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敏 王相宁 缪柏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70,共6页
首次将三区制的Markov转移模型引入自回归模型,研究了1991-01~2008-0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后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区制特征:"过度贬值"区制、"适度贬值"区制和&... 首次将三区制的Markov转移模型引入自回归模型,研究了1991-01~2008-0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后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区制特征:"过度贬值"区制、"适度贬值"区制和"升值"区制.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区制转移的动态过程,在大部分时期都处于"适度贬值"或"升值"区制;②1991年以来的2次汇率改革都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 平滑概率 汇率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一川 程昊汝 封思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3,共5页
购买力平价是汇率决定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经常成为各国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能否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已成为目前国内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检验结论存在明显的分歧。根据我国汇率体制... 购买力平价是汇率决定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经常成为各国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能否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已成为目前国内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检验结论存在明显的分歧。根据我国汇率体制改革各阶段的特点,通过对1994年1月—2008年12月整体时段和分时段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不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难以成为我国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 汇率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董雪梅 王良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历经两年多的汇改,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影响。根据传统的汇率理论,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不利。通过分析汇改以来我国外贸状况,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通过对几种重点进出口商品的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 历经两年多的汇改,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影响。根据传统的汇率理论,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不利。通过分析汇改以来我国外贸状况,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通过对几种重点进出口商品的研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影响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对外贸易 汇率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人民币FDI关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浩东 黄东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7,共9页
基于国际货币循环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人民币FDI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民币贬值引起人民... 基于国际货币循环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人民币FDI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民币贬值引起人民币FDI规模增加,人民币FDI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 人民币FDI SVAR模型 人民币升值 汇率改革 人民币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传导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建 赵静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53,共10页
采用结构突变、VAR模型体系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研究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和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和内生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自身生成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没有形成根本性结构变化;汇率和... 采用结构突变、VAR模型体系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研究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和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和内生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自身生成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没有形成根本性结构变化;汇率和利率的波动贡献主要根源是其自身,相互间影响不大;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没有出现结构变化,但都发生了区制转换;利率转换的次数和频率高于人民币汇率的转换次数和频率,利率和汇率市场的内生传导机制缺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和人民币汇率 市场化改革 传导机制 结构突变 区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传兴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分析,指出我国近期应主要通过国际收支的调节以化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分析,指出我国近期应主要通过国际收支的调节以化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调节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我国汇率机制 稳定人民币汇率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康霖 冯用富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共2页
讨论人民币稳定还是升值的问题应首先直接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而不是升值所产生的影响。要稳定人民币汇率 ,就要采取放宽外汇管制等措施改变现有人民币汇率生成的约束条件 ,就要拓宽资本流动的渠道等 ,增加本国居民对外汇头寸的持... 讨论人民币稳定还是升值的问题应首先直接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而不是升值所产生的影响。要稳定人民币汇率 ,就要采取放宽外汇管制等措施改变现有人民币汇率生成的约束条件 ,就要拓宽资本流动的渠道等 ,增加本国居民对外汇头寸的持有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汇率生成的市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民币 汇率机制 改革 外汇管制 市场机制 QFII 证券市场 汇率价格 外汇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新挑战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金友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4,共5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愈来愈大,中国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包括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愈来愈大,中国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包括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等诸多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资产价格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新视角——基于NOEM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先立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6,共13页
论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现实进行扩展,实证检验了五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浮动弹性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具有... 论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理论模型和国内外的现实进行扩展,实证检验了五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浮动弹性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贸易条件和国内外相对货币供应量次之,相对生产率由于巴萨效应在中国的传导渠道不畅通,因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解释力有限,净外部资产的解释力最弱,仅能引起人民币实际汇率小幅波动。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不适合过度自由的浮动弹性,应继续渐进放开弹性以保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都可以成为调节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波动 汇率形成机制 巴萨效应 NOEM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加入SDR后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恩锋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5-73,共9页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边汇率决定中的有效性,同时测算对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人民币与印度卢比、韩元和南非兰特的双边汇率支持弱购买力平价成立,但半衰期存在差别;强购买力平价没有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半衰期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汇率市场化 人民币均衡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管理浮动汇率向清洁浮动汇率转变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11
作者 陈德敏 谢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6,共8页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学者多关注阶段性政策举措,鲜有全程研究。文章选取实施改革时与中国发展阶段类似、改革成功的日本、澳大利亚、波兰,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全程比较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予以分析,总结出一致经验:将汇率...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学者多关注阶段性政策举措,鲜有全程研究。文章选取实施改革时与中国发展阶段类似、改革成功的日本、澳大利亚、波兰,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全程比较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予以分析,总结出一致经验:将汇率改革纳入国家金融改革进程统筹推进;注重多层次沟通;采取渐进式策略;在本币稳定或趋升时正式实施自由浮动;保留过渡时期干预手段等。最后,对中国改革各阶段应对策略与操作工具选择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汇率 汇率制度 外汇干预 国际经验 人民币汇率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R篮子货币评估法律框架视域下我国外汇管理改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珈利 曾文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5-143,共9页
2016年10月人民币在经历两次SDR篮子货币评估后正式入篮。人民币作为SDR篮子货币中唯一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改革过程中,我国既存在外汇市场化改革中法律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法律规制真空、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制体系繁杂等问题... 2016年10月人民币在经历两次SDR篮子货币评估后正式入篮。人民币作为SDR篮子货币中唯一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改革过程中,我国既存在外汇市场化改革中法律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法律规制真空、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制体系繁杂等问题,也存在外汇管理改革中外汇风险准备金制度不健全、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完善及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因此,我国应注重外汇管理改革与国际规则之间的协调,并健全外汇管理立法体系、完善外汇管理监管体系,以防范外汇管理改革中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R篮子货币 人民币 外汇管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实现条件和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华 张贝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31,68,共6页
汇率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表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必然走向自由化,但是,对于实现自由浮动汇率所需要的条件、时机及方式等,国内学者的学术研究还不充分。本文认为,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要... 汇率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表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必然走向自由化,但是,对于实现自由浮动汇率所需要的条件、时机及方式等,国内学者的学术研究还不充分。本文认为,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要同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当前,人民币汇率自由化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金融市场监管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为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市场化 改革过程 实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玉杰 殷凤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3,共10页
以历次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2014~2018年作为样本区间,采用三元VAR-DCC-MGARCH-BEKK模型,分析不同中间价形成机制下人民币中间价市场性和基准性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811"汇改使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 以历次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为切入点,以2014~2018年作为样本区间,采用三元VAR-DCC-MGARCH-BEKK模型,分析不同中间价形成机制下人民币中间价市场性和基准性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811"汇改使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尽管之后央行对中间价定价模型进行修改,中间价依然具有充分的市场性;中间价的"基准性"主要表现在中间价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均值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联动相关性水平提高。建议逐步增强中间价的基准性,引导人民币的定价权转移至在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中间价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揽子货币 逆周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汇改”后的中韩双边贸易数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兴帅 王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5,共5页
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难免会引发汇率的调整是否为应对贸易战的猜测。汇率协调虽是促进国际贸易整合的重要举措,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汇率波动与贸易的关系并不明确。当前我国的汇率机制相对灵活,央行也基本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 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难免会引发汇率的调整是否为应对贸易战的猜测。汇率协调虽是促进国际贸易整合的重要举措,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汇率波动与贸易的关系并不明确。当前我国的汇率机制相对灵活,央行也基本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前日收盘价和参考一篮子汇率决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韩国作为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国,以此为样本进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通过对2005年"汇改"后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计量分析后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韩贸易收支的改善作用有限,而两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贸易结构等也存在一定影响。并提出引导出口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转变进出口贸易方式和结构,加强货币互换等金融领域的合作,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贸易收支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协调 汇改 官方汇率 市场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