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技术关键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若兰 邓巍 +2 位作者 赵勇 谢小军 张恩享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回顾了近年来太阳能驱动的固-气、气-气和液-气热化学储能体系应用的反应物和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碳酸盐、氢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有机物和氨等材料的热化学储能特性以及反应物材料改性、新材料开发和催化剂... 回顾了近年来太阳能驱动的固-气、气-气和液-气热化学储能体系应用的反应物和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碳酸盐、氢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有机物和氨等材料的热化学储能特性以及反应物材料改性、新材料开发和催化剂改良等的研究现状。目前,适用于太阳能热化学储能的反应物材料在循环稳定性、反应活性、转化率、储能密度、成本或安全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不足,限制了太阳能热化学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未来,仍需在已知热化学反应体系的基础上研制兼顾储能密度和循环反应稳定性、无腐蚀性和无毒性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先进复合材料,同时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扩展示范应用场景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热化学储能技术的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利用 热化学储能 储能材料 反应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线活化工艺综述
2
作者 贾秋红 贾刘含 +3 位作者 陈义 王谷城 高祖昌 韩明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05,共9页
活化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投入使用和达到最佳性能的必要过程之一,各种活化工艺中在线活化工艺是提升电堆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从膜润湿、传输通道建立和微观电极重构等方面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机理阐述说明。主要从电压&电... 活化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投入使用和达到最佳性能的必要过程之一,各种活化工艺中在线活化工艺是提升电堆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从膜润湿、传输通道建立和微观电极重构等方面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机理阐述说明。主要从电压&电流、操作参数、反应物和综合控制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线活化工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随着在线活化方法的不断改进,电堆输出性能提高,活化时长缩短实现了快速活化。对四种在线活化工艺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建议,得出在线综合控制活化工艺具有活化效果更好,时间更短等优点,是今后在线活化的热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活化工艺 电流&电压 操作参数 反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耦合有机物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天 栗振华 +1 位作者 邵明飞 段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获取“绿氢”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措施。然而,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仍面临电解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制约了阴极产氢... 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获取“绿氢”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措施。然而,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仍面临电解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制约了阴极产氢,并且阳极产物氧气的附加值较低。利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催化有机物选择性氧化(替代OER),被证明是能够降低电解水反应电压、提高产氢效率的有效策略,并且利用阳极得到高附加值化学品可以进一步分摊并降低制氢成本,最近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总结了近年来电解水制氢耦合有机物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阳极表面水活化产生活性氧的种类及其催化有机氧化反应机理、反应物吸附过程强化提升反应速率相关策略、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反应器设计和产物分离等技术。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活性氧 耦合反应 有机氧化 反应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土壤中酶活性的剖面分布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邱莉萍 刘军 +1 位作者 王益权 张兴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741,749,共6页
对连续25年的长期培肥试验地中土壤剖面酶活性的分布及土壤酶的催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从表层到深层,酶活性依次减小;而多酚氧化酶呈“波浪”型分布。土壤中脲酶、碱性磷... 对连续25年的长期培肥试验地中土壤剖面酶活性的分布及土壤酶的催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从表层到深层,酶活性依次减小;而多酚氧化酶呈“波浪”型分布。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相应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无此相关性。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且各个时段酶活性均为施肥处理高于不施肥处理,说明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酶促反应初速度(V0)均随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至一定温度和底物浓度时,V0不再增加;不同培肥措施下V0为:厩肥>秸秆>化肥>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酶活性 剖面分布 底物浓度 酶促反应初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物浓度对NaYF_4∶Yb^(3+),Tm^(3+)晶相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喆 刘真育 +1 位作者 赵丹 秦伟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3-857,共5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NaYF4∶20%Yb3+,1%Tm3+上转换发光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光光谱测量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形貌、晶相和发光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实现NaYF4基质从立方相...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的NaYF4∶20%Yb3+,1%Tm3+上转换发光粒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光光谱测量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形貌、晶相和发光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实现NaYF4基质从立方相到六角相的晶相转变。在980 nm红外光的激发下,六角相的NaYF4∶20%Yb3+,1%Tm3+上转换发光粒子发出蓝紫色可见光。通过分析反应物浓度对产物晶相的影响,为制备晶相可控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4 稀土 反应物浓度 晶相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爆炸冲击波效应靶模型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丽萍 孔德仁 +2 位作者 王芳 商飞 贾云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3,16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冲击波压力电测法易受爆炸场寄生效应干扰问题,提出基于效应靶塑性变形的爆炸冲击波压力评定方法。由于效应靶理论模型复杂、参数较多,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模型获得爆炸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与炸药TNT当量、炸高... 针对传统的冲击波压力电测法易受爆炸场寄生效应干扰问题,提出基于效应靶塑性变形的爆炸冲击波压力评定方法。由于效应靶理论模型复杂、参数较多,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模型获得爆炸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与炸药TNT当量、炸高及炸距之关系,并建立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计算模型;设计100 kg、60 kg、20 kg三种标准TNT爆炸的立靶、平靶实验,用回归分析法获得二者经验模型系数。结果表明,立靶与平靶两种结构效应靶最大挠度实验结果与经验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优于3.59%及3.33%。该研究可指导战斗部冲击波压力评估,进而减少爆炸实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效应靶 塑性大变形 量纲分析 冲击波压力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气体配比对C/SiC复合材料ICVI工艺沉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闫联生 邹武 +2 位作者 宋麦丽 王涛 傅立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62,共4页
研究了均热法化学气相渗透工艺过程中反应气体浓度、配比及流动对沉积物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简单反应气体在线监控法。XRD分析结果表明 ,当H2 /MTS摩尔比在 2~ 5之间时 ,可沉积出纯净均匀的碳化硅基体 ;而H2 /MTS摩尔比小... 研究了均热法化学气相渗透工艺过程中反应气体浓度、配比及流动对沉积物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简单反应气体在线监控法。XRD分析结果表明 ,当H2 /MTS摩尔比在 2~ 5之间时 ,可沉积出纯净均匀的碳化硅基体 ;而H2 /MTS摩尔比小于 1时 ,沉积物中含有大量自由碳。SEM分析表明 ,甲基三氯硅烷的浓度对沉积速率和沉积深度影响很大 ,随着甲基三氯硅烷的浓度减小 ,沉积深度增大 ,但甲基三氯硅烷的浓度减小引起沉积速率下降 ,沉积周期延长。确保炉内反应气体流动畅通 ,可提高沉积的均匀性和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气体 配比 C SIC 复合材料 ICVI工艺 沉积性能 影响 均热法化学气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制备NiO纳米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建华 于美 李松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0-112,116,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镍和柠檬酸为原料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氧化镍纳米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比。用热重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反应物、反应过程、产物氧化镍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胶-凝胶pH值、原料配比对产物的... 研究了以硝酸镍和柠檬酸为原料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氧化镍纳米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比。用热重分析(TG-DSC)、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反应物、反应过程、产物氧化镍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胶-凝胶pH值、原料配比对产物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调整柠檬酸与硝酸镍的配比来避免镍的出现。本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自燃烧 氧化镍纳米颗粒 原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水热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纳米晶及其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志军 王俊成 +2 位作者 张威 王俊策 苏文贵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3-1347,共5页
本研究采用成本低,污染少的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后再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最终的纳米锰锌铁氧体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复磁导率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粒径、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反应物... 本研究采用成本低,污染少的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后再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最终的纳米锰锌铁氧体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复磁导率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粒径、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反应物的种类及配比对锰锌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当反应物采用氯化锰、氯化锌、氯化铁,m(Mn)∶m(Zn)∶m(Fe)=4∶1∶10,得到Mn0.8Zn0.2Fe2O4粒子,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其粒子呈球状,粒径在10-20 nm。网络矢量分析仪表明,当吸收厚度为2 mm时,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锰锌铁氧体 共沉淀水热法 反应物配比 反应物种类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低碳钢点焊界面反应物生长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邱然锋 李久勇 +2 位作者 贺玉刚 石红信 SATONAKA S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采用电阻点焊对铝合金与低碳钢进行焊接,分析了接合界面区反应层形貌及分布等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合界面上观察到反应物层的生成,其厚度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界面反应物是由靠近铝合金侧的反应物为FeAl_3和靠近钢侧反应物为Fe_2A... 采用电阻点焊对铝合金与低碳钢进行焊接,分析了接合界面区反应层形貌及分布等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合界面上观察到反应物层的生成,其厚度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界面反应物是由靠近铝合金侧的反应物为FeAl_3和靠近钢侧反应物为Fe_2Al_5构成;FeAl_3的生成归结于其生成自由能较低,而Fe_2Al_5的生长主要因其结构上在c轴方向存有大量Al原子空位而造成的各向异性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反应物 点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质废料液化及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求慧 赵广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对国内生物质废料液化及液化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评述,指出了在我国进行生物质废料液化研究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不同液化条件下生物质原料液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液化物的利用;分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液化物构... 对国内生物质废料液化及液化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评述,指出了在我国进行生物质废料液化研究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不同液化条件下生物质原料液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液化物的利用;分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液化物构成特征;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存在问题和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料 液化 液化产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热方法合成氮化硼过程中反应原料种类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凯 廉刚 +6 位作者 姜海辉 高志增 崔得良 赵显 王琪珑 陶绪堂 蒋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8-1681,共4页
利用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立方氮化硼(cBN),研究了硼源和氮源种类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利用选相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立方氮化硼(cBN),研究了硼源和氮源种类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如果利用硼酸作为反应原料,可以在优化的条件下得到纯相cBN;当硼酸被硼酸铵取代时,制备的样品变成了六方氮化硼(hBN)和cBN的混合物。另一方面,用三聚氰胺取代部分NaN3作为氮源时,样品几乎是纯相的hBN。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热合成氮化硼过程中反应原料的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选相原位合成方法 物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明胶古墨锭修复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建辉 徐雷雷 +2 位作者 徐方圆 吴来明 陈国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2期33-39,共7页
墨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瑰宝,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墨锭霉变、破损开裂、粉化酥解,而难以长久保存,刻不容缓需要保护。为此,采用反相乳液接枝的方法,用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对明胶接枝改性;分析了接枝改性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预... 墨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瑰宝,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墨锭霉变、破损开裂、粉化酥解,而难以长久保存,刻不容缓需要保护。为此,采用反相乳液接枝的方法,用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对明胶接枝改性;分析了接枝改性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预处理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FT-IR进行表征;分别进行干热加速老化试验前后的剪切强度、劈裂强度、抗弯强度等性能测试。经过模拟粘接和试验性修补结果表明,用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对明胶接枝改性胶的剪切强度0.44MPa、劈裂强度68N/m、抗弯强度69N/m,加速老化后仍分别保持0.37MPa、54N/m和44N/m。修复后的古墨锭,粘接强度高、防霉抗菌、耐老化、无损伤,对古墨锭的加固保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墨锭 保护 明胶 丙烯酸丁酯 丙烯腈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酸性糖蛋白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照帆 董元林 +3 位作者 王光毅 陈玉林 葛绳德 方之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 目的:探讨急性期反应质α1酸性糖蛋白(AGP)对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s)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静脉注射AGP,以大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s在吞噬过程中的化学发光为检测指标,并将经AGP调理后的PMNs与酵母聚糖混和进行体外实验检测。结果:AGP组PMNs的化学发光值大大强于对照组,AGP对PMNs氧化发光的增强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用AGP调理的酵母聚糖组,其PMNs化学发光值明显低于用正常大鼠血清调理的酵母聚糖组。结论:应用AGP可以明显增加游移型和非游移型PMN的吞噬和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急性期反应物 中性多形核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物浓度对氢氧化镁沉降性能和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健康 张志宏 +5 位作者 王婧 李晓辉 赵冬梅 乔英钧 马艳芳 刘发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76-1980,共5页
利用氯化镁和电石渣制备镁质胶凝材料所用氧化镁,生产原料廉价,产品用途广泛,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了常温下反应物浓度对氢氧化镁沉降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镁和电石渣摩尔比例为1.25∶1,氯化镁浓度为1.875 mol/L时,氢氧化镁... 利用氯化镁和电石渣制备镁质胶凝材料所用氧化镁,生产原料廉价,产品用途广泛,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了常温下反应物浓度对氢氧化镁沉降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镁和电石渣摩尔比例为1.25∶1,氯化镁浓度为1.875 mol/L时,氢氧化镁料浆沉降速率和平均粒度相比与其他浓度最大,为工业生产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 氢氧化镁 反应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物浓度对新型碳气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璇 闫美芳 +2 位作者 刘振法 张利辉 付浩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77,90,共4页
以间苯三酚(P)、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按一定物质的量比混合,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反应物水溶液,经过溶胶-凝胶、溶剂置换、常温干燥以及高温碳化等过程,制备出碳气凝胶.采用硬度计测量碳气凝胶的硬度,使用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 以间苯三酚(P)、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按一定物质的量比混合,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反应物水溶液,经过溶胶-凝胶、溶剂置换、常温干燥以及高温碳化等过程,制备出碳气凝胶.采用硬度计测量碳气凝胶的硬度,使用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碳气凝胶的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碳气凝胶硬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先减小后增加,比表面积范围为800~1200m2/g,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间苯二酚 碳气凝胶 反应物浓度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加水”一体化方式合成地聚合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焦向科 李涛 +3 位作者 罗仙平 严群 倪帅男 黄子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72-2878,共7页
地聚合物是通过硅铝质材料在一定激发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交替键合网络结构的无机胶凝材料。目前其合成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将活性硅铝原料与激发剂溶液拌合后固化形成(将该合成方式记为GS-1);另一种是向固体反... 地聚合物是通过硅铝质材料在一定激发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交替键合网络结构的无机胶凝材料。目前其合成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将活性硅铝原料与激发剂溶液拌合后固化形成(将该合成方式记为GS-1);另一种是向固体反应前驱物中直接添加水拌合后固化形成(将该合成方式记为GS-2)。本文首先对GS-2合成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再将GS-1和GS-2合成方式在反应物组成、反应过程与机理方面进行比较,并对GS-2合成方式在地聚合物性能改善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合成方式 反应物组成 反应过程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兴进 朱新坚 曹广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2-435,共4页
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性能、延长其寿命是促进其商业化的关键。对MCFC主要性能影响因素 :工作压力、温度、反应气体的组成和利用率、杂质、电流密度和工作时间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气体工作压力和温度可以提高电池性... 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性能、延长其寿命是促进其商业化的关键。对MCFC主要性能影响因素 :工作压力、温度、反应气体的组成和利用率、杂质、电流密度和工作时间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气体工作压力和温度可以提高电池性能 ,但为保证电池寿命 ,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反应气体组成的变化将影响MCFC电压 ;为获得电池整体最佳性能 ,利用率不应过高 ;燃料气体中的杂质必须加以清除 ;在所应用的电流密度范围内 ,电压损失主要是由欧姆过电位造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反应气体 电流密度 利用率 寿命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Ⅲ.反应气吹扫催化膜反应器(RSCMR)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冠忠 沈守仓 马志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陶瓷”非对称无机膜,并用该膜制备了反应气吹扫催化膜反应器(RSCMR)装置。在RSCMR上考察了甲烷一步催化氧化制甲醇反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增加氧气或甲烷的浓度和吹扫气的流...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陶瓷”非对称无机膜,并用该膜制备了反应气吹扫催化膜反应器(RSCMR)装置。在RSCMR上考察了甲烷一步催化氧化制甲醇反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增加氧气或甲烷的浓度和吹扫气的流速(即总的反应气流量)有利于提高甲醇的收率;甲醇在反应条件下的热不稳定性是影响目标反应选择性的重要原因。RSCMR较膜反应器(CMR)系统能更有效地抑制甲醇的热分解,因而可得到较CMR更高的甲醇收率。当反应温度为700℃时,甲醇的收率在CMR中为0.5g/m ̄2h,在RSCMR中可达0.9g/m ̄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氧化 甲烷 甲醇 直接氧化 RSC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A粉末的制备及相结构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宏明 曾麟 +4 位作者 易丹青 郭雁军 贾晓慧 刘珊 何俊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4-1260,共7页
采用沉淀~煅烧法制备F掺杂的FHA(Ca10(PO4)6(0H)2-2xF2r,O≤X≤1)粉末。通过X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研究反应物浓度、F掺杂量和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参数对粉末的物相组成、晶格点阵参数、晶胞体积和密度以及高温热稳定... 采用沉淀~煅烧法制备F掺杂的FHA(Ca10(PO4)6(0H)2-2xF2r,O≤X≤1)粉末。通过X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研究反应物浓度、F掺杂量和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参数对粉末的物相组成、晶格点阵参数、晶胞体积和密度以及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F一的浓度为0.5mol/L时,产物为纯FHA;当F-浓度增大至1.0 mol/L几时,煅烧后产物中有明显的CaF2相;当热处理温度为70~1250℃时,随温度升高,F0.75HA晶胞体积呈线性增加,密度线性减小;随F含量增加,FHA晶体中口轴点阵参数呈非线性减小;F掺杂能够提高FHA的高温热稳定性,当x≥0.5时,FHA粉末在1250℃时不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A粉末 掺杂 反应物浓度 晶胞参数 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