0 0 0填图中的应用为例 ,介绍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性方法和流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 填图 野外数据采集 地质图 图件 形成 精度 方法及应用 服务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地质图与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层埋深预测方法及应用
2
作者 徐思煌 肖键波 +1 位作者 王通 王诗琪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5,共7页
对于页岩气、水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早期选区评价,往往因为缺乏地震资料导致难以依赖地震构造解释获得目的层的埋深,故借助其他非地震资料有效预测目的层区域性埋深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地质图与数字高程模型(DEM)都是广泛覆盖且容易... 对于页岩气、水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早期选区评价,往往因为缺乏地震资料导致难以依赖地震构造解释获得目的层的埋深,故借助其他非地震资料有效预测目的层区域性埋深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地质图与数字高程模型(DEM)都是广泛覆盖且容易获取的基础性资料。利用区域地质图蕴含的地层产状、地下构造起伏趋势、地层埋深和地表出露地层年代的关系等信息,再叠合DEM地表高程,建立了一种有效预测目的层构造高度和埋深的新方法。利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36幅1∶20万区域地质图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数字高程模型资料,预测了该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界埋深,据此编制的龙马溪组底界埋深等值线图为该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提供了重要参数。该方法不仅可为页岩气早期选区评价提供有效支撑,还可应用于深部高压含水层中水溶气的资源评价、深部咸含水层CO_(2)地质封存的构造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埋深预测 区域地质图 数字高程模型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几点改进意见及实用技巧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福生 吴志春 +4 位作者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时国 周万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259,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数字剖面系统 数字地质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李超岭 杨东来 +1 位作者 于庆文 其和日格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普遍趋。笔者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普遍趋。笔者根据世界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采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基于3S技术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信息化的新一代野外数据采集(器)技术,从改变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研究精度、研究程度,加快研究(工作)周期和改变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方法研究着手,对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模型、技术流程、实现的工具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图技术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 数字填图 野外数据模型 地质图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探数据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郝立波 陆继龙 +4 位作者 李龙 莫根生 严光生 时艳香 赵玉岩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10-715,共6页
区域化探数据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浅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笔者系统研究了浅覆盖区水系沉积物化学成分与基岩化学成分的关系,利用水系沉积物氧化物成分,以区域岩石化学成分为约束,提出了基岩化学成分推断方法;根据水系沉积物与其... 区域化探数据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浅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笔者系统研究了浅覆盖区水系沉积物化学成分与基岩化学成分的关系,利用水系沉积物氧化物成分,以区域岩石化学成分为约束,提出了基岩化学成分推断方法;根据水系沉积物与其矿物化学成分间质量平衡关系,提出了基岩矿物组成推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化学推断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并在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进行了试验,地质调查和钻探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区域化探资料,提取地质填图信息,是提高浅覆盖区地质填图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填图 区域化探数据 浅覆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刚 孟涛 +1 位作者 邢立新 韩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3-216,共4页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 空间数据库 mapGIS rg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月球数字地质填图: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孝忠 王梁 +5 位作者 韩坤英 庞健峰 刘建忠 郭弟均 丁伟翠 剧远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0,共12页
月球数字地质填图是以中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3C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嫦娥二号"(CE-2)CCD3C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月表物质成分、... 月球数字地质填图是以中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3C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嫦娥二号"(CE-2)CCD3C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月表物质成分、构造要素、地质时代信息的研究,基于ArcGIS平台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编制月球地质图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文中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制定月球地质填图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示图例,编制1∶250万月球北极地区地质图(YQ-1),建立空间数据库,为开展月球地质综合研究、编制全月球地质图及未来开展其他天体的地质编图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质填图 ARCGIS GEODATABASE 月球北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超岭 杨东来 +1 位作者 于庆文 其和日格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43-47,共5页
文章根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在数字填图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数字填图技术的理论基础、数字填图的区调数据模型、数字填图的技术流程、实现数字填图技术的工具与方法等数字填图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 文章根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在数字填图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数字填图技术的理论基础、数字填图的区调数据模型、数字填图的技术流程、实现数字填图技术的工具与方法等数字填图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填图 数据模型 地质对象类库 区域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时艳香 郝立波 +1 位作者 陆继龙 纪宏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903,共5页
利用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进行地球化学单元识别,根据各单元的理论地球化学意义及其与地质单元的对应关系,进行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研究。充分提取区域化探资料中的地球化学信息,将研究区识别为具有特定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的5个地球... 利用因子分类法在黑龙江塔河地区进行地球化学单元识别,根据各单元的理论地球化学意义及其与地质单元的对应关系,进行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研究。充分提取区域化探资料中的地球化学信息,将研究区识别为具有特定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的5个地球化学单元。其中:Be、Nb、Sn、Y、Rb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古生代花岗岩和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的分布;Co、TFe、Cr、Ni、V、Ti、MgO单元主要反映研究区早元古代侵入岩、变质岩和古生代基性岩体的分布;SiO2、K2O、Na2O单元反映的地质单元主要为古生代侵入岩、中生代酸碱性火山岩和沉积岩;Al2O3、Li、F单元主要反映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CaO、Sr、Ba单元反映的是中生代沉积岩,可能与生物沉积作用有关,代表比较稳定的沉积环境。同时,根据不同单元的分布形态和边界走向,识别和推断了研究区的北东、北西、南北及东西向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资料 因子分类法 地质填图 地球化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 被引量:22
10
作者 方世明 吴冲龙 +2 位作者 刘刚 汪新庆 赵温霞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6-444,共9页
图切剖面是区域地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地下的地层和构造特征。传统的图切剖面是靠手工制作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易保存和更新,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其编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图切剖面是区域地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地下的地层和构造特征。传统的图切剖面是靠手工制作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易保存和更新,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其编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矢量化地质图的准备;(2)图切剖面的自动绘制;(3)人机交互修编与输出。本文以武汉市喻家山地质图的图切剖面编绘为例,证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征,可以满足现有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图切剖面的制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地质图 图切剖面 计算机辅助编绘 GIS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花岗岩谱系填图——内蒙古二连宝德尔石林花岗岩填图试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英 郭磊 +3 位作者 王涛 张磊 黄河 张建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3-2060,共8页
单元-超单元花岗岩谱系填图方法是以同源岩浆演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发展的。该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推广和应用,然而,随着岩浆岩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填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填图方法回归到早期的"岩性+时代"方法。... 单元-超单元花岗岩谱系填图方法是以同源岩浆演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发展的。该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推广和应用,然而,随着岩浆岩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填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填图方法回归到早期的"岩性+时代"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好新一轮的花岗岩填图工作,谱系填图是否仍具有适用性值得分析探讨。以中蒙边境地区出露的宝德尔石林花岗岩体填图试点成果为例,阐述岩浆岩填图试点方法的可行性。填图结果显示,该岩体为复式杂岩体,发育约160Ma和140~124Ma两期二长花岗岩,这两期二长花岗岩时代和岩石结构存在差别,野外的主要区别在于粒度。它们处于同一个区域性伸展背景,属于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依据谱系划分方案,可以划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2个序列及5个单元,且可以进行区域对比。因此,基于岩浆演化规律,以解体岩体和进行岩石类型归并为精髓的谱系填图对于同源花岗岩仍是适用和必须的,但不可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花岗岩 谱系填图 单元-超单元 填图试点 区域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区域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及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18
12
作者 尹延鸿 张训华 +1 位作者 温珍河 郭振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5,共7页
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将于2008年底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专业图件之一。讨论了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首次对黄海东海区进行了全面剥皮编图,剥去了Q+N2... 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将于2008年底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专业图件之一。讨论了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首次对黄海东海区进行了全面剥皮编图,剥去了Q+N2地层。对于沉积盆地用等厚度线表示出了新生界的厚度。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方法是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并以现今的构造特征为主要划分依据。板块内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在总结国内外多种构造单元划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了对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的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区内一级构造单元为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二级构造单元为构造域(东亚大陆构造域、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西太平洋构造域主要包括太平洋板块的西部及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在该区的部分可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和东亚大陆构造域。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由日本琉球岛弧、冲绳海槽弧后盆地、日本海弧后盆地等次级构造单元构成。东亚大陆构造域在该区内由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南地块等次级构造单元构成。各地块又可划分出盆地、隆褶带、隆起区等多个次一级地质构造单元。最低一级的地质构造单元为凸起和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图 中国东部海区 地质构造单元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世明 吴冲龙 +1 位作者 刘刚 汪新庆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借助于GIS技术研究开发了一套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褶皱构造岩性花纹及常规花纹的填充问题 ,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大大提高了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北京周口店地质图的图切剖面编绘为例 ,证明该系统效率... 借助于GIS技术研究开发了一套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褶皱构造岩性花纹及常规花纹的填充问题 ,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大大提高了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北京周口店地质图的图切剖面编绘为例 ,证明该系统效率高 ,质量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区域地质图 图切剖面 褶皱 数据挖掘 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珠江三角洲基塘用地变迁调查中的应用——以顺德、南海基塘区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兴玲 亢庆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7年第3期8-14,共7页
本文选用两个不同时相的TM卫片(1984年、1994年)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黑白航片,通过解译量测,对珠江三角洲顺德、南海基塘区十一个镇的基塘用地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TM4波段图像对基... 本文选用两个不同时相的TM卫片(1984年、1994年)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黑白航片,通过解译量测,对珠江三角洲顺德、南海基塘区十一个镇的基塘用地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TM4波段图像对基、塘信息进行了分离,同时估算了基、塘面积比。这次工作是利用TM图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特有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所作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基塘地 TM图像 用地 土地调查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断陷盆地覆盖区填图方法探索——新疆巴里坤盆地填图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国灿 赵璇 +4 位作者 陈超 陈越 季军良 王岸 曹凯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9-821,共13页
西部断陷盆地覆盖区覆盖层与基岩面地质结构及盆山关系是当今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新疆巴里坤山间断陷盆地覆盖区地质填图试点实践,梳理出断陷盆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内容和填图目标;强调覆盖区地质调查必须针... 西部断陷盆地覆盖区覆盖层与基岩面地质结构及盆山关系是当今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新疆巴里坤山间断陷盆地覆盖区地质填图试点实践,梳理出断陷盆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内容和填图目标;强调覆盖区地质调查必须针对需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贯彻地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钻孔验证相结合的基本工作思路;确定出普适性的填图技术路线和围绕填图目标及基本内容的针对性填图方法组合;最后以巴里坤断陷盆地填图为例,从调研目标的确定到物探工作及方法组合优选和钻探布设,系统介绍了巴里坤断陷盆地覆盖区地质填图的方法体系,并最终落实到地质填图成果的体现,成为西部断陷盆地覆盖区地质填图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断陷盆地覆盖区 填图目标 填图技术方法 基岩面地质结构 覆盖层地质结构 巴里坤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矿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规律与分区划分 被引量:83
16
作者 张子敏 吴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在编制全国2792对矿井、173个矿区、22个省(区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了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规律的10种类型,从... 在编制全国2792对矿井、173个矿区、22个省(区市)煤矿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了1∶250万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规律的10种类型,从而将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29个区,其中16个为高突瓦斯区,13个为瓦斯区。研究为更深入揭示中国煤矿瓦斯赋存分布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奠定了可靠基础并提供了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图 瓦斯赋存 区域地质构造 构造演化 构造逐级控制 高突瓦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化探数据在华南强烈风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俊 卜建军 +1 位作者 谢国刚 彭兴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5-966,共12页
自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开始以来,区域化探数据在矿产勘查、环境、生态及农业等方面均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其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在中国南方花岗岩广泛分布的地区,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层覆盖厚,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少,岩性识别... 自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开始以来,区域化探数据在矿产勘查、环境、生态及农业等方面均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其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在中国南方花岗岩广泛分布的地区,化学风化强烈,风化层覆盖厚,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少,岩性识别和界线划分困难,严重影响了填图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对区域化探数据的处理分析,筛选特征指示元素编制地球化学图,发现对侵入岩体具明显指示的元素地球化学分区。通过野外实地验证,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可以揭示不同期次侵入体的分布范围,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区可以有效提高强风化区地质填图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强烈风化 地质填图 侵入岩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质调查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子图 毛晓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3-1829,共7页
地质填图是一项旨在查明国家基本地质情况的超前性、公益性、战略性、多用途的基础性地质工作,为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国土开发利用、地球科学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保障。... 地质填图是一项旨在查明国家基本地质情况的超前性、公益性、战略性、多用途的基础性地质工作,为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国土开发利用、地球科学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保障。中国的地质填图技术标准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前地质填图技术标准未能与实际工作同步跟进,出现技术标准难以满足当前地质填图工作需求、地质填图标准不统一、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根据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地质填图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经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地质填图理念、方法和标准,结合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实际状况与需求,在分析梳理地质填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填图标准体系框架和推进地质填图标准更新与完善的建议,以满足现代地质填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标准体系 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东天山大黑山地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颖 陈有炘 +1 位作者 孟勇 李佐臣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31-237,共7页
利用不同地质体在同一波段或相同地质体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色调的变化规律,对东天山大黑山地区的ETM+图像和Spot图像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解译,建立了研究区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的解译标志。解译结果表明,在遥感影像图上可以准确的勾绘不同... 利用不同地质体在同一波段或相同地质体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色调的变化规律,对东天山大黑山地区的ETM+图像和Spot图像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解译,建立了研究区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的解译标志。解译结果表明,在遥感影像图上可以准确的勾绘不同地质体的界线、确定不同构造的位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划分出不同的地层单位、侵入体和构造现象。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验证结果对比表明,遥感技术在地质填图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质填图 大黑山地区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东段北部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填图的尝试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登红 陈振宇 +5 位作者 陈郑辉 黄凡 侯可军 刘善宝 赵芝 赵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7,共13页
利用现代同位素年代学的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统一的技术要求,测定某一区域内地质体的同位素年龄,在地质图上清晰地表达相关地质体的时空分布格局,为深入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规律和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这是当前同位素年代学填图... 利用现代同位素年代学的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统一的技术要求,测定某一区域内地质体的同位素年龄,在地质图上清晰地表达相关地质体的时空分布格局,为深入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规律和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这是当前同位素年代学填图的主要工作。本次研究采用单颗粒锆石SHRIMP和LA-MC-ICPMS定年方法,尝试性地对南岭东段北部9个1∶20万图幅(井冈山幅、兴国幅、宁化幅、赣州幅、于都幅、长汀幅、龙南幅、寻乌幅和上杭幅)范围内代表性的上百个岩体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修正了原先由于缺少准确的年龄数据而误判的岩体时代,进而对各岩体的侵位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这对于深入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和成岩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也指出了同位素年代学填图工作中对样品布置采集、数据合理使用的基本要求以及综合分析在解释区域岩浆岩成因与地质演化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东段北部 岩浆岩 同位素年代学填图 地质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