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研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丽娅 李丽华 毕思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7,共8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得黄芪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提取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得黄芪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IE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提取物“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应用PDB和TCMSP数据库获取分子结构,使用SYBYL-X2.1软件进行模拟分子对接。建立大鼠动物试验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TCMSP数据库,共得到黄芪提取物的70个活性成分及其350个相关靶点,去除重复靶点和基因注释后,最终获得“黄芪提取物”有效成分的120个靶点。通过将黄芪提取物的120个靶点与HIE的前242个靶点(相关性分数>5)相映射,筛选出黄芪提取物治疗HIE的18个潜在靶点,发现4-羟基肉桂酸、顺式阿维酸、黄芪紫檀烷苷、常春藤皂苷元、华良姜素为关键活性成分。将18个潜在靶点输入STRING中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共发现3个核心靶点(degree值>30),分别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NOS2)、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动物实验显示,黄芪提取物能够降低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内的NOS2、PTGS2、MAPK4、CASP8蛋白表达。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黄芪提取物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缺血缺氧性脑病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甘草及其提取物中的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如箴 王金花 +2 位作者 张蓉 王明林 黄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9-775,共7页
建立了甘草及其提取物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目标分析物,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用UPLC-MS/MS检测。以甘草及其提取物为例,分... 建立了甘草及其提取物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目标分析物,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用UPLC-MS/MS检测。以甘草及其提取物为例,分别进行了0.02、0.04和0.1mg/kg3个添加浓度的11种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实验,甘草中11种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72.2%~94.0%,相对标准偏差为0.7%~7.8%;甘草提取物中11种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73.8%~94.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2.7%。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甘草、黄芪等中药材及其提取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甘草 黄芪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纤维性根茎药材酶解提取-超滤纯化的临界通量与压力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继龙 刘晓霞 +3 位作者 魏舒畅 柳春 范凌云 金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590,546,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纤维性根茎药材在采用酶解提取-超滤纯化集成技术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保证该集成技术的顺畅使用,以红芪酶解液的超滤数据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预测模型,对模型的模拟能力和对黄芪的适用性进行了检... 为了有效解决纤维性根茎药材在采用酶解提取-超滤纯化集成技术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保证该集成技术的顺畅使用,以红芪酶解液的超滤数据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预测模型,对模型的模拟能力和对黄芪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并对利用连接权法计算得到的输入变量的相对贡献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和适用性,模拟的临界通量和临界压力的绝对误差和误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228 L/(m^2·h)、0.0032 MPa和3.46%、2.50%,R^2分别为0.96和0.95;对黄芪模拟的绝对误差和误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4360 L/(m^2·h)、0.0034 MPa和3.93%、2.80%;输入变量对临界通量和压力的相对贡献大小顺序均为黏度>浓度>p H>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黄芪 酶解提取 超滤 临界通量 临界压力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 黄芪对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雏鸡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倪耀娣 钟秀会 +1 位作者 牛小飞 朱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2,共3页
为探讨紫锥菊、黄芪提取物提高雏鸡免疫力的效果,本试验选用紫锥菊、黄芪、紫黄(紫锥菊黄芪)合剂3种组方分别以不同的3种剂量给6日龄雏鸡连续口服7 d,13日龄进行腔上囊疫苗免疫,在20,27,34日龄时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含量;在13,2... 为探讨紫锥菊、黄芪提取物提高雏鸡免疫力的效果,本试验选用紫锥菊、黄芪、紫黄(紫锥菊黄芪)合剂3种组方分别以不同的3种剂量给6日龄雏鸡连续口服7 d,13日龄进行腔上囊疫苗免疫,在20,27,34日龄时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的含量;在13,20,27日龄时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8+含量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表明,紫锥菊对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血清TNF-α的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说明紫锥菊提取物针对IBD疫苗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是一种效果极为明显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提取物 黄芪提取物 腔上囊疫苗 TNF-α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3 位作者 叶琼娟 张嘉怡 杨涛 杨公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3期7-12,共6页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添加量7.5μL/g,pH值4.0,温度55℃,酶解预处理1.5h后,液固比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液固比30mL/g,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57%。与传统醇提法(0.39%)相比,黄芪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4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总黄酮 纤维素酶 醇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35
6
作者 吴永平 徐永梅 +1 位作者 曹园 曹正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3-674,共2页
目的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HPLC ELSD测定方法。方法 :黄芪醇提液经浓缩后喷雾干燥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对黄芪提取物中的黄芪甲苷进行HPLC分析 ,色谱柱 :Elite ODS ,流动相∶乙腈 水... 目的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HPLC ELSD测定方法。方法 :黄芪醇提液经浓缩后喷雾干燥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对黄芪提取物中的黄芪甲苷进行HPLC分析 ,色谱柱 :Elite ODS ,流动相∶乙腈 水 (36∶6 4) ,流速 :1.0ml/min ,ELSD参数 :漂移管温度为 10 5°C ,N2 流速为 2 .84ml/min。结果 :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定 ,线性良好 ,平均加样回收率达 91.6 8% ,RSD为 1.6 4% ,实验还发现喷雾干燥过程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有助于粉末形成 ,但对含量测定有影响。结论 :本方法对黄芪甲苷的测定良好 ,应寻找更好的喷雾干燥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LSD 黄芪提取物 黄芪甲苷 药物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醇提黄芪黄酮最佳工艺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勇 马艳梅 +1 位作者 商雪娇 吴晓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78-280,285,共4页
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黄芪中的黄酮,利用响应面法对黄芪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黄芪黄酮提取得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 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黄芪中的黄酮,利用响应面法对黄芪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黄芪黄酮提取得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76℃、超声时间30min,黄酮得率为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洋 陈涛 +1 位作者 李进 宋洁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789-790,共2页
目的:优选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梯度洗脱方法和其提取方法,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技术,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18柱,通过对乙腈-水梯度洗脱的调节,确立梯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又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考察,确立了提取方... 目的:优选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梯度洗脱方法和其提取方法,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技术,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18柱,通过对乙腈-水梯度洗脱的调节,确立梯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又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考察,确立了提取方法。结果:确定了90%乙腈-10%乙腈梯度洗脱条件及黄芪甲醇索氏5h的提取方法。结论: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指纹图谱 梯度洗脱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吴铭 韩丹 郭立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7期4263-4265,共3页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从黄芪(Radix astragali)中提取多糖,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并采用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超声提取时间12 min、超声功率6... 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从黄芪(Radix astragali)中提取多糖,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并采用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黄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超声提取时间12 min、超声功率65 W、超声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黄芪多糖提取率为8.75%。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radix astragali)多糖 超声波提取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与黄芪提取液联合对腹泻模型小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云霞 尹艳军 +3 位作者 郝庆红 刘月琴 吴国江 张英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2,I0002,共4页
本试验以抗生素与致病大肠杆菌来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考察黄芪提取液和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小鼠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服氨苄西林钠(浓度为250 mg/m L)0.3 m L/只,处理8 h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 m L(1.0×... 本试验以抗生素与致病大肠杆菌来诱导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模型,考察黄芪提取液和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小鼠肠道菌群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服氨苄西林钠(浓度为250 mg/m L)0.3 m L/只,处理8 h后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3 m L(1.0×108CFU/m L),制备腹泻模型成功。联合组与益生菌组和黄芪提取液组相比,联合组腹泻显效率率为90%,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增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促进肠黏膜损伤的恢复,增加肠道绒毛长度48.94%(P<0.01)和131.52%(P<0.01),降低隐窝深度8.47%(P>0.05)和29.70%(P<0.05),促进小鼠免疫机能恢复,最终降低腹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益生菌 腹泻 肠绒毛 隐窝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怀德 周瑶 雷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64%、0.43%,鲜黄芪和干黄芪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6种;二者的共有成...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64%、0.43%,鲜黄芪和干黄芪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6种;二者的共有成分为正己醇、(E)-2-己烯-1-醇、正己醛、己-2-烯醛等11个化合物;鲜黄芪中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主成分是正己醇、邻二甲苯、(E)-2-己烯-1-醇、(E)-2-己烯醛、正己醛;干黄芪中鉴定出44种香气成分,主成分是正己醛、正己醇、己-2-烯醛。干黄芪挥发性成分与新鲜黄芪挥发性成分相比较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源黄芪药材豆腥味与品质关联性探讨——脂肪氧合酶提取及影响酶活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道生 武滨 +3 位作者 孙海峰 郭小青 张丽增 秦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研究浑源黄芪药材中豆腥味物质产生的关键生物因子一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在确定黄芪存在LOX活性的基础上,优化黄芪药材LOX提取与测定方法,并考察包括生长年限在内的生物与非... 目的:研究浑源黄芪药材中豆腥味物质产生的关键生物因子一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在确定黄芪存在LOX活性的基础上,优化黄芪药材LOX提取与测定方法,并考察包括生长年限在内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黄芪LOX活性的影响。结果:浑源黄芪药材中存在LOX活性,最佳提取方法为:液氮研磨黄芪成粉,按照1:7.5的物料比加入pH9.0、O.05mol·L。的硼酸盐缓冲溶液冰水浴浸提1h,低温离心取上清备用:活性测定时酶提取液与底物溶液比例为1:3~1:10(V:V),检测波长为236nm;黄芪LOX在0℃~50℃时较为稳定,70℃时活性急剧下降,Fe^3+、Fe^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和Mg^2+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酒石酸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浑源基地五年生黄芪的LOX活性最高。结论:浑源产黄芪中存在LOX活性,其活性与温度、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鳌合剂种类和黄芪生长年限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豆腥味 脂肪氧合酶 提取 检测 生物与非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方剂及黄芪素对奶牛乳房炎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映梅 朱彤 +1 位作者 王生华 张翠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38-39,共2页
选择产奶牛237头,平均质量(600±151)kg,按照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分为黄芪素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考察中药和中药提取物(黄芪素)对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和黄芪素对乳蛋白率、乳... 选择产奶牛237头,平均质量(600±151)kg,按照泌乳量相近的原则分为黄芪素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考察中药和中药提取物(黄芪素)对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和黄芪素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产奶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中药组用药前后比较,其奶牛乳房炎检出率由用药前的8.33%下降到2.09%,比黄芪素组下降5.41%,比对照组下降3.61%,比其他产奶牛下降4.02%。中药组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黄芪素 中药方剂 牛奶体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回流提取黄芪总黄酮最佳温度考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军武 赵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筛选黄芪总黄酮的最佳回流提取温度。方法:以芦丁的收率为指标,采用平行试验法对黄芪总黄酮提取温度进行优选。结果:乙醇回流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最佳温度为80℃。结论:该提取温度符合大生产的要求,可为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 目的:筛选黄芪总黄酮的最佳回流提取温度。方法:以芦丁的收率为指标,采用平行试验法对黄芪总黄酮提取温度进行优选。结果:乙醇回流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最佳温度为80℃。结论:该提取温度符合大生产的要求,可为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总黄酮 回流提取法 最佳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静雨 李岩 +3 位作者 么焕开 孙远峰 李典 魏群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96-13397,共2页
[目的]优化黄芪(RADIX ASTRAGALI)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采用小型工业设备TS-NS提取浓缩机组对黄芪进行提取浓缩,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 [目的]优化黄芪(RADIX ASTRAGALI)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采用小型工业设备TS-NS提取浓缩机组对黄芪进行提取浓缩,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筛选最佳工艺。[结果]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80%,固液比为1∶8,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1 h。[结论]与现有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优选的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简便、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均匀设计法 提取工艺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兔血浆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锐 刘昳 卢红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6,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兔含药血浆中黄芪甲苷含量快速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固相萃取法富集血浆中的黄芪甲苷;Agilent SB-C18反相色谱进行分离;采用离子阱质谱多级反应模式,以m/z 807.5→627.1为选择离子对,内标法测定含量。结果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检测限... 目的建立兔含药血浆中黄芪甲苷含量快速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固相萃取法富集血浆中的黄芪甲苷;Agilent SB-C18反相色谱进行分离;采用离子阱质谱多级反应模式,以m/z 807.5→627.1为选择离子对,内标法测定含量。结果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检测限为0.1 ng/mL,线性范围为0.5~50.0μg/mL,平均方法回收率在96.3%~104.7%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快速的特点,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有望用于黄芪甲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固相萃取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性的溶剂与黄芪饮片在微波场中升温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瑞华 周永传 +1 位作者 韩伟 邓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水(强极性)、无水乙醇(中等极性)、正己烷(弱极性)分别与中药饮片组成的体系在微波作用下饮片内部以及溶剂主体温度的升温规律,发现在微波辐射下,3个体系中饮片内部的温度均大于溶剂主体温度,形成了由内到外的温度梯度,内外温度... 研究了水(强极性)、无水乙醇(中等极性)、正己烷(弱极性)分别与中药饮片组成的体系在微波作用下饮片内部以及溶剂主体温度的升温规律,发现在微波辐射下,3个体系中饮片内部的温度均大于溶剂主体温度,形成了由内到外的温度梯度,内外温度梯度的大小为正己烷-黄芪>无水乙醇-黄芪>水-黄芪。由此得出微波辐射下饮片内部与溶剂主体之间形成的温度梯度与有效成分的传质方向一致。而在常规加热情况下,温度梯度与传质方向是相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升温规律 溶剂 化学极性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工艺优化及凝胶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婷 高飞云 +6 位作者 张转红 王彦钧 王博 宋沁洁 李咸慰 李国峰 李越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4,I0028-I0030,共8页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黄芪凝胶产品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黄芪水提液的最佳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以木糖醇添加量、原料B浸泡时间、黄芪与中药A配比、柠檬酸、果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黄芪凝胶产品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黄芪水提液的最佳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以木糖醇添加量、原料B浸泡时间、黄芪与中药A配比、柠檬酸、果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黄芪凝胶产品的制备工艺。结果 黄芪提取条件:料液比1∶10、时间2 h、次数3次。凝胶产品制备工艺:木糖醇的添加量20%,原料B浸泡时间2.5 h,黄芪与中药A的比例2∶1,柠檬酸添加量0.20%,果胶添加量2.50%;凝胶产品中水分的含量为72.71%,黄酮的含量为0.81%。结论 研究所优选出的黄芪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所制备的黄芪凝胶产品颜色鲜红,酸甜适中,工艺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凝胶产品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中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爱国 蔡建平 +2 位作者 谭湘陵 钱晓伟 许宝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黄芪、丹参、淫羊藿及复方右归饮药物血清和煎剂以及雪莲花药物血清及其醇提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雪莲花乙醇浸泡后定容,其他单味和复方中药水煎定容,高压灭菌。按10倍于任用剂量...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黄芪、丹参、淫羊藿及复方右归饮药物血清和煎剂以及雪莲花药物血清及其醇提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雪莲花乙醇浸泡后定容,其他单味和复方中药水煎定容,高压灭菌。按10倍于任用剂量进行SD大鼠灌胃,心脏采血,制备血清。取大鼠股骨和肱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规培养传代3次后,加入含药血清、煎剂及雪莲花醇提液。药物血清分为15%1、0%5、%和1%浓度,其煎剂及雪莲花醇提液浓度分为10-2、10-3、10-4、10-5,作用3天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雪莲花含药血清及其醇提液在4个浓度组均显示促进细胞增殖。结论:雪莲花具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丹参 淫羊藿 雪莲花 右归饮 含药血清 煎剂 醇提液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调控的黄芪提取物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奇 董宝强 +3 位作者 张小卿 董佳梓 马原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4-147,共4页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自食"过程,有助于维持细胞、组织和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由自噬蛋白亚群介导的新的自噬研究正在涌现。黄芪是中药的基本药材之一,其主要有效单体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多糖类、...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自食"过程,有助于维持细胞、组织和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由自噬蛋白亚群介导的新的自噬研究正在涌现。黄芪是中药的基本药材之一,其主要有效单体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等,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具有多种与自噬相关的生物活性,由于其生物学上的积极作用,故在自噬失调相关疾病中具有治疗潜力。因此,回顾有关黄芪提取物对自噬调节失调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文献,对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一方面可以阐明自噬的机制,另一方面则揭示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自噬,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黄芪提取物可以通过调控自噬,在改善心肌细胞功能、保护神经细胞、抗炎免疫反应、抗癌等方面发挥多层次、多目标以及相互协调的干预效应,使调控自噬成为提高相关疾病治疗效果的新策略,显示出中药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黄芪 黄芪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