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马伦贝格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向芬 吴绍强 +1 位作者 张永宁 林祥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3期73-77,82,共6页
通过对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及其同属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了针对SBV S基因节段的一组6条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建立了SBV RT-LAMP检测方法,可在63℃恒温条件下,于50min内完成目的序列扩增,通过染料法和琼脂... 通过对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及其同属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了针对SBV S基因节段的一组6条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建立了SBV RT-LAMP检测方法,可在63℃恒温条件下,于50min内完成目的序列扩增,通过染料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结果,其灵敏度可达10TCID50,与荧光RT-PCR方法具有相同的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显示,本方法与同属的沙门达病毒(Shamonda virus)会发生交叉反应,需借助沙门达病毒S基因节段上的一个特异性酶切位点Afl II进行酶切,实现两者的鉴别诊断。对103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与荧光RT-PCR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不仅适用于实验室鉴定,还可应用于口岸、野外等的临床大规模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马伦贝格病毒 检测方法 rt-LAMP 荧光定量rt-PCR 样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斜波比较的精细步进延时系统
2
作者 卫晨博 张敏娟 +2 位作者 胡媛媛 刘文艳 王旭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0,共6页
为了实现高频信号在欠采样条件下的波形重构,步进延迟脉冲信号的产生成为顺序等效时间采样技术用于触发取样系统进行高频信号采样的关键。为此,对精细延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斜波比较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精细步进延时系统,该系统基于微波三... 为了实现高频信号在欠采样条件下的波形重构,步进延迟脉冲信号的产生成为顺序等效时间采样技术用于触发取样系统进行高频信号采样的关键。为此,对精细延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斜波比较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精细步进延时系统,该系统基于微波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结合恒流源、充放电电路、高速电压比较器以及可编程DAC产生可调步进延迟时间的触发序列。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电容放电的线性区域下降沿时间为10 ns,幅度为4~7 V,与DAC比较后输出延迟脉冲的步进范围为10 ns,单位步进延迟精度可达1 ps。该斜波比较精细步进延迟系统可应用于取样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试仪器中,实现通信、雷达等信号探测与分析,对于高频信号的获取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信号 波形重构 等效时间采样 高精度步进延迟 斜波比较 微波三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SE-PSR-BP的短期风速预测
3
作者 高晟扬 李法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为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SE)、相空间重构(PSR)以及神经网络(BP)的短期风速预测新模型。首先运用CEEMD技术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拆解,化繁为简,分离出多个子序列。随后,计算每个子序列的SE,从SE... 为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SE)、相空间重构(PSR)以及神经网络(BP)的短期风速预测新模型。首先运用CEEMD技术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拆解,化繁为简,分离出多个子序列。随后,计算每个子序列的SE,从SE的特征中重组风速序列。继而,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相空间重构,获取神经网络预测的输入输出样本。最后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每个样本,并将所有预测结果累加。此外,还对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出此模型在提高风速预测精度方面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样本熵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故障诊断策略
4
作者 申永鹏 马梓洋 +2 位作者 金楠 郭磊磊 齐文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6,共12页
为了解决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采用单电流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及诊断时间问题,通过调整互补非零矢量补偿零矢量作用时间,确保载波周期内电流采样时间大于最小采样时间,并在一个载波周期内互补非零矢量作用时进行两次电流采样,重构... 为了解决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采用单电流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及诊断时间问题,通过调整互补非零矢量补偿零矢量作用时间,确保载波周期内电流采样时间大于最小采样时间,并在一个载波周期内互补非零矢量作用时进行两次电流采样,重构出故障下的三相电流。通过将功率开关管开路故障类型进行区分,分析功率开关管在各类开路故障下的电流流向以及故障后电压矢量的合成机理,构建以电流矢量相角、平均电流矢量模值及相角为判据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基于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的故障诊断策略,实现单传感器相电流重构下的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诊断策略的可行性,并得出当故障诊断时间为0.5 ms,可有效且快速对故障功率开关管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母线 单电流传感器 互补非零矢量 最小采样时间 相电流重构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交替采样中时基非均匀信号自适应重构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潘卉青 田书林 +1 位作者 叶芃 曾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并行采集系统中,通道间时基延迟的不一致性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通过对系统时基误差分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非均匀信号重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增加校准信号,能在误差估计的同时自动完成信号重构,实时性高;无需重构... 并行采集系统中,通道间时基延迟的不一致性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通过对系统时基误差分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非均匀信号重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增加校准信号,能在误差估计的同时自动完成信号重构,实时性高;无需重构滤波器,降低了系统设计难度及成本。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约250次自适应迭代后,该重构算法能有效估计通道时基误差,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量小、能动态跟踪时基延迟变化的特点;重构后系统信噪比由原来的33dB提高到48dB,有效位数提高近2.5bit,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交替采样 非均匀 时基误差 自适应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挑战 被引量:7
6
作者 曾诚 梁山 +1 位作者 李洪兵 苏盈盈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3-1230,共18页
在数字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零动态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要概念,近年来取得了诸多新的理论与方法进展.本文首先描述了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理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理论所涉及到的3个相关问题,如:... 在数字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零动态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要概念,近年来取得了诸多新的理论与方法进展.本文首先描述了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理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理论所涉及到的3个相关问题,如:信号的采样与重建、连续时间系统的等价离散时间系统模型以及在离散连续时间系统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q算子和δ算子).其次,立足现有文献,针对离散零动态的特点,从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和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两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近年来离散零动态研究工作的进展.最后分析了零动态在数字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局限性以及出现的挑战性课题,并指明未来工作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动态 稳定性 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重建 采样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重构的并行ADC定时误差校准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顺阳 张东坡 杨小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多通道时间交叠式AD会引入定时误差,而这种定时误差会导致镜频杂散。本文基于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内插滤波器组对定时误差进行消除的方法。其设计思想是将时间交叠式AD问题转化为周期性重复的非均匀采样,并结合两... 多通道时间交叠式AD会引入定时误差,而这种定时误差会导致镜频杂散。本文基于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重构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内插滤波器组对定时误差进行消除的方法。其设计思想是将时间交叠式AD问题转化为周期性重复的非均匀采样,并结合两通道并行ADC,给出了详细的内插滤波器设计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校准定时误差非常有效,并行AD输出的镜频信号得到很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式采样 采样定时误差 校准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SAR DPCMAB技术的方位向非均匀采样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强 吕晓德 +1 位作者 张平 许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星载SAR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DPCMAB)系统中,发射脉冲盲区和星下点回波盲区的存在会引起 方位向非均匀采样,从而在方位向冲激响应的主瓣两侧产生不期望的尖峰。该文采用Spectral-Fit法和时域重构法 在不影响图像性能的基础上,消除... 在星载SAR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DPCMAB)系统中,发射脉冲盲区和星下点回波盲区的存在会引起 方位向非均匀采样,从而在方位向冲激响应的主瓣两侧产生不期望的尖峰。该文采用Spectral-Fit法和时域重构法 在不影响图像性能的基础上,消除了非均匀采样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两者运算量的分析,指出时域重构法优于 Spectral-Fit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分离相位中心方位多波束 方位向非均匀采样 Spectral-Fit法 时域重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机载雷达训练样本挑选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汉伟 张永顺 +1 位作者 王强 吴亿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2-1537,共6页
针对空时自适应处理中训练样本受目标信号污染时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技术的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接收数据由阵元-脉冲-距离域转换到阵元-多普勒-距离域,然后采用改进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空域稀疏重... 针对空时自适应处理中训练样本受目标信号污染时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技术的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接收数据由阵元-脉冲-距离域转换到阵元-多普勒-距离域,然后采用改进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空域稀疏重构,估计待检测多普勒通道对应的阵元-距离域数据得到高分辨角度-距离谱,利用杂波多普勒与角度的先验关系,剔除角度-距离谱上明显偏离角度期望的样本,实现对训练样本的有效选择。仿真表明,相比传统样本选择方法,该方法无须估计协方差矩阵,在小样本集情况下依然能够剔除被污染的样本,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干扰目标 先验知识 稀疏重构 训练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交通数据异常值的实时筛选与恢复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程 曲昭伟 +1 位作者 陶鹏飞 金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针对实际中检测器原始交通数据存在的大量缺失与异常的实际情况,论文通过分析数据采样间隔与交通流三参数内在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了4步骤的数据筛选方法,包括初步筛选、阈值筛选、交通流理论筛选和质量控制筛选;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 针对实际中检测器原始交通数据存在的大量缺失与异常的实际情况,论文通过分析数据采样间隔与交通流三参数内在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了4步骤的数据筛选方法,包括初步筛选、阈值筛选、交通流理论筛选和质量控制筛选;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历史数据、空间位置及时空相关性的四种在不同条件下应用的数据恢复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标准的数据预处理流程。通过北京快速路实际数据验证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剔除异常数据,异常数据恢复精度低于10%,同时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间隔 数据筛选 数据恢复 多元质量控制 时间序列 时空相关性 数据预处理 交通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华炜 闫平平 +3 位作者 艾海新 李思嘉 麻丽丹 刘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对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3种RNA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优选出最佳的核酸提取方法,为各级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核酸检验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采用ABI AM1836、QIAGEN 74104和ROCHE11858882001三种商业化核酸提取试剂盒... 目的:对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3种RNA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优选出最佳的核酸提取方法,为各级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核酸检验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采用ABI AM1836、QIAGEN 74104和ROCHE11858882001三种商业化核酸提取试剂盒对人工污染甲型肝炎病毒的食品样品进行核酸提取,根据3种核酸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抑制剂去除效率、检测灵敏度、综合应用指标进行病毒RNA的优化,且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综合病毒各项评价指标显示,ROCHE 11858882001在食品中提取甲型肝炎病毒RNA效果最优,其次为QIAGEN 74104和ABI AM1836。101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一份蓝靛果样品为甲型肝炎病毒核酸阳性,其余样品均为阴性。结论:ROCHE 11858882001是一种快捷有效的病毒RNA提取方法,适用于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日常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RNA提取方法 实时荧光rt-PCR 食品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压缩感知彩色图像重构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艳 王萌 +2 位作者 邢婷婷 牛彩雯 叶校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8-252,共5页
为了提升CS图像的重构效果,更好地将CS应用于现实,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和混合稀疏基的彩色图像重构框架,并将DCT基分别和离散小波(DWT)、DDDCWT、Controulet组合使用应用于此框架,通过分析重构图像的精度和重构时间来比较不同方法的... 为了提升CS图像的重构效果,更好地将CS应用于现实,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和混合稀疏基的彩色图像重构框架,并将DCT基分别和离散小波(DWT)、DDDCWT、Controulet组合使用应用于此框架,通过分析重构图像的精度和重构时间来比较不同方法的重构效果。实验结果证明,所提的重构框架可以有效地重构彩色图像,并且DCT分别和DDDCWT、Controulet混合使用时的重构精度较其单一稀疏基的重构精度和DCT与DWT混合使用时的重构精度好。但是,从重构时间上而言,只有DCT和Controulet混合使用时的表现比较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S-SPL 彩色图像 重构精度 重构时间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TOA定位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进峰 谢浩 +2 位作者 李朝海 李会勇 谢菊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6-750,共5页
目标在定位空间中具有稀疏特性,基于该特点提出了一种稀疏重构的时延定位算法;已有的来波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算法大部分只利用了单次TOA进行估计,其定位结果受噪声影响较大,因此进一步提出对多样本的到达时间进行联合估计,... 目标在定位空间中具有稀疏特性,基于该特点提出了一种稀疏重构的时延定位算法;已有的来波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TOA)算法大部分只利用了单次TOA进行估计,其定位结果受噪声影响较大,因此进一步提出对多样本的到达时间进行联合估计,从而提高算法对噪声的稳健性,并提高算法的定位精度。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优点是定位精度更高,对噪声有更强的稳健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 稀疏重构 贝叶斯准则 多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奈奎斯特采样雷达的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快速重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素玲 陈胜垚 +1 位作者 席峰 刘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8-2107,共10页
亚奈奎斯特采样雷达是利用回波信号的稀疏性,基于模信转换系统发展起来的欠采样雷达系统.本文研究亚奈奎斯特采样雷达的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快速重构问题.与单脉冲回波重构不同,运动目标在脉冲积累时间内可能产生跨距离单元现象,使得回... 亚奈奎斯特采样雷达是利用回波信号的稀疏性,基于模信转换系统发展起来的欠采样雷达系统.本文研究亚奈奎斯特采样雷达的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快速重构问题.与单脉冲回波重构不同,运动目标在脉冲积累时间内可能产生跨距离单元现象,使得回波信号表示系数呈现稀疏时变性.本文采用概率分布模型描述稀疏位置的变化,首先将多脉冲回波信号重构转化为加权稀疏重构问题;然后根据分段滑动重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加权稀疏分段滑动重构方法来实现快速重构.该方法利用前一个脉冲稀疏位置估计信息,构造分段产生干扰的正交补空间,将子段压缩测量投影到构造的正交补空间,有效地抑制了相邻段引入的干扰.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采样 稀疏时变 加权稀疏重构 分段滑动重构 正交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VD的机载相控阵雷达机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 张志强 周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4期393-400,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魏格纳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ed,WVD)和重构时间采样(Reconstruction time sample,RTS)的空中机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的空域采样来重构时域采样,相当于增加了单个阵元的脉冲采样点...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魏格纳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ed,WVD)和重构时间采样(Reconstruction time sample,RTS)的空中机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的空域采样来重构时域采样,相当于增加了单个阵元的脉冲采样点数,然后再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WVD变换来估计目标的参数。该方法能够在方位信息未知,脉冲数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检测与参数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相控阵雷达 WVD变换 重构时间采样 机动目标检测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定时偏差对无源雷达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饶云华 徐凯文 +2 位作者 王胜涛 万显荣 龚子平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6,共8页
外辐射源雷达利用第三方信号作为照射源来探测目标,参考通道中的信号重构和监测通道中的杂波抑制是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流程中的关键部分。主要讨论了OFDM波形照射源信号,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采样定时偏差在参考信号重构、时域杂波抑制和... 外辐射源雷达利用第三方信号作为照射源来探测目标,参考通道中的信号重构和监测通道中的杂波抑制是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流程中的关键部分。主要讨论了OFDM波形照射源信号,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采样定时偏差在参考信号重构、时域杂波抑制和匹配接收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采样定时偏差的存在会减少重构后的参考信号和监测信号的相关性,降低时域杂波抑制性能以及匹配接收的目标信噪比。基于WiFi信号帧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采样定时偏差估计和补偿的方法,并在实测数据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采样定时偏差 信号重构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采样信号重构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本钊 林茂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并行交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ADC系统的采样率,但是采样时间偏差造成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严重地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消除非均匀采样的影响,对并行交替式ADC系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理想测试信号对时间偏... 并行交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ADC系统的采样率,但是采样时间偏差造成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严重地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消除非均匀采样的影响,对并行交替式ADC系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理想测试信号对时间偏差估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偏差估计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了一种基于系统输出序列频谱的滤波重构算法,通过原型电路的实际数据,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重构非均匀采样信号,为该算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交替 时间偏差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滤波重构自适应采样方法研究
18
作者 朱肇轩 王厚军 王志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11-16,共6页
本文基于对自适应采样时频分布的推导,提出了一种时频滤波重构自适应采样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时频滤波重构方法的可行性,也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重构方法可实现自适应采样的重构,并且,定性分析了时间窗对重构误差的影响;最后,以信噪比作... 本文基于对自适应采样时频分布的推导,提出了一种时频滤波重构自适应采样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时频滤波重构方法的可行性,也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重构方法可实现自适应采样的重构,并且,定性分析了时间窗对重构误差的影响;最后,以信噪比作为指标,重点分析了窗函数宽度、种类的影响,评估了影响时频滤波重构自适应采样精度的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采样重构 短时傅里叶变换 时频分布 时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旋转物体的CT图像重建方法
19
作者 陈德峰 于平 张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6-1792,共7页
高速旋转物体的CT成像是难点问题,相关研究论文较少.由于CT检测系统的单幅投影的数据采集时间无法足够短,导致无法采集高速旋转物体准静止的CT扫描数据,从而使得基于逐条射线的经典CT成像模型不再适用于高速旋转物体CL成像.本文针对高... 高速旋转物体的CT成像是难点问题,相关研究论文较少.由于CT检测系统的单幅投影的数据采集时间无法足够短,导致无法采集高速旋转物体准静止的CT扫描数据,从而使得基于逐条射线的经典CT成像模型不再适用于高速旋转物体CL成像.本文针对高速旋转物体CT,给出了数据采集准则,建立了射线混叠CT成像模型,并提出了相应迭代重建算法.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对高速旋转物体进行CT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物体 射线混叠 CT 模型 重建算法 采样时间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的欠采样BTT信号重构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继旺 唐雨 +2 位作者 丁克勤 张旭 陈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6-292,共7页
为了解决叶尖定时技术所测量信号严重的欠采样问题,引入了稀疏重构算法,基于叶尖定时技术采样原理构建了用于信号重构的测量矩阵,并利用稀疏度匹配追踪原则对传统稀疏重构算法需要预先确定稀疏度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传统稀疏重... 为了解决叶尖定时技术所测量信号严重的欠采样问题,引入了稀疏重构算法,基于叶尖定时技术采样原理构建了用于信号重构的测量矩阵,并利用稀疏度匹配追踪原则对传统稀疏重构算法需要预先确定稀疏度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改进,克服了传统稀疏重构算法的不适用问题。利用改进算法只需少量的欠采样数据就可以重构出完整的旋转叶片振动信号,即所重构出的信号能够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数值建模与试验测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所重构的信号与仿真建模信号的频率成分误差小于0.1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欠采样 稀疏重构 测量矩阵 稀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