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抗炎活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苗梦雅 邵君琳 +5 位作者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6-144,共9页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浓度等条件,建立筛选系统。采用该系统对筛选得到的86株菌株抗炎活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转染条件为:pNF-κB-luc质粒与pRL-TK质粒比50∶1、质粒与转染试剂比1∶1、转染时间24 h、LPS诱导质量浓度100 ng/mL。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具有可靠性(Z’=0.6632)与稳定性(R^(2)=0.74699),菌株筛选结果与RAW264.7炎症模型筛选结果一致。通过本方法最终获得植物乳植杆菌x30、发酵粘液乳杆菌x58与融合魏斯氏菌x83共3株具有良好抗炎活性的菌株,可有效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NF-κB 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IL-10的表达。本系统为靶向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活性 靶向筛选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上调骨保护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与骨质疏松
2
作者 张金辉 李德需 +2 位作者 张占英 苗欢欢 李岚淼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茱萸组和阳性组,采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法构建COPD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及骨组织病理损伤,酶... 目的:探讨山茱萸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茱萸组和阳性组,采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法构建COPD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及骨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炎症通路相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表达,番红固绿染色检测胫骨组织病理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组和阳性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肺组织PI3K、AKT表达水平、胫骨组织破骨细胞数及RANKL、RANK的蛋白表达均降低,OPG蛋白表达升高(P<0.05);HE和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存在炎症浸润,肺泡扩张明显,胫骨组织骨丢失严重,骨小梁断裂程度增加,山茱萸组和阳性组较对照组的肺及胫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山茱萸能改善COPD大鼠的骨质疏松症状,并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OPG而抑制RANKL/RAN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慢性阻塞性肺病 骨质疏松症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
3
作者 舒婷婷 李汉永 +5 位作者 罗卫东 范彦博 刘静 吴迪 李旭成 张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研究电针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肺复苏组、电针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1μg/kg)和α7nAChR激活剂... 目的:研究电针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肺复苏组、电针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1μg/kg)和α7nAChR激活剂3-(2,4-二甲氧基亚苄基)合成酶(GTS-21)组(5 mg/kg),每组12只。采用经皮心外膜电刺激法诱导大鼠心室颤动建立心脏骤停模型并进行常规心肺复苏,观察记录每组大鼠除颤次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和72 h生存率。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NDS评分)。ELISA检测大鼠血清、心脏、肺和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的组织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中α7nAChR、NF-κB/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心肺复苏组大鼠除颤次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NDS评分、血清、心脏、肺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心脏、肺和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自主循环恢复后72 h生存率、心脏、肺和脑组织α7nAChR蛋白、ERK1/2、JNK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心脏、肺和海马CA1区的细胞和神经元损伤严重。与心肺复苏组相比,电针组的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且大鼠心脏、肺和脑组织的细胞和神经元损伤减轻(P<0.05)。αBGT减轻了电针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P<0.05)。GTS-21增强了电针对心肺复苏大鼠的抗炎保护作用(P<0.05)。结论:电针基于CAP对心肺复苏大鼠具有抗炎保护作用,且NF-κB/MAPKs参与了α7nAChR介导的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电针 心肺复苏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dkine蛋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及其抑制剂iMDK对骨质流失的缓解作用
4
作者 谢伊代·如则 胡宇童 +3 位作者 赖厚福 云思敏 冯光辰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目的探讨Midkine(MDK)蛋白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iMDK对骨质流失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重组MDK蛋白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 目的探讨Midkine(MDK)蛋白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iMDK对骨质流失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重组MDK蛋白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重组MDK蛋白处理,使用TRAP染色法测定成熟破骨细胞数量,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法检测丝状肌动蛋白环(filamentous actin,F-actin)形成,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破骨细胞分化标志蛋白、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的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alpha,IκBα)的表达。建立小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iMDK组,进行8周干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MDK水平,显微CT观察股骨远端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并进行TRAP染色分析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结果体外实验显示,MDK蛋白不影响BMMCs活性,并显著增加TRAP阳性破骨细胞和F-actin的形成,并上调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相关蛋白表达,同时增强NF-κB信号通路中p65的磷酸化并降低IκBα的表达。NF-κB抑制剂BAY 11-7082部分逆转重组MDK蛋白对破骨细胞分化标志蛋白的上调作用。体内实验表明,模型组小鼠血清MDK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模型+iMDK组小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且骨组织中TRAP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MDK蛋白促进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破骨细胞分化标志蛋白的表达。MDK抑制剂iMDK在改善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流失方面显示出潜力,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KINE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6
作者 林秋梅 王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病理性疼痛中周围与中枢神经C3异常升高,通过结合特异性C3受体直接或间接通过补体信号调控神经元对神经病变的反应。C3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的特异性补体受体直接调节神经元的生命和死亡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募集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经各种机制将补体信号传递给神经元间接调节,补体信号指导神经元对组织损伤、神经创伤和神经病变的反应。本文主要对C3在病理性疼痛涉及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C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病理性疼痛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核转录因子-ΚB 补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kappa B和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7
作者 马建群 张真发 张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0-4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kappaB(NFkappaB)和激活蛋白1(AP1)在细胞凋亡和增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分析了NFkappaB、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kappaB(NFkappaB)和激活蛋白1(AP1)在细胞凋亡和增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分析了NFkappaB、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二者对周期蛋白cyclinD1和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NFkappaB、AP1、cyclinD1和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检测不同NFkappaB和AP1表达的肺癌组织中cyclinD1和caspase3的mRNA表达。应用相关分析判断NFkappaB和AP1的相关性。结果在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NFkappaB和A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0.6047比0.2798,P<0.01)。在NFkappaB和AP1较高表达的肺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1),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减少(P<0.01)。相关分析显示NFkappaB和AP1有明显的相关性(r=0.800,P<0.01)。结论NFkappaB和AP1作为转录因子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appa B 激活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REM-1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三甲胺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
8
作者 谭文云 井淑艳 +1 位作者 王蕊蕊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在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介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采用不同浓度(0、100、300、600、900、1200、1500μmol/L)TMAO处理VSMCs 24 h;②将TREM-1基因siRNA干扰质粒(si-TREM-1)及其阴性对照干扰质粒(si-NC)转染至VSMCs中,采用600μmol/L 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并联合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干预24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中TREM-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以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EM-1、COX-2、ICAM-1以及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TMAO处理对VSMCs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P=0.375),但可明显上调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细胞中TREM-1、COX-2、ICAM-1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沉默TREM-1基因可明显抑制TMAO诱导的VSMCs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增加,以及细胞中COX-2、ICAM-1、IL-1β、IL-6、TNF-αmRNA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比值的上调(均P<0.01)。然而,PMA干预可明显逆转沉默TREM-1基因对TMAO诱导VSMCs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结论:沉默TREM-1基因可抑制TMAO诱导的VSMCs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平滑肌细胞 炎性反应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核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李玲燕 李明 +4 位作者 杨辉 蓝燕珊 陈沫良 张嘉媛 许光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3-219,共7页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果糖胺(fructosamine,FRA)的含量。在此基础上,以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为指导,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观察炎症信号在虾青素逆转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结果:虾青素可显著降低T2DM小鼠的血糖、TNF-α和FRA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虾青素显著抑制了JAK、STAT3、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虾青素可通过抑制JAK2/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降糖、逆转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2型糖尿病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核因子ΚB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王春雨 吴小芬 +2 位作者 杜军 徐进 赵金英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120例RA合... 目的探索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120例RA合并OP患者(RA+OP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16例RA患者(RA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etrnl、sRANKL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etrnl、sRANKL检测对RA合并OP的诊断价值。结果RA+OP组患者血清Metrnl、sRANKL水平高于RA组(t=9.185,8.561,P<0.01),RA+OP组患者年龄、病程、骨折史人数、红细胞沉降率(ESR)、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RA影像评分(Sharp评分)高于RA组患者,补充钙剂人数少于RA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35,95%CI=1.232~3.361)、补充钙剂(OR=0.508,95%CI=0.289~0.892)、DAS28评分(OR=2.143,95%CI=1.136~4.044)、Sharp评分(OR=2.113,95%CI=1.102~4.050)及血清Metrnl(OR=2.547,95%CI=1.305~4.969)、sRANKL(OR=2.687,95%CI=1.385~5.212)水平是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P<0.05);Metrnl与s RANKL联合诊断RA合并O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Metrnl单独诊断的AUC(Z=3.794,P<0.001)和s RANKL单独诊断的AUC(Z=3.787,P<0.001)。结论RA合并OP患者血清Metrnl、sRANKL水平升高,是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能够为RA合并OP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纹蛋白样蛋白 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保持期龈沟液骨保护素/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对牙槽骨改建状态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宁宁 林久祥 +1 位作者 陈智滨 刘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保持期牙周龈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的变化及相应牙周组织OPG和RANKL表达的变化,为预测保持期牙周骨组... 目的:探讨正畸保持期牙周龈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的变化及相应牙周组织OPG和RANKL表达的变化,为预测保持期牙周骨组织状态是否稳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周龄雄性Wista大鼠15只,按时间点(T1:基线,T2:加力14 d,T3:停止加力14 d)分为3组,每组5只。在每个时间点先采集龈沟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OPG和sRANKL(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浓度,然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周组织中OPG和RANKL表达。结果:龈沟液中sRANKL浓度在T2期明显上升(P<0.05),T3期则显著下降(P<0.05),与T1期几乎相当。龈沟液中OPG浓度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中sRANKL/OPG的比值和牙周组织RANKL/OPG的比值变化近似,均在T2期明显增大(P<0.05和P<0.01),在T3期显著减小(P<0.05)。结论:在正畸加力至保持期,龈沟液中sRANKL/OPG的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周组织中骨改建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骨保护素 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 RANK配体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璇 陈杰君 +3 位作者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2-235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学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初始、序贯、联合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蕾 周广平 +1 位作者 付勤 田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是最早出现的全人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NF-κB)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在我国上市,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领域,是抑制骨吸收类抗骨松药物中的新成... 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是最早出现的全人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NF-κB)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2020年在我国上市,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领域,是抑制骨吸收类抗骨松药物中的新成员。本综述的目的为归纳总结近年围绕DMAb在骨质疏松初始、序贯以及联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症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rP促进RANKL诱导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淑敏 金丽 +4 位作者 符金凤 袁秋林 殷团芳 任基浩 刘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6,共12页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目的:骨质进行性吸收破坏是中耳胆脂瘤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而目前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的机制。方法:收集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25例胆脂瘤标本和13例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THr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检测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皮肤组织中是否存在TRAP阳性多核巨噬细胞。选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分为RANKL干预组和PTHrP+RANKL共同干预组,采用TRAP染色法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干预后2组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cytoplasmic 1,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骨吸收陷窝实验检测2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THrP和RANKL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增高,OPG表达降低(均P<0.05),且PTHrP的表达与RANKL、RANKL/OPG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OPG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385、r=0.417、r=-0.316,均P<0.05)。同时,PTHrP、RANKL的表达水平与中耳胆脂瘤的骨破坏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413、r=0.505,均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中耳胆脂瘤上皮周围基质中有大量TRAP阳性细胞,并存在细胞核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的TRAP阳性破骨细胞。RANKL或PTHrP+RANKL联合干预5 d后,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且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CTSK和NFATc1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骨吸收陷窝扫描电镜结果显示RANKL干预组、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均形成骨吸收陷窝;与RANKL干预组相比,PTHrP+RANKL联合干预组的骨片表面骨吸收陷窝数量显著增加(P<0.05),面积也更大。结论:PTHrP可能通过促进RANKL诱导胆脂瘤组织周围基质中的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参与中耳胆脂瘤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中耳胆脂瘤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破骨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干预作用研究
15
作者 谭智 刘萍 +3 位作者 沈锂 杨晶 张昊 青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柚皮素(NRG)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μmol/L)为0、5、10、15、20、25、30的NRG处理OSCC CAL-2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CAL-27细胞分为低、中、高剂量NRG组(NRG-L、NRG-... 目的:探究柚皮素(NRG)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μmol/L)为0、5、10、15、20、25、30的NRG处理OSCC CAL-2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CAL-27细胞分为低、中、高剂量NRG组(NRG-L、NRG-M组、NRG-H组)、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NRG-H+Compound C组、对照组(NC组,正常培养),CCK-8与EdU染色、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乙酰化核因子κB p65(Ac-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选取5、10、20μmol/L NRG分别作为后续处理CAL-27细胞的低、中、高剂量;与NC组比较,NRG-L组、NRG-M组、NRG-H组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A 450值、侵袭细胞数及MMP-2、PCNA、MMP-9、Ac-NF-κB p65蛋白下调,细胞凋亡率及p-AMPK、Caspase-3、SIRT1蛋白上调(P<0.05);与NC组相比,Compound C组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A 450值、侵袭细胞数及MMP-2、PCNA、MMP-9、Ac-NF-κB p65蛋白升高,细胞凋亡率及p-AMPK、Caspase-3、SIRT1蛋白表达下调(P<0.05);Compound C逆转了高剂量NRG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侵袭的影响。结论:NRG抑制CAL-2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进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对妊娠期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高飞 李景 李洪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 分析MAPK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对妊娠期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只SPF级Wistar大鼠,雌性、雄性分别为70、35只,将所有大鼠同笼放置后,共有33只雌性大鼠妊娠成功,将妊娠成功的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5只雌性大鼠... 目的 分析MAPK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对妊娠期肠梗阻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只SPF级Wistar大鼠,雌性、雄性分别为70、35只,将所有大鼠同笼放置后,共有33只雌性大鼠妊娠成功,将妊娠成功的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5只雌性大鼠建立肠梗阻模型,最终建模成功24只,将其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各8只。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上调组MAPK表达量、VIP、GAS、TNF-α、IL-6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MOT、IL-4、IL-10水平下降,下调组MAPK表达量、VIP、GAS、TNF-α、IL-6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MOT、IL-4、IL-10水平上升(P <0.05)。结论 妊娠期肠梗阻大鼠经下调MAPK干预后胃肠功能改善,炎性反应减轻,其机制可能与TLR4/Myd88/NF-κB通路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肠梗阻 胃肠功能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治疗骨结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宏晶 张彦军 +4 位作者 邓强 李军杰 杨军 刘鑫锋 杜建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975,共5页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通常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 骨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其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细胞。破骨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多核细胞,通常是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调控产生。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RANKL信号通路激活破骨细胞生成转录因子,以增强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笔者通过综述RANKL信号通路的结构及破骨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骨结核临床治疗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信号传导 破骨细胞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素A4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书豪 曹春水 +1 位作者 王缨 梅松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AKI组、SAKI+LXA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LXA4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SAKI造模,SA...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减缓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SAKI)。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AKI组、SAKI+LXA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LXA4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进行SAKI造模,SAKI+LXA4组、假手术+LXA4组在术后30 min腹腔注射LXA4(40 ng/kg)。各组小鼠在造模术后24 h收集血清、尿液、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HE及PAS染色观察小鼠肾脏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肾脏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小鼠TLR4、MyD88、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结果ELISA实验提示SAKI组Scr、Bun、IL-1β、IL-6、TNF-α、NGAL、KIM-1水平均高于SAKI+LXA4组(P<0.05),假手术组及假手术+LXA4组Scr、Bun、IL-1β、IL-6、TNF-α、NGAL、KIM-1无明显上升;HE及PAS染色提示SAKI组肾损伤程度明显高于SAKI+LXA4组(P<0.05),假手术组及假手术+LXA4组无明显肾损伤;实时荧光定量PCR提示SAKI组较SAKI+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 mRNA升高(P<0.05),假手术组与假手术+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 mRNA均低于SAKI组及SAKI+LXA4组(P<0.05);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提示SAKI组较SAKI+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假手术组与假手术+LXA4组TLR4、MyD88、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均低于SAKI组及SAKI+LXA4组(P<0.05)。结论TLR4/MyD88/NF-κB通路在SAK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XA4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缓S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转录因子kappa B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烯酚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心威 李军梅 +2 位作者 彭勍 朱萱萱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观察6-姜烯酚(6-S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姜烯酚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鼻腔滴注LP... 目的:观察6-姜烯酚(6-S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姜烯酚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鼻腔滴注LPS构建ALI模型,对照组滴注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给予6-姜烯酚组灌胃(100 mg/kg);地塞米松组给予腹腔注射(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结束实验,收集样本。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肺系数;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病理评分;测定BALF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通道蛋白(TLR4/NF-κB/AQP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损伤明显,病理评分、肺系数、W/D增加(P<0.01),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及TNF-α、IL-1β、IL-6的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的肺系数和W/D降低(P<0.01或P<0.05),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以及TNF-α、IL-1β、IL-6的水平降低(P<0.01或P<0.05),AQP1和AQP5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NF-κB p65以及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6-姜烯酚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AQPs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炎作用和改善肺组织水液代谢与转运,有效缓解ALI小鼠的肺组织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烯酚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肺水肿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通道蛋白通路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调控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傅张倚天 万咪咪 +3 位作者 赖思华 孙心怡 李小颖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12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12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5只糖尿病干眼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不做干预)、电针组(选取“睛明”“攒竹”“丝竹空”“太阳”“瞳子髎”针刺,电针接“攒竹”“瞳子髎”,每次15 min,每天1次)、假针刺组(穴位刺激处同电针组,但用钝头针点刺治疗,不刺入)、氟米龙组(双眼点滴1 g·L^(-1)氟米龙滴眼液,分别在每天8点钟、13点钟、18点钟进行干预,每天3次,每次1滴),每组6只,共干预2周。另选取6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组。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的随机血糖、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角膜机械知觉阈值(CTT);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角膜形态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TLR4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角膜中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BUT、泪液分泌量、CTT均下降,FL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L降低,BUT、泪液分泌量及CTT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HE染色显示,干预后,模型组和假针刺组大鼠角膜表面不光滑,角膜上皮细胞增厚且排列紊乱;电针组及氟米龙组大鼠角膜表面光滑,角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角膜TLR4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氟米龙组大鼠角膜TLR4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假针刺组大鼠角膜TLR4、P-NF-κB P65、IL-1β及IL-18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米龙组角膜TLR4、P-NF-κB P65、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体征,并抑制角膜中TLR4、P-NF-κB P65、IL-1β及IL-18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2型糖尿病 炎症 电针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