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low Behavior of Red Blood Cell Reduced Deformability in Microchannel
1
作者 Fen Li Rui Duan Hui Li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6-117,共2页
Blood cells are mainly(~99%)comprised of red blood cells.The most remarkable properties of are their high deformability,which allow they flow through microcapillaries of diameter even smaller than their size.The RBC’... Blood cells are mainly(~99%)comprised of red blood cells.The most remarkable properties of are their high deformability,which allow they flow through microcapillaries of diameter even smaller than their size.The RBC’s remark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riginate from the unique architecture of its membrane.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RBC’s deformability,a commonly adopted approach is to localize the cytoskeleton protein by immunofluorescence,followed by exploring the changes of cytoskeleton protein during cell deformation.During this process,the fixed treatment of RBC using GA and PFA is of great importance.However,RBC’s deformability is reduced by the fixation process and skeletal protein of membrane is changed accordingly.The flow behavior of red RBCs through the microchannel also changed.Given the difficulty of observing RBC flow in vivo,in vitro simulation by virtue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provides a feasible alternative.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of the blood flow is the formation of cell free layer(CFL),with RBCs show a tendency to concentrate towards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pipeline and move faster than the plasma layer.However,this phenomena is weaken if the stiffness of the membrane increase,which occurs in some disease,such as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and hereditary elliptocytosis.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A and PFA fix treatment on RBC deformability,a microfluidic platform is employed to measuring the CFL and flow velocity of blood flow in this work.The PDMS micro flow channel used is 100 micrometers in width and 50 micrometers in deep.The RBC suspension is fed into the flow channel by the injection pump(NE-1000.USA),and the experiments a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y the inverted microscope(IX70,Olympus,Japan)and high-speed camera(Memrecam GX-1,NAC,Japan)system.Three GA concentrations,i.e.,0.000 5,0.000 75,and 0.001 wt.%were used.Meanwhile,the effect of PFA at a concentration of 2wt.%work with GA was also investigated.Images of the flowing RBCs are processed mainly based on Memrecam GXLink.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diameter of the RBC be treated is bigger and the shape of the RBC is became more flat after treated.Some of RBCs lost their biconcave structure.When the RBC suspension with 5%Hct flow in the microchannel,the CFL thickness decrease after being treated.And with concentrations of GA increase,the CFL thickness become thinner.The CFL thickness decrease significantly when GA and 2 wt.%PFA work combined.The velocity of RBCs decreases after treated with the GA or/and 2wt.%PFA.GA is known to relieve the dissolution of red blood cells during fluorescence labeling.On the other hand,the crosslinking of the aldehyde group(-cho)of GA with the amino group(-nh2)of RBC membrane protein will change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membrane protein and its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in turn.Then,the transparent fluidity orrhe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RBC is altered.Since GA and PFA are commonly used to immobilize red blood cells and keep the fluorescence constant,and PFA works similarly as GA,as a result,the variation of membrane protein conformation is intensified,and the membrane becomes stif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blood cell micro channel fixed treatment cell free layer VELOCITY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状态及外周血RDW-SD、sFLCR、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娟 王勇 +1 位作者 王秋萍 凌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MM患者182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随访3年,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76例进行研究,将最终纳入的176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123例),另外随机选取于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状态,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予以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预后良好组纳入阴性,预后不良组纳入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M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分析通过拟合方程进行。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F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水平(HR=1.091,95%CI:1.027~1.159)、血清sFLCR水平(HR=1.095,95%CI:1.035~1.159)、血清s BCMA水平(HR=1.088,95%CI:1.016~1.165)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880,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805、0.786、0.780,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68.29%。结论MM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现象,且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与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和血清sFLCR水平有关,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状态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同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输血策略探讨
3
作者 张慧 郑皆炜 +4 位作者 金沙 沈伟 李珊珊 程晓文 向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讨类同种自身抗体(简称类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及输血治疗,为该类患者输血策略的适宜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产生类抗体的两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详细的血清学实验包括ABO血型鉴定、Rh分型、抗体特异性鉴定、溶血相... 目的:探讨类同种自身抗体(简称类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及输血治疗,为该类患者输血策略的适宜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产生类抗体的两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详细的血清学实验包括ABO血型鉴定、Rh分型、抗体特异性鉴定、溶血相关指标分析,同时对1977-2024年国内外类抗体相关输血治疗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患者1血型AB型、CCDee型,检出类抗-e抗体,两次交叉配血均选择反应凝集较弱的AB型e抗原阴性红细胞输注,血红蛋白由48 g/L上升至91 g/L,输血效果显著;患者2血型O型、CcDee型,检出类抗-c抗体,患者入院后诊断为AIHA即行激素治疗,住院期间未输注血制品,溶血情况逐渐缓解。结论:产生类抗体患者输血需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非必要不输注,必须输血时需选取对应抗原阴性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抗体 输血策略 抗原阴性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4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克宇 戴姝畅 +2 位作者 张强 张敏 徐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3,共5页
输血是拯救全世界数百万受血者生命的重要干预措施。提高血液储存效率和延长存储红细胞的可用时间,是解决血液资源紧张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为减少红细胞存储损伤,在红细胞储存技术方面,不断有创新技术涌现:海藻糖、假交替单胞菌胞... 输血是拯救全世界数百万受血者生命的重要干预措施。提高血液储存效率和延长存储红细胞的可用时间,是解决血液资源紧张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为减少红细胞存储损伤,在红细胞储存技术方面,不断有创新技术涌现:海藻糖、假交替单胞菌胞外多糖被作为新型冷冻保护剂,替代传统保护剂甘油,可缩短解冻时间,提高冷冻存活率;多种新型抗氧化剂、纳米材料等被作为红细胞保存液添加剂,可改善储存期红细胞携氧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延长红细胞储存时间。此外,传统血袋中微塑料、增塑剂等成分的危害作用也逐渐被认识,因此血袋成分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5年红细胞储存技术的研究报道,为提高储存血液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储存红细胞 储存损伤 氧化损伤 微塑料 纳米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及红细胞参数特点分析
6
作者 郭晓潞 吴亚敏 张艳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并比较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18-45岁成人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筛查地贫基因的病例3195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β珠蛋白基因21个位点突变型。将携带β-地贫基因的单纯杂合子患者分为β^(+)杂合子组、β^(0)杂合子组,对照组为体检健康人群219例,收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项指标数据,比较β^(+)、β^(0)杂合子组与对照组4个红细胞参数的差异,以及在18-45岁之间β^(+)、β^(0)杂合子与健康人群不同性别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确诊地贫基因携带者688例,占21.53%;包含β珠蛋白基因突变322例,其中β^(+)杂合子145例,β^(0)杂合子151例,β^(+)纯合以及β^(+)和β^(0)双重杂合14例;β珠蛋白和α珠蛋白同时突变或缺失12例。β^(+)地贫以CD26 G>A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57.9%;β^(0)地贫以CD17 A>T突变型携带率最高,占46.4%。将检出的296例β-地贫杂合突变携带者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参考区间比较,发现RBC大于参考区间最高值有218例,Hb、MCV、MCH小于参考区间最低值分别为105、281、269例。β^(+)、β^(0)杂合突变携带者与健康人群比较,4个红细胞参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进一步不同性别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均P<0.001)。结论:昆明地区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β杂合子地贫基因型携带率均处于较高水平,β^(+)、β^(0)杂合子携带者与健康人群红细胞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应做好告知工作,在处于适婚年龄的成人中应该加强筛查,以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血液学表型 基因突变 红细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蛋白复合物调节血红蛋白缺氧适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颖飞 赵安鹏 +1 位作者 王荣 李文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制相互作用,发挥着调节氧气运输、维持细胞形态和稳定性、参与信号传导调节以及支持细胞骨架等功能。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运输和传递氧的媒介,调节其构象转变可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增加供氧效能缓解机体缺氧。该综述阐述了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功能、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血红蛋白缺氧适应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原缺氧症状的预防、治疗方案制定和抗高原缺氧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蛋白质复合物 带3蛋白 血红蛋白 变构调节 高原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新型炎症标志物对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衰弱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兴满 李妍妍 +6 位作者 贺琼逸 骆维娜 蓝小华 张凯杰 王猛 孔祥忍 张海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8,共8页
目的 探讨4种血常规相关新型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R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CVD)患者合并衰弱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 目的 探讨4种血常规相关新型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R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慢性心血管疾病(CVD)患者合并衰弱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干部病区住院的110例老年慢性CVD稳定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Fried衰弱量表评估结果分为无衰弱组(Fried评分=0分,n=30)、衰弱前期组(Fried评分1或2分,n=40)与衰弱组(Fried评分≥3分,n=40);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微型营养评估(MNA-SF)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NLR、RDW、HRR、SII等指标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LR、RDW、HRR、SII与衰弱评分和组分,以及各衰弱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CVD患者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HRR对老年慢性CVD患者合并衰弱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相比,衰弱组患者的年龄较大,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NLR、RDW、SII增高,MNA-SF评分、MMSE评分、HR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衰弱评分与NLR(r_(s)=0.354,P<0.001)、RDW(r_(s)=0.448,P<0.001)呈明显正相关,与HRR呈明显负相关(r_(s)=-0.232,P=0.024),与SII无明显相关性(r_(s)=0.144,P=0.167);进一步分析上述新型炎症标志物与衰弱5个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LR与疲劳感(r_(s)=0.228,P=0.017)、步速减慢(r_(s)=0.299,P<0.001)、低体能(r_(s)=0.319,P<0.001)呈正相关,RDW与握力下降(r_(s)=0.321,P<0.001)、步速减慢(r_(s)=0.422,P<0.001)、低体能(r_(s)=0.246,P=0.010)呈正相关,HRR与步速减慢(r_(s)=-0.230,P=0.025)、低体能(r_(s)=-0.299,P=0.003)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A-SF评分(OR=0.577,95%CI 0.342~0.973)是老年慢性CVD患者发生衰弱前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NLR(OR=7.866,95%CI 1.101~56.185)是老年慢性CVD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HRR(OR=0.344,95%CI 0.120~0.983)、MNA-SF评分(OR=0.292,95%CI 0.146~0.580)是老年慢性CVD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NLR、HRR诊断老年慢性CVD合并衰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49。结论 NLR、HRR对老年慢性CVD并发衰弱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老年慢性CVD合并衰弱患者筛查的有效炎症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刘丽影 葛峥 +2 位作者 魏计锋 赵李娜 蔡志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5-752,共8页
目的:筛选影响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构建CM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通过R软件构建CML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后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受... 目的:筛选影响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时构建CM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通过R软件构建CML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后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及风险分层分析对列线图进行评估验证。结果:筛选出116例患者,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确定年龄、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3个月时BCR-ABL1^(IS)值、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EFS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上述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一致性指数为0.733(95%CI:0.676-0.790)。预测1年、3年及5年EFS的AUC值分别为0.765、0.855、0.827。校准曲线和DCA曲线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及较强的临床实用性。根据模型总得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高低风险患者的EFS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年龄、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3个月时BCR-ABL1^(IS)值、RDW与CML患者的预后相关。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CML患者的预后状态,但其广泛应用仍需进行外部和前瞻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BCR-ABL1^(IS) 红细胞分布宽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干定云 吴军 +2 位作者 周曼 陈婉 姜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输血前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铁代谢情况;分析铁过载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铁过载的影响因素;并对TIM-3与其他影响铁过载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中,82例(68.33%)在红细胞输注后检测出铁过载,从第1次输注红细胞时开始计算,铁过载发生时间为20-42周,平均时间32.35±5.26周。铁过载患者中,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估为高危/极高危患者比例、输血量、输血依赖患者比例、血清铁调素(Hepc)、促红细胞生成素(EPO)、TIM-3表达水平均高于铁代谢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PSS高危、极高危,输血量、输血依赖,血清Hepc、EPO、TIM-3表达上调是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DS患者血清TIM-3与铁过载的其他影响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IM-3与MDS红细胞输注患者铁过载有关,血清TIM-3表达上调增加红细胞输注后铁过载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红细胞输注 铁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Nrf2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一新 李辰 +7 位作者 宋宾 左利平 刘建军 梁陆敏 南瑞雄 王家浩 潘李斌 王景蓉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672,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因糖尿病(DM)长期影响而发生的微血管病变,是全球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特征包括微动脉瘤、硬性渗出物、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等,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根源在于氧化应激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因糖尿病(DM)长期影响而发生的微血管病变,是全球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特征包括微动脉瘤、硬性渗出物、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等,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根源在于氧化应激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 (Nrf2)信号通路在预防各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糖是DM的特征之一,它会激活线粒体中活性氧的生成。最终,这些氧化应激因子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成为各种DM合并症的主要诱因,而该通路会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增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并能促进血管生成等药理作用,可通过多种机制阻断DR进展。本文综述了中药靶向Nrf2信号通路防治DR的研究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疗效
12
作者 孙浩 孙长勇 +1 位作者 周玉才 岳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属于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各40例,中医组治疗措施为桃红四物汤+西医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西医基础治疗措施,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value,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评价,两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出血、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刺痛、脉络瘀血、出血、四肢麻木、肌肤甲错、舌质黯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检查,两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组患者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LR、RDW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显效率57.50%(23/40)、有效率40.00%(16/40)、无效率2.50%(1/40),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35.00%(14/40)、有效率57.50%(23/50)、无效率7.50%(3/40),中医组综合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12/40)低于西医组患者的55.0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能有效降低PLT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桃红四物汤 气虚血瘀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薇 徐宵寒 虞雪融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844,共6页
目的分析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浆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目的分析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浆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术中及术后3 d内)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前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 g/L)与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卵巢癌患者1001例,其中术前低蛋白血症64例(6.4%),围术期接受异体红细胞输注481例(48.1%)。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率高于非低蛋白血症患者[84.4%(54/64)比45.6%(427/93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混杂因素后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显著相关(OR=5.68,95%CI:2.56~13.57,P<0.001)。结论术前低蛋白血症可增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卵巢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异体红细胞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红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曼 梁浩 +5 位作者 张石盼 张雪茹 井朋 杨越 王春阳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176例MDD患者和常规体检的209例非MDD对照者的临床资料。从血液分析结果中,得到RDW、SⅡ、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DW to platelet ratio,RP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RDW区分患者与对照的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MDD组患者的RDW[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3.20(12.70,13.98)vs.12.80(12.40,13.35)]、SⅡ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510.87(350.95,878.12)vs.405.33(313.74,539.92)]高于非MDD组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RDW与MDD呈正关联(OR=3.086,95%CI:1.926~4.944)。ROC曲线结果显示,RDW区分MDD与非MDD的最佳临界值为12.85,AUC为0.647(95%CI:0.592~0.702;P<0.001)。结论高RDW可能是MDD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对MDD诊断有价值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性抑郁障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炎症反应 相关性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和血清IL-11、IL-31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鑫龙 赵志伟 +1 位作者 庞桂芬 杨林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IL-31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6例ILD患者设为ILD组,40例...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IL-31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6例ILD患者设为ILD组,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设为CAP组,以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ILD组依据临床诊断分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亚组(n=30)、结缔组织病相关ILD(CTD-ILD)亚组(n=16)。记录各组的一般资料,检测各组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ILD组检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分析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与IL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上述指标在ILD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IL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D组、CAP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D组的RDW-CV、中性粒细胞(NEUT)绝对值和血清IL-11、IL-3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AP组比较,ILD组RDW-CV和血清IL-11、IL-31水平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D患者RDW-CV、血清IL-31与OI呈负相关(P<0.05),与AaDO_(2)呈正相关(P<0.05)。RDW-CV和血清IL-11、IL-31单项及联合应用诊断I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666、0.646、0.854(P<0.05)。血清IL-11鉴别诊断CTD-ILD和IIP的AUC为0.727(95%CI 0.580~0.874),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73.3%(P<0.05)。结论RDW-CV和血清IL-31在评估ILD病情严重程度中有一定价值;RDW-CV和血清IL-11、IL-31诊断ILD有一定价值;血清IL-11鉴别诊断CTD-ILD与IIP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白细胞介素-11 白细胞介素-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产红细胞: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辉 张进进 +1 位作者 陈立力 邢颜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1,共6页
目前临床用血供不应求,尽管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可部分缓解此类情况,但红细胞作为主要的血液成分需求量巨大,而体外生产安全的红细胞则可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研究显示,可从胚胎干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脐带血、外周血和永生化红系... 目前临床用血供不应求,尽管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技术可部分缓解此类情况,但红细胞作为主要的血液成分需求量巨大,而体外生产安全的红细胞则可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研究显示,可从胚胎干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脐带血、外周血和永生化红系祖细胞系几种来源分化出成熟红细胞。本文就体外生产红细胞的来源及应用进行综述,并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输血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生产红细胞 胚胎干细胞 永生化红系祖细胞系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通道红细胞跨膜传质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尧 王骁龙 龚晓波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7-1306,共10页
随着对血液微流动过程的不断探索,红细胞在微通道中的运动微观特性备受关注,利用流体力学特性的低损伤手段调控细胞体积并完成跨膜传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分析红细胞在微通道中的传质和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浸入式边界法研究... 随着对血液微流动过程的不断探索,红细胞在微通道中的运动微观特性备受关注,利用流体力学特性的低损伤手段调控细胞体积并完成跨膜传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分析红细胞在微通道中的传质和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浸入式边界法研究细胞穿越狭窄通道的整个运动过程,并考虑细胞膜表面透水传质效应,完成细胞跨膜传质过程的数值建模,实现对狭窄通道中红细胞跨膜传质过程微观的传质特性数值分析.研究表明,细胞在挤入、排出狭缝的运动过程中,体积先损失、后恢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头部和尾部以向外的渗透流出为主,中间部位则以向内的渗透流入为主.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狭缝挤压过程中的体积净变化是由向内和向外渗透速度的大小差异引起的,而与向内和向外渗透的膜面积差异并无明显关系.对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后发现,更狭窄的通道和更大的入口出口角均会引起细胞发生更多的体积损失和体积恢复,且出口角的变化会引起细胞体积恢复后所达到的体积稳定值:在固定入口角时,狭缝出口角越大,细胞离开狭缝后的稳定体积越小;细胞的硬度越大、细胞膜通透性(渗透系数)越大,细胞在狭缝中运动过程中的体积损失和体积恢复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数值模拟 跨膜传质 浸入式边界法 流固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寿命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19
作者 黄诗晋 杨洁 +1 位作者 杨永宾 李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1,共6页
红细胞寿命(red blood cell survival,RBCS)检测技术有2种:一种是红细胞标记试验,另一种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呼气试验,前者存在测量时间长、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后者具有简单、便捷、价格适中,以及可动态监测治疗前后RBCS变化... 红细胞寿命(red blood cell survival,RBCS)检测技术有2种:一种是红细胞标记试验,另一种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呼气试验,前者存在测量时间长、操作繁琐等缺点;而后者具有简单、便捷、价格适中,以及可动态监测治疗前后RBCS变化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RBCS不仅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病,还可应用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非血液系统疾病;可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评估药物治疗效果、预测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寿命 一氧化碳呼气试验 贫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20
作者 邓远 李振通 +11 位作者 苏金枝 黎琳琳 邱弈树 丁小雨 段鹏飞 王心怡 王林娜 刘阳 马文辉 赵侠 李胜忠 田永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9-516,共8页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行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比较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与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的比值为1.45︰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长轴、短轴分别为二倍体的1.34、1.1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体积、表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2.07和1.5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核长轴、短轴、核表面积、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22、1.05、1.29、1.57倍(P<0.01)。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注射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n=48=2sm+46t,NF=50,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72,核型为3n=72=1m+2sm+69t,NF=75,未发现有性染色体。实验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提供了丰富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虎杂交斑 红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术 三倍体 二倍体 染色体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