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WA is required for arsenic trioxide induced apoptosis in HeLa and MCF-7 cells v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itochondria linked signal pathway 被引量:8
1
作者 Zhou, J. H. Ye, J. Zhao, X. J. Li, A. P. Zhou, J. W.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48-1648,共1页
关键词 基因 三氧化二砷 诱导方法 细胞凋亡 活性氧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Foliar GA_(3) and ABA Applications on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in Black Currants (Ribes nigrum L.) During Bud Para-dormancy and Secondary Bud Burst
2
作者 Huo Jun-wei Fei Xiao-hui +6 位作者 Gang Hui-xin Zhang Yan Gong Xiao-nan Li Song-lin Bian Chun-yang Yu Gary-Gao Qin D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can cause around 10%-20%yield losses in black currants,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rop in parts of Europe,Asia and North America.The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has been linked to ...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can cause around 10%-20%yield losses in black currants,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rop in parts of Europe,Asia and North America.The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has been linked to bud dormancy and its early release(secondary bud burst)in several fruit crops.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S metabolism and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in black currants.In the present study,two black currant cultivars(Adelinia and Heifeng)with opposing tendency of exhibiting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were sprayed with abscisic acid(ABA)and gibberellic acid(GA_(3))to either inhibit or induce the secondary bud bur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A inhibited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by reducing the contents of ROS(H_(2)O_(2),O_(2)-·)in buds;decreasing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peroxidase(POD)and catalase(CAT);and in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and ascorbic acid(AsA).GA_(3) effectively induced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by increasing ROS contents;increasing the activities of several antioxidant enzymes,such as SOD,POD,CAT,glutathione reductase(GR),ascorbate peroxidase(APX)and the contents of reduced glutathione(GSH);and de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As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GA_(3)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ROS,accelerated the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d promoted the second burst of black currants.However,ROS metabolism was at a low level under ABA treatment,and the buds remained dormant.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OS metabolism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wo black currants of the secondary bud bur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linia and Heifeng AsA-GSH cycle concentra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enzyme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抗氧化活性茶源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绿茶共发酵研究
3
作者 陈洲琴 杨煌建 +5 位作者 程贤 郑木创 吕婉琪 罗立津 张祝兰 连云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7,共7页
该研究采用涂布分离法从新鲜黄金桂茶叶中分离筛选能提高绿茶抗氧化能力的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考察其对绿茶发酵产物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提高绿茶抗氧化能... 该研究采用涂布分离法从新鲜黄金桂茶叶中分离筛选能提高绿茶抗氧化能力的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考察其对绿茶发酵产物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提高绿茶抗氧化能力的内生真菌,编号为T12。经鉴定,菌株T12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绿茶经菌株T12发酵后,pH降低至4.37,多酚、总黄酮和总儿茶素含量分别提高34.01%、25.13%和63.60%,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35.5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升高,抗氧化能力增强;显著促进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活性,提高了紫外B(UVB)辐射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综上,菌株T12对绿茶的功能成分和生物活性有明显影响,为绿茶接种发酵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绿茶 分离 鉴定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HACAT细胞 细胞损伤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G18的抑菌及促生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玉鹏 何静 +5 位作者 陈伟 王斌 张崇庆 李南 李瑞芸 颜宇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5,共12页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的抗病性及其对枸杞的促生作用,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和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的角度,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病原菌腐皮...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的抗病性及其对枸杞的促生作用,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和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的角度,揭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G18对枸杞根腐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机理,为枸杞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皮镰刀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为供试菌株,以1年生‘宁杞7号’健康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单接种腐皮镰刀菌、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7 d后再接种腐皮镰刀菌、接种腐皮镰刀菌发病后再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接种腐皮镰刀菌发病后灌根2.5%咪鲜胺以及无菌水对照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枸杞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采用试剂盒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发酵滤液对腐皮镰刀菌活性氧含量和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单接种腐皮镰刀菌相比,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可显著降低枸杞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对腐皮镰刀菌的保护防效和治疗防效分别为62.3%和54.4%。与CK相比,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显著促进了枸杞的生长(包括株高、茎粗、叶片干鲜质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形指数),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硝态氮、无机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贝莱斯芽孢杆菌G18发酵滤液显著提高了腐皮镰刀菌的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腐皮镰刀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G18是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生防细菌,可显著促进枸杞生长,并大幅提高其抗根腐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根腐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活性氧代谢 防御酶活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螯合Fe(Ⅲ)活化纳米过氧化钙降解萘的研究
5
作者 臧学轲 刘玉龙 吕树光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1,共8页
通过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纳米过氧化钙(nCP),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7.98 m^(2)/g)和较高的纯度(84.1%),在去除萘(NAP)的性能方面优于商用过氧化钙(CP)。相比于nCP/Fe(Ⅲ)体系,柠檬酸(CA)的螯合作用使NAP在180 min内降解率从14.1%提高... 通过化学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纳米过氧化钙(nCP),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7.98 m^(2)/g)和较高的纯度(84.1%),在去除萘(NAP)的性能方面优于商用过氧化钙(CP)。相比于nCP/Fe(Ⅲ)体系,柠檬酸(CA)的螯合作用使NAP在180 min内降解率从14.1%提高至91.0%,表明CA对NAP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CP/Fe(Ⅲ)/CA体系中存在的活性氧物种包括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其中羟基自由基是NAP降解的主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通过加速Fe(Ⅱ)/Fe(Ⅲ)循环间接地促进NAP的降解。氯离子、腐殖酸及低浓度碳酸氢根离子对nCP/Fe(Ⅲ)/CA体系中NAP降解无明显影响,但高浓度碳酸氢根离子会显著抑制NAP的降解。在实际地下水中,通过增加药剂量可以克服实际地下水中不利因素的影响,表明nCP/Fe(Ⅲ)/CA体系在修复受NAP污染的地下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纳米过氧化钙 柠檬酸 活性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活性氧分解技术处理村镇生活垃圾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杨瑞 梁志强 +3 位作者 吴智仁 王彦林 王晓 刘志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 村镇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加,处理形势严峻。为评估低温活性氧(AOS)分解技术对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对生活垃圾进行取样、成分分析及含水率和热值的测定,确定其处理前特性;对AOS技术处理后产生的炉渣进行热灼减率、微观形态、晶相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浸出特性的分析,并检测了排放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垃圾以厨余、橡塑、纸类为主,含水率为45.3%,热值为1.79 MJ/kg。经AOS技术处理后,炉渣的产生率为13.41%,热灼减率为16.51%,高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炉渣微观形态结构复杂,呈片状与粒状颗粒的黏结团聚体,其晶相组成主要为CaCO_(3)和SiO_(2),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相似。在重金属含量方面,除Hg、Pb外,炉渣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均高于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风险筛选值,但所有检测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低于GB 16889—202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可直接填埋。烟气中颗粒物、CO、SO_(2)、NO_(x)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符合GB 18485—2014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AOS) 村镇生活垃圾 低温分解 应用研究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通过下调ROS/p53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
7
作者 胡锦秋 毕晓艳 +4 位作者 马军羽 李梦瑶 李荣 牙甫礼 张春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姜黄素的主要代谢活性产物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溶剂对照(0.05%DMSO)或THC(0.5、1、10μmol/L)与健康人来源的纯化血小板在... 目的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姜黄素的主要代谢活性产物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溶剂对照(0.05%DMSO)或THC(0.5、1、10μmol/L)与健康人来源的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同孵育40 min,随后加入Normal glucose(NG,5 mmol/L)或HG(25 mmol/L)溶液继续作用90 min后,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并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估血小板经典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情况以及胞内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同时,通过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血小板p5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G组相比,HG干预可显著增加血小板聚集(P<0.05)和CD62P的表达(P<0.001),且可被不同浓度的THC显著抑制(P<0.05)。机制上,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HC显著降低HG诱导的血小板内总ROS生成水平(P<0.001),显著下调p5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此外,通过加入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观察到HG诱导的血小板内总ROS生成(P<0.001)以及p5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均显著降低,进一步将其与THC(10μmol/L)联合使用时并未观察到协同抑制效果(P>0.05)。H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均可被NAC和p53特异性抑制剂PFT-μ显著抑制(P<0.05),THC(10μmol/L)与NAC联合干预时对HG诱导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无协同抑制作用(P>0.05),与PFT-μ联合干预时对血小板聚集具有协同抑制作用(P<0.05),但对血小板活化无协同抑制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实验中,THC对HG诱导的健康人血小板聚集与活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ROS/p53介导的信号通路,本研究为THC改善糖尿病及其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血栓形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高糖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水中pH介导调控实现化学活性高效储存及抗癌效应
8
作者 庞波伦 高钰婷 刘志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4-2924,共11页
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中活性氮氧粒子(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RONS)快速衰减限制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因此提出了一种pH介导调控的储存策略。该研究发现空气表面放电时间延长至电极温度稳态140℃时,... 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中活性氮氧粒子(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RONS)快速衰减限制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因此提出了一种pH介导调控的储存策略。该研究发现空气表面放电时间延长至电极温度稳态140℃时,放电模式发生臭氧主导型向氮氧化物主导型的动态转变,进而改变了RONS的浓度变化趋势;储存时,中性环境(pH=7)可有效抑制H_(2)O_(2)的分解,碱性环境(pH=10)通过质子转移抑制NO_(2)^(-)与ONOO^(-)/O_(2)^(-)的衰减速率。储存结束时,酸化至初始酸性环境能有效恢复PAW化学活性,中性储存PAW保持最佳抗癌效力。基于“中性/碱性储存-酸性激活”的pH调控策略,PAW生物活性在常温下长效维持。该研究揭示了放电模式转变和pH调控对PAW剂量的影响,为开发具有长效高活性的PAW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表面放电 等离子体活化水 pH调控 活性氮氧粒子 抗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FABP4通过调节Nrf2/GPX4轴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10
作者 白冰 谭州科 +2 位作者 石彬 蒲涛 杨亦彬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7,共10页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经缺氧处理24 h后再复氧不同时间(1、3、6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HK-...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缺氧/复氧(H/R)处理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经缺氧处理24 h后再复氧不同时间(1、3、6 h),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HK-2细胞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信使RNA(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HK-2细胞中FABP4基因表达,再进行H/R(缺氧24 h复氧6 h)处理,或联合Nrf2抑制剂ML385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亚铁离子(Fe^(2+))水平,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BP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HK-2细胞中FABP4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H/R处理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同时升高HK-2细胞中MDA、Fe~(2+)及ROS水平,降低GSH水平,降低Nrf2、HO-1、GPX4、SLC7A11蛋白水平(均为P<0.05)。沉默FABP4可升高H/R处理的HK-2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中MDA、Fe~(2+)及ROS水平,升高GSH水平,同时升高Nrf2、HO-1、GPX4、SLC7A11蛋白水平(均为P<0.05)。而联合ML385处理后可逆转FABP4基因沉默对H/R处理的HK-2细胞铁死亡的改善作用。结论 沉默FABP4可减轻H/R诱导的HK-2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GPX4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轴 缺氧/复氧 肾小管上皮细胞 铁死亡 细胞增殖活性 活性氧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辅助MnFe_(2)O_(4)@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军 任明杰 +3 位作者 张梨梨 曾玲玲 王慧玲 孟祥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9-1880,共12页
通过水浴-逆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催化剂MnFe_(2)O_(4)@AC(MFA),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MnFe_(2)O_(4)纳米颗粒包覆在活性炭(AC)表面,构成了多级孔结构。MFA较AC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76 m^(2)·g^(-... 通过水浴-逆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催化剂MnFe_(2)O_(4)@AC(MFA),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MnFe_(2)O_(4)纳米颗粒包覆在活性炭(AC)表面,构成了多级孔结构。MFA较AC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76 m^(2)·g^(-1),平均孔径为8.49 nm。MFA的比磁化强度高达38.92 emu·g^(-1),可利用外磁场实现高效固液分离。以MFA为催化剂,在紫外光辅助下活化过硫酸氢钾(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表明,在紫外光辐照下MFA/PMS体系对TC降解率能够达到97.70%,是无紫外光照射体系的1.2倍;共存阴离子、药剂制度、TC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系统的催化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循环5次之后,降解率仍可达到82.76%。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单线态氧(^(1)O_(2))是紫外光辅助MFA/PMS高级氧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氧。机理分析表明,MFA的高吸附性为催化降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紫外光辐照和MFA/PMS高级氧化体系的协同效应可显著提升活性基团的生成效率,从而促进了有机分子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过硫酸盐 紫外光辅助 活性炭 铁氧体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崔维怡 谭乃迪 +1 位作者 霍其雷 李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29-6139,共11页
甲苯是一种来源广泛的芳香族化合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都产生强烈的危害。锰氧化物具有形貌可控、晶体结构多样、价态可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甲苯氧化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进展,主要... 甲苯是一种来源广泛的芳香族化合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都产生强烈的危害。锰氧化物具有形貌可控、晶体结构多样、价态可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甲苯氧化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锰氧化物和复合锰氧化物,讨论了形貌、晶型结构、氧空位、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因素对甲苯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一部分甲苯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最后,提出开发简单的合成工艺以构建MnO_(x)纳米催化剂或Mn基复合纳米催化剂,研究实际的工业尾气影响催化剂行为的因素等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催化氧化 锰氧化物 活性 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甘平果实裂果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林 陈星宏 +5 位作者 马梦雨 马岩岩 郑永强 易时来 吕强 谢让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7,共14页
选取易裂果品种甘平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及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裂果的发生率,检测各处理下树体及果实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利用数据统计学探究其与裂果的相关性,进而解析水分调控对甘平裂果发生率... 选取易裂果品种甘平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及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裂果的发生率,检测各处理下树体及果实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利用数据统计学探究其与裂果的相关性,进而解析水分调控对甘平裂果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甘平裂果时间主要发生在盛花后120~150 d,即果实膨大期(每年7-8月),属于外裂果.水分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变化幅度20%以内能有效控制裂果发生.与其他处理相比,75%土壤含水量下植株的光合速率最强,叶片和果实的相对含水量、水势、N、K和Ca含量显著增高,果实的总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最高,而OFR,H_(2)O_(2),MDA的摩尔质量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和果皮的水势和含水量、果皮细胞纤维素和总果胶的质量分数以及活性氧代谢与裂果率显著相关,推测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植株能有效增强光合作用和抗逆性,进而通过增加果皮厚度和延展性增强果实的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平 裂果 水分平衡 细胞壁物质 活性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耦合有机物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天 栗振华 +1 位作者 邵明飞 段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获取“绿氢”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措施。然而,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仍面临电解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制约了阴极产氢... 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是获取“绿氢”的必经之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措施。然而,目前电解水制氢技术仍面临电解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过程缓慢,制约了阴极产氢,并且阳极产物氧气的附加值较低。利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催化有机物选择性氧化(替代OER),被证明是能够降低电解水反应电压、提高产氢效率的有效策略,并且利用阳极得到高附加值化学品可以进一步分摊并降低制氢成本,最近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总结了近年来电解水制氢耦合有机物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阳极表面水活化产生活性氧的种类及其催化有机氧化反应机理、反应物吸附过程强化提升反应速率相关策略、电解水制氢耦合氧化反应器设计和产物分离等技术。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活性氧 耦合反应 有机氧化 反应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对血小板活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标 赵丽丽 +2 位作者 杜佳豪 闫妍 戴克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如何调控血小板活化和凋亡信号转导,并探明血小板活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凝血酶直接刺激血小板或用ROS抑制剂NAC预处理血小板后再加入凝血酶刺激血小板,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凝血酶和NAC对血小板P-selectin...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如何调控血小板活化和凋亡信号转导,并探明血小板活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凝血酶直接刺激血小板或用ROS抑制剂NAC预处理血小板后再加入凝血酶刺激血小板,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凝血酶和NAC对血小板P-selectin表达、αⅡbβ3活化、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S外翻、ROS表达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凝血酶能够诱导血小板内ROS产生,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0.01 U凝血酶会诱导血小板出现ROS依赖性的高程度的整合素αⅡbβ3活化、P-selectin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凝血酶诱导血小板,均会出现ROS依赖性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变化和PS外翻。血小板受凝血酶诱导30 min后整合素αⅡbβ3活化达到最大值,60 min后血小板内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最大值。而经ROS抑制剂NAC预处理后再加入凝血酶进行诱导,血小板P-selectin表达、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血小板聚集功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结论:凝血酶诱导血小板时,ROS先调控血小板发生活化,而后调控血小板发生凋亡现象,血小板活化和凋亡现象都依赖于血小板ROS的产生,且活化和凋亡信号有序发生,而抑制血小板内ROS信号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凋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血小板 活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调控活性氧稳态维持马铃薯愈伤早期的细胞膜完整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柳宁 尹燕 +4 位作者 徐晓斌 宋兵芳 程新艳 王毅 毕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2-228,共7页
本研究用2 mmol/L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浸泡处理人工损伤的马铃薯块茎10 min,测定愈伤早期(损伤后12 h内)块茎伤口处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量及酶促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分析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膜的完... 本研究用2 mmol/L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浸泡处理人工损伤的马铃薯块茎10 min,测定愈伤早期(损伤后12 h内)块茎伤口处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量及酶促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分析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结果表明,SA提高了愈伤早期块茎伤口处NADPH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了伤口处O_(2)^(―)·和H_(2)O_(2)的积累。SA总体提高了块茎伤口处过氧化物酶活性,但总体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SA还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水平。此外,SA提高了块茎伤口处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降低了细胞膜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综上,SA可以通过调控马铃薯块茎愈伤早期伤口处的ROS稳态,提高体外抗氧化能力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保证愈伤早期正常代谢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 水杨酸 愈伤早期 活性氧产生与清除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负载CeO_(2)改性CuO催化剂的碳烟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家琳 徐大为 +1 位作者 高越 李新刚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21,共10页
通过在泡沫镍基底上预沉积CeO_(2)晶核,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出泡沫镍负载CeO_(2)改性CuO催化剂(xCeO_(2)-CuO/NF),同未加入CeO_(2)的催化剂(CuO/NF)相比,其碳烟氧化活性显著提高。随着催化剂中CeO_(2)含量的增加,Ce/Cu质量比不断增大直... 通过在泡沫镍基底上预沉积CeO_(2)晶核,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出泡沫镍负载CeO_(2)改性CuO催化剂(xCeO_(2)-CuO/NF),同未加入CeO_(2)的催化剂(CuO/NF)相比,其碳烟氧化活性显著提高。随着催化剂中CeO_(2)含量的增加,Ce/Cu质量比不断增大直至趋于平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之提高直至基本不变。其中,6.5CeO_(2)-CuO/NF的催化活性最好,T_(50)(383℃)最低,比CuO/NF催化剂低32℃。研究结果表明,预沉积CeO_(2)晶核一方面可促进CuO微纳结构的生长,提高碳烟颗粒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效率;另一方面,xCeO_(2)-CuO/NF中形成的Cu_(x)Ce_(1-x)O固溶体增强了铜铈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Ce^(3+)/Ce^(4+)和Cu^(2+)/Cu^(+)之间氧化还原耦合循环促使活性氧物种的生成,并提升了其本征活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其催化碳烟氧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固溶体 纳米结构 多相反应 活性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基碳材料双功能催化剂在电芬顿体系中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爽 吕月琴 +1 位作者 刘星宇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132,共11页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环丙沙星(CIP)及其降解中间体在环境中的累积,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使用电芬顿技术降解CIP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污染控制方法.本文以有机金属骨架ZIF-67作为前驱体,在不同温...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环丙沙星(CIP)及其降解中间体在环境中的累积,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使用电芬顿技术降解CIP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污染控制方法.本文以有机金属骨架ZIF-67作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煅烧下合成了一系列的Co基碳材料电催化剂(Co-NC-T),并用于CIP的降解.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性能最佳的Co-NC-900材料含有最高比例的石墨N,这有利于O_(2)通过2e^(-)还原反应生成H_(2)O_(2);Co的多重价态[Co(0),Co(Ⅱ)及Co(Ⅲ)]可以促进反应过程中的H_(2)O_(2)转化为多种活性氧物种.Co-NC-900催化剂可以同时促进H_(2)O_(2)的形成和活化,这有利于CIP的降解.猝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的活性氧物种依次为·O_(2)-和·OH.活性氧物种可以协同参与污染物的降解,进而提高CIP的降解效果.CIP的降解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pH=3的条件下,Co-NC-900对CIP的降解效率在120 min可以达到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环丙沙星 ZIF-67 Co基碳材料 活性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W及其与LTP的联合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先科 李淼 +1 位作者 李彩虹 渠琛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以济麦22、百农307为材料,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制备时间分别为5.0、7.5、10.0 min,分别命名为PAW-5、PAW-7.5、PAW-10)及其与低温等离子体(LTP)联合处理(LTP+W-5、LTP+W-7.5、LTP+W-10)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PAW、... 以济麦22、百农307为材料,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制备时间分别为5.0、7.5、10.0 min,分别命名为PAW-5、PAW-7.5、PAW-10)及其与低温等离子体(LTP)联合处理(LTP+W-5、LTP+W-7.5、LTP+W-10)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PAW、LTP在小麦种子活力提高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种子均于LTP处理9 s时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达到最佳,因此选用LTP处理时间9 s进行PAW与LTP联合作用效果研究。PAW、PAW与LTP联合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并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总体以LTP+W-7.5处理效果最好;未经LTP处理的种子与蒸馏水之间的接触角最大,表明其润湿性能最弱,相较之下,未经LTP处理的种子与PAW之间的接触角有所下降,而经LTP处理后的种子与蒸馏水或PAW之间的接触角极显著下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PAW及其与LTP联合处理的小麦幼苗中的活性氧氮(RONS)含量总体上显著增加,而仅LTP处理的小麦幼苗中RONS含量无显著变化。综上,PAW及其与LTP联合处理均有效地促进了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LTP+W-7.5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活化水 活力指数 润湿性能 活性氧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糖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陈荣华 王明伟 +1 位作者 江波 陈静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62,共10页
为探究红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作者首先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Caco-2细胞作为氧化损伤模型,以评估红糖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抗氧化能力(cel... 为探究红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作者首先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Caco-2细胞作为氧化损伤模型,以评估红糖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抗氧化能力(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对红糖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糖提取物能够改善由t-BHP造成的细胞凋亡,可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每克红糖提取物的CAA值相当于12.27μmol槲皮素。另外,红糖提取物中含有原儿茶酸、香草酸、绿原酸、氯化矢车菊素、香豆素和芹菜素等酚类化合物。该研究为红糖及红糖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和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试验 氧化应激 酚类化合物 活性氧检测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