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转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哲学审视
1
作者 姚明明 常嘉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3,159,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人类的实践范式和认知逻辑,给人的主体性这一哲学核心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马克思将人的主体性从自然关系的盲目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性中解放出来,其科技观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转向提供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人类的实践范式和认知逻辑,给人的主体性这一哲学核心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马克思将人的主体性从自然关系的盲目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性中解放出来,其科技观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转向提供重要论域。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人的主体性从占有到诠释、从先验到情境、从独断到共生三大转向,而转向过程中伴随的价值诠释权的技术僭越、虚实情境的本真性丧失、人机共生的主体性冲击等深层次困境已不容忽视,亟须通过以“价值主导体系—情境本真维护—人机合智规范”为核心的确证路径,实现人的主体性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真正解放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下种业科技创新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洪银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8,共12页
粮稳则天下安,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端牢自己的饭碗。调查发现,我国食物供给自给率下降,存在生产供给缺口且有持续扩大趋势。种业科技创新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但现阶段种业创新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不足、科研平台建设滞... 粮稳则天下安,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端牢自己的饭碗。调查发现,我国食物供给自给率下降,存在生产供给缺口且有持续扩大趋势。种业科技创新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但现阶段种业创新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不足、科研平台建设滞后、种业企业集中度低、资金和人才严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短板弱项。本文在比较天津奥群牧业联合育种体系、天津德瑞特育种创新模式、长沙百奥云智能育种平台建设创新实践基础上,提出确立生物种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平台建设、创新科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的财政和人才支持,以及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食物安全 种业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农业科技 农业现代化 大食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0,209,21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与人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对科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地位、作用、与人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革命性力量凸显;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科技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科技发展的人民立场获得巩固升华和时代呈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抑制科技异化,促进科技健康发展,完善科技发展领导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三玲 张伏 +2 位作者 李建昌 王保柱 杨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38,共3页
物理技术在农业中的新品种培育、增产、提高农作物品质、抗病抗旱及产品的品质检测分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物理技术中的近红外技术、磁技术、静电技术为例,概述了其技术特点及在农业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发展... 物理技术在农业中的新品种培育、增产、提高农作物品质、抗病抗旱及产品的品质检测分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物理技术中的近红外技术、磁技术、静电技术为例,概述了其技术特点及在农业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物理技术 综述 农业 近红外技术 磁技术 静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及其化解——对竞技体育中科技应用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煜 龚正伟 刘周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9-42,共4页
高新科技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却又使其陷入了新一轮的道德困境,公平、公正原则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竞技体育中科技应用进行伦理上的反思,有利于认识和化解科技带给竞技体育的... 高新科技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却又使其陷入了新一轮的道德困境,公平、公正原则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竞技体育中科技应用进行伦理上的反思,有利于认识和化解科技带给竞技体育的道德风险,从而保障科技真正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科技应用 道德风险 伦理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宝峰 迟国泰 章穗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客观赋权,反映了评价指标与理想状态偏离程度越小的年份、其综合评价结果赋权越大的思路。改变了现有研究人为主观确定不同时段评价结果权重的现状;改变了Topsis仅仅用于求解指标权重,无法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赋权的现状。二是采用面板数据对典型省份的科技发展进行评价,反映评价对象历史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消除了流行的截面数据评价的偶然性。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山西、新疆、云南三省的科学技术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三省万元GDP综合能耗过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评价 科学发展观 矩阵距离 时间权向量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引信双向驱动单发单收大视场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甘霖 张合 张祥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2-947,共6页
由于受系统功耗和空间的限制,常规弹药激光引信无法采取多个激光器和多个激光接收器实现多发多收,同时传统的激光大视场探测方式无法满足小型化、结构简单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驱动单发单收大视场探测方案,建立弹目交汇捕获率数... 由于受系统功耗和空间的限制,常规弹药激光引信无法采取多个激光器和多个激光接收器实现多发多收,同时传统的激光大视场探测方式无法满足小型化、结构简单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驱动单发单收大视场探测方案,建立弹目交汇捕获率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弹目距离以及不同转速下目标捕获率。并针对系统电磁干扰影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复合屏蔽电磁信号对回波信号的干扰,加工制作了原理样机,进行了抗电磁干扰实验以及不同距离动态旋转目标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有效屏蔽系统电磁干扰,在转速50 000 r/min时能保证距离为8 m的目标可靠捕获,使大视场全向探测激光引信在常规弹药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激光引信 单发单收 大视场探测 目标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被引量:58
8
作者 卢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质上是逐渐引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市场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但近30多年来的发展是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真正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必... 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实质上是逐渐引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市场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但近30多年来的发展是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真正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超越物质财富增长的发展。根据物理学规律,物质财富的增长必定是有极限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绿色技术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根本则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开发足够多的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既不可否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又不可夸大市场的作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障碍是科技万能论和物质主义。不改变思想观念,有了绿色技术,人们也不会积极使用,有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人们也不会自觉遵守。仅当超越了科技万能论和物质主义时,人们才会真正树立起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仅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时,才会有真正的绿色发展,才会有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科技万能论 物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92〜2020年中文核心、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鸿渊 姚娟 +1 位作者 彭新艳 刘菁儿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5,共9页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政策的有效供给。科技政策具有引领、规范科技活动作用,是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准则和制度基础。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科技政策研究脉络,对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政策的有效供给。科技政策具有引领、规范科技活动作用,是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准则和制度基础。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科技政策研究脉络,对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将有助于认识清楚科技创新实践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思想与方法,对源于CNKI的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检索而得到的420条的文献数据进行网络、结构演化和衍生分析,以揭示科技政策研究过程中的知识生产特征和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国家发展战略和阶段性目标主导着科技政策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研究本身存在着边界模糊,范式不统一、内容同质化不足,难以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要求,科技政策供给绩效、科技政策供给系统化整合,研究对象的精确界定和研究方法创新是科技政策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研究热点 反思与趋势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风险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路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175-11178,共4页
[目的]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哲学反思。[方法]从哲学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讨论。[结果]从哲学分析层面提出:坚持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生产的认识论原因;转基因作为人工选择技术取代自然选择,转基因技术在自... [目的]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哲学反思。[方法]从哲学方面对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进行讨论。[结果]从哲学分析层面提出:坚持机械论、还原论的科学观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生产的认识论原因;转基因作为人工选择技术取代自然选择,转基因技术在自然属性上"僭越"是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转基因的技术风险失控根源于社会制度,制度性风险才是转基因技术风险的根本原因。[结论]提出从独断、片面科学转变到反思、综合的科学,从消灭、创生的技术转变到保护、共生的技术,是人们科学观和技术观的必然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风险 哲学武器 科学技术观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田大作环境教育理念的协调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仲雯雯 杨舰 曲德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5,190,共5页
协调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协调观的角度分析,池田大作先生在环境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出的环境教育理念体现了包含生命尊严的环境整体观、利他的环境价值观和科... 协调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协调观的角度分析,池田大作先生在环境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出的环境教育理念体现了包含生命尊严的环境整体观、利他的环境价值观和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观。这种协调观源于池田大作先生所处的独特时代背景和日本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体现了创新环境思想、培养博爱精神以及提升保护环境内驱力等时代价值,对于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田大作 环境教育理念 协调观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 被引量:21
12
作者 宫敬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其劳动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确为生产力,但它从属于劳动创造世界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具有两种可能的性质——属人的和异化的,此为马克思赋予"科学技术是...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其劳动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确为生产力,但它从属于劳动创造世界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具有两种可能的性质——属人的和异化的,此为马克思赋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灵魂。尤其重要且为我们所忽略的是,马克思通过发现和揭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内在矛盾——"自然必然性王国"的"退缩"与"扩大"同时并存,告诉我们一个更深刻和更全面的道理:这一过程及其结果具有有限性甚或局限性。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可替代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道主义 科学技术观 精神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质量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韵龙 周宪龙 边全乐 《农学学报》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作为农业行业最高水平和最具权威的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在激发科技人员的热情,激励全行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申报农业科技奖励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获奖,除受自身的学术水平、实用价值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推... 作为农业行业最高水平和最具权威的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在激发科技人员的热情,激励全行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申报农业科技奖励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获奖,除受自身的学术水平、实用价值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推荐材料撰写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笔者从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提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申报质量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若干申报要领,为提升申报成功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申报质量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评价的地位、遵循与本质要求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拉开了新时代科技评价改革的大幕。科技人才评价是科技评价的核心内容,人才科技观是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遵循。科技人才评价的本质要求是依法评价,保护权利是其内在要义。科研自主权是科技人才之所以是科技人才所应当...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拉开了新时代科技评价改革的大幕。科技人才评价是科技评价的核心内容,人才科技观是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遵循。科技人才评价的本质要求是依法评价,保护权利是其内在要义。科研自主权是科技人才之所以是科技人才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科技人才评价所要保护的关键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科技评价 人才科技观 科研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视野下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长春理工大学外语文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嫚 黄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13,共4页
国际化背景下理工科大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国际型"科技人才的重任,这对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的现状,从构建全方位建设格局、教学、第二课堂活... 国际化背景下理工科大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国际型"科技人才的重任,这对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的现状,从构建全方位建设格局、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氛围营造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外语文化建设 建设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主义批判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卢风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4期61-66,共6页
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经济行为 ,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绝对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可保证经济无限增长。但人的许多行为都不是经济行为 ,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生活幸福就不再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也不能保证经济的无限... 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经济行为 ,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绝对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可保证经济无限增长。但人的许多行为都不是经济行为 ,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生活幸福就不再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也不能保证经济的无限增长。科技不是万能的 ,科技进步不能使人类随心所欲地改造环境 ,也不能把人类带入只有幸福没有痛苦的天堂。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得越强烈 ,受到的惩罚就越严厉。经济主义的可行性 (现实性 )不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可行性 ,而是顺从贪欲的可行性。生态学和现实的生态危机都表明经济主义所指导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主义在中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中国不能允许经济主义泛滥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主义 幸福 科技万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再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文化 陈艳 周晓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针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即单一的自然科学技术观的片面性,运用实践思维方式,阐述了人的现实活动机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考察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 针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即单一的自然科学技术观的片面性,运用实践思维方式,阐述了人的现实活动机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效应,考察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提出全面科学技术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科学技术哲学的门类构成及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生产 全面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哲学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杰 李润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1-122,共1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学概念纷至沓来,其中"循环经济"不仅进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并且成为地方和企业领导的日常用语。在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学概念纷至沓来,其中"循环经济"不仅进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并且成为地方和企业领导的日常用语。在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于科学地制定与实施"十二五"规划,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在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历程回顾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的基础上,从环境友好的视角审视"循环"概念和"自然资本"的观点,分析归纳出循环经济的五大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科学技术 内涵 理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长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二者之间关系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是根本,而当今时代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二者之间关系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是根本,而当今时代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技术 人才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格曼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及其技术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漆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348,共6页
伯格曼的科学观是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科学本质及其解释方法,他认为科学是通过微观层面揭示事物本质并获得可实证、可检验结果。其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兼容理论,既包括科学属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非科学属性的诗性、生活语言、道德体验等人... 伯格曼的科学观是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科学本质及其解释方法,他认为科学是通过微观层面揭示事物本质并获得可实证、可检验结果。其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兼容理论,既包括科学属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非科学属性的诗性、生活语言、道德体验等人文因素;科学解释世界的方法呈现多元化;技术实践活动基于科学理论展开,科学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方式是形成为公众所接受的新世界观。通过系统考察伯格曼科学观及其与技术的关系,讨论其理论的重要启示,并从科学实在论的涵盖范围、科学与技术关系等方面分析其观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科学观 实在论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