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O/L)遗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锦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就... 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青苗豆×泉州麻壳"、"富川大花生×隆安宝湾花生"和"汕油162×Sunoleic95R",分别对其F2代油酸/亚油酸比值(O/L)进行柱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亲本其后代就呈现出不同的图形分布,一个杂交组合后代呈现多峰,另外两个是偏离正态分布的单峰,根据图形分布可以判断出O/L是有主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亚油酸(o/l) 图形分析 遗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传堂 唐月异 +4 位作者 王秀贞 吴琪 孙全喜 朱立贵 王志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推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多点鉴定。结果表明:山东莱西春播种植,供试新品种的子仁产量水平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花育20号或花育25号、花育33号相当或更高;在安徽夏播种植... 为推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多点鉴定。结果表明:山东莱西春播种植,供试新品种的子仁产量水平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花育20号或花育25号、花育33号相当或更高;在安徽夏播种植其子仁产量高于高油酸对照品种花育32号或花育951,尤以花育664、花育666、花育963和花育964的产量优势更为明显;7个品种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亚比均高于23,其中花育964油亚比最高,达3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产量 油亚比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FAD2-1基因与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迟晓元 郝翠翠 +7 位作者 陈明娜 潘丽娟 陈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梁成伟 禹山林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花生AhFAD2-1由位于不同基因组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AhFAD2-1A和AhFAD2-1B共同编码,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酶结构、酶活性或表达调控的变化,共同导致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花生品种(系)的AhFAD2-1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 花生AhFAD2-1由位于不同基因组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AhFAD2-1A和AhFAD2-1B共同编码,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酶结构、酶活性或表达调控的变化,共同导致高油酸性状的产生。本研究通过对13个不同花生品种(系)的AhFAD2-1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查找点突变或插入位点,寻找与高油酸性状关联的基因位点。结果表明:E11、花育30、鲁花12、豫花15、河北高油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相应的O/L值为1.01-1.40;鲁花14、花育17、花育19、花育23、E12S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中E12S较特殊O/L值为9.05,其他品种O/L值为1.54-1.97;E16、E18和花育32号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其相应O/L值为12.3-41.85。本研究结果对于高油酸性状的分子鉴定以及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FAD2-1 油酸/亚油酸比值(o/l)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高效绿色配套植保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志伟 颜廷涛 +3 位作者 窦守众 徐登宸 陈宁 王传堂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2,共4页
为加速高油酸花生产业化进程,选用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63,于2018-2019在山东莒南进行了两年配套绿色植保技术试验。2018年结果表明,先正达美甜■保叶方案产量423.2 kg/667m^2,较常规措施增产32.8%,油酸含量提高8.90%,亚油酸含量降低7.1... 为加速高油酸花生产业化进程,选用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63,于2018-2019在山东莒南进行了两年配套绿色植保技术试验。2018年结果表明,先正达美甜■保叶方案产量423.2 kg/667m^2,较常规措施增产32.8%,油酸含量提高8.90%,亚油酸含量降低7.14%,油亚比提高12.81。在此基础上改进的2019年“花生三宝”方案对花生叶斑病防效高达96.2%,明显优于常规措施(防效3.8%),产量617.53 kg/667m^2,较常规措施增产58.85%,油酸含量提高3.30%,亚油酸含量降低3.09%,油酸/亚油酸比值提高10.03,667m^2增收1500余元,同时能显著减少农药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甜■ 高油酸花生 叶斑病 产量 油酸 油亚比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莒南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脂肪酸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臧家富 李元高 +4 位作者 王洛营 许文雷 张文生 罗宝利 万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1期31-34,共4页
为加快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步伐,筛选出适宜莒南县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推动花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家花生体系研究室收集的开农1715、开农61、冀花16、冀花19、潍花25、豫花37、冀花13、冀花18和阜花22共9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试验材... 为加快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步伐,筛选出适宜莒南县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推动花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家花生体系研究室收集的开农1715、开农61、冀花16、冀花19、潍花25、豫花37、冀花13、冀花18和阜花22共9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莒南县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农1715、开农61比对照花育963产量增产极显著,增幅分别为16.12%、13.61%,油酸含量分别为79.20%、77.80%,油亚比分别为21.88、13.01,生育期分别为122、123 d,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均较好。开农1715、开农61于2017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17)410033和GPD花生(2017)410026,适宜在莒南县推广种植。冀花19虽与对照相比荚果增产不显著,但出仁率较高,达76.8%,需继续试验关注。阜花22油酸含量为55.20%,油亚比为2.14,未达到高油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成分检测 油酸含量 油亚比 登记编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