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治疗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青
张丽梅
+3 位作者
刘殿武
贺宇彤
肖永红
何海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pcDNA3 ALR重组质粒治疗。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测定Ⅰ、Ⅲ型胶原、TIMP 1和ALR在肝组织的表达,RT PCR测定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两个ALR治疗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和TIMP 1在肝组织的表达在两个ALR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R的表达要明显强于模型组。TIMP 1mRNA在两个ALR治疗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ALR重组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TIMP 1活性表达而促进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的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华锋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克隆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编码区cDNA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提取新生大鼠肝脏总RNA为模板,以寡聚dT为引物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我们设计的PCR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双...
目的:克隆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编码区cDNA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提取新生大鼠肝脏总RNA为模板,以寡聚dT为引物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我们设计的PCR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双链cDNA;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大鼠ALR的原核表达质粒,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内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其序列与以前报道的完全一致;构建的大鼠ALR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rALR融合蛋白,其表达量占菌体蛋白30%。结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为ALR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再生增强因子联合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曜
袁刚
+1 位作者
孙航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rALR与新生大鼠肝细胞脾内移植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36h后随机分为6组:(Ⅰ组:造模对照组;Ⅱ/组:脾脏注射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Ⅲ组:脾脏注射rA...
目的:探讨应用rALR与新生大鼠肝细胞脾内移植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36h后随机分为6组:(Ⅰ组:造模对照组;Ⅱ/组:脾脏注射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Ⅲ组:脾脏注射rALR1ml(50μg/(kg·d)),腹腔注射rALR1ml(50μg/(kg·d));Ⅳ: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Ⅴ组: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rALR1ml;Ⅵ组: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CsA1ml(10mg/(kg·d))。比较各组生存率。术后第1、5天、14天获取肝组织,观察病理变化。术后第1、2、5、12天采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Ⅱ组存活时间与Ⅰ组比较无差异。Ⅲ组最长存活时间为118h,肝脏病理及肝功能改变情况基本同Ⅰ组和Ⅱ组。Ⅳ组有部分长期存活,2周生存率为33.3%。V组两周存活率显著高于Ⅳ(75%对33.3%,P〈0.02),Ⅵ组和Ⅳ组2周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及病理情况在Ⅳ、V、Ⅵ组有明显改善,尤以V组最为显著。)结论:应用rALR联合新生大鼠肝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改善D—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及改善肝脏病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肝再生增强因子
新生大鼠肝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治疗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青
张丽梅
刘殿武
贺宇彤
肖永红
何海艳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3,共4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2 4 89)~~
文摘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pcDNA3 ALR重组质粒治疗。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测定Ⅰ、Ⅲ型胶原、TIMP 1和ALR在肝组织的表达,RT PCR测定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两个ALR治疗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和TIMP 1在肝组织的表达在两个ALR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R的表达要明显强于模型组。TIMP 1mRNA在两个ALR治疗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ALR重组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TIMP 1活性表达而促进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Keywords
hepatic fibrosis
rat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gene therapy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
分类号
R394.8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R459.9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的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华锋
刘杞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文摘
目的:克隆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编码区cDNA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提取新生大鼠肝脏总RNA为模板,以寡聚dT为引物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我们设计的PCR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双链cDNA;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大鼠ALR的原核表达质粒,然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内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其序列与以前报道的完全一致;构建的大鼠ALR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rALR融合蛋白,其表达量占菌体蛋白30%。结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cDNA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为ALR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Keywords
rat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 cDNA clone;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R333.4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94.8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再生增强因子联合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曜
袁刚
孙航
刘杞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843
30500457)
+1 种基金
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2001]38)
CSTC2006BB5276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rALR与新生大鼠肝细胞脾内移植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36h后随机分为6组:(Ⅰ组:造模对照组;Ⅱ/组:脾脏注射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Ⅲ组:脾脏注射rALR1ml(50μg/(kg·d)),腹腔注射rALR1ml(50μg/(kg·d));Ⅳ: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d;Ⅴ组: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rALR1ml;Ⅵ组:脾脏移植2×10^7新生大鼠肝细胞,腹腔注射CsA1ml(10mg/(kg·d))。比较各组生存率。术后第1、5天、14天获取肝组织,观察病理变化。术后第1、2、5、12天采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Ⅱ组存活时间与Ⅰ组比较无差异。Ⅲ组最长存活时间为118h,肝脏病理及肝功能改变情况基本同Ⅰ组和Ⅱ组。Ⅳ组有部分长期存活,2周生存率为33.3%。V组两周存活率显著高于Ⅳ(75%对33.3%,P〈0.02),Ⅵ组和Ⅳ组2周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及病理情况在Ⅳ、V、Ⅵ组有明显改善,尤以V组最为显著。)结论:应用rALR联合新生大鼠肝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改善D—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及改善肝脏病理状况。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肝再生增强因子
新生大鼠肝细胞移植
Keywords
Acute hepatic function failure (AHF)
rat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ralr)
Newborn
rat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分类号
R457.2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治疗作用
李青
张丽梅
刘殿武
贺宇彤
肖永红
何海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编码区的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
马华锋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肝再生增强因子联合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的实验研究
陈曜
袁刚
孙航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