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建国 许凤棉 +2 位作者 杜文民 沈甫明 苏定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 (MR)对麻醉开胸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用二步结扎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 ,记录结扎前后心电图变化 ,4时后取心肌做NBT染色 ,确定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黄芪注射液可降低开胸麻醉犬死亡率 ;降...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 (MR)对麻醉开胸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用二步结扎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 ,记录结扎前后心电图变化 ,4时后取心肌做NBT染色 ,确定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黄芪注射液可降低开胸麻醉犬死亡率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程度 ;减慢心率 ;对缺血区心肌坏死有保护作用。结论 :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梗死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建伟 庞帼敏 +3 位作者 麦国荣 黄健 郑文红 霍燕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154-3157,共4页
目的:基于HPLC分析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化学成分分析研究,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线性关系分析以及加样回收率试验考察HPLC的严谨性。HPLC指纹图谱: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缺黄芪阴性对... 目的:基于HPLC分析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化学成分分析研究,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线性关系分析以及加样回收率试验考察HPLC的严谨性。HPLC指纹图谱: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黄芪供试品溶液和黄芪白术配伍供试品溶液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同时取3个产地黄芪白术分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结果:1)在线性关系考察在1.024~1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中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2.0%,显示加样回收率试验良好,HPLC严谨性高。3)H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对照品溶液、黄芪供试品溶液、黄芪白术供试品溶液和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中,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而黄芪甲苷与其他成分的基线分离良好。4)3个产地均显示黄芪白术配伍后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有所增加,其中以内蒙古产地的黄芪白术配伍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最高。结论: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芪甲苷,其中以内蒙古提供的药材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黄芪 白术 配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人淋巴细胞、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直接活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哲生 孙明杰 刘振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1-32,共2页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黄芪多糖如黄芪注液液对人淋巴细胞、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直接活化作用。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对上述3种细胞无毒性,但直接活化作用不明显;黄芪注射液对3种细胞直接活化作用显著。
关键词 黄芪 多糖 免疫细胞 针剂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服用黄芪当归合剂后体内阿魏酸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常子军 张莉 +3 位作者 黄熙 王汉民 任平 王骊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建立健康人服用黄芪当归合剂后的血清预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沸水浴一次处理、甲醇二次处理去除血清蛋白质方法 ,用HPLC直接测定健康人服用黄芪当归合剂后体内阿魏酸 (FA)。色谱条件 :甲醇 冰醋酸 水 (4 0∶0 .3∶5 9 .7)为流动... 目的 建立健康人服用黄芪当归合剂后的血清预处理方法。方法 应用沸水浴一次处理、甲醇二次处理去除血清蛋白质方法 ,用HPLC直接测定健康人服用黄芪当归合剂后体内阿魏酸 (FA)。色谱条件 :甲醇 冰醋酸 水 (4 0∶0 .3∶5 9 .7)为流动相 ,C1 8(Diamonsil)柱 (15 0mm× 4.6mm ,5 μm)为固定相。FA用内标 (香豆精 )法定量。 结果 FA的最低检测限为 2 .5 1ng ;沸水浴 10min的最低检测血清浓度为 2 5 .10ng/mL ,线形范围 40 .16~ 80 3 2 .0 0ng ,r=0 .9975。黄芪当归合剂口服后 5min血清中即能测出阿魏酸 ,在 3 0min达高峰 ,在 90min出现第 2次高峰。结论 该方法保留了水浴法的优点 ,灵敏、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合剂 阿魏酸 血药浓度 水浴法 HPLC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淬灭法测定黄芪中微量硒 被引量:8
5
作者 汪宝琪 庞志功 杨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硒(Se)是人休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据报道有抗癌作用。本文以黄芪为试材,以鲁米诺(Luminol)-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为发光体系,利用硒对上述发光体系的阻化作用,实现用化学发光淬灭法测定微量硒。经过对平行样品的11次测定,其最低检测限为85&... 硒(Se)是人休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据报道有抗癌作用。本文以黄芪为试材,以鲁米诺(Luminol)-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为发光体系,利用硒对上述发光体系的阻化作用,实现用化学发光淬灭法测定微量硒。经过对平行样品的11次测定,其最低检测限为85×10^(-9)mol/L,线性范围2×10^(-8)-8×1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发光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甙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被引量:99
6
作者 鲁静 王宝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35,共2页
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外标两点法测定黄芪类药材中黄芪甲甙的含量,回收率平均值为99.15%,变异系数CV%=3.71(n=6)。
关键词 黄芪 甲甙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2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红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黄芪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联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 5 2例 ,同时与单纯使用他巴唑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不仅防止和纠正了他巴唑引起的白细胞减...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黄芪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联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 5 2例 ,同时与单纯使用他巴唑作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不仅防止和纠正了他巴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同时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 ,缩短了疗程 ,其总有效率为 94 .2 3% ,与他巴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芪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Akt1/mTOR自噬通路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姚琼 叶太生 +3 位作者 张莹雯 王秀萍 彭艳芳 柯浩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99-2710,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相关靶标,取疾病和药物相同靶标交集,再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效应成分-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点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再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推断黄芪减少DNP的机制是否和Akt1/mTOR自噬通路相关,再利用黄芪干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和预测的一致。结果黄芪中20种核心化合物有作用靶点174个,DNP相关靶标有1862个,交集靶标有98个,关键效应分子有10个。PPI图显示黄芪发挥效应的目标蛋白主要是AKT1、VEGFA、IL6、CASP3、MAPK1、JUN等。GO分析黄芪药效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及其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分析表明黄芪药效基础主要作用与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动物实验显示黄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大鼠的肾功能,尤其改善蛋白尿指标,通过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保护了肾小球滤过屏障,减少了蛋白尿的产生(P<0.05),同时下调了Akt1、总mTOR及其mRNA表达(P<0.05),从而增强了肾足细胞的自噬活性,也起到减少DNP的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分析显示黄芪可能通过多靶点效应发挥减少DNP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和Akt1/mTOR自噬通路有关,再经过实验研究说明Akt1/mTOR自噬通路是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网络药理学 Akt1/mTOR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国伦 赵迪 +2 位作者 刘学芳 李荣荣 冯素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32-3146,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赤芍 COPD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作用机制 体外细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樱 唐润伟 +3 位作者 卫菊 乐枫 刘云龙 钱耀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进行“黄芪-莪术”药对(药对组)、顺铂(顺铂组)、“黄芪-莪术”药对联合顺铂(药对+顺铂组)治疗,并设置空白对照组。MTT法...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药对通过PTEN与p-AKT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进行“黄芪-莪术”药对(药对组)、顺铂(顺铂组)、“黄芪-莪术”药对联合顺铂(药对+顺铂组)治疗,并设置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qPCR检测PTEN与p-AK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药对组PTEN mRNA表达水平上升,OD值与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AKT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OD值与PTEN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AKT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对+顺铂组在药对治疗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促进PTEN mRNA的表达,抑制p-AKT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黄芪-莪术”药对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TEN基因而直接抑制AKT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莪术 药对 MDA-MB-231 增殖 PTEN P-AKT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溃疡miRNA-146a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玉青 刘亚莉 +2 位作者 李友山 刘凤桐 黄天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82-2887,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黄芪总皂苷(TS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溃疡对miRNA-146a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在双足背上制成糖尿病足模型,采用全骨髓培养加贴壁法分离、扩增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黄芪总皂苷(TSA)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溃疡对miRNA-146a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在双足背上制成糖尿病足模型,采用全骨髓培养加贴壁法分离、扩增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干细胞组、黄芪组;三七组干细胞组、黄芪组、三七组创面每日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0.3 mL/cm^2),黄芪组每日加注黄芪注射液(0.3 mL/cm^2),三七组每日加注血塞通(0.4 mL/cm^2),7 d后处死,采用PCR法检测miRNA-146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 miRNA、NOD1 miRNA、核因子-κB mi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组、黄芪组和三七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极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组、黄芪组和三七组大鼠miRNA-146a、TLR4 miRNA、核因子-κB miRNA、NOD1 miRNA表达量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比较,三七组miRNA-146a、TLR4 miRNA、核因子-κB miRNA、NOD1 miRNA表达量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效,其愈合机制可能与TLR4/核因子-κB通路上调miRNA-146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黄芪 大鼠 糖尿病溃疡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泓锦 王佩阳 +3 位作者 田燕歌 万焱 刘学芳 冯素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06-2215,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白术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进行黄芪-白术药物成分和疾病所作用靶点收集,处理构建出化学成分-疾病靶标,...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白术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进行黄芪-白术药物成分和疾病所作用靶点收集,处理构建出化学成分-疾病靶标,筛选核心靶标。借助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靶标映射至对应生物学信号通路,构建黄芪白术-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核心靶点-COPD疾病等多层次网络关联图,筛选出药物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取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搜集到黄芪-白术中关键活性物质6个,潜在治疗COPD靶标131个,筛选出核心靶标16个。通过KEGG分析主要通过癌症信号通路(Pathways in cancer)、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通路发挥药效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8β-乙氧基苍术内酯Ⅲ、7-O-甲基异丁香酚等活性物质与COPD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体外抗炎活性验证槲皮素与山奈酚具有较好抗炎效果。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白术治疗COPD作用机制,初步揭示了黄芪-白术配伍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而发挥防治COPD的作用。研究结果预测了黄芪-白术配伍治疗COPD多基因和多途径的调节作用,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白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药对黄芪-红花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斌 王文瑄 +3 位作者 王江 苗琦 朱慧渊 董炳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81-285,290,共6页
脑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质量。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中药黄芪-红花是经典的益气活血药对,... 脑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命质量。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中药黄芪-红花是经典的益气活血药对,具有抗炎、抗栓、抑制细胞凋亡等抗脑缺血效应,临床疗效确切。然而,黄芪、红花及其组分配伍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鲜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黄芪 红花 脑缺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施敏 刘富林 +1 位作者 夏旭婷 张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128-2133,共6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以“slow transit contipation”为关键词在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慢传输型便秘相关靶点,并与黄芪化合物作用靶点取交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PPI导入Cytoscape 3.7.2进行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Swiss 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黄芪筛选得到20个活性成分,对应作用靶点189个,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共同靶点143个,交集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拓扑分析度值靠前的靶标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条目分别有1943、77、153个,KEGG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63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叶酸、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素、山柰酚、槲皮素是黄芪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结论:黄芪中的活性化合物叶酸、山柰酚、槲皮素等能作用于JUN、VEGFA、AKT1、CASP3、IL-6等靶点,通过调控对抗生素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营养水平的反应、薄膜筏、核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通路 靶点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艾思南 朱泽兵 +3 位作者 郑慧娟 田蕾 王耀献 刘伟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254-226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内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组成)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糖尿病肾脏病相关...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内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组成)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糖尿病肾脏病相关的基因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运用R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30个,其中黄芪具有活性成分19个,当归具有活性成分11个,经筛选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共19个;收集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基因71个。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补血汤主要通过涉及炎症反应、凋亡-自噬通路、低氧诱导通路等的21条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病情。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当归补血汤从炎症反应、自噬-凋亡通路、低氧诱导通路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展实验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黄芪 当归 糖尿病肾脏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品良 陈汉裕 +1 位作者 陈梓欣 冼绍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491-3495,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黄芪活性成分,获得对应的靶蛋白,并用Uniprot数据库将蛋白名称校正为基因符号,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黄芪活性成分,获得对应的靶蛋白,并用Uniprot数据库将蛋白名称校正为基因符号,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VMC的相关基因,将黄芪的靶基因与VMC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黄芪治疗VMC的靶基因,使用Cytoscape 3.8.0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基因-VMC”网络,在STRING数据库下载PPI数据并利用R 4.0.0筛选出核心靶基因,利用R 4.0.0对黄芪治疗VMC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黄芪活性成分20个,靶基因191个,VMC相关基因192个,取交集获得黄芪治疗VMC的靶基因34个,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基因-VMC”网络,VEGFA、AKT1、IL10、IL6、MMP9、TNF等可能是黄芪治疗VMC的核心靶基因。GO富集主要集中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黏附的调节、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在AGE-RAGE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IL17信号通路、乙型肝炎通路、甲型流感通路、查加斯病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芪治疗VMC的核心靶基因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病毒性心肌炎 靶基因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活性成分 基因本体富集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丹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雄激素/胰岛素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麦秀云 张静 郭乐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051-3054,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联合丹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雄激素(AR)及胰岛素受体(INS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注射外源性雄激素建立高雄激素无排卵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联合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 目的:研究黄芪联合丹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雄激素(AR)及胰岛素受体(INS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注射外源性雄激素建立高雄激素无排卵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联合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以黄芪、丹参、黄芪+丹参联合用药行不同干预治疗,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大鼠血清雄激素、胰岛素水平;卵巢AR、INSR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丹参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联合组血清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2)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INSR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丹参组INSR蛋白水平明显上升;黄芪+丹参联合组AR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同时INSR蛋白水平明显升高。3)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AR mRNA水平明显下降,丹参组INSR mRNA水平明显上升;黄芪+丹参联合组AR mRN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卵巢INSR mRN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黄芪可改善PCOS的高雄激素状态,丹参可改善PCOS的高胰岛素状态,联合用药兼具抗雄激素及降低胰岛素的作用,AR、INSR表达的改变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联合 黄芪 丹参 雄激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 MRNA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参芪为主扶正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恒震 王帅 +1 位作者 蔡新生 高建喆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95-801,共7页
目的:评估以参芪为主的扶正方及中成药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目的:评估以参芪为主的扶正方及中成药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等国内数据库以及PubMed、OVID、EmBase等国外数据库,查找有关以参芪为主的扶正方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到2020年3月。使用RevMan5.3软件对挑选出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针对扶正方的疗效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共计1724例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R=1.46,95%CI:1.35~1.59,P<0.00001)。结论:以参芪为主的扶正方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 黄芪 人参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生命质量 中医 化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怡茹 韦婧 +1 位作者 张一凡 刘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717-2725,273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收集黄芪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筛选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收集黄芪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和质量评价筛选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项研究,纳入研究的病例数为295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包含黄芪中药制剂的方案干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OR=3.41,95%CI(2.61,4.45)]、左室射血分数[MD=-6.68,95%CI(5.78,8.37)],E/A比值[MD=0.12,95%CI(0.07,0.17)],空腹血糖[MD=-1.06,95%CI(-1.42,-0.70)],餐后2 h血糖[MD=-1.31,95%CI(-1.82,-0.79)],糖化血红蛋白[MD=-0.97,95%CI(-1.45,-0.48)],血胆固醇[MD=-0.73,95%CI(-1.16,-0.29)],三酰甘油[MD=-1.31,95%CI(-2.15,-0.47)],高密度脂蛋白[MD=0.41,95%CI(0.13,0.70)],低密度脂蛋白[MD=-0.65,95%CI(-0.98,-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黄芪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较少[OR=0.23,95%CI(0.10,0.5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比较,西药联合黄芪中药制剂在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糖、调脂、提高心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同时不良反应较少。鉴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柴胡复方注射液(IHCCo)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澍 吕美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本文研究了黄芪柴胡复方注射液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IHCCo可明显改善CAH—B患者的临床症状。IHCCo治疗组与肝炎灵(GYL)对照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时间分别为31.30±10.3(n=15)与40.5... 本文研究了黄芪柴胡复方注射液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IHCCo可明显改善CAH—B患者的临床症状。IHCCo治疗组与肝炎灵(GYL)对照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时间分别为31.30±10.3(n=15)与40.5±9.6(n=15)天(P<0.05)。②IRCCo组、GYL组HBeAg阴转数分别为9/14、2/12(P<0.05)。③IHCCo组及GYL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分别为7.7±13.5(n=15)与4.59±3.21(n=15)×10~4cpm(P<0.05)。④IHCCo组与GYL组治疗后ALT复常时NK活性分别为0.29±0.06和0.30±0.06(P>0.05,但是IHCCo组有7例患者ALT复常1个月后复查了NK活性为0.39±0.07(P<0.05)。但是IHCCo组有7例患者ALT复常1个月后复查了NK活性为0.39±0.07(P<0.05)。这些结果提示黄芪柴胡复方注射液可能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有前途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柴胡 慢性 肝炎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