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抗氧化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可慧 于方明 +4 位作者 李明顺 周振明 谌斌 蓝殿 孙双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6-1470,共5页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d2+水平(0、1、2.5、5、10、15mg·L-1)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非酶物质(SH、GSH、PCs)含量以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叶片和根系SOD活性随Cd处理质量浓...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d2+水平(0、1、2.5、5、10、15mg·L-1)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非酶物质(SH、GSH、PCs)含量以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叶片和根系SOD活性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降低的变化趋势,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小白菜的生物量、根长、株高、叶绿素质量分数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表明Cd抑制了小白菜的生长,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小白菜地上、地下部镉质量分数均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当Cd处理质量浓度为15mg·L-1,小白菜地上、地下部镉质量分数分别达到637.5、1663.0mg·kg-1,表明小白菜对Cd有良好的富集效果。小白菜根系与叶片中SH、GSH和PCs含量均随Cd处理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表明SH、GSH和PCs在解毒小白菜Cd毒害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小白菜 抗氧化酶 非酶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地区优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素琴 姚祥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5-67,共3页
对24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及9个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702和0.84... 对24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及9个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702和0.8439,且净效应均达极显著正值;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正值且较大,但净效应呈负值;结角密度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及净效应均为负值。研究结果分析,浙北优质甘蓝型油菜高产的育种方向,在选择合适结角密度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每角果实粒数和单株有效总角果数两个主要目标性状的选择上,同时兼顾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性状 产量 育种目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FLP扩增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符庆功 余小林 +2 位作者 曹家树 王永勤 向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利用AFLP技术从白菜核不育两用系"矮脚黄"可育系DNA中得到一个特异扩增片段MF-14.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不育系也存在该片段的同源序列;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89... 利用AFLP技术从白菜核不育两用系"矮脚黄"可育系DNA中得到一个特异扩增片段MF-14.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不育系也存在该片段的同源序列;回收该特异扩增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289bp,其碱基组成为A+T=46.02%.与白菜RAPD特异片段S107及其他育性相关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均低于50%.表明该片段为一新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 Makino 核雄性不育 AFlP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胁迫下油菜生物量Al积累及保护酶系统的响应 被引量:6
4
作者 韦冬萍 刘鹏 +2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韦剑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51-2356,共6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油菜湘杂油二号(耐Al型)和浙双758(Al敏感型)的生物量、根尖Al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MDA和Pro含量对A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胁迫7d时,湘杂油二号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下降率(13%~36%、13%~36%、...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油菜湘杂油二号(耐Al型)和浙双758(Al敏感型)的生物量、根尖Al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MDA和Pro含量对A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胁迫7d时,湘杂油二号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下降率(13%~36%、13%~36%、5%~17%)均小于浙双758(30%~53%、12%~20%、16%~28%)。胁迫14d生物量下降比胁迫7d时明显,根冠比也随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同时,株高变化趋势与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胁迫7d下,湘杂油二号根尖A1含量在3.94~5.88μg·g^-1之间,浙双758在4.96—7.54μg·g^-1之间,胁迫14d时根尖Al积累进一步增加。Al^3+对叶片SOD、CAT和POD具有激活效应,SOD上升幅度较为明显,胁迫7d和14d时,200μmol·L^-1。Al^3+浓度下湘杂油二号分别增加2.50倍和2.03倍,浙双758分别增加2.02倍和1.83倍,Al^3+对CAT和POD的诱导效应小于SOD;从时间差异看,SOD、CAT的绝对活性和增幅在胁迫14d时小于胁迫7d,POD相反。叶片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升高,MDA含量在湘杂油二号中低于浙双758,而脯氨酸含量是湘杂油二号高于浙双758。研究认为,湘杂油二号根尖排斥A1的能力较强,且叶片能够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和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因而其耐Al性强于浙双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胁迫 油菜 生物量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白菜型冬油菜与春油菜的SSR和InDel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彦 杨刚 +7 位作者 孙万仓 王丽萍 张树娟 杨建胜 刘林波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2.15个;有效等位基因变幅为1.05~3.27个,平均为1.70个.Shannon指数的变幅范围在0.1217~1.2695间,平均值为0.5803;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范围为0.0499~0.6377,平均值为0.3081.通过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并按加权配对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19份材料的GS变异在0.52~0.86之间.在GS为0.605水平上可将19份材料按两室与多室性划分为I-1和I-2两大类群,I-1类群在GS为0.655水平上可按冬春性分为II-1、II-2两个亚类群.在GS为0.71水平上,可将冬性材料划分为4个小群.聚类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冬、春性品种间及春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SSR IN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研究油菜叶片的生长动态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宁 李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23-15824,共2页
[目的]模拟油菜叶片的生长动态。[方法]以9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记录油菜生育期内主茎叶片数累积情况并采用MATLAB编程语言对叶片生长动态进行模拟。[结果]各油菜品种出叶速度为春后>苗期>越冬期,各品种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大... [目的]模拟油菜叶片的生长动态。[方法]以9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记录油菜生育期内主茎叶片数累积情况并采用MATLAB编程语言对叶片生长动态进行模拟。[结果]各油菜品种出叶速度为春后>苗期>越冬期,各品种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700,较好地反映了油菜叶片的生长动态。[结论]该研究为油菜智能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优质高产油菜的生产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长动态 模拟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春化基因BrFLC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刚 孙万仓 +10 位作者 王丽萍 曾秀存 刘自刚 李学才 方彦 武军艳 王凯音 侯献飞 钱武 马骊 刘海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 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 FLC1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 FLC2和Br FLC3上。Br 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 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春化基因 BrFlC基因 序列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sBnFL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玉秀 张生萍 +2 位作者 许唱唱 马小岗 杜德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6,共7页
【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上的sBnFLD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研究,为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拟南芥和白菜型油菜FLD同源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RT-PCR... 【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上的sBnFLD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研究,为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拟南芥和白菜型油菜FLD同源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RT-PCR扩增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86号品系(光周期不敏感)的FLD同源基因,用qRT-PCR技术检测sBnFLD基因在86号品系不同发育时期茎、叶和茎尖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出了sBnFLD基因,命名为sBnFLD,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R003079.1。sBnFLD基因cDNA全长2 376bp,有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编码79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86.5ku,等电点8.5;sBnFLD为非分泌蛋白和非膜蛋白;sBnFLD蛋白N端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α螺旋结构域(SWIRM)和NAD(P)-binding-8结构域,该蛋白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BnFLD蛋白与已报道的甘蓝型油菜未知蛋白(CDX73929.1)和电子克隆的白菜型油菜FLD(XP_009135110.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与拟南芥FLD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7%。qRT-PCR分析结果显示,sBnFLD基因在油菜苗期和现蕾初期茎、叶、茎尖中均有表达,但在蕾期茎尖中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出的sBnFLD基因为甘蓝型油菜的FLD同源基因,该基因在春性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开花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性甘蓝型油菜 基因克隆 FlD同源基因 开花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类作物叶片长宽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杰 王辉 +2 位作者 程锋 武剑 王晓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14-24,共11页
利用2套白菜类作物双单倍体(DH)群体与分别包含230、14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叶宽、叶片形态指数(叶宽/叶长)3个叶片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DH群体中,在6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9个... 利用2套白菜类作物双单倍体(DH)群体与分别包含230、14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叶长、叶宽、叶片形态指数(叶宽/叶长)3个叶片形态学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DH群体中,在6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9个QTLs位点,其中6个QTLs与叶长相关,2个QTLs与叶片形态指数相关,1个QTL与叶宽相关。这些QTLs分别位于连锁群A01、A03、A05、A06、A09和A10上。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7.1%~28.1%之间。其中,叶长与叶片形态指数的QTLs在两个群体中定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相近的位置。通过亲本重测序数据对Z16_SZQF1DH群体进行标记加密,最终将叶片形态指数QTL定位于标记BrID111431位点处,对该位点白菜注释基因分析发现在距BrID111431标记54Kb处存在可能的候选基因BrXTH9。95份白菜类作物构成的自然群体转录组数据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叶片形态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性,BrXTH9可能在白菜类作物中参与了叶片形态指数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类作物 DH群体 叶片形态学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QTl) 叶片形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BclUBE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小玲 赵瑞丽 +2 位作者 钟开勤 朱朝辉 陈敏氡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72-1777,共6页
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菜心中获得cDNA全长459 bp的E2基因,命名为BclUBE2。该基因编码15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24ku,理论等电点为5.37,为亲水性非分泌蛋白。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一个泛素结合酶E2活性位点、一个WD重复序列和一个高度保守... 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菜心中获得cDNA全长459 bp的E2基因,命名为BclUBE2。该基因编码15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24ku,理论等电点为5.37,为亲水性非分泌蛋白。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一个泛素结合酶E2活性位点、一个WD重复序列和一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进化分析发现,菜心BclUBE2蛋白与芸薹属芜菁和油菜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表明,菜心BclUBE2基因在根、茎、叶、叶柄中均有表达,且表达丰度和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下,根中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在处理1 h时表达量最低;在茎、叶、叶柄中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茎和叶柄处理6 h时的表达量最高,叶片处理1 h时的表达量最高。说明菜心BclUBE2基因在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BclUBE2基因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心cDNA-AFLP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旭峰 王恒 +1 位作者 黄敏 雷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6-300,共5页
以菜心的顶端分生组织为试材,对影响菜心cDNA-AFLP体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于菜心转录组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菜心总RNA提取;SMART双链cDNA合成法效率较高,其中第二链cDNA合成的最佳循环数... 以菜心的顶端分生组织为试材,对影响菜心cDNA-AFLP体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于菜心转录组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菜心总RNA提取;SMART双链cDNA合成法效率较高,其中第二链cDNA合成的最佳循环数为24个;Taq I/Ase I分步各酶切3 h可使双链cDNA酶切完全;预扩增体系以模板稀释20倍,27个循环扩增效果较好,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影响不大,但Mg2+对PCR扩增影响较大,经比较加入2.5μL Mg2+(25 mmoL/L)的预扩及选扩电泳的效果均最佳;预扩产物稀释2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其PAGE电泳可以获得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带型。cDNA-AFLP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为菜心抽薹开花分子机理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CDNA-AFlP 分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l_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芬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5,共4页
采用CaCl2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mol/L)CaCl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 采用CaCl2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mol/L)CaCl2对盐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单株干重、单株鲜重和展开叶片数等,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白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可以通过增强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增强光合能力,从而减轻NaCl对小白菜的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CACl2 盐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不同生育期红菜薹的影响
13
作者 朱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3-1105,共3页
研究了NaCl胁迫对不同生育时期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 Tsen et L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300 mmol/L的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红菜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幼苗期,不同浓... 研究了NaCl胁迫对不同生育时期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 Tsen et L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300 mmol/L的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红菜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幼苗期,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菜薹的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均无显著影响,在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红菜薹的地上部干重反而显著增加;在成株期,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菜薹的叶片数、主薹高度、主薹茎粗、侧薹数、单株产量、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 Tsen et lee] NACl胁迫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漳县高产抗逆油菜品种筛选
14
作者 马恒 曾祥巧 +5 位作者 蔡金兰 张荣 刘春萍 龚洪波 魏静 王文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9-22,26,共5页
为筛选适宜湖北省南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品种,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收集了20个双低油菜品种在南漳县典型冬油菜生产区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圣缘2号、陕油28、华油杂2011、中油杂50... 为筛选适宜湖北省南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品种,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收集了20个双低油菜品种在南漳县典型冬油菜生产区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圣缘2号、陕油28、华油杂2011、中油杂501、农油杂007、利油杂1号、利油杂178、鄂油杂508、金油杂9号9个品种表现整齐度高、长势旺、抗逆性较强、产量相对较高,适宜在当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高产 抗逆 筛选 南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Ce^(3+)、La^(3+)和SeO_4^(2-)离子对白菜吸收铬、铁的影响
15
作者 刘小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Fe2+、Ce3+、La3+和SeO42-对白菜吸收铬、铁(Cr、F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Fe2+的浓度从2.0mg/L提高到4.0mg/L条件时,白菜根Fe的含量会显著增加(p≤0.05),而白菜Cr的含量会明显下降(p≤0.05);而Ce3+、La3+和SeO... 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Fe2+、Ce3+、La3+和SeO42-对白菜吸收铬、铁(Cr、F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Fe2+的浓度从2.0mg/L提高到4.0mg/L条件时,白菜根Fe的含量会显著增加(p≤0.05),而白菜Cr的含量会明显下降(p≤0.05);而Ce3+、La3+和SeO42-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白菜对六价铬[Cr(Ⅵ)]的吸收作用,在此基础上如果适当提高营养液Fe2+的浓度则会进一步降低白菜Cr的含量,但白菜根Fe的含量则会进一步提高。当营养液Ce3+、La3+和SeO42-浓度分别从0.5、0.5、0.2mg/L水平提高到1.0、1.0、0.4mg/L水平时,白菜Cr的含量会增加,而白菜根Fe的含量则呈现出下降趋势(La3+例外),降低了Fe与Ce、La、Se等稀有元素配合施用以抑制白菜Cr污染毒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基离子 白菜 铬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十个白菜薹品种周年栽培的农艺性状分析
16
作者 唐霖 孙信成 +8 位作者 杨连勇 黄琳 蒋万 薛鑫 陈位平 康杰 彭元群 王桢 张忠武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6-29,33,共5页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龙牙苔200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3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杂交薹王3个品种为主,5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7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9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绿薹5号、国薹早40F13个品种为主,1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品种为主;秋冬季播种的白菜薹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均可,其中国薹BT197白菜薹可在本区域周年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 周年栽培 农艺性状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铖铖 杨素德 +5 位作者 原少伟 王振中 毕宇安 范思洋 杨义芳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591-595,共5页
目的:建立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控制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质量。方法:利用HPLC-UV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3... 目的:建立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控制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质量。方法:利用HPLC-UV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建立了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16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菜BcVIL2基因克隆及春化响应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桂尚枝 刘雪晴 +7 位作者 王英 唐小燕 赵龙龙 李广 吴思文 温宏伟 汪承刚 陈国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43-1851,共9页
【目的】从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中克隆VIN3⁃LIKE 2(VIL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BcVIL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徽乌19’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等技术获得BcVIL2基因,对其序列进行蛋白分子量(MW... 【目的】从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中克隆VIN3⁃LIKE 2(VIL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BcVIL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徽乌19’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等技术获得BcVIL2基因,对其序列进行蛋白分子量(MW)、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其应答春化表达模式。【结果】BcVIL2基因ORF(Open reading fragment)全长为1296 bp,共编码431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蛋白,预测含有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59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蛋白分子量为47.91 kDa,理论等电点(pI)为8.27;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其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基因与芸薹属植物VIL2基因同源性较高;亲缘进化树分析也显示该基因与白菜(B.rapa,syn.B.campestris)和芥菜(B.juncea)VIL2基因亲缘关系很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盛花期时BcVIL2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在荚中表达量最高,而叶中表达量显著低于茎和花中表达量;一月苗龄植株春化后BcVIL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未春化时的表达量。【结论】乌菜VIL2基因响应春化负表达,与春化反应相关基因BraA01g032910.3C、BraA05g026410.3C与BraA10g016160.3C密切相关,可能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BcVIL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菜 VIl2 春化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对小白菜生长的潜在影响:内生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方明 高雨 +4 位作者 陈玉橼 符明月 唐炽健 莫翠菊 李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21-4631,共11页
以小白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粒径和不同添加水平的聚乙烯微塑料(PE-MPs)对小白菜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添加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株高和株重(P<0.05),在PE粒径为0.5μm,投加量为0.5%(w/w)... 以小白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粒径和不同添加水平的聚乙烯微塑料(PE-MPs)对小白菜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添加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的株高和株重(P<0.05),在PE粒径为0.5μm,投加量为0.5%(w/w)的处理下,分别下降了86.8%和60.3%.并且,PE添加导致小白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E粒径变化对小白菜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更大.PE添加显著降低了内生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P<0.05),显著提高了内生细菌群落的Simpson指数(P<0.05).在各水平PE的添加下,小白菜根系内生细菌变形菌门和内生真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而内生细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SEM观测结果表明PE-MPs颗粒主要出现在小白菜的木质部和根皮层组织的细胞壁上.二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E粒径变化对小白菜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更大.PE的富集对小白菜造成了严重的结构、功能损伤和膜脂过氧化损伤,最终导致小白菜的生物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聚乙烯微塑料 内生菌 活性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元雨 张瑞茂 +8 位作者 黄莎 李杨 高志宏 王芳 王转转 王敏 赵德刚 宋莉 李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2-771,共10页
彩色油菜具有油用和观赏价值,因易种植、花色鲜艳和开花时间长等特点备受关注。然而,目前报道彩色油菜多为高芥酸、高硫甙的高秆株型,不满足兼作观赏和油用推广应用要求。因此,选育品质优良、株型适宜的彩色油菜新种质是观赏油菜的育种... 彩色油菜具有油用和观赏价值,因易种植、花色鲜艳和开花时间长等特点备受关注。然而,目前报道彩色油菜多为高芥酸、高硫甙的高秆株型,不满足兼作观赏和油用推广应用要求。因此,选育品质优良、株型适宜的彩色油菜新种质是观赏油菜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中以具有特异花序性状、观赏价值大的DW871为基础材料,与普通彩色高秆油菜杂交后,F1代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具有DW871特性同时品质优良的彩色花新种质。研究表明,采用前期集成的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产胚率达到了312~507胚/蕾,共纯合到14株彩色花油菜,其中白色花5株,橘红色花4株,金桔色花5株。经过农艺性状调查和品质分析,从DH植株中筛选出的Y57是一株含有DW871特异花序、矮杆、金桔色花、品质“双低”的优良新种质,株高88 cm,一次分支数18个,含油量39%,蛋白质含量25.96%,芥酸为0.95%,硫苷为28.15μmol/g饼,是培育集观赏和油用价值的甘蓝型彩色油菜新种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产胚率 彩色油菜种质 DW8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